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教是什么?天台八教之三藏教

三藏教是什么?天台八教之三藏教

  智者大师依据《涅经》将佛说的一切经典在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即是三藏教,简称藏教。依据《四教仪》中说,三藏教即是修多罗藏、衬岵睾桶酬疾兀簿褪蔷⒙伞⒙廴亍P薅嗦薏兀词蔷兀胛ū荆馑际蔷兴档亩际浅世间善法,是言教之本,代表作是《四阿含经》。

  衬岵兀词锹刹兀谌菔怯凶鳌⑽拮鹘洌该鞲米鲇氩桓米觯越浼煅檠孕校苊鹕砜谥瘢园耸新傻任宀柯晌怼0酬疾兀词锹鄄兀纸形薇确ǎ馑际圣人的智慧所流出的论藏法义,是一切世间世俗智所不能比拟的,其中的代表作如《俱舍论》、《大称派陈邸返取

  经律论三藏,阿含藏可以称为定学,因为四阿含经中,多是说明修行的方法,依法修行能得定。律藏可以称为戒学,戒律能因事制戒,防范身口造恶,能教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论藏又称慧学,论典是诸如龙树、世亲等大尊者所造,是他们智慧的流露,读之即能解疑生智慧,开卷有益。也就是说,小乘三藏教的三藏与三学,是融合的。

  三藏教有小乘三藏与大乘三藏之分,在天台,将三藏教判为小乘,主要是依据鸠摩罗什翻译的《法华经》与《大智度论》中的经文,智者大师依《法华经》“贪著小乘,三藏学者”;《大智度论》中“三藏是声闻法”,又说“迦旃延子,自以聪明利根,于婆沙中,明三藏义,不读衍经,非大菩萨。”的经文,而将三藏教判为小乘。

  三藏教所对应的根性是声闻、缘觉、菩萨,正化声闻,旁化菩萨。需要说明的是,三藏教既然是小乘教,为何又出现菩萨根性?菩萨原是大乘佛教所属。这可以从两方面说,其一,阿含经中有出现“菩萨”这一名称,只是三藏教中的菩萨是特指,具体指佛的前生。

  也即是说,三藏教中的菩萨,指的是佛因地修行时候的他自己。其二,万丈高楼平地起,钝根菩萨,在没有彻底通达大乘以前,他们需要经过小乘法的教育与熏陶,因此,也就出现旁化菩萨一说。

  三藏教的教义,主要是生灭四谛,生灭十二因缘,事六度,实有二谛以及修行方法上的析空观。三藏教的特质是“生灭”,也就说,在三藏人看来是确实有苦可灭,有道可修,有法可学,有觉可证。

  奉行要从此岸到彼岸,要断尽一切烦恼,灭无明、灭行,乃至灭老死等。因为是讲究“生灭”的佛法,因此,在修行证位以证得阿罗汉或缘觉为目的。

  三藏教的修行阶位按声闻、缘觉、菩萨三种根性,可归纳为三种:第一,声闻人修行阶位,粗分大致可分为凡位与圣位两大阶段。若是细分,则凡位中按照外凡三位与内凡四位,共有七方便位;圣位则分初果见道位,二果、三果修道位,四果无学道位四圣位。

  第二缘觉,缘觉这个种性的人,在有佛出世的时候,他们能依据十二因缘而悟,因此称为缘觉;在没有佛出世的时候,他们独坐高峰,观花开花落,世间无常之相,能自行觉悟,称为辟支佛,又称独觉。如大迦叶尊者就是独觉根性,他曾说,“佛不出世,我当为辟支佛,终身行头陀。”

  缘觉人观三世两重十二因缘,同时也会结合四谛而修。不同的是,声闻人修四谛,是先观苦谛,缘觉则是先观集谛,因为集才是最与十二因缘契合的。在证果上,缘觉与声闻一样,能断三界内的见惑与思惑,只是声闻不能断习气,而缘觉能断习气,略上声闻一筹。

  第三菩萨,三藏教的菩萨主要修的是事四弘愿、事六度,他们将四弘愿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结合苦谛,烦恼无尽誓愿断结合集谛,法门无量誓愿学结合道谛,佛道无上誓愿成结合灭谛,然后发心一愿一愿的填满;再经历三大阿僧o劫,修六度行,六度行满,第三阿僧o劫,到达内凡的顶位。

  再又开始百劫修相好阶段,修百福能成一种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圆满,进入补处位,生兜率内院,然后又下兜率、入胎、出胎等八相成道,成佛受梵王请,度三种根性众生,直至80岁涅。

  以上的是三藏教的主要内容,总结来说,三藏教的“佛”是坐于菩提树下,以生草为座,断三十四心见思惑而成正觉,现老比丘相,住世80岁。“法”是《四阿含经》、五部律、《俱舍论》《大称派陈邸返热亍“僧”是声闻、缘觉,以及藏教菩萨。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