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鬼”和“鬼都”的上古起源!上古神话那些事-105

01

“鬼”,恐怕是家喻户晓,历经千余年而常谈不衰的一个神话主题。在近古的仙话体系中它甚至还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即使到了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它依旧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很多人对于世界的认知。然而“鬼文化”究竟有着怎样的上古起源,远古最早的“鬼都”究竟在哪里,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那么咱们今天的视频,就来和大家掰扯掰扯远古时候关于“鬼”的那些隐秘故事。

“鬼”字的起源非常古老,最早出现于商朝时期的甲骨文,它所描绘的形象是一个身躯佝偻矮小的人,但是很奇怪的是这个人的头部却是一个又大又方的“田”字形。

甲骨文“鬼”字

《礼记·祭义》中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说文解字》里也说:人所归为鬼。

“鬼”字的现代发音来自于归,同时又有归字的含义,在最初的时候就表达的是人在死后的一种状态。所以只有人死才称其为“鬼”,除人之外的其他生灵死后则不能称为“鬼”。但是问题就来了,甲骨文的“鬼”字描绘的人的头部为什么是一个又大又方的样子呢?

甲骨文“鬼”字

这个问题现在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说,远古时候还没有形成丧葬习俗,人在死后仅仅只是用一块方形的篾盖在逝者的头部,远古先人们就把头部盖着篾蜷缩着身体的样子描绘下来,作为代表逝者的象形文字。

这种说法并不是没有根据的,《易传·系辞传》中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还没有形成完整生死观的远古先人认为,人在死去以后就彻底地消失了,所以那时只会简单地把尸体放在草垫或用树枝捆扎而成的木床上,然后用乱草覆盖掩藏,既不会使用封土埋葬,甚至连种棵树进行一下标记都不会,更谈不上记住逝者死去的日子了。

然而随着一些远古先人们无法解释的事情不断地出现,渐渐地让他们认为人在死去以后,很可能并没有离开,而是以另一种形态继续存在。一般性认为,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一件无法解释的事情就是梦境。

远古先人们不断地在梦中见到已经逝去的人,并且还在梦中与他们进行如真实发生过一样的交流。更加匪夷所思的是,逝者在梦中告诉他们的事情中,有一部分甚至在现实的世界中得到了印证。

久而久之他们逐渐开始相信,这是逝者在向他们传递信息,而那些逝者并没有真正离开,而是以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形态存在。于是“鬼”已经不仅仅是一具冰冷的尸体,渐渐地被赋予了更加深层次的含义,那就是代表着远古先人们的亲人和祖先继续存在的一种状态。但是,这个时期的“鬼”并不具有恶意,反而受到了远古人们的欢迎和尊崇。

“鬼”字的另一种解释认为,又大又方的头部代表的是面具,“鬼”指的是带着巨大面具,扮演着已经逝去祖先的神巫。这种面具,在各种出土的文物中都屡见不鲜,最为著名的当然非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莫属了。

傩面具

而古老的巫舞,到了汉代的时候还非常的盛行,是每年必须举行的驱逐瘟神的重要仪式,并且有了一个固定的名字——“傩”。傩舞流传的时间非常久,一直到现在不少偏远的地方仍旧保有这种古老的习俗。

傩舞

无论是哪一种解释,早期的“鬼”都与现在的含义不完全相同,它更多表达逝去祖先的含义,常常与“神”并论,含有“天神人鬼”的神圣意义,称其为“鬼神”。

随着文明的发展进步,当另一个概念开始出现的时候,“鬼”的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那就是“魂魄”。

巨人索魂

02

“魂魄”是随着道家阴阳论的发展而产生的,所谓魂为阳,而魄为阴。

在古人眼里,“魂”主管人的精神灵魂,“魄”主管人的肉体生理,而魂和魄之间又是以魂为主来控制着魄。

《云笈七签》中说:“夫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一名爽灵,一名幽精。”而“魄”有七,分别是: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

在魂魄论中,说人在逝去以后,七魄会率先离开身体,回归自然化为万物,而后三魂才会离开。古代先人们认为魄会在自然界中被循环利用,继而形成新的魄。而魂则要找到自己的归宿,这也就是视频前面提到的“鬼”有“归”的涵义所在。

为了让“魂”找到自己的归宿,远古先人们使用的方法被称为“招魂”。

《楚辞·招魂》中说: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在《招魂》中说:在遥远的东方,有一种高达千仞的巨人,是专门索拿人死后游离的“魂”。在东海神话中,遥远的东方的确生活着一种无比巨大的巨人,龙伯人。

但是龙伯人在上古神话中,只以钓走背负五座神山的巨鳌而闻名,至于他们是不是屈原所谓的“索拿人魂”的巨人,就未可知了。两千多年前《招魂》中的这个“巨人索魂”的故事,在华夏的神话中仅此一见,不过在西方神话中反倒能够找到一些相似的神话情节。

海姆冥界

北欧神话里的死神赫尔(Hel),是一个半男半女样貌恐怖的畸形巨人。他所统治的地方,是那个只有亡者才能到达的永夜的海姆冥界,他就在那里专门收容各种各样不幸死去的冤“魂”。

为了不让“魂”游离四方,被“索拿”后无法找到归宿,古人们就通过招魂的方式让逝者得以安息。

马王堆T形帛画

1972年4月25日晚上,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工地。发掘人员在清理辛追夫人彩绘棺的时候,在第四层内棺盖上,发现了一幅彩绘织物,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马王堆T形帛画”。

就在马王堆帛画出土的四年后,也就是1976年,距湖南长沙千里之外的临沂金雀山九号汉墓中,也有一幅帛画横空出世——金雀山汉墓帛画。

金雀山挖掘现场

金雀山帛画

先后发现的这两幅帛画,不仅画面布局、帛画内容都十分相似,而且都发现于墓主的棺盖之上。因为它们都具有同样的用途:都是汉代丧葬礼仪中用来引领亡魂的“经幡”,也被叫做“招魂幡”。

关于马王堆T型帛画,大脸怪曾经发布过一个视频进行过介绍,如果有兴趣了解的朋友们可以移步到主页观看。

据《礼记》记载,当时的逝者出殡时,负责高举招魂幡、走到柩前的人叫做“复者”。汉朝时人们认为人死以后,附在人身的魂魄会与尸体离散,如果没有“招魂幡”的指引,亡魂无法找到归宿,就享受不到后人的祭祀,不仅对先人不敬,还会惊扰后人。

其实早在春秋末期的《左传》中就有记述:“子产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

魂没有归宿的“鬼”,被称为“厉”,也就是后来我们故事中常说的“厉鬼”。正是“厉鬼”概念的出现,让“鬼”的最早涵义发生了变化,“鬼”开始有了善恶之别。

鬼都

03

《楚辞·招魂》中说: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

屈原所提到的这个“幽都”,应该算得上是现在有据可考的最早的“鬼都”了。在楚神话传说中,这个鬼都的统治者叫土伯。

土伯

土伯九约,其角觺觺(利貌)些;敦(厚)脄(背)血拇(手拇指),逐人駓駓(走貌)些;叁目虎首,其身若牛些;此皆甘人。

据传说,土伯是五帝之首中央黄帝的辅佐神后土的属下候伯。他的样貌是虎头牛身,长着三只眼睛,膀大腰圆晃着一对利角,张开沾满血污双手,驱逐着可怜的游魂。

关于幽都,山海经里也有相关的记载,《海内经》中说: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

这个幽都山也是非常的奇异,从山川河流到万物生灵,山中的一切全部都是黑色的。黑水从幽都山发源,山上还生活了黑色的鸟,黑色的蛇,黑色的虎豹,黑色的狐狸等等。 而且这个幽都山还是一个无日之国,长年累月不见天日。只有钟山的山神烛龙镇守在幽都山口,高举着火炬来照亮这个看不见太阳的幽冥之国。

山海经所记录的这个远古的“幽都山”,和我们现在理解的“冥府”几乎毫无二致,很有可能就是后来楚国神话中土伯所统治的那个“幽都”的出处,而那位土伯也算得上是华夏神话史上,冥府统治者的最早原型了。

当时间来到汉朝,厉鬼和恶鬼文化已经渐渐深入人心,“鬼”已经开始被进一步丑恶化,几乎与它的远古含义彻底地剥离了。历代的文人们开始不遗余力地对“鬼文化”进行加工和创造,于是经过糅合和拼装的全新“鬼都”也应运而生了。

汉代王充的《论衡·订鬼》中说:“ 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shēn shū,一曰郁垒yù lǜ,主阅领万鬼。善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於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神荼郁垒

相比较于“幽都”,度朔之山这个全新“鬼都”不仅细节更加丰富,而且对于后世的影响也更加的深远。山上大桃木东北的鬼门,是“众鬼”进出鬼都的入口,也就是后来仙话鬼怪故事中人尽皆知的所谓“鬼门关”。在这个“鬼都”中,神荼和郁垒两位神人取代了古老的土伯,担负起了管理度朔山的职责。

神荼郁垒在“鬼都”中的职责,就相当于后来我们所熟悉的地府阎王,他们二人掌握着“众鬼”的生杀大权。“众鬼”在通过鬼门关后,都要经过神荼郁垒的甄别。凡是生前作恶多端死后魂无所归,变成了“厉鬼”、“恶鬼”的,都会被二位神人用苇草制成的绳子五花大绑,扔去喂老虎。

而神荼郁垒这两位神人的神话原型,则极有可能来自于大家非常熟悉的另一位上古大神——射日的大羿。

汉代画像石-宗布

《淮南子》中说:羿除天下之害,死而为宗布。

大羿被自己的学生逢蒙(pang meng)用桃棓杀死之后,成为了能够驱灾辟邪的宗布神。传说宗布神经常会在一颗桃树下,牵着一只老虎,人间的“鬼”都要前去接受甄别。如果被宗布神发现是恶鬼的话,就会被他所牵的老虎吃掉。

汉代画像石-宗布神

很明显,度朔山上神荼郁垒“索鬼饲虎”的故事,只不过是宗布神话的一种演变。击杀大羿的桃棓,因为传说有辟邪的功效,演化成了度朔山上的大桃树,而且在后世民间更是形成了用桃木辟邪的风俗。神荼郁垒也成了门神的最早形象,经历了数千年的时光,虽然不断演变但是一直流传至今。

佛教于秦末汉初开始传入中国后,生死轮回和阴间地府论逐渐开始在民间流行,佛教中的鬼与我们本土的鬼文化也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套十分完整的阴曹地府体系,各种各样的鬼开始变得更加形象具体了。

南朝的任昉曾经在他的《述异记》中记录过一个神异的鬼母。

原文是这么说的:

“南海小虞山中有鬼母,能产天、地、鬼。一产十鬼,朝产之,暮食之,今苍梧有鬼姑神是也。虎头龙足,蟒目蛟眉。”

这位鬼母又被称为鬼姑神,每天都要生产下十个鬼,早上产下来,晚上再把它们吃掉。这个鬼母在上古的神话中几乎找不到痕迹,很有可能就是受到了印度佛经里的九子鬼母故事的影响。

鬼,诞生于远古先人们对已逝祖先的怀恋与尊崇,商周以前,鬼的形象还是美好的。道家魂魄论诞生以后,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催生出了“厉鬼”,“鬼”开始出现善恶之分。

随着佛教的进入,这种恐惧被快速地放大,“鬼”继而从美好彻底走向了丑恶,完成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鬼”固然不可能存在,它终究只是人内心恐惧的产物,王充在《论衡·论鬼》中说道: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于疾病。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鬼文化”终究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可以作为茶余饭后的娱乐消遣,但是万万不能沉迷其中。大脸怪在这里友情提醒大家,请客观看待传统文化,切勿相信封建迷信。

正所谓:不信凡尘有鬼魂,心中有鬼自非人。莫思地狱身难进,处处无门处处门。

最后,《山海经-海内北经》中还说: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一目。

那么山海经中说到的这个鬼国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又是另外一个奇异的话题了,喜欢上古神话的朋友们可以关注我的上古神话那些事系列文章和视频,我是只说自己观点的大脸怪,谢谢您的观看,再见!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