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妨试试心理学的“酝酿效应”

你在学习时大脑一片空白?写方案、做设计图没思路?进行头脑风暴时卡壳?相信大家都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每每这时,你就开始怀疑自己,自己是不是太笨了?


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大脑有时也会“掉线”。当你走到思维的死胡同,不妨停下来静一静,或许就能另辟蹊径了。

这其中也蕴含着心理学效应,一起来看看吧

有时候学习者尽力去解决一个复杂的或者需要创造性思考的问题时,无论多么努力,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在这种时候,暂时停止对问题的积极探索,可能就会对问题解决起到关键作用,这种暂停就是酝酿效应。<br/>


酝酿效应来源于阿基米德实验中对浮力定律的发现,具有非逻辑性和自发突变性的特点。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 。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

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上,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 。

但它不同于“灵感”,酝酿效应是放开思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而灵感则是想到一点,然后从这一点入手解决问题。所以酝酿效应和灵感的区别就很简单了,它们一个是什么都不想,一个是专注去想,一个被动一个主动,区别还是很大的。

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有时“无心插柳柳成荫”,顺其自然就好,不过它可不是拖延症的借口哦~

想了解更多关于心理健康的小知识和有趣而实用的心理学效应,点个关注,小编会定期更新!!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