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疗法:让来访者进入特殊意识状态

催眠疗法是运用暗示的方法使来访者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控制其心身活动,从而解除和治疗心身问题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催眠可以引起形体改变、肌肉紧张和感知觉的改变。实际上,催眠不是睡觉、无意识状态、盲从状态、心智低下状态,也不是受人控制的状态和自我失控状态。所以,心理医生可以通过催眠来控制人是无稽之谈。

  催眠可以让来访者因为意识窄化,注意力高度集中,抵达生理上的放松状态。在催眠状态下,来访者只能与催眠师保持单线连接,不加评判地吸收催眠师的暗示和单向信息输出。催眠师将一些恢复健康、减少创伤的意念导向来访者体内,促进来访者与自己潜意识接触,进入一种自控能力增强的独特清醒状态和高度受暗示状态。这时,来访者较容易卸下防御,真实反馈深埋内心的、被压抑、甚至被自我否定或故意遗忘的早年创伤经历。

  催眠疗法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用于占卜的催眠术,15世纪后开始被医生用来治疗疾病。1843年,英国医生布雷德在系统研究催眠术的基础上出版了《神经睡眠的理论基础》一书,正式提出催眠术的概念,他也因此被视为现代催眠技术的创始人。他认为催眠的核心技术是暗示。自此,催眠疗法开始风靡欧美,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催眠疗法主要有两条解释路径:一条为生理学路径,围绕视疲劳、观念运动(包含显性运动和隐性运动),认为催眠可以改变皮质和皮质下、网状结构、丘脑系统的神经通路;另一条为社会心理学路径,认为催眠可以深入潜意识进行探寻。

催眠疗法适用于焦虑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惊恐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抑郁性神经症、癔症等各类神经症性心理障碍以及各类心身疾病和行为障碍

  催眠疗法的实施步骤主要为:

  一、催眠敏感度测试:主要通过标注化量表、视觉分辨力、躯体摇摆、柠檬味觉嗅觉、后倒法等方法施测。

  二、导入:通过水晶球、闪光灯、怀表等道具营造单调、稳定的节奏,让来访者把主动知觉能力交付出来。

  三、治疗:通过直接暗示或者融入各种心理治疗方法进行施治。

  四、导出:再次强化治疗时所给予的关键性暗示,解除在催眠过程中所给予的全部负性暗示,给予身心松弛的暗示。(本文来源于健康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