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眼前

道在眼前

——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人人衣线下,有片田地。旷大劫来,曾未欠少。
只因向声色门头,逐物迷己,年深月久,不觉不知,失却祖券。
——《寒松操禅师语录》

《华严》解脱长者云:我若欲见安乐世界,无量寿如来,随意即见。如是十方,一切世界,所有如来,我若欲见,随意即见。
《五灯会元》黄龙祖心宝觉禅师云:若也单明自己不悟目前,此人有眼无足。若悟目前,不明自己,此人有足无眼。此二人,十二时中,常有一物蕴在胸中。物既在胸,不安之相,直得眼足相资,如车二轮,如鸟二翅。但说有来还有死,但说有去还有生。但说有来自家病,但说有去不明心。只为不明无来去,只为不明生疑心。
——《五部六册》

禅德说的看明白了么?
一物者,心啊! 丹派曰先天一炁,出没于黄庭,黄庭亦心耳。
面门两眼浑无事,顶中一点耀乾坤。”祖师慈悲,怕学者着相,在色身上搬弄,就有了“衣线”说:

衣线下=方寸之地

那究竟,一归何处?
《金刚经》给归纳了一下:“应无所住”。
我们在凡夫位的困惑,就在于未解到其“一”——即“”,是“”,乃“”。

看到没有,各种归处,均在六根门头:
所谓“眼前”所谓“亲见”所谓“掌上”所谓“脚跟”,都是指人身近处、“俯首可得”啊。
所谓“无边身菩萨为什么不见如来顶相?”高僧一言唤醒尔:“汝道如来还有顶相么?”
佛陀说了“尽大地”、“遍及一切处”,老子亦“以身为天下”高道自称“山河大地,如在掌上,黄芽白雪,即在眼前。”

脑后一轮红,豁开正法眼。
庭前柏树子,毕露祖师心。
——雪峰《祖师心》

那在“身后”在“掌上”在“脚跟”在哪不行艾玛非在“眼前”死心眼啊? 施主你着相了!
听猴子说: “这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
你道这是在说“如来神掌”?分明是在解说“芥纳须弥”哈。

文豪说得多好,“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悲惨世界》)
思想家说得多好,“在这个世界上,人只需要闭上眼睛,转个向,就会迷路。”(《瓦尔登湖》)
尤其是当你听到了一个人这样说话你觉得他只是一个海盗呢还是新大陆的发现者?
当然要迷失方向,才能到达一个无人能找到的地方。”(《加勒比海盗》)

故曰道在眼前、在身后、在掌上、在脚跟——佛经道书上种种说法,无非是圣贤的譬喻——譬喻——譬喻而已:
譬喻“道不远人,人自远之。”
譬喻“远在天边,近在咫尺。”
换言之,大道“无处不在”;
换言之“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换言之,“尽天尽地,悉摄尽于一指头上。”
也就是“万法归一”!
或者说,是一种意思的多种表达方式,道曰“同出异名”佛说“异名同体”《吠陀》曰“实在唯一,圣人异名。”

简而言之,“万法归一”这么一个不少僧德都由此悟至天机的一个超级“大话头, 其实,就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换了一种说法,也就是令人“内急”的“一口饮尽西江水”、也就是令人“实腹”的“一粒粟中藏世界”的理论上的提炼……

一者,心也、识也。
万法=三界=西江水=藏世界

诸君又看见了“耳熟能详”的“芥纳须弥”了不是?
看见“万法归一”后的人,就不问“一归何处”了……
咋说咧?已经挂了……
“木人石女”,咋开口?
“万载洪机一发,直得耳聋眼瞎。”咋开口?
“吃饭、睡觉、拉屎、拉尿、拖一个死尸在路上走。”咋开口?
那时节,“跳出跳不出,喑痖又盲聋。”
那时节,半点不由人,“不宰是真功”。
那时节,说啥都是多余,故曰“不可说不可说”。

曰:“如何是当面事?” (归宗)师曰:“眼下鼻头垂。” 上堂:“心随相起,见自尘生。了见本心,知心无相,即十方刹海,念念圆明,无量法门,心心周匝。夫如是者,何假觉城东际,参见文殊;楼阁门开,方亲弥勒。所以道,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拈起拄杖曰:“这个是一法,哪个是道场?这个是道场,哪个是一法?”良久曰:“看!看!拄杖子穿过诸人髑髅,须弥山拶破诸人鼻孔。”击香台一下曰:“且向这里会取。”
——《五灯会元》卷十五

种种建立,“门庭施设”,无非是譬喻吾人之亲自体验! 一如圆悟所说“熊耳山前,少林峰下,老胡九年,冷湫湫地守这间家具。”
啥家具?啧啧,“无底钵盂”和“无影杖子”。
喝口水咋整? 要不要去高道那边借个“”,或者“”呢?

禀赋先天一炁,成就个般道器。
拈来信手劈开浑沦,圆陀陀地。
咦!举起分明,切忌错会。
又云:
只这一个把柄,妙用神功莫测。
举起盖日遮天,放下风恬浪息。
——莹蟾子《赞瓢》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