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衣指的是什么?(袈裟的来历)

导语:穿衣自古以来便是人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不同的民族也在渊源流传的年岁中形成了各自风格迥异,阶级分明的服饰文化。这一点在历朝历代流传下的佛教塑像中也不例外,佛像的衣着服饰随着时代不断演变,已经成为了人们判断佛像的塑成年代,文化归属的重要依据,我们这就从七世纪前的汉朝佛像入手,去梳理了解众多年来汉地佛像都是如何演变流传书写自己的篇章。
跟着袈裟来穿越古今,一件佛衣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佛衣

一、 脱出"西游记"——真实的佛衣在典籍有何记载

"不修圣道,难取正果。"世界范围内的各色宗教中似乎只有佛教否认了人们在形式上的崇拜,主张世人用身体去实践,用自身的智慧去洞察万物,参悟人生。而佛陀所着的"佛衣"便是对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我国最早关于"佛衣"记载皆传自晋宋年间,南宋译制的《分五律》中有过明确记载"佛言'三衣应受持'",书中所言的"三衣"便是大多数人们所熟知的袈裟,其中"三衣"对应的是数量,"袈裟"对应的则自然是佛衣的颜色。 据流传下的古籍显示,佛衣不能用正色或是间色,因为这两种颜色太过纯粹或是光鲜艳丽,与佛教的精神不符。所以通常是选择青、黑、木兰三种颜色任意组合染成杂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袈裟色,因此后世人们也用这种颜色作为对佛家弟子服饰的称呼。至于为何是"三衣",则是释迦摩尼亲历过寒夜后得出结论——"三衣"不多不少刚好可避冬季严寒,所以将其定为教规,告知与佛教众僧。 除去"三衣","钩"和"钮"也是佛像中表现最为复杂最为多样的一处形制。同"三衣"一样,"钩"和"钮"最早的记载也是出自东晋时期译制的《四分律》中,但很遗憾,书中虽然提及了"钩"和"钮",但却并未说明其样式,而且"钩"和"钮"这两种形式也并未出现在南北朝之前时期的佛像上,甚至同时期的印度佛像中也未曾有过"钩"和"钮"这两种形式的表现,这一点着实是耐人深思。
跟着袈裟来穿越古今,一件佛衣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东魏武定二年佛像

二、"披"与"裹"——简单的袈裟也有不同的穿法

说道"佛衣"也就是"袈裟"的穿法,大多数人的印象一定会是"披"或"裹",这种印象多半是"西游记"中"唐僧"带给大家的。但其实在历朝历代的佛像中,"佛衣"的穿法有非常多的种类,有些是可以看出明显遵循了佛教规定的样式,而有些则与规制不符。 其实据佛教典籍中记载,规制的"袈裟"穿着只有两种方式,一种叫做"偏袒右肩式",一种叫做"通肩式"。其中"偏袒右肩式"多用于一些严肃庄重的场合,如:祭典、忏悔、供奉佛祖、或是面见长者时,代表慎重,尊敬的意思。而另一种"通肩式"则是在平常的场合,如:禅坐、诵经、或出入世俗时所穿,表达的是彰显佛陀普济世人的功德。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两种穿法都是用"披"的方法,将"袈裟"的两角披于肩上,任何"袈裟"都是禁止用"裹缠"的方法穿着的。
跟着袈裟来穿越古今,一件佛衣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太清五年阿育王像

三、超脱与演变——不合规制的佛像服饰

上面我们说了一些关于佛教典籍中记载的"佛衣"的穿法规制,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历史上出现过哪些不合"规矩,乱穿乱搭"的佛像服饰吧。 佛教中关于"袈裟"穿搭的两种方式"偏袒右肩式"和"通肩式"都是流传自印度,表达着佛门对弟子穿着的要求和规定,这些规定一直到东晋、十六国时期之前都可以在那些时期的佛像中得到体现,但在这之后,我国的佛像雕塑上开始出现不同的披着"袈裟"的方式,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点便在于"袈裟"的右脚不再是搭在左键,而是改为搭在左前臂上,至于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原因一定是多种方面的,但据推测,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于"袈裟"面料的改变。 据推测,"袈裟"违规穿着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自唐朝以后,受西域文化的影响,袈裟的材质由原本的麻制逐渐转变为了绢制,而绢制的"袈裟"若是搭于左肩便会很容易滑落,虽然之后也有佛教中人令其更正,但最终还是更加方便的"违规"穿法取代了"合法"穿法。
跟着袈裟来穿越古今,一件佛衣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通肩式"穿法

但其实最初,汉地佛教的僧人们是不穿"袈裟"的,至少是从西晋时期开始,中国的僧人们才开始穿戴"袈裟"。据考证,"袈裟"出现在中国其最早的面料应该为赤布。 而更多史料也记载,早期的佛门子弟从来不穿"绫罗(绢制品)",直到西晋中后期以前,汉地佛教中都未出现有关僧人穿丝织品的记录,"袈裟"面料的转变其关键时期应该是在东晋时期。公元335年,东晋皇帝为表彰僧人佛图澄,赐"绫锦袈裟",从此打破了百年来汉地佛教僧人"不着绫罗"的传统。
跟着袈裟来穿越古今,一件佛衣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云冈20窟主尊

四、五光十色?——佛衣变化背后的原因

前面说到,《分五律》中明确规定了"僧衣"应由青、黑和木兰三色印染而成。若布料是褐色,那就可以选择青色或木兰色染之。若是布料是木兰色,那就选青色或黑色染之。若是布料是黄色,可在青、黑、褐三色中随意选一色印染。若布料是白色,也是同样。除此之外,其他典籍中也有过明确记载,"服色亦随部类不同"。何为"服色亦随部类不同"呢?其实意思就是不同区域派别的僧人都有自己各自的"僧衣"颜色。而这一点我们要也可以从残存至今的佛像壁画中有所发现。 在汉地佛教中,赤色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颜色,被普遍当做"袈裟"底色,而东晋以后,"袈裟"的颜色种类逐渐变多,不再仅有赤色一种。据记载,东晋兴皇寺的众僧便是身着青色"袈裟",而兴皇寺在当时是东晋大力修建的一座寺庙,从其地位推断,青色在那时应该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主流的"袈裟"颜色。
跟着袈裟来穿越古今,一件佛衣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依稀可见青色"佛衣"

五、一切背后佛像文化的源与变

1、始于何地? 其实关于佛教的发源地在哪这个问题一直是近些年来争论不休的话题,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佛教还是佛像,最早都应是起源于印度。犍陀罗,这个拗口的地名位于古印度西北边陲,主要疆土涵盖巴基斯坦西北地区,人们普遍认为,也就是在这里,出现了佛教历史上的第一尊佛像。 据记载,释迦摩尼生前反对制造佛像,他认为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都是玄妙深邃,不可形容,不可琢磨的。因此在释迦摩尼死后的几百年中,没有佛像,人们只用象征物,如菩提树、法轮、佛足迹来寓意佛的存在。佛像最初的由来应该是源自早期的佛教浮雕,这一点在出土的许多浮雕文物中均有体现。在公元320年至公元460年是是印度佛像制造的又一高峰,同期中印度的很多地方都出现了许多新的佛像样式,学界通常将这些佛像视为这一时期印度佛像的代表。 在佛像出现之前,佛教文化的传播多以佛教故事的方式为主,壁画或者佛像多是起一些辅助作用。人们普遍认为,佛像便是在这些壁画或者浮雕中逐渐演变而来的,佛像与浮雕之间的联系是毫无疑问的。最初,佛陀都是以故事的形式融入壁画浮雕之中,以群像为主,后来伴随着佛教发展传播开来,佛陀作为主角的比例逐渐增大,成为后世人们熟知的佛像。而在这些漫长的演变中,变化的还有风格、材料及制作工艺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并不只是单一的针对佛像的形式。
跟着袈裟来穿越古今,一件佛衣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贵霜犍陀罗佛像

2、汉地佛教的千年烟雨 汉魏至西晋时期是中国佛教最重要的一个引进和翻译外来经典的阶段,国人对佛教的认识,多依赖于本土学说对其理解。等到两晋以后,中国佛学走上独立的道路,并在南北朝出现了很多专门弘扬佛法的佛学流派,其中一些学派在隋唐创立了自己的宗派,即佛教史上的八大宗派,遂将中国佛教发展推向顶峰。 汉地佛教的艺术发展大致呈现三个阶段,汉魏、两晋是佛教艺术传入中国的起始阶段,东晋、南北朝则是成熟阶段,汉地佛教在隋唐时期发展到顶峰,并在之后的年月里不断演变壮大。 到了东汉晚期以后其实汉地佛教在"佛衣"上的差别就已经与印度佛教有了明显不同。而位于四川乐山的一座古墓入口上方的一身坐佛雕像,为我们认识早期佛像衣着及风格来源提供了依据。据考证,该像为东汉晚期作品,这座佛像头顶留有肉髻,佛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握着衣角。衣角由拳心下口进入,再由上口出,该佛像身着通肩袈裟,其衣纹呈规整对称形。这一形式的衣纹在印度,较早见于青铜舍利容器上的坐佛,这也是印度佛像的一大特点。就四川地区汉魏时期的佛像样式及其来源进行分析,其多数佛像的造像因素均与印度佛像具有共通性。
跟着袈裟来穿越古今,一件佛衣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四川乐山佛像

结语:总而言之,七世纪前汉地佛像服饰的变化发展,大致可归为三个阶段:东汉中期至东晋中期为引进阶段,佛衣主要为印度样式;而东晋中期至南北朝中期,则是各种民族化佛衣频繁出现的时期,可以称之为演化阶段;从南北朝晚期以后,佛衣在经过民族化样式的演化阶段后又出现向印度样式回归趋势,人们将此阶段称之为融合阶段。而相较于"佛衣"的演变,更重要的是这也刻画出古代中国先民对外来文明和智慧的一个艰辛探索的过程,依靠着这种蓬勃的活力,中土在七世纪取代印度,成为世界佛教发展最为昌盛的地区。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