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贤顿和尚讲述

释体仁笔记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此语乃观音、地藏之愿力,亦我佛化身之因缘,正全佛教中慈悲至极之理,千经万典于此语包括而尽矣。楞严之观音,法华之普门,就是五时八教最后而说,亦我佛一代时教之结晶,众生入佛门之总路。

  普门者有三,一无门楣、高贵上人可参,二无门竖、大身富家之人可入,三无户栏、贫贱短足小人可登。是以说教上、中、下性咸宜。

  观音现三十三身,十九说法,无微不至无窍不入。诸佛智慧之门,会权入实,凡圣同解,这窍而入触境即心,洞然本地风光,了达唯心净土。

  以此俚语俗言,作为抛砖引玉,望大德高僧智士,一笑了之。是为序。

民国七十一年岁次壬戌蒲月初九日

后学 贤顿序于龙云禅寺静室

前言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但以度生念切,救苦心殷,现无边身,垂慈六道,度诸众生。世人凡遇疾病患难者,若能以恳切至诚之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即可随彼诚意之大小,而得感应。

  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不论在中国、日本、韩国各地,无人不知,没人不晓的,他的慈光,如同一轮皎洁的皓月,高悬夜空,普照大地,护佑着苦难众生,把那甘露法水,洒至世界每一角落,故有「户户阿弥陀,家家观世音!」的赞语。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妙法莲华经二十八品中的一品(即第二十五品)本品内容,完全是说明观世音菩萨的普门利益,因此往往有人把这一品独立礼诵。世俗有人称之为观音经,就是这普门品。「普门品」是简称,较为翔实的称呼应该称为:「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此部法华经是由教主释迦牟尼佛所主讲,释迦教主出生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印度蓝毗尼园,其实,从经理研究起来,他已于无量劫前成佛了。

  释迦牟尼既成佛于无量劫前,那为何又再出世于印度呢?他是为了度我们一切众生的缘故,所谓「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什么叫做「一大事因缘」呢?就是要令众生离六道苦,证涅槃乐。经中说:「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即是开佛知见,示众生佛知见故,使众生悟佛知见故,愿众生入佛知见故,叫做开示悟入;换句话说,便是让未种善根的众生,速种善根;已经种了善根的众生,令其善根增长,早脱世间痛苦,趣入菩提果。所以,佛才重现于世,出生在人间,生长在人间,成佛也在人间,表示他与世人无异,同样要经生、老、病、死之苦,同样要经历过千辛万苦的修行,才能证得宇宙的真理。

  佛在世时,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结集为三藏十二部圣典。经天台智者大师,灵山亲承,大苏妙悟,以五时八教,把如来一代圣教,有条不紊地,判释得昭如日月,罄无不尽。五时八教为佛陀教化众生的一大纲领与顺序(五时为时之顺序,八教为教之顺序)。简明地说:如来一代教化众生其调整机宜的次第,在时间方面分为五时,在教法方面分为八教。今先明五时次明八教。

  五时是佛成道后于四十九年中应机说法的先后,分为下列五个时期。

  (一)华严时:释尊初成正觉,现千丈卢舍那身(佛之报身,译为净满,谓烦恼净尽,福慧圆满),为大机菩萨说自证法门,谈华藏境界,专被大乘利根菩萨,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是为「华严时」。

  (二)阿含时:华严时专益大机菩萨,尚有小乘钝根者多不领解,如聋若哑,由是隐舍那身,现老比丘相,于鹿野苑说小乘阿含经,独被一类钝根众生,令其转小向大,超凡入圣,是为「阿含时」。

  (三)方等时:「方等」为一切大乘经之通称。「方」是方广,「等」为均等;谓「广」说大小乘教,使其「均」等受益。又等即平等——倡导大乘真俗平等之理。说阿含后的八年中间,佛为普利群机,说维摩诘经,解深密经,金光明经,思益经,大集经等;赞叹大乘,弹斥小乘,令其耻小慕大,回向上乘,是为「方等时」。

  (四)般若时:佛为荡空破执,于四处十六会,说诸小乘人因经过方等会上的种种弹斥,虽心慕大乘,而情执未销,故见未亡,不敢直下承担,对于净佛国土,没有好乐之心,因此如来特于二十二年间讲般若经,以破妄显真,即色明空,趋进中道实相之门,是为「般若时」。

  (五)法华涅槃时:即说法华、涅槃经之时,上既经方等弹斥,般若淘汰,时机已熟,乃于灵山会上直下开示佛之知见,小乘至此皆得授记成佛,会三乘之权,归一乘之实,如日正当中,了无侧影,是为「法华涅槃时」。

  以上略说五时内容,次明八教,此八种教相,分为两种四教——化仪四教,化法四教,合为八教。

  先明化仪四教:

  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此为化仪四教,就是佛陀教化众生所用的仪式(如世药方)。

  (一)顿教:顿是顿超直入,不必经历阶次的意思,这是对于上根大智慧者,一闻佛法便能开悟直至成佛,故名顿教。如说华严经是。

  (二)渐教:渐是次第而修,由小乘渐渐修至大乘的意思,这是对于钝根之人,不能直接接受大法,常渐次引诱,故名渐教,如说阿含经是。

  (三)秘密教:秘密是不显露的意思。谓众生的根性各个不同,在一会中同时接受佛陀教化,佛以三轮不思议神通之力,圆音畅演,随诸众生的根机不同而得益——虽一会闻法,然而或闻为顿,或闻为渐……各自证悟不同,彼此互不相知,名为秘密教。

  (四)不定教:此与秘密教皆为同听异闻——如来同一说法,众生因根性有异,所了解的也就有所不同,故名不定教。在同听异闻中,如果彼此不相知者为秘密教,彼此相知者为不定教。二教根本是一体,彼此相知是显露不定教,彼此不相知为秘密教不定教。还有一种道理,佛在会中说法,随根机而施教,令其各别受益,或于渐教中悟顿教理,顿教中悟渐教理,所谓听大乘法悟小乘理,听小乘理悟大乘法,因无一定,名不定教。

  略说化仪四教竟。

  现说明化法四教:

  藏教、通教、别教、圆教此为化法四教,是释尊教化众生的方法,故曰化法(如世药味)。

  (一)藏教:完整的说当称它为小乘三藏教。因此教专为教化二乘(声闻、缘觉),纯属小乘教。是开示界内钝根众生,明生灭四谛、十二因缘、事六度,修析空观,断见思惑,得一切智,但见空理,出分段生死,证偏真涅槃,是为藏教义。

  (二)通教:通者同也。因三乘共同禀受此法,故名为通。所谓钝根通前藏教,利根通后别圆,故名通教。此教化度界内利根众生,正化菩萨,傍化二乘,明无生四谛,不生灭十二因缘,理六度,修体空观,断三界见思惑尽,更侵习气,得一切智,见真谛理,出分段生死,证真涅槃,是为通教义。

  (三)别教:别者,各别与前后不同的意思,其教义独被菩萨,不通于声闻缘觉,所谓,别前藏通二教显非小乘,别后圆教显非佛乘。以其既非二乘(别前藏教),又非佛乘(别后圆教),故称之别教。此教开示界外钝根菩萨,明无量四谛,不思议十二因缘,不思议六度、十度。修次第三观,断三界见思,尘沙二惑,及十二品无明,得道种智,见俗谛理,及分证中谛理,出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证中道无住涅槃,是为别教义。

  (四)圆教:圆是不欠不缺的意思,谓圆满至极究竟成佛之教,故曰圆教。此教开示界外最上利根菩萨,明无作四谛,不思议十二因缘,称性六度、十度,谈中道实相事理圆融之教,修一心三观,圆断三惑烦恼,得一切种智,见一境谛理,圆超二种生死,圆证三德涅槃,是为圆教义。

  以上略说五时八教竟。

  由此可知,妙法莲华经是为诸经之王,以其显示唯一佛乘故。本经一共分有二十八品,前十四品,就是释尊垂迹的一切,可称为迹门;后十四品是依释尊本地而说的本门,这都是释尊出现于这世间所说的言教。

  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的第一品以文殊师利菩萨为众之上首,(文殊师利,译言妙德,具足不可思议之智德,是为大智)。后品标普贤菩萨为上首,普贤菩萨是一位大行菩萨,这就是佛陀指示我们无论做任何事,一定要有智慧作前头,然后还要有坚忍创业之心,脚踏实地去实行,才会如愿成功,这是佛教对众生指示的一个大方针。其中第二十五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菩萨,能观一切世间音声,以大慈大悲之心救度一切众生,是为大悲)表佛之慈悲。故我讲普门品是希望大家能发菩提心,见贤思齐,以观音之心为心,以观音之事为事,祈求来世个个皆能成为一位众所钦仰的观世音。

  杨枝净水赞,通常在每本普门品的前头,都印有杨枝净水赞,尤其在礼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时,这更是一首必唱的赞,现趁此机缘,为诸位解说一下。

  赞文:

  杨枝净水 遍洒三千 性空八德利人天 饿鬼免针咽(福寿广增延) 灭罪消愆 火焰化红莲 南无清凉地菩萨摩呵萨

  本赞文的第四句,平常人念的是「福寿广增延」,其实正文应该是「饿鬼免针咽」才对。

  杨枝即是杨柳枝。杨柳有两种:一种是垂柳,另一种叫着水柳,垂柳和水柳有什么分别呢?水柳较属杨称杨柳;垂柳较属柳称垂柳。杨柳的树心向上,垂柳的枝则向下。在印度,杨柳枝是送贵客最重要的礼物之一,(台湾没有这种俗礼);印度人送柳枝给客人,表示诚恳之意。记得我在大陆受戒时,戒师父教我们将约一尺长的柳枝放进口中嚼烂,以此代替牙刷刷牙,味道稍苦,可去除口中的毒气。所以印人用杨柳枝送客,有恳切祝人健康延寿的意思。为什么呢?杨枝送人刷牙,可保牙齿清洁,不令腐蛀,牙齿坚好,饮食定量,消化良好,身体便少受疾病侵袭,自然健康。

  在请佛的杨枝净水赞中为什么要用杨柳枝洒水呢?这里面包含着三种意义:一、每天早晨起床嚼杨枝,使口齿清净,然后再供佛拜经,表虔敬佛陀的意思;二、杨枝心向上,示菩萨精进修道,以求证得至上佛果;杨柳叶向下垂,示菩萨虽欲勤求佛道,但仍念念不忘垂慈救度苦难众生;三、观音菩萨手执柳枝能除众生三灾八难,化五浊恶世成净土之乡,以上三点为杨枝二字的意义。

  净水就是清净之水,清者如水不浊,净者水不浮动。观音菩萨如同一轮明月,高悬于空,他的慈光无所不遍。为佛弟子,心地必需坦荡光明,没有妄想杂念,待人诚挚,且以恭敬之心,专心一致的拜佛,自然能得佛菩萨感应,好比一千条清净江水,就能映现一千轮的皓月,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假若水浊不清或水清浮动,则皓月不现前。

  取杨枝净水洒洗拜佛道场,要洗多广多大呢?必须洗到像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广阔的地方。又什么叫三千大千世界呢?我们所住的地球一千个,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谓之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着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者,示此大千世界,成自小千、中千、大千三种千,所以才称为三千大千世界。观音菩萨用清净杨枝水洒此三千大千世界,便能令其清净无浊。

  说到这里,我要特别提醒各位,如果家中供奉佛菩萨,须每日将佛桌供具等擦洗干净,切莫任其尘埃满处,一年十二月才清洗一次,俗云「清净神肮脏鬼」,诸位若是要拜佛,一定得勤劳整理厅堂,进而勤拭心垢庄严自己的人格。

  杨枝净水目的在洗除众生无量劫以来所积集的业障,让一切众生增善修慧,共证菩提。

  性空八德利人天:性空是指水性本空,因一、水不自生(水不会生水,水若能自生,那么今晚倒一杯水,明朝岂不变成了两杯?)二、水不他生(水不是其他东西可代生的。)三、水不无因生(大凡一件事都是有其因,佛教是讲因缘的,无因不成果,水亦如此。)四、水不共生(水不可自他合生,如水与石头绝不能生出水来),所以说水性本空。

  八德:

  水具有八种功德:一、澄净德:澄清洁净,没有污浊垢秽。二、清冷德:清湛凉冷,没有烦热。三、甘美德:水性甘甜,具无上味。四、轻软德:水质清扬柔软,可上可下。五、润泽德:津润滑泽,毫不枯涩。六、安和德:安静和缓,没有冲激泛涨的祸害。七、除饥渴:水力充分,不仅是止渴而已,且能疗济饥饿。八、长养诸根:诸根是指我们的身体,此水能增长养育我们的全身,使他润泽康健。八功德水唯佛净土中有,观音菩萨以此功德之水滋润众生,利益有情,令六道众生弃贪瞋痴三毒,修戒定慧三学。

  杨枝净水赞共有二十九字,虽仅仅二十九字,却包含着许多意义,这首赞看似一条讲净水的赞,但里面含有十种供养,今解释如下:

  一、香供养

  香能通气养神,传达境界,在理方面说,檀香为了将己香传给他人,忘却自己,所以燃香时,香自灭而留香与人,这就是佛教中舍己为人的精神。又香即佛教中所说的五分香,五分香就是(1)戒香:守戒者众人钦仰,美名遍处,人如守戒心自然有定力,故戒属香。(2)定香:由戒行而生禅定,修禅定者,众人敬羡赞叹,故定亦属香。(3)智慧香:慧由定发,儒家有句话说:「万物静观皆自得」用静的心地去用功,才能启发智慧,一个人做任何事,绝不可操之过急,得冷静去深思,用智慧去分析判断,凡事方能有所成就。(4)解脱香:人若有解脱性,对任何事都能看得开放得下,无所执着,所以人能解脱也是一种香。(5)知见香:有智慧的人必有先见之明,能行则行,可止则止,有思想见解,所做所为正确,就是知见,这也是一种香。还有一种没物质没气味的香,便是声名,如要令名声香,则须依佛陀所指示的去走,去修持,将佛心当己心,以慈悲、喜舍、原谅的心去待人,这就是五行香的真义。

  二、花供养

  花能清心养目,所以读书人多喜欢在案头上摆瓶花,增加读书情趣。用花供佛,庄严佛堂,或每日在花瓶中插些鲜花,清香扑鼻,让人醒心悦目,庄严的佛堂衬上几朵淡雅芬芳的花,恭敬之心,油然而生。于十供养中,花代表着物质供养。

  在佛教里,常可听到佛在灵山「拈花微笑」这句话,可见花与佛教关系甚大。说到这里,顺便跟各位谈谈「拈花微笑」的典故:

  大梵天问佛决疑经记载:「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位,请佛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默默无言,一时百万人天,悉皆罔措,独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便是宗门禅的肇始。如果要再追溯禅宗的起源,则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成最正觉时,就已开启端倪,所以禅宗的特点是在「以心印心」,阐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

  由上面的经文,诸位就知道了「拈花微笑」与禅宗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所以,花也被列为供养佛菩萨中的供物之一。

  三、灯供养

  灯并不完全指电灯而言,如蜡烛,油灯之类能照暗为明的东西,都属于灯供养的范围内,又佛家传法,亦名传灯。

  主传法,如父传财于子,但其意义不同,钱财传他人,己身积财必会减少;佛陀传法,如一灯传一灯,灯灯皆明,灯灯无尽,所谓「一灯能续千灯明」,对己不减,对彼有利,由此即知佛家传法与世俗之传财,乍看是一,其实是异。

  灯有去暗投明之义,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做一盏暗路中的明灯,驱除幽暗的世界,光亮宇宙大地。

  四、涂供养

  涂,梵语,即水。经云:「水能离垢得清凉。」水不但能洗除众垢,令物清净,并且水还具有和合性,无论大江、小溪,清净、浊秽之水汇聚一方,皆成一体,无法分辨出水的来处。用水供佛,洗己心垢,三世罪障悉荡涤,心既清净,自性现前,又何叹成佛路远呢?

  凡人都应该学水的和合,水的平等无差别,那么,待人处事上不愧天,下不愧人,更不愧己心,日子自然过得心安理得,轻松快乐。

  五、果供养

  在事方面说「果」指水果;在理方面讲,「果」即结果。吾人每做一件事,必须有始有终,不得半途而废。种果树的人,要耐得起辛劳、栽植、施肥、灌溉,待树开花结果,才有丰富收获,所费劳力也才有个代价。

  学佛者亦如是,要发大心,精勤向道,不怕吃苦,不畏阻碍,切莫退失道心,毫无结果,岂不可惜!

  六、茶供养

  茶能退睡魔王,人若昏昏欲睡,一杯好茶在手,精神百倍,此指示学佛者,昏沉不得,须时时省察自己,检讨自己,每日举心动念,所做所为是否正确?人若道理不明,佛理不懂,凡事不知,迷迷糊糊,就好比一天到晚昏睡不醒,辜负大好时光,愧对己身。

  七、食供养

  用饭菜供佛,表恭敬之心,且含义深广,佛子在供饭时,以七粒饭出食,念曰: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另加咒语三遍谓:佛法之理深妙,不可以心思,佛法之事希奇,不可以言议。佛以大慈与一切众生乐,以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今因慈悲之力,则十方通达,了无障碍。以七粒之微,普遍十方,一寸之鲜,施周法界,可知法力难思,神咒功强了。

  世间上,有情众生也好,无情草木也好,都免不了「食」,花木不是也需要露水泥土的滋润吗?人除了吃饭以外,更重要需要以道德来庄严我们的人格,用道德来维持永恒的精神,令其光耀千古,永垂不朽。

  八、宝供养

  金银财宝拿出门,处处皆可用。一个人若有了「信」,于己有信,对师长、朋友们守信,不欺暗室,无愧衾影,则人敬如神,待若上宾。

  九、珠供养

  珠者圆的指示,学佛的人做事要圆满,待人要圆融,不可有所偏差,有所不圆。

  十、衣供养

  即用衣服供养三宝。衣在此引申着依靠之意。从事上说,衣服须穿著在身上,才能显出衣体的好坏。从理上说,学佛的人,须依佛、依佛经、依靠出家人,照佛指示的路径去实行,才能得到究竟解脱。

  净水:

  属于十种供养中的一种,观世音菩萨以此清净之水洗除三灾八难,故将杨枝净水赞写于普门品之前。接下来,我要谈「利人天」三个字的意义。

  上文曾说到水性空及八功德水之用,现在说水的利益,此水能利益人天六道。何谓六道?

  一、天道,二、人道,三、阿修罗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此中上三道,称三善道,因其造业程度,及生活状况,比较优良的缘故;下三道称三恶道,因其造业程度,及生活状况,比较惨重的缘故。

  (一)天

  是三善道之首,共有二十八重。凡人若受五戒行十善者命终即升天为天人。天人,有乐无苦。但天福有漏,福尽还得堕落,随宿世业而受报,未出轮回。天人享天福将尽时,便有五相现前,即所谓五衰。

  一、衣裳垢腻:天福未尽,衣食不缺,且华丽如新,天福尽时,衣服脏旧,垢腻不堪。

  二、头上花萎:天人头上皆插花以为装饰,此花新鲜,必不枯萎,若天福享尽,头上所戴之花,便呈枯萎之象。

  三、身体臭秽:天人天寿未尽,体出清香,无有臭味,天寿终了,即出种种恶气。

  四、腋下汗出:天人身体不出臭汗,但天福享尽,腋下即有汗出。

  五、不乐本座:天人各有座位,天寿未了,安于座上,天寿将终,不安本座。

  (二)人道

  受报在人道中,不像三恶趣的苦迫,也不像生天的福乐,人身是苦乐参杂,有苦有乐,忽苦忽乐的。这对于修学佛法者言,却是良好的环境。因为恶趣苦多,没有修学的闲暇,天上太安乐,一味贪享受,智慧减损,与佛法不相应。在人间,如以刀磨石,愈磨愈利;生天,如以刀切土,愈切愈钝了。

  在六道中,人是「升沉的枢纽」。如生天,是由于人身的积集善业,修习禅定。要出家、持戒、修行、了生死、成佛,也唯有人类才有可能。堕落恶趣,也大半由于人身的恶业。人身作恶,可以恶极;行善,也可以善到澈底。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辈凡夫,应该警惕,行善修慧,不要失却人身,堕落恶道。

  (三)阿修罗道

  阿修罗,译义为无端,喻其容貌丑陋的意思。又译为无酒,言其国酿酒不成之意。又译作非天,因其有天的福报而没有天的德行。在人、天六道里,都含藏阿修罗道的众生在内。凡生前不破戒能修布施,但不断瞋心,瞋火炽盛,我慢、恶念不除,生性好斗者,即为此道众生。

  (四)畜生道

  凡近代人所说的一切动物(人除外),皆属畜生道,他们的形态、颜色、住处、生活、寿命,各有不同。如鸟类、虫类、鱼类、兽类等,有居于海中、水中的、陆上的、空中的差别。畜生道的苦迫,主要的是互相残杀,互相「吞啖」。大鱼吃小鱼,大虫吃小虫,这是到处可见的事,人类对于畜生,也有残杀吞啖的恶习,如杀鸡鸭,恣己口腹;鞭策牛马,奴役工作,丝毫不得自在,故生于此道,是属于三恶道之一,其所受苦仅次于地狱。

  (五)饿鬼道

  三恶道中的饿鬼,依字面而说,就知道是受着饥渴苦迫的众生。在焰口本中有一段文是叙述焰口缘起的主因,文中曾谈到饿鬼的形相说:「身形丑恶,肢节如破车之声,饥火交燃,咽喉似针锋之细。」就其原因皆是前生悭吝贪心,不布施,破律仪,犯菩萨戒等恶业所感。

  佛法中说:饿鬼有三大类:无财的、少财的、多财的。不得饮食者,为无财鬼。略有威德者,为山林冢庙之神,能得祭品或人间弃食,为多财鬼。

  饿鬼既是由悭吝贪心,毁犯律仪所受的苦报,我们就应该发喜舍心,济助贫困,发坚定心,修持律仪,祈生善趣,进而生佛净土。

  (六)地狱道

  地狱分四类,共为十八地狱,这四类十八地狱,是三恶道中,受报最痛苦、最惨重的地方。在没有解脱生死以前,人人都有堕落此道的可能性,应该生大怖畏心,勿造恶业。

  六道已大略说过,相信大家的脑海里对六道多少有个印象,但是,大家应该记住──「人身难得」好好把握此身,精进修行,切莫造业沦落恶趣。

  上面我们曾谈到性空八德利人天,这杨枝净水到底怎样利益人天六道呢?水能利天,令其五衰不现。利人,令人四相皆空。利阿修罗,让其瞋心不起。利益畜生,可免受披毛带角之苦。利益饿鬼,免受针咽饥渴之苦。利益地狱,可脱离刀山剑树之罪。

  「饿鬼免针咽」这句在前面已连带说过,他是由贪心而生饿鬼趣,受饥渴煎迫,痛苦难当,唯一的解脱方法是「勤求佛法,多行布施」,如此,才能灭尽贪吝之心。

  接下来讲赞文第五句「灭罪消愆」。此文的意义是指灭畜生披毛带角之罪。大凡生前愚痴,执迷不悟,不接受贤者善知识们的教诲,恃己见,横行乱为的人,死后必堕此道。

  生为畜生,非但要受披毛带角,耕种鞭鞑之苦,死后还受热汤滚水,刀砧宰割之罪,所以做人应该正信佛教,做一个遵法守信,明理达义的人,切莫好占他人便宜,欠债不偿。须知因果丝毫不爽,这笔愚痴债早晚总要还清的。

  最后一句「火焰化红莲。」则是指地狱而言,佛经上告诉我们,地狱的灾难有「八寒、八热、近边、孤独、倒吊……」等等,皆有无数罪人在那儿受苦。这些罪人,是由于在生的时候,造了不善业,命终之后,堕地狱中,接受种种刑罚,更有些造五逆十恶的人,死后应堕入离地面八万三千由旬深处的无间地狱,受无量长劫的苦报,这便是所谓「地狱」。

  常听有些人说地狱有无量苦,又没人看见,谁相信?其实,只要你留心体会,仔细思量,我们共居的五浊恶世就有地狱相可见。

  有的人一生穷苦潦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居无定所,街头巷尾四处流浪,夏受烈日照射,冬受北风吹冽,哆嗦不已,生活困苦的人不等于处于地狱吗?

  又有那些触犯刑法,自系囹圄的监狱犯者,虽不愁吃住,但精神上的颓废,行动上的不自由,品尝够了铁窗风味,这不等于地狱一般吗?

  你每天上街买菜,抬头看看,那些倒挂的鸡鸭,破肚开肠的猪羊,岂不是等于刀山剑树,剥皮锉肠的地狱吗?

  缩小范围来说,每一个人的方寸之地,也有地狱的存在,当一个人尽想着做坏事,尽想打倒他人,心中充满贪欲,瞋火燃烧,嫉妒,这就是地狱,一个人处处不满足,怨天尤人,在职怨职,烦恼不安,心中无一时之平静,这就是地狱。

  地狱在何处?地狱在吾人心中,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善事恶事,都是由「心」为出发点,心里打了一个善恶念,然后才由身口二业去造作,心中生了一个恶念,造出恶业,便会现出真的地狱让我们受苦。因此,在心念起的那一刹那应该妥为控制,才不致于因一念之差,陷于万劫不复的地步。

  以上所说的饿鬼、畜生、地狱,皆属三恶道,对此三趣,众生须怀畏离心,弃邪归正,反迷为悟;学佛,行布施,并且施后不望回报,做到「无布施的我,无受施的人,无所施的物」,这叫做三轮体空的布施,也就是布施的真实义,能行布施,可除贪吝,免受饿鬼苦。

  能学佛法,解甚深义,除我执,我见,智慧明朗,愚痴病愈,脱畜牲苦。

  修戒定慧三学,举心动念,皆是善念,身不做恶,口不出恶言,免堕地狱受众苦。

  经上言:「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牲」,义即在此。

  杨枝净水的用意,至此已解释圆满。

  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 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 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

  赞文下须三称「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

  「南无」二字是梵语,读音为那谟,译成中文就是敬礼、皈命、度我等,代表至心信顺的意思。

  「菩萨」是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智慧、禅定这六度万行,发上求佛道,下化有情的大道心众生。

  「摩诃萨」有两义:一、菩萨中之大菩萨,如称观世音菩萨诃萨是约一人而说。二、为泛指多人而称,乃谓菩萨或大菩萨也。

  连贯起来说就是「尽命皈依,得清凉自在地位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道心圣者」。

  大凡在诵持普门品之前,都必需双手合掌,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三遍。「南无」已向诸位解说过了,「观世音」也在前面提示过,观世音菩萨是一位大慈大悲者,是一位布施无畏,光照世间者,是过去正法明如来,因观众生苦而现菩萨相化种种身救度众生者,所以我们要「皈向依赖以大仁大慈大悲愍观世人受苦音声而起救度之心的觉情者」。

  我们不但要依赖皈向观音菩萨,更进一步要效法菩萨的精神──心地慈悲,怨亲平等,对一切有情起怜愍济拔心,勿让贪瞋痴三毒腐蚀我们,隐蔽我们原本光明的心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最高至极深意微细妙理成佛的法则即是佛法。佛法能教你明因识果,明白因果有什么好处呢?明白因果之后,对于本身的命运穷通,就会处之泰然,逆来顺受,作奸犯科之事诱惑不了我们。因果的道理可以安慰我们,可以鼓舞我们,我们的所作所为就有了准绳,不致于越逾而犯法。

  佛法能使你断恶向善。佛教兼有世出世法,既热爱世间,普度众生,也修出世法,证得解脱,所以佛教比任何宗教学说更充实,佛法不单是给人信仰,而且是个行解并重的宗教,因此,我们信仰佛教,听闻正法以后,生活行为不超越轨则,就可断除一切恶法而修善法。

  佛法能令人离苦得乐,听闻佛法的人处处以佛法为依止,不怨天,不尤人,时存善念,无恼害心,无嫉恚心,渐渐的,身心舒泰宽大,一切不善之念不善之行,皆远离而去,如此,则烦恼不生,没烦恼就没痛苦,没有痛苦,那不就是快乐来临的时候吗?

  佛法能使人转凡成圣。闻法后能学佛所学,行佛所行,修行的目的就是希望永脱生死的缠缚而证得不生不死的涅槃境界,如果不信佛教,听闻无上妙法,又怎么能够转凡成圣,转迷为悟呢?

  众生历经千生万劫,流转生死,但因业障深重,难逢佛法。今生,我能有幸得见佛经,亲闻佛法妙理,领受佛法利益,受持希有圣典,可是,这仅是文字上的了解,并非究竟,所以,我愿发大誓愿,发增上心,求解佛法的真实义理,然后精勤修持,依教而行,以成佛道。

  开经偈已略解完毕,接下来略释本经的经题。

经题: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本经叫做「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共有十三字。经文有二千零六十二字。诸经经题立名之法,不外下列七种:

  一、以人立名:如阿弥陀经,取人名为经题。

  二、以法利名:如般舟三昧经。般舟三昧是一种修持的法门,是为取法立名。

  三、以喻立名:如稻杆经。稻杆是比喻因缘生法的,是谓单喻立名。

  四、以人法立名:如普贤行愿品。有法有人,谓之人法立名。

  五、以人喻立名:如如来师子吼经。如来为人,师子吼为喻,是为人喻立名。

  六、以法喻立名: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法也。莲华,喻也,谓之法喻立名。

  七、以人法喻立名: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法也;佛,人也;华严,喻也。具足人、法、喻三种而立名。

  妙法莲华经是属「法喻立名」的。

  本经的梵语原名,应该叫做「萨昙芬陀利修多罗」。「萨昙」,翻译中文为「妙法」;「芬陀利」,翻译中文为莲华;「修多罗」翻译中文为「经」。妙法莲华四字,认真讲来,意义是非常深广的,天台智者大师,单说一个妙字,就讲了九十天,所谓「九旬谈妙」。我们因时间上的关系,不能予以详细的解释,只好简略一说。

  妙法莲华经所以要称为妙法,因为全经所说的教义是精深微妙的。法,梵语「达磨」,具不倒意。古时一乡人闻法,对经义未能了解,于是他向法师请教说:「我不能完全听懂您所说的法,希望您明天再来时,带个『法』让我看看好吗?」法,是凭闻、思、修而得其益的,要用什么方法来向这位乡人显示「法」的定义呢?第二天,法师带了一个玩具不倒翁对这位乡人说:「佛法就像不倒翁一样,永立不倒。」由此可知,法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的,能破一切邪法,而不被诸邪所破,所以,人若依佛法而行,必能如不倒翁一样,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场所皆能永立不倒。

  又妙法的法字,是指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有漏法、无漏法、有为法、无为法、凡夫法、圣人法等,皆包含在内。如是诸法,一一说明,事实固不可能,实际亦不需要,所以经上将此无量无边的法,归纳成三大类,就是心法、众生法、佛法。不论那一类法,都是极其微妙的,故说妙法。经上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诸法之妙,妙在此处,这道理很深,不易了解,但这不可思议的妙法,却是人人所本具的。众生之所以为众生,是因迷了这妙法,诸佛之所以为诸佛,是因为悟了此妙法,所以有略为分别的必要。

  心法为什么妙?如以人法界说:以现前一念心为中心,凡有心者,莫不举心动念,所起的心念刹那刹那互不相同,有时动一念贪心,则落饿鬼法界;动一念瞋心,则堕地狱法界,起一念愚痴,便落畜生法界;嫉妒心起,又落修罗法界;生一戒善,落人类法界;起十善心,落天上法界;动一念真空,落声闻法界,起一念缘起,就落缘觉法界;有时起一念大菩提心,就落菩萨法界;动一念慈悲平等之心,就落于佛法界。人法界具有如此十界,其他九界亦同样具有如此十界。诸界互具而为百界。百界就在此方寸一念之中。心法不可思议,所以称心法妙。

  在众生一念心中,既具有十法界,可见所谓佛,菩萨即在吾人心中,所以大乘佛法常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又说:「是心是菩萨,是心作菩萨。」同样的,你想升天堂入地狱也是由你自心一念所造的,你心想升天堂,别人没法拖你下地狱,你要下地狱,别人也无法硬拉你上天堂。所以说:「是心具地狱,是心造地狱,是心具天堂,是心造天堂」。不论我们站在出世间法或处于世间法的立场来说,人的一念心,是不可用心思,不可用言议的,所以说为心法妙。

  古德曾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的方寸之心,要认识此「心」,非经一番精琢细磨不可,所以佛陀指示我们要「时刻修心,勿令放逸」。

  为什么众生法妙?世间上凡有生命的东西,都称做「众生」。众生的活动,不外身、口、意三业。三业的种种活动,不论善与不善,都受烦恼(惑)的支配,由此造作许多善恶业,因善恶业的迁引,轮回六道之中,受种种果报。大家根据此点,仔细思想,这世间只不过是惑、业、苦三者的轮转。既是惑、业、苦三者,为什么称做妙?诸位必需知道,我们所要求的至高佛果,所具备的真如本性向何处求呢?还不是从惑等三种而来吗?只要不起惑造业,也就不必受生死苦报,能除尽贪瞋痴,那么本有的智慧德性随即现前,所以圣典上说:「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欲离烦恼另求菩提,如觅兔角终不能得。

  为什么佛法妙?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觉者。以佛眼观察一切,一切无不是微妙难思议的。众生固是佛心中的众生,万物也是佛心中的万物,法法皆是实相皆是般若。没有高低远近的差别,佛并非另有他法可证,佛所证得的亦是众生心法。佛是大觉者,「觉」即不迷之义,吾人现前一念心,只要不为尘境所迷,当下就是佛。经说:「一念不生,即如如佛」正是此意,所以说佛法妙。

  因具佛法妙、众生法妙、心法妙,故名为妙法。而这妙法,不是用心思,不可言议,是本具的,非另外求得的故云妙法。凡有心者,皆有此妙法,证得与否,那就要看诸位自己所下的功夫了。

  何谓「莲华」呢?

  「莲华」两字的意思在前面已略有解说过,现再做较详细的说明。

  妙法莲华经的梵语原文是「萨昙芬陀利修多罗」,「萨昙」是「萨达磨」的略称,「芬陀利」本为「芬陀利加」,照理「芬陀利加」应译为「白莲华」比较正确,因此这部经本应称做「妙法白莲华」简称「妙法莲华」。

  本经所以称「妙法莲华」,是取「当体莲华」与「譬喻莲华」两种意义。当体莲华是取义于莲华之入污泥而不染,所谓妙法,原本清净,不受污泥之染,如佛性在迷,尘不能染,莲花在泥,浊不能浸,故名清净妙华。

  譬喻莲华是取义于花与实同时俱有。大凡一种植物,都是先开花后结果。莲华则不然,它未开之先就已有果实,以花果同时的莲花,而来譬喻妙法的因果不二,生佛不二。莲华既开实亦同时显现,喻真如法相随机无不显示开露。莲华既落果即圆满,喻幻妄既销,本有之真如实相,一切妙功德智,及一乘之妙果,无不圆满具足。

  以花果同时的莲华喻因果不二,九界众生以迷为因,佛界以悟为果。根据前面所说十界中各各具有十界的道理,佛界中具有众生界,众生界当中具有佛界,从因中有果,由果中有因,因果同时,诚如莲华花果同时生出,故义于譬喻莲华。

  什么叫做「经」呢?

  「经」梵语叫「修多罗」。正译为「契经」,谓上契诸佛真理,下契众生根机。经为诸佛所说,旨在指示吾人修行之「捷径」,故须契「理」又契「根机」,能契合众生根机,才能令人信受奉行,能契诸佛真理,才可离诸颠倒邪说,普通之人说笑话唱山歌亦可契人之机,引人发笑或唱和,但此皆由妄心杂念而出,虽契机不契理,未能得到真实受用,唯有佛经,它是由佛之大悲心所流露,佛之智慧眼所观察,不但可契合众生的根机,还可以让我们走上成佛道路。

  经有五义:

  一、涌泉:佛经经理如泉,涌而不竭,令人取之不尽,饮如甘露,清凉无比。

  二、出生:谓出生一切善法,佛之妙法由经理而来,依经教而行,能断诸恶,行一切善法。

  三、显示:佛之圣典,明示正理,教吾人入圣贤路,决不误入歧途。

  四、绳墨:佛之教理能辨是非,正曲直,做诸事之准绳,无丝毫偏差。

  五、贯穿摄持:贯穿如来所说法义,不令散失;又如来说法的意义本来是一贯的。摄持是说如来普遍摄化众生不令堕于三恶道中受苦。再有如来金口所宣扬的教理是亘古今而不易,可以做吾人成佛作祖之路径,所以名之为「经」。

  关于「妙法莲华」的经题出处,在法华经中的方便品里说:「如是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优昙钵华」译为「青莲华」,这是一种祥瑞的花,在这娑婆世界,我们只在经上知有此花,但不见花种,由此可见优昙钵华的祥贵了,如来开显法华的妙法,好象开了这种希有之花,这在本经方便品中说得详细非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本品谓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是人,普门品是法。观音是能证之人,普门是所证之法,故本品是以人法立名。

  观世音三字属别题,只有观世音可以这样称呼;菩萨二字是通称,凡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都可名为菩萨,并不是任何人的专称。

  观世音菩萨于前面以大略提过,现接下来要讲的是「普门」二字。因菩萨现身显于十方,观众生之机而化度,广说诸法,分身百类,不是专用一法一门,所以叫做「普门」。普门有十种:

  一、慈悲普门:慈悲是佛法中的重要法门,菩萨以一念慈悲心,济度一切众生,不分人我彼此,智愚贤不肖,以众生之苦为苦,众生之乐为乐,绝没有怨亲之分,此种慈悲就是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二、誓愿普门:菩萨誓度一切众,令未正信佛教的人生大信心,未解佛经者,得大智慧解佛经理,进而断恶修善,令所有众生都能趣入涅槃解脱的大道。

  三、修行普门:让所有众生都能修行所成,乃至进入大乘圆满清净佛地。

  四、断惑普门:圆觉菩萨观中道破无明,无明破了才断三惑,次第修行,次第断惑,今菩萨以慈悲愿力,令所有修行的人一断一切断,不受诸惑困扰,直超圣地。

  五、入法门普门:菩萨圆修六度,无大小之分,以广阔大门,接引众生,进趣菩提。

  六、神通普门:菩萨具足六神通,神通力广大无边,因之,无所不见,无处不现。

  七、方便普门:菩萨观机逗教,随类化身,应众生种种方便而示现,以救度利益诸趣有情。

  八、说法普门:菩萨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因为观音菩萨具有深妙智慧,于说法时,在同一法会中,说各种不同的法,使在座的人,都能应自己的智慧根性而有所了解,得到佛法真实受用,所以称为说法普门。

  九、供养诸佛普门:俗云:「选佛烧香」,菩萨则不然,不论现在、过去、未来诸佛,都一体至诚供养,决没有差别心。

  十、成就众生普门:菩萨利益一切众生,令其所作皆成,如天降雨露,大地万物皆受其益,共沾法泽。

  十种普门,略解完毕。

译者: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本经译者,是鸠摩罗什三藏法师。所谓三藏法师,即是指精通经、律、论三藏,而以此自利利他,教导众生,堪做吾人模范者。

  鸠摩罗什法师是中国译经史上,最伟大的翻译家。他是龟兹国人。(龟兹是中央亚细亚,天山山脉南方的一个小国。)父名鸠摩罗炎,为印度望族,本是中印度人,游历到龟兹国,因其道高学博,所以受到国王的钦敬,而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罗炎为妻,后来便生下了罗什法师。什师年幼时就赋性聪颖,才气超人,并且年少老成,所以他的名字译为童寿。

  什公七岁时,跟随母亲四处参访名师,精研教典,后至罽宾。有一天,同母亲进寺礼佛,见佛殿上有一大罄,为了好玩,就将大罄,戴在头上,一点不觉其重,忽然心生一念──罄如此大,我这么小,怎能顶得住,而一点也不觉重呢?因为动了这个妄念,顿感头上压力重大,由此悟到「一切唯心造」的道理。

  罽宾是小乘佛教的大本营,什师于罽宾研学小乘法。后来经过沙勒国,王子名叫沙车,出家学佛,专究大乘佛法。一天诵般若经,老是念空不可得,与小乘法所说的「有」成对比,什师觉得奇怪,便与沙车展开了大小乘法的论战,结果,什公失败,跟从沙车学习般若性空的大乘法。不久,对于性空大乘,有了独到心得,成为弘扬大乘性空最有力的学者。甚至于什师从前的小乘老师,亦被什师转化信奉大乘,故有「大乘小乘互为师」的赞语。

  什师到中国来,是在一千五百多年前。那个时候,正值中国的五胡十六国时代,因为晋朝被夷狄从西北逼到南方来,在扬子江下游的建业建都,称为东晋。那时,有英杰苻坚在黄河流域的长安自立为秦,苻坚是位热心佛教的国王,得知什公的德学,对其倾慕异常,特派大将吕光,率大军前往迎接什师来华。但不久苻坚在淝水之战中,被流矢所伤而死,前秦灭亡后,姚苌继位,称为后秦,亦称做姚秦。

  吕光请得什公,回程行到凉州,闻苻坚战死,姚苌僭号关中。吕光就在凉州宣布独立,国号凉。吕光因什师足智多谋,恐为姚苌所用,就将什师供养在凉州,不让他去关中。后来姚秦二代君主姚兴,虔信佛教,特以厚理强迎什师,弘始三年,什师至长安。姚兴以朝庭的西明阁为什公的居室,以逍遥园做翻译佛经的道场,替中国的佛教史上放了一大异彩。

  姚兴对什师既崇敬又关心。他对什师说:「大师聪明超悟,天下无二,若一旦后世,岂不使法种绝嗣了!」因此,送来十名美女,硬逼其接受。从此,什师不住僧坊,别设廨舍自居。

  这样的事情,当然会使僧伦起疑生轻慢心。什师常对大众说:「譬如臭泥中生莲花,你们但采莲花,勿取臭泥。」

  弟子们以为什师可以蓄妻,因此有人也想效法。什师知道事态严重,必须表明心迹。

  于是,召集所有弟子,说法后一同吃饭,别人碗中是饭,什师碗里却是一碗钢针;有的二寸长,有的一寸长,当众把那碗钢针吃了下去。弟子们看了,个个目瞪口呆。

  什师把一碗针吃了以后对弟子们说:「你们有人想学我的,请先吞下一碗钢针再效法我,否则专心于道,莫胡乱起疑生慢」。

  什师到长安直至圆寂(弘始十一年),约有九年的时间在此翻译。什公所翻译的经典共有七十四部,三百八十余卷。

  什师译经的最大特点,是文字典雅,义理畅达。四方来亲近什公的沙门,先后有三千人之多。所译的经典有:坐禅三昧经、阿弥陀经、大品般若经、大智度论、妙法莲华经、金刚般若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成实论……等。

  法华经是罗什来长安后的第六年译出的,即是东晋安帝的「安熙二年」(公元四○六年),姚秦的弘始八年。

  什师所译的法华经,原只译了二十七品,其后约经八十多年,齐武帝承明八年,由达磨摩提与法献共译提婆达多品一品添入,乃成二十八品。又罗什所译的法华经只有长行,没有重颂,到一百八十余年后的隋朝,才又由阇多崛多译出重颂添入,而形成了今日所流通的妙法莲华经。

  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一日,什师卒于长安。临终之时,什师预知世缘将尽,召集众弟子话别。他说:「我世缘已尽,不能再和诸位共同研究佛法了。我知道自己智慧不足,暗昧无知,谬充翻译,在数年之中,我总共译了三百多卷的经典,假使我所译的经书,无丝毫错误的话,当我焚身之后,舌头不焦烂。」

  什师圆寂之后,薪灭形灰,唯独舌头完好如生。这可证明什师译经之正确无谬,因此,我们应该深深的感激这位伟大的译经圣者,对其所译经典,深信不疑,并且能信受奉行。

  什师的门人如道生、僧肇、道融、僧睿、道恒、昙影、慧观、慧严,号称什门八俊。其中又以道生、道融、僧睿、僧肇为最,后人皆尊称为什门四圣。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