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机构为何热衷于做培训?

纵观时下的心理咨询机构,只要稍有些规模的,都举办有心理培训班,往往培训的业务收入远远超越其咨询服务收入。如果不是培训业务支撑,其中不少的机构将难以依靠咨询服务收入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造成这样的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就此做一个初步的分析。

01市场的驱动力

心理机构在之前的很多年以来是一个高度市场化产物。心理机构的创办者本身多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而这么多年以来,尽管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士并不多,但渴望得到一个心理咨询师证的人很多。即使2017年开始心理咨询师退出了国家职业资格,不再举办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但参加各种标榜心理咨询师培训的班仍然很多。这反映了社会对于心理咨询专业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心理咨询培训的市场未来仍然会持续保持较旺盛的需求。

02 心理学学习者

笔者接触到的心理来访者中,不少就是在学习心理学,他们学习心理学的目的来源于他们对心理学的兴趣与爱好,同时也是为了促进自己和家庭的心理成长,这也可以从过往不少的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人中可以看到。为何百万取证心理咨询师大多最后并不从事心理咨询专业。因为他们当初的动机就是一个单纯地出于对心理学的兴趣爱好学习与心理成长式的学习。

03病耻感中的积极自我治疗者

参加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培训或者各种心理成长培训班中,有不少的本身就是存在较重的心理障碍的人。他们害怕以心理问题或者障碍患者的身份去心理咨询机构或精神卫生机构咨询或就诊,而积极报名参加心理培训,以期通过自我的学习与老师的辅导而解决好自己的心理问题与障碍。心理机构举办心理培训班正是针对来访者的病耻感,而采取的一种以培训代替咨询的拓客手段。通过初期的培训,更精准地找到长期的来访者对象。

04 社会心理服务不到位

按照社会心理服务的需要,仅就目前的心理机构是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心理服务的社会需求的。但由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尚在建设之中,而且是市场先行,相对来讲,社会观念与行为相对滞后,从而导致心理机构难以顺利找到社会心理服务的对接单位与资源。

05 实体经济疲软

新冠肺炎疫情虽然推高了社会心理服务的需要,但由于企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恢复缓慢甚至是低迷,难有较多的资金用于员工的心理健康促进。从而使得社会心理服务的资源仅仅停留在政府安排的资金或者是慈善机构募集到的资金上,对于整个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需要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这就造成了个人心理健康需求旺盛,而集体的心理健康管理落后。心理机构服务于企事业单位的心理服务,也只能停留在做做员工心理培训的层面上,而无法进一步做企业的心理援助与心理健康管理了。

06医疗健康导向偏离

受限于传统形而实文化思维,对于疾病治疗崇尚药物与物理手段,而对于心理疏导与干预的作用不重视。中医的整体治疗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理治疗,但在医学发展的过程中,中医却无法跟生物医学为特色的西医形成有强有力的竞争。而在健康中国战略之前的医疗卫生政策,即使是涉及到心理治疗层面的精神医学,也是相当忽略心理治疗的。今年各地对心理治疗师的报名政策落实就可见一斑:不少的地方对心理治疗师的报名条件十分苛刻。没开精神科和心理科的医院不让报名,殊不知心理治疗是各临床科室都需要的,如果没有心理治疗普及,还能称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吗?


如果社会能泛化心理治疗的概念,不要把心理治疗与精神障碍相联系。笔者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会再有心理障碍的病耻感。心理机构的心理咨询也就不必打着心理培训的愰子了。

所以要想让心理咨询机构回归社会心理服务主体,摘掉心理培训机构的帽子。

是要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政策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中成长起来的心理机构作用,把他们很好地组织起来。现在各地都在精神卫生机构的主导下成立社会心理服务行业协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

是心理机构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增强内功与实力,把眼光要转向社会心理服务上来,积极主动对接政府部门、行业管理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去填补其心理健康管理的短板,帮助企事业单位做好内部心理健康服务。

是要将心理培训的对象重点放在家庭心理和个人心理成长方向,而不是做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因为这个群体的培训市场才是最值得去开发的。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