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4)

  戌二、结

  如是行者,由四种行,了道谛相。

  这道谛怎么样才明白呢?就是道、如、行、出,明白什么叫做道谛。这是在静坐的时候所修的毗钵舍那,加起来就是十六种法,每一谛有四,加起来有十六行。

  申二、结

  如是名为于四圣谛,自内观见了相作意。

  这是结束这一段。前面这一大段文就叫做「于四圣谛,自内现观」,你自己在心里面,在毗钵舍那上去现观四圣谛的相貌,就是这样观察,这件事你非要自己努力才行。佛菩萨只能告诉你一个方法,你自己若不努力,那个方法不能起作用的。

  前面是了相作意于现见蕴所作的观察,下面是第二科「于不现见诸蕴」的观察。分二科,第一科「标」。

  未二、于不现见诸蕴(分二科) 申一、标

  彼既如是于其自内现见诸蕴,依诸谛理,无倒寻思正观察已。复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现见蕴,比度观察。

  「彼既如是」,就是结束前文,彼那个禅师既然如是的。「于其自内」,于其自身的色受想行识,在心里面修止观。怎么样修止观呢?「现见之诸蕴」,现前观察他自己的色受想行识。怎么观察呢?「依诸谛理」,就是根据佛陀所开示的法语,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无倒寻思」,没有颠倒的观察。「正观察已」,前面无倒,这里就是「正」。这样不颠倒的观察了以后,「复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现见蕴,比度观察」,前边,四谛各有四种观行,就是十六种观行,按照十六种观行去观察。「复于所余」,又对于所没有观察的,叫做「余」。没有观察的是什么呢?「不同分界」,我们欲界的人,你也是欲界的人,我也是欲界的,我们是同分,那么大家都有欲,那就是相同的。现在「不同分界」,就是不同于我们有欲的人的那个世界,那就是色界、无色界。「不现见蕴」,色界天、无色界天,他们也有生命体,他们也有蕴。色界天也是具足五蕴,无色界天有四蕴。那些蕴,我们现在不现见,我们不能现前的看见。但是我们现在也可以比度观察,就是我们现见的蕴就是苦集灭道,用我们现见的蕴—苦集灭道,来比度观察色界、无色界,也是这样子,也是这样观察。当然这是由佛陀的开示,我们可以这样做,不然我们不可能会明白这件事。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

  申二、释

  谓彼所有,有为、有漏,遍一切处,遍一切种。于一切时,皆有如是法,皆堕如是理,皆有如是性。彼所有灭,皆永寂静,常住安乐。彼所有道,皆能永断,究竟出离。

  「谓彼所有,有为、有漏」,谓彼色界、无色界天的众生,他们所有的,也是有为法,也是因缘所生法,有生有灭的,所以是有为。那个有为里边呢,不是无漏法,是有漏,就是有烦恼的。「遍一切处,遍一切种」,他那个烦恼,不是偏于一个地方,是普遍一切处,普遍于色界,普遍于无色界的。「遍一切种」,在一切处,每一处里边,还有种种差别。譬如初禅天,它里边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各式各样的差别。二禅天,有「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乃至四禅天。无色界的四空处,都是有无量无边的差别的。

  「于一切时,皆有如是法」,他们遍一切处,遍一切种,于一切的时间内。「皆有如是法」,也都有苦,也都有集,也都有这些事情。「皆堕如是理」,堕者,入也,他们都是入于这样的道理里面,就是有苦而有集,有集而有苦,这就是道理。「皆有如是性」,苦里边也一样,和欲界也相同的,也有无常、苦、空、无我的性;集谛里面也同样是有「因、集、起、缘」的这种性格,都是有的、一样的。这是说苦、集。下面说灭、道。「彼所有灭,皆永寂静,常住安乐」,彼色界、无色界一切处、一切种、一切时里面也有灭谛。「皆永寂静」,这个「灭」也同样是可以灭除一切烦恼,叫做「灭」。「皆永寂静」,灭除一切苦,它就寂静了,有苦,有烦恼它就浮动,它就不寂静。「常住安乐」,没有苦,没有集,他的内心就是永久的安乐自在了。再没有事情了,那就是灭、静、妙、离这四个字。「彼所有道,皆能永断,究竟出离」,彼色界、无色界的众生,也和我们欲界一样,也一样有戒定慧,你修学戒定慧呢,皆能永断苦集,究竟的得解脱了,不为苦集所困扰了,他们也有这样的苦集灭道。

  《披寻记》一一○六页:

  复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现见蕴等者:谓生欲界,依欲界身,趣入现观。于色无色上地诸法,能正观察。此所观法,非现见故,非共了故,说名不同分界,不现见蕴。于观察时,以其现见,比不现见,了知诸有漏法,遍一切处,遍一切种,于一切时,成就苦集同一行相,由是说言皆有如是法,皆堕如是理,皆有如是性。谓如前说无常苦空无我及与因集起缘,如说苦集同一行相,灭道行相当知亦尔。如文易知。

  「复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现见蕴等者」,这是把论文重标出来。「谓生欲界,依欲界身」,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生在欲界的人,依欲界身。「趣入现观」,我们要依靠欲界的色受想行识的身体,我们修学戒定慧,就可以入于无分别智,就是契入无分别智,也就是成就无分别智。「于色无色上地诸法,能正观察」,我们在欲界这样修学圣道,不止于此,对于色界、无色界,在欲界以上的地方也一样的能够观察。上地的诸法,他们的蕴能正观察。「此所观法,非现见故」,这个所观的蕴,不是现前能看见的。「非共了故」,我们在欲界的人,你没得天眼通的人,你不能看见了,也不能明了。

  「说名不同分界,不现见蕴。于观察时,以其现见,比不现见」,我们不是同分界,我们怎么观察呢?就是于观察的时候,以其现见的蕴,就是我们欲界的苦空无常无我的蕴,来比度上二界不现见的蕴,就了知他们也是有漏法,是「遍一切处,遍一切种,于一切时,成就苦集」,他们也有苦,也有集。他们也有苦呢,当然和欲界的人对比起来,他们是行苦。行苦,他们也有爱见慢的烦恼,所以也有集。「同一行相」,我们欲界的人有苦集的行相,他们上二界的人也有苦集的行相,也是有。这个「行相」,这个「行」当观行讲也可以,我们欲界的人,苦谛有四种观行,集谛有四种观行,上二界也是这样子,所以「同一行相」。「由是说言,皆有如是法,皆堕如是理,皆有如是性,谓如前说无常、苦、空、无我及与因集起缘」,这就是苦集二谛的观行。「如说苦集同一行相,灭道行相,当知亦尔。」这欲界和上二界,同有灭道的行相。「如文易知」。这一科是于不现见蕴,下边是第二科「法智类智别」。前面是第一科现不现见的差别,现在第二科法智和类智的差别。

  午二、法智类智差别

  当知此中,若于现见诸蕴谛智,若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现见境比度谛智,即是能生法智类智种子依处。

  这是说第二种的不同。「当知此中」,应该知道在现见、不现见的差别里边,还有法智、类智的差别,什么叫做法智、类智的差别呢?就是「若于现见诸蕴谛智」,「即是能生法智种子依处」,「若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现见境比度谛智,即是能生类智种子差别」,是这样意思。

  「若于现前诸蕴谛智」,若是我们在现前可以观察的色、受、想、行、识,诸蕴这里面有苦集灭道四谛,能观察的就是智慧,在苦谛上观察无常、苦、空、无我,这就是智慧。集谛的观察呢?因、集、起、缘,这是智慧,能观察的智慧。这件事呢,在我们初开始修行的时候,是修五停心观。修五停心观,然后进一步修别相念,修总相念,这是有三个位次。修五停心观就是破除去障道因缘,你心里面平静一点,然后正式开始修四念住。修四念住的时候,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叫别相念住。这总相念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别相念住,你常常做如是观,你的智慧就增长了。智慧增长的时候呢,观身不净,观身也是苦,观身也是无常,观身也是无我;观受也是不净,观受是苦,观受也是无常,观受也是无我;观心哪,也是无常,观心也是不净,观心也是苦,观心也是无我;观法是无我,观法也是不净,观法也是苦,观法也是无常;就是这个观,统一起来,在一切处都修如是观,不是分别的去作观了,叫总相念。那么这是三个阶级,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这个时候就开始栽培无漏的种子,就是栽培无漏的善根了。这些都是……你要依靠这些方法栽培无漏的种子,所以叫做法智、类智。

  「法智种子依处」,就是依赖这些地方来栽培无漏种子,就是依靠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作四念处观,这就是栽培、开始栽培无漏的种子。当然你要有出离的愿,你要有出离心,你若没出离心,那就变成戏论了。所以「若于现见诸蕴」的四谛,和智慧这样修观,「能生法智种子依处」,这个法智是无漏的智慧,就是初果以上的智慧,初果以上无漏的智慧,那是无漏的种子现行了,成功了,得圣道了。现在你开始的时候,你开始从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暖、顶、忍、世第一,这一共是七个位次,这时候开始栽培了。开始栽培呢,就依靠你这个蕴谛智,用这个智观察这个蕴,就是观察苦、集、灭、道,这样子修止、修观,那就是栽培这个无漏的种子。

  「若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现见境比度谛智」,色界、无色界他们也是有苦、集、灭、道,有四谛。也一样,每一谛有四种观行的智慧,那么用这智慧来观这苦、集、灭、道四谛。这个时候呢,「即是能生类智种子依处」,那个在他的生命体的蕴上观察四谛,用智慧观察,所以他这时候他还是凡夫,不是圣人,但是「即是能生类智种子的依处」,这类智也是无漏智,栽培这样的种子,无漏智的种子的依处,依此处而栽培无漏种子,是这么意思。这样说呢,就是这个现见蕴、现见境、现见诸蕴谛智、不现见的境比度谛智,一个叫做法智,一个叫做类智。成功了的时候,得圣道的时候,成就的智慧的名字不同,也有差别,是这么意思。

  《披寻记》一一○六页:

  若于现见诸蕴谛智等者:谓于现见诸蕴谛智为依,能生证谛现观法智。及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现见境比度谛智为依,能生证谛现观类智。言法智者:谓于内共了,现见所知诸义境界无漏之智。言类智者:谓于不共了,不现见所知义境无漏之智。如显扬说 (显扬论二卷十六页) 。

  「若于现见诸蕴谛智等者:谓于现见诸蕴谛智为依,能生证谛现观法智」,就是于现见的诸蕴,这里边有苦、集、灭、道的四谛,用八种智慧来观察苦、集二谛,依此为依,能够引生证谛现观,证悟真谛,证悟苦集灭道四圣谛的无分别的智慧,就是现观。这个智慧叫做法智。

  这个法智,法智是什么呢?就是佛说苦、集、灭、道的语言文字,叫做法。佛所为我们宣说的苦、集、灭、道四谛,这都是文字。佛在讲说的时候是个音声,把它记录出来就是文字,在音声里面有文字,这叫做法。我们听闻这样的法,继续的学习,以此为依,修学止观,而后成就了无漏的智慧,所以叫做法智。

  「及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现见境比度谛智为依,能生证谛现观类智」,也同样是那无漏的无分别智慧,但这时候叫做类智。「言法智者」,这是解释什么叫做法智?「谓于内共了现见所知诸义境界无漏之智」,这我们现在谁都知道自己有生命体,里边有色、受、想、行、识,那么「所知诸义境界」,这里边有苦、集、灭、道的这个义境界,你这样观察的时候,你就能成就无漏的智慧,这个叫做法智。「言类智者,谓于不共了不现见所知义境无漏之智,如显扬说(显扬论二卷十六页)」,也就是这么说的。那么那个叫做类智,就是与法智相类似的智慧。

  午三、结明作意相

  又即如是了相作意,当知犹为闻思间杂。

  这是第三科。第一科现不现见别,第二科法智类智别,第三科「结明作意相」,说明这个作意观察的相貌。

  「又即如是了相作意」,前面这一大段都是指七种作意里面的了相作意。「当知犹为闻思间杂」,作这种四四十六种观行,这样的是在未到地定里面,在未到地定里面作如是观,当然说,在未到地定这种话呢,就是最起码是这样子,也可能是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里边,也可能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定,也可能是这样子。在这里观察的时候呢,它有什么特别的相貌呢?「犹为闻思间杂」,这是我们前面解释过。就是这个人他得、他成就了未到地定,当然这件事在我们没得定的人来说,未到地定也是很了不起了,成就这个定很了不起了。但是对于佛法没有学过,他不能够修四念住的,他需要去学习佛法,他要闻,就去学习佛法,在心里面要思惟。那么这闻思都是散乱心,所以他这个……未到地定是定界,定的境界,不是散乱;他这个不散乱的定为闻思所间杂,就是不全是定的境界了,又加上了闻思的散乱,但是这个闻思是非常的重要,所以还非必需有不可。这是说这个了相作意的这个相貌。

  卯二、胜解作意摄(分二科) 辰一、标名

  若观行者,于诸谛中,如是数数正观察故。由十六行,于四圣谛,证成道理,已得决定。复于诸谛尽所有性、如所有性,超过闻思间杂作意。一向发起修行胜解。此则名为胜解作意。

  这下边是第二科「胜解作意摄」。七种作意,了相作意说完了,现在说这个胜解作意。这一共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名」。

  「若观行者」,假设这个了相作意里边,于四谛作十六种观行,欲界有四谛十六种观行,上二界也是四谛,上二界色界、无色界合为一个四谛,也是十六种,四四十六种,加欲界十六种,就是三十二种观行。就是了相作意的这位修行人,他经过闻思的学习,他在内心里面修这种观行,就是三十二种观行,这样观察。

  我们还没得未到地定,我们就先学习怎么样修学圣道。这文上是说已经得到未到地定的人,然后学习佛法,「犹有闻思间杂」。我们从经文上明白一件事,它很重视观。而我们静坐的时候,可以知道不重视观。可能欢喜修止,修止有的时候,又打妄想;或者是念佛,或者是念大悲咒,这样你没有修观,观是智慧!你若常常修观,你会有智慧,虽然是还没得圣道,但是你说话的时候,作事的时候,无意中就能流露出来,会流露出来,这智慧会流露出来。智慧流露出来呢,智慧是光明!能把黑暗破除去,什么是黑暗?就是烦恼。我们不能够修观,这个智慧它不现前。这智慧不现前,就是心里面没有光明。没有光明就不能破黑暗,这个烦恼随时活动,自己还不知道,不知道我在烦恼中,但是我自己还认为是智慧!这是还不是与圣道相应的事情。

  「若观行者于诸谛中,如是数数正观察故」,于苦集灭道四谛里面,如是数数正观察故。当然还要有止,有止。前面也有说过,你修观能帮助你修止;你修止也能帮助你修观,它互相帮助的。如果你不修观,你这个止得不到观的帮助,这个止就进步的慢,进步的慢。加上我们不修根律仪,我们不修根律仪,又于食不知量,睡眠也不能修悎寤瑜伽,我们对于戒也不尊重,我想要怎么就怎么的,那么你静坐的时候这个止也未必修的好,因为没有前方便的支持,那么这当然就停留在普通境界里边。「如是数数正观察故」,如果你修止,而又能数数的修毗钵舍那观,四四十六种观行,三十二种观行观察故。

  「由十六行,于四圣谛,证成道理,已得决定」,你在未到地定里边,你能够数数的修这十六行,就是在欲界修苦集灭道的十六种观行,你对于「苦集灭道四圣谛证成道理已得决定」。这四圣谛是佛陀的经验之谈,是他已经证悟了,已经成就的,不是像我们讲说佛法,我们只是嘴讲,事实上我们没有做到。佛是由自己成就的向我们宣说,所以这是「证成道理」,「已得决定」。但是我们在未到地定里面能这样作如是观,数数的作如是观,也就会决定无疑,不会有犹豫不决的,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道真是灭道,就会有这样认识,也就是有这样的智慧了。是这样意思,「已得决定」。

  「复于诸谛尽所有性,如所有性,超过闻思间杂作意」,这个地方就说到胜解作意了,前边是说了相作意。「复于诸谛尽所有性」,你在了相作意你有这样的成就,还要进一步,你对于诸谛的「尽所有性」和「如所有性」,我们前面讲过了,「超过闻思间杂作意」就是「超过了闻思间杂作意」,现在不须要闻思了,没有这个散乱心了。

  「一向发起修行胜解」,就是完全是在定里边,就是还是在未到地定里边,发动你自己的,由有出离愿,这个愿来发动你的内心。「修行胜解」,修十六行的四圣谛的观察。这个时候没有闻思的间杂,你这个未到地定的奢摩他,当然是也就容易有进步了。「此则名为胜解作意」,这就是胜解作意。

  《披寻记》一一○七页:

  复于诸谛尽所有性,如所有性者:谓若一切事边际性,是名诸谛尽所有性,谓事及相为所寻思故。一切事真实性,是名诸谛如所有性,谓彼共相品时及理为所寻思故。

  「复于诸谛尽所有性,如所有性者:谓若一切事边际性,是名诸谛尽所有性」,事边际性就是到此就是边际,过了边际就不是了。那么这个意思呢,色以变碍为性,受以感觉、领纳为性,想以取相为性,行以造作为性,识以了别为性,他的自相就是这么多,超过就不是了。所以这样说呢,这个尽所有性,就是说明一切法的自性相,叫做尽所有性。「一切事边际性,是名诸谛尽所有性。谓事及相」这个「事」是什么呢?因缘所生的都叫做事,色受想行识都是因缘所生。「及相」,相有自相,有共相,都叫做相。「为所寻思故」就是一切法的事,一切法的相,是你所寻思的所缘境,所观察的境界。

  「一切事真实性是名诸谛如所有性」,这个就是共相。我们说是这个事的变碍相,这实在是个虚妄的境界,不是真实的。若说它是无常的、无我的、空的,这是真实性;说它是空的,这是真实性;「是名诸谛如所有性」。「谓彼共相、品、时、及理为所寻思故」,就是彼那一切诸谛的如……就是那些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这一切法,蕴、处、界的共相,共有的相貌,色有这样的相貌,受也有这样的相貌,乃至识也有这样的相貌。说无常,色受想行识都有无常的相貌;说苦,它都有苦的相貌;说无我,都有无我的相貌; 这叫做共有的相貌,叫共相。「品」也是,前面讲过有黑品、有白品,有善、有恶,「时」有过去的,有现在的,有未来的。「及理」,就是那四种道理。「为所寻思故」,那这就叫做如所有性。那么「超过闻思间杂作意,一向发起修行胜解」,就是观察诸谛的尽所有性,观察诸谛的如所有性,而是超过闻思间杂作意,所以这时候叫胜解作意,超过了相作意了。

  辰二、显相

  如是作意,唯缘谛境,一向在定。

  前边是标胜解作意的名字,这下面显示胜解作意的相貌。「如是作意」,这样的胜解作意。「唯缘谛境」,他在修止观的时候,他的止和观就是观察这个四谛的境界,苦集灭道的境界。「一向在定」,一个方向,若有两个方向那就是另一回事,现在就是一个方向,那个方向?就是在定里面修观,这样子一向在定。这样就不同于了相作意,还为闻思所间杂。

  辰三、辨修(分二科) 巳一、尽所有性摄(分三科) 午一、于苦集谛(分三科)

  未一、发起胜解(分二科) 申一、总标所由

  于此修习多修习故。于苦集二谛境中,得无边际智。

  「于此修习多修习故」,这下面第三科「辨修」,说明这胜解作意修止观的相貌。前面标名和显相是简单地说,这里就等于是广说了。分二科,第一科是「尽所有性摄」。分三科,第一科是「于苦集谛」。又分二科,第一科「发起胜解」。又分二科,第一科「总标所由」。

  我们在家居士学习佛法,有可能会自己请到一些佛教的书,自己读一读,但是是业余的。也有机会可能会在佛教的集会上,或者是听一位大居士,或者是听一位大法师,总而言之是对于佛教有学习的、有点心得的人,在那里讲演佛法,他也听到多少。但是近多少年来,也会听到南传佛教法师或者是藏传佛教的法师讲演。但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譬如说有人请我去讲演,我就想一想这听众是怎么回事情,然后我就想我要怎么讲。听众是怎么回事情?听众就是在五欲里面生活的人,有多少信心,或者是好奇,或者佛教怎么回事我去听听,就是这么一回事,不是出家人。出家人正常的情形,就是我发出离心,想要得圣道,究竟怎么样修学圣道我不懂,我来学习,那就和在家居士完全不同,在家居士,他不想出离,他不想出离欲,他要在欲里面生活,他没有出离心,和出家人有出离心,完全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今天的汉文佛教,我们经过学习佛法才明白,今天的佛教是很衰微。什么叫作衰微?出家人不愿意学习佛法,不愿意学习。多数没有得到正知正见,是这么一个境界。如果真是有出离愿的法师,那他心里会想,唉呀!我想要修行,怎么样修行才能得圣道呢?那这《瑜伽师地论》是最合适了。这声闻地告诉你,圣道是这样修行的,真能满足你所愿,就是这么回事,会详详细细的告诉你。这个事,我认为不是很难的事情,学习圣道不是很难的事情。

  我认为释迦牟尼佛的大慈悲,他和我们中国古代禅宗的禅师不一样,我们禅师一定要说得非常高,说得非常深,这样才好。但释迦牟尼佛不是,释迦牟尼佛,看见众生愚痴,智慧不够,要明明白白的说,让他容易明白,让你容易明白,从你现在的贪瞋痴这里开始修行,你就容易迈出第一步。我从这经论上的学习,感觉到这一点。我们去看祖师的语录,就感觉到不容易懂,你不容易懂,除非你学过经论,你还要有一点心得才可以,不然你还是看不懂。所以从这里看出来不一样,彼此是不一样的。「如是作意,唯缘谛境,一向在定」,这是显相。下面是「于此修习多修习故」。

  这是第三科「辨修」,就是详详细细地解释这个胜解作意,怎么样修行。这底下是「总标所由」。「于此修习多修习故」,就是这个四谛,苦集灭道四谛十六种观行,就在奢摩他里面那么修,就是这样和打妄想一样,你打妄想,想出一个色声香……现在苦、集、灭、道,修这苦,修这无常,观无常,他也说出来什么,很多的无常,说的很多。那么你可以拣其中多少样,你就是这样思惟,就和打妄想一样,没有什么难嘛,一样嘛,这样修习。「多修习故」,你不要厌烦,你要一次又一次的在静坐中修习。

  「于苦集二谛境中,得无边际智」,你若是多修习,因为又有奢摩他,又有毗钵舍那,有毗钵舍那,又有奢摩他,所以你若多修习的的时候,境界就变了,就不是原来的那种虚妄分别的境界,于苦集二谛,于苦谛、集谛这二种境界里面,得无边际智。苦的境界,是无边无际的,集的境界,无边无际。我们若不修的时候,我现在身体健康,吃饭还容易消化,我也能跑,也能跳,我有什么苦?我没有苦。只是或者一下子跌倒了,痛了,唉呀!有点苦;或者忽然间,有病了,有点苦,病好了,就没苦,苦是有边际,我那有苦呢?我这苦集,烦恼,我这烦恼,有人瞧不起我,我才有烦恼,大家都赞叹我的时候,或者也不赞叹,也不贬斥我,我心里没有什么苦。苦很少,烦恼也很少,那有什么边际呢?但是你若是作如是观,你奢摩他若是有进步,毗钵舍那有进步的时候,思想就会转变了。我看见那个荣华富贵的人是苦喔!不感觉是快乐,不感觉是快乐。看见那小孩子,很活泼很可爱,还是苦,不是可爱的,有什么可爱!都是烦恼的境界,没有一剎那不是烦恼的,苦也是无边际的,集也是无边际的,你能通达这个境界,这是智慧,你就成就这个智慧了。

  申二、别列胜解

  由此智故,了知无常,发起无常无边际胜解。如是了知苦等,发起苦无边际胜解。空无我无边际胜解。恶行无边际胜解。往恶趣无边际胜解。兴衰无边际胜解。及老病死愁悲忧苦一切扰恼无边际胜解。

  这是第二科「别列胜解」。前边总标所由,由此智,以此为由而就有很多的智慧出来。「由此智故」,由此苦集二谛境中得无边智故,「了知无常」,发起无常无边际胜解。你就知道,「了知」也就是通达了无常的道理,你就会在内心里面发起,无常也是无边际的,你就有这样的智慧,这个胜解也等于是智慧了。我看一个草,一棵树,这是无常的;听见一个鸟声,是无常的;一色一香,无非都是无常的境界。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无常的,色、声、香、味、触、法都是无常的,没有一件事,不是无常的。你这种观的智慧,时时现前的。所以叫做「了知无常」。「由此智故,了知无常,发起无常无边际胜解」。

  「如是了知苦等,发起苦无边际胜解」,苦也是无边际的,你这样殊胜的观想,胜解是智慧,也就是观想,在奢摩他里面的观想。「空无我无边际胜解」,观一切法是空,观一切法是无我,也是无边际的胜解。「恶行无边际胜解」,这个执着心、烦恼是无边际的,随时有烦恼,烦恼一动就是行,所以这个恶行,有过失的行,也是无边际的,你会有这样的智慧出来。「往恶趣无边际胜解」,你有恶行,那你就会到三恶道去的,也是无边际的,你没有证初果都是一样,都会到三恶道去。「兴衰无边际胜解」,这是有兴,也有衰。就像一个草,一棵树;一棵草,它也是有兴也有衰。一个人作什么事,也是有兴、有衰,普遍一切处都是这样子。「及老病死愁悲忧苦一切扰恼无边际胜解」,这就是观察我们人,兴衰也是遍于一切。人有老、有病、有死、有愁、有悲、有忧、有苦,这一切的扰恼,扰乱你,叫你心里面不安,这也是无边际的胜解。

  未二、释无边际

  此中无边际者:谓生死流转。

  这是第二科「释无边际」,解释这无边际,什么叫做无边际?「此中无边际者,谓生死流转」,就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没有边际,除非你遇见三宝了,你遇见佛法僧了,遇见佛法以后,你肯发出离心,你肯发菩提心,你能接受佛法,这个时候,生死有了边际,到此为止了。不然的话生死一直的相续下去。

  午二、于灭谛(分四科) 未一、灭胜解

  如是诸法无边无际,乃至生死流转不绝,常有如是所说诸法,唯有生死无余息灭,此可息灭,更无有余息灭方便。

  这是第二科「于灭谛」。前面是苦集谛,苦谛、集谛,这里说是于灭谛。你在奢摩他里修这十六种观行,你心里面会生出这么多的智慧来。这是说明灭谛,分四科,第一科是「灭胜解」。「如是诸法无边无际,乃至生死流转不绝,常有如是所说诸法,唯有生死无余息灭,此可息灭,更无有余息灭方便」,前面说的这么多无量无边,诸法的无量无边,乃至到这个生死流转的不绝断,不断,相续的,无量无边。「常有如是所说诸法」,常有前面所说的这么多的法,常有这些老病死愁悲忧苦,常有兴衰,往恶趣的事情,常有恶行的这些事,这些苦也无边,烦恼也无边。「唯有生死无余息灭」,那么我们佛教徒学习了佛法,发觉了这件事,经过了奢摩他,毗钵舍那,修十六种观行,智慧增长了才发觉这个无量无边的这些苦恼的事情,那么这个时候才会有进一步有一个智慧才知道,「唯有生死无余息灭」,不剩余的,完全不生不死了,把这件事停下来,这样子才能解脱的。这是灭谛的这个灭。「此可息灭」,这么无量无边的苦能够息灭吗?能,这能息灭的。佛法是有这个力量,佛法有这种功能,能把无量无边的苦都息灭了。「更无有余息灭方便」,除了佛法以外,其他都不可能的,没有别的,其他的宗教说是能灭苦,没有这回事情,是不能灭苦的。

  未二、静胜解

  即于如是诸有诸趣死生法中,以无愿行,无所依行,深厌逆行,发起胜解,精勤修习胜解作意。

  这是第二科「静胜解」。灭谛有四种观行,灭、静、妙、离,这灭说完了,现在说静。「即于如是诸有诸趣」,就是这位观行的这位修行人,他在观察的时候,他就观察「诸有」,欲有、色有、无色有这三有。「诸趣」,就是三恶道人、天、阿修罗诸趣,「死生法中」诸有也好,诸趣也好,都是有生有死的,都是在这个范围里面流转的。那么在这里边,我也在这里边,什么办法能够解脱呢?「以无愿行,无所依行」,这个无愿行就是我不欢喜,我不希望,我不希望在这里生存了。这个不希望在这里生存,实在这里边包括这个厌离的意思,厌离。这里面都是苦,都是苦,都是烦恼,都是令你苦恼的忧悲老病死,老病死忧悲苦恼的境界,我不欢喜这个境界,我厌恶这个境界。以无愿行,你要在奢摩他里面发动你的内心,有无常、苦,这样观行,你就无愿,我再不愿在生死里流转,修无愿行。这就要修苦观,修无常观,修不净观,这叫做无愿行。

  「无所依行」,这无所依,它的对面就是有所依,这个有我论者说宇宙间的一切事都是以我为所依止处,我是一切法的依止处,我是一切法的依止处。现在观察无我,一切法没有依止处,一切法都是由因缘有的嘛!没有我可依,也不需要依赖这个我,也没有我可依止,观察无我,无所依行,就要观察无我。

  「深厌逆行」,这深厌逆也等于解释这无愿行,无所依行,深深地厌恶世间上一切的有漏法。这个逆就是不顺烦恼而行,就是逆行;如果你随顺烦恼而行,那不叫逆行了。其实我们要反省自己的时候,我们日常生活里面,什么时候能是逆行,能够逆行?我们多数是随着烦恼行,不能逆行。为什么不能逆行呢?我们佛法学习的不够,反省的力量不够,力量不够,烦恼起来的时候不知道起烦恼,就随烦恼去了,佛菩萨是随智慧行,我们凡夫是随烦恼行,我们是顺烦恼行,不能逆行烦恼。现在这位禅师呢,他能逆行,不顺烦恼行。他不顺烦恼行,就是他在止观里面他的智慧起来了,知道什么是烦恼,内心里面观察自己的内心,哦!我现在有烦恼,他马上用止观把它消灭了它。我说话的时候,我做事的时候,我不顺烦恼,别人的事情不关我事,别人顺烦恼行,顺智慧行都是他的事,我要观察我自己,我自己不顺烦恼行。「深厌逆行」,深深地厌恶这一切有为法是苦恼境界,这苦恼境界是由烦恼来的,我若顺着烦恼行,你没有办法得解脱,我要逆行,逆烦恼行。「发起胜解」,你这样的观察呢,你要发动自己胜解的作意。「精勤修习胜解作意」,要特别精进不要懈怠,一次又一次地多修行,就是修这个苦、集、灭、道,四谛十六种观行,胜解作意。

  《披寻记》一一○七页:

  以无愿行等者,思惟空行无可希愿,名无愿行。思惟无我实不可得,是名无所依行。思惟无常及苦生厌患想,是名深厌逆行。

  「以无愿行等者,思惟空行无可希愿,名无愿行」,他这个解释又不同。「思惟空行无可希愿」,一切法都是空的,色声香味触法是空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是空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个五蕴、六处、十八界通通都是空的,没有什么好希愿,没有什么可爱好的。「无可希愿名无愿行」。「思惟无我实不可得,是名无所依行,思惟无常及苦,生厌患想是名深厌逆行」,这样子观。这个静胜解就是以无愿行,无所依行,深厌逆行,发起胜解才能够静,才能静。前面的文呢,这个灭胜解是灭除一切烦恼。静呢,是灭除一切的生死苦果报,生死的果报,就是没有一切生死苦了,就是寂静住了。这在这里说你修这个无愿行,无所依行就能达到这个寂静的境界,所以叫做静胜解。下面第三科是「妙胜解」,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举」。

  未三、妙胜解(分二科) 申一、略标举

  复于如是诸有诸生增上意乐,深心厌怖,及于涅槃随起一行,深心愿乐。

  前面你在你的奢摩他里面,在灭胜谛里面修灭胜解,修静胜解,然后还要修妙胜解,先略标举。「复于如是」,又对于这样子,诸有和诸生,前面说过了,「增上意乐深心厌怖」,这个「诸有」就是欲有、色有、无色有。「诸生」呢,就是胎卵湿化四生,就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呢,对欲有、色有、无色有,有增上的意乐,有强烈、强而有力量的执着心、爱着心,众生是这样子。这位禅师,他于如是「诸有诸生的增上意乐,深心厌怖」,他特别地感受恐怖心,你爱乐这个生死的境界,这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及于涅槃随起一行,深心愿乐」,那么对于这个生死的境界,众生对于生死苦恼的境界有爱着心,这位修行人对于这件事有恐怖,那他对什么事情有欢喜心呢?「及于涅槃」,就是佛菩萨都在不生不灭的那个地方寂静住,对这里生欢喜心;「随起一行」不是只是爱乐涅槃没有用,你要生起行动,这个涅槃有四行,有四行,灭、静、妙、离,有四行。你能不要说四行都发动修行,能发「起一行,深心愿乐」,深深地欢喜,深深地欢喜了,这是这个妙胜解。

  《披寻记》一一○七页:

  于涅槃随起一行者:谓于灭谛,灭、静、妙、离,四行相中随起一行故。

  「于涅槃随起一行者:谓于灭谛,灭、静、妙、离,四行相中随起一行故」,是这样意思。起一行都欢喜,何况起四行。这是第二科「简相违」。第一科是略标举,现在是「简相违」。分二科,第一科是「爱乐世间」。

  申二、简相违(分二科) 酉一、爱乐世间

  彼于长夜,其心爱乐世间色声香味触等。为诸色声香味触等,滋长积集。由是因缘,虽于涅槃,身心愿乐。而复于彼,不能趣入。不能证净。不能安住。不能胜解。其心退转。

  「彼于长夜,其心爱乐世间色声香味触等」,这个「彼」就说这个禅师,说这修行人,他现在要发心修行。他以前,他过去的时候,在长夜里边,这「夜」就是黑暗,就是无明;「长」就是从无始以来,就是在无明里边生活。「彼」那个人久远以来,他的心就是爱乐世间色声相味触等,谁也不要耻笑谁,无始劫来都是这样子,欢喜这色声香味触,欢喜这个,爱乐这个。「为诸色声香味触等,滋长积集」,你今天也爱着色声香味触,明天也爱着色声香味触呢,那你就是有了问题,什么问题呢?「为诸色声香味触等,滋长积集。」「滋」就是增长,「滋」者益也,增益。滋长也就是增长,增长了你熏习的那种染着的烦恼的种子,加上你还去造种种罪业,也都增长。增长了以后你的阿赖耶识给你负责,给你积集,积聚起来,积集在那个地方,没有失掉。你这个身体死掉了,但是你积集的那些烦恼种子在那里没有失掉,还在那里储藏着,积集在那里头。那么无量劫来,那是积集了很多很多的在自己心里面。

  「由是因缘,虽于涅槃,身心愿乐」,由于你无始劫来爱着色声香味触,积集了很多的惑业的种子,这个种子就障碍你。「虽于涅槃深心愿乐」,你现在虽然是由理智上的观察,世间上是苦,涅槃是乐,我欢喜到涅槃那里去,深心愿乐,特别地欢喜。「而复于彼,不能趣入」,但是你无量劫来积集的色声香味触,这个欲的烦恼种子障碍你。「而复于彼,不能趣入」,你欢喜涅槃,但是你于涅槃「不能趣入」,不能进入到涅槃那里去,你以前栽培的烦恼的种子在那里障碍你。

  「不能证净」,它障碍你,使令你不能够证悟佛证净、法证净、僧证净、戒证净。这四种证净,你不能证悟。这话什么意思呢?我们现在肉眼的境界,这个心就是散乱,这个色声香味触,都是执着这些事情,我们看见佛就是看见那个形相,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你若到了初果的时候,得了四证净的初果,他深入到、证悟到无我的境界的时候,就是证悟到苦集灭道的真理了。他看见佛的时候,不是看见一个表面,他知道佛那个在第一义谛那里安住不动这个境界。当然他也不能觉悟到那么深,但是他知道多少了。所以他这时候对于佛有不可破坏的信心,对于佛有净信,不可破坏的净信,对于法、僧、戒都有坚定的信心,不可动摇的。我们因为有无量劫来所熏习的色声香味触的种子障碍,不能证净,你想要证净那么容易?你以前这些业障,这些烦恼种子障碍,就是不行,发不起来,这个出离愿都发不起来。发不起来,静坐的事情说是很容易,像在打妄想一样,但是就不能去思惟,不能作毗钵舍那观。修无常观修不来,修无我观修不来,只有在那里打瞌睡可以,在那边打妄想可以,不过是念咒有可能还是可以,念佛还可以。所以由这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佛会说咒,会说念佛法门,业障多的众生只有这一条路可以用了。「不能证净」!

  「不能安住」,你无量劫来所积集的色声香味触的这些惑业的种子,使令你这个心就是要浮动才可以,你不能安住在一境界上不动,不可以,不能安住在心一境性的。「不能胜解」,你不能够有深入诸法实相的智慧,去观察涅槃的寂静是殊胜的,是最殊胜,观察不到。我们从这文上看出来,我们古德这些禅师,那是有大善根,他们能够有进一步的境界,和我们不一样。「其心退转」,他心里也是愿意想要趣入涅槃,也想要得四证净,也想要安住在心一境性上,但是不行,这心就退下来,不能向前进。退下来容易,我随便充香壳子容易,讨论佛法可能不行,没有这个兴趣。就是这些烦烦恼恼的事情有兴趣,就是静坐的时候不行,他就是不相应。就是这么回事儿。

  《披寻记》一一○七页:

  不能趣入等者:于涅槃界不能行履正道,是名不能趣入。不能证澄清性,是名不能证净。义如四证净说。由于余生不能毕竟无转故,不能心住一缘,是名不能安住。不能见寂静德,是名不能胜解。

  「不能趣入等者:于涅槃界不能行履正道」,你要趣入涅槃,要修八正道才可以嘛!才能趣入涅槃。但是不能够履行,你的三业不能行这八正道,不能够实践这八正道,「是名不能趣入」。「不能证澄清性,是名不能证净」,这澄清性就是苦、空、无常、无我的境界。我们说小乘佛法虽然没有大乘佛法那么利,但是也不可思议,譬如说修这无常观,譬如说是,有灭则生灭,十二因缘、十二缘起,其他不说,就说有灭则生灭这一句,这是什么境界,就是到了第一义谛了。生灭则老死灭,有灭则生灭,取灭则有灭,爱灭则取灭,乃至无明灭则行灭,这是什么境界?这是涅槃的境界!你说大乘佛法观一切法空,一下子到第一义谛了,小乘佛法也是一样,但是他是用无常为门,大乘佛法是以空为门,这门是不同;大乘佛法是利根一点,小乘佛法是钝一点。但是我们钝都不容易学习,怎么可以轻视小乘佛法?不可以轻视。所以这是「不能证澄清性是名不能证净」。「义如四证净说」。

  「由于余生不能毕竟无转故,不能心住一缘。」「由于余生」,这个余生就是现在这一生,实在明白一点说就是下一剎那,现在这一剎那是这样子,下一剎那就叫做「余生」,究竟的是应该这么说。「不能毕竟无转故」,你的心不能够究竟的不动,你不能这样做,你不能。所以「不能毕竟无转故,不能心住一缘」,你想安住一境,做不到,不容易,「是名不能安住」。「不能见寂静德,是名不能胜解」,我们不知道这个寂静的功德,我们不能觉悟那个寂静的功德,因为心里面老是浮动,所以不知道那个寂静的功德的殊胜,不知道。但是这个寂静不是我们说你静坐的时候心里面有一点寂静,不是这个寂静。这个寂静是第一义谛,佛菩萨那个第一义谛的境界,我们不能够知道,不能见寂静的功德。「是名不能胜解」,我们静坐的时候,你修止的时候心里面,你常常静坐它也可能会明静而住,这是没有智慧,只是小小的定的境界。若是佛这个“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那个寂静,那里面有大智慧境界,那里面有定也有慧而不只是定,这是不同的。

  酉二、不欲涅槃

  于寂静界,未能深心生希仰故,有疑虑故,其心数数厌离惊怖。

  前面是说爱乐世间,就是我们发了道心,但是无始劫来的惑业的种子的障碍,总是对世间上的事情欢喜,爱乐世间。下面第二科「不欲涅槃」。「于寂静界,未能深心生希仰故」,就是涅槃的境界叫作寂静界,就是那个地方没有生灭了。那个寂静的世界「未能深心生起仰慕」,我们不能够有深心的希望仰慕、欢喜,想要到那里去,我们做不到,就是浮动的、流动的心情上有那么一点欢喜心。「有疑虑故」,为什么不能够身心生起仰慕呢?因为有疑虑,他心里面还有疑惑,还有顾虑,还有这个问题。「其心数数厌离惊怖」,其心里面感觉到,从文字上的佛法,也感觉到诸法寂灭相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心里面感觉到数数的厌离,不欢喜那个地方。数数的厌离,不高兴那个寂灭的境界,对那个境界有惊怖的心情,有点害怕,这就叫做有疑虑。

  《披寻记》一一○八页:

  其心数数厌离惊怖者:由未深心希仰,是故数数厌离。由有疑虑,是故数数惊怖。谓于尔时生如是念:我我今者,何所在耶?是名惊怖应知。

  「其心数数厌离惊怖者:由未深心希仰,是故数数厌离」,虽然又欢喜涅槃,但是又有点厌离,不高兴那个涅槃,数数的厌离。「由有疑虑」,为什么厌离呢?就是对涅槃那个地方还有疑,还有虑。「是故数数惊怖」。「谓于尔时生如是念」,究竟怎么叫做疑虑?怎么叫做惊怖呢?「谓于尔时」,就是在那个时候,就是这个佛教徒,他还算用功修行。但是在那个时候呢,「生如是念」,他心里面有这样的想法:「我我今者,何所在耶?」说是观一切法空都是寂灭相,那个时候我、我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这样想,都空了,那我在什么地方呢?这样意思。「是名惊怖应知」。这就叫做「惊怖」。没有我可以吗?就是有点害怕。这个无我是一个惊怖的地方。他还有一点……就是对涅槃的道理还不是太明白,对于生死的缘起还是不太明白。我们对于佛菩萨有信心,这个信心要建立在智慧上面,如果只是有信心,而不是在智慧上建立,你用功修行到那个地方就有问题了,问题就会出来,就会出现,就像类似这样子,就是有这个问题。若是你能够学习经论,若通达生死缘起,通达涅槃缘起,这个时候你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未四、离胜解(分三科) 申一、标无能

  虽于一切苦集二谛,数数深心厌离惊怖,及于涅槃,数数发起深心愿乐,然犹未能深心趣入。何以故?

  这是第四科「离胜解」。前边是妙胜解,这个灭谛,灭、静、妙、离。现在是第四科「离胜解」。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无能」。「虽于一切苦集二谛,数数深心厌离惊怖」,说这个修行人他虽然是对于世间上的苦,对于世间上的集,这两种圣谛。「数数深心厌离惊怖」,他一次又一次的、也很深刻的厌离这个苦、厌离这个集,对于这个苦集都有惊怖。唉呀!太苦了,在三恶道很苦,人世间也是很苦。「及于涅槃,数数发起深心愿乐」,因为你对苦集有惊怖嘛,涅槃那个地方没有苦集了,所以对于涅槃也数数的发起深心愿乐。那边没有苦集的惊怖,是可爱乐的地方。「然犹未能深心趣入」,但是就是不能够开始行动修八正道,到涅槃那里去。「何以故?」什么理由呢?

  申二、释所以(分三科) 酉一、出障碍法

  以彼犹有能障现观粗品我慢,随入作意,间、无间转。

  这是第二科「释所以」。前面标无能,就是不能发心趣入涅槃。第二科解释所以,分两科,第一科「出障碍法」。究竟是什么障碍了这个人呢?「以彼犹有能障」,因为那个修行人他心里面还有一个障碍,这个障碍能障碍他。障碍他什么呢?「能障现观」,能障那个无分别智的观察的成就。「粗品我慢」,究竟什么是能障现观的呢?就是「粗品的我慢」,就是执着有我,还有高慢; 执我就会有高慢。这个高慢心是很粗的,不是个微细的境界。「随入作意,间、无间转」,他的我慢的这个心呢?就是「随入」随你在修止观的时候,这个我慢就入到里面去了,落入到你的止观的作意里面去。「间、无间转」,「间」,就是一下子把你的止观有点间隔了。「无间」,是说它相续地、相续地这个我慢心相续地活动。「间」,是对修止观来说有间隔。「无间」,是对我慢本身来说,它是相续地有我慢的活动。或者说,就是有的时候间隔你的止观,有的时候也不间隔。有的时候我慢不活动,止观就不间断了,我慢起来了,止观就被间隔了,就被间杂了。这是出障碍法。下面第二科显其形相,显示这个我慢活动的相貌。

  酉二、显其形像

  作是思惟,我于生死,曾久流转;当复流转。我于涅槃,当能趣入;我为涅槃,修诸善法。我能观苦,真实是苦;我能观集,真实是集。我能观灭,真实是灭;我能观道,真实是道。我能观空,真实是空,我观无愿,真是无愿。我观无相,真是无相;如是诸法,是我所有。

  第二科「显其形像」。「我于生死,曾久流转」,他在奢摩他里面,他这样思惟,我于过去生无始劫来,在生死里面很久很久在这儿流转,「曾久流转」,我在过去。「我于生死,当复流转」,我未来呢,还是在生死里面继续流转,还是这样流转生死的。

  「我于涅槃,当能趣入;我为涅槃,修诸善法」,我对生死苦有厌离心,有惊怖心,所以我愿意到涅槃那里去。「当能趣入」,我将来是能达到涅槃那里去的。「我为涅槃,修诸善法」,我因为要得涅槃,我就栽培很多的善根。「我能观苦,真实是苦」,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真实是苦。「我能观集,真实是集」,我观这个爱,它是积聚生死的一个因,根本的因,它真实是这么回事,生死是由爱来的,「真实是集」。「我能观灭,真实是灭」,这个烦恼和烦恼的果报灭掉了以后,这个时候最清净安乐,「真实是灭」。「我能观道,真实是道」,我能够观察这个戒定慧的圣道,它真实是能到涅槃那里去,有这种作用。「我能观空,真实是空」,观这个我不可得,这是空,「真实是空」,真实是没有我。「我观无愿,真实是无愿」,「我观无相」,真实是无相的。就是每一样都是在修学圣道,圣道,都加上一个我,这是「我」,怎么怎么地。「如是诸法,是我所有」,这么多圣道的功德是我能成就的。所以有人说:「我开悟了!」你没开悟。我们说那个五代的时候,那个布袋和尚。说是有人问:你是凡夫?你是圣人?这个布袋和尚把手举起来,「我不在此中住」。唉呀!这个人真是圣人。「我」也不在……凡夫都是假名字,我不在此中住,这句话说的非常好。这就可以说这人是开悟了。「我开悟了!」那就是你还没开悟,说这里面就有这种味道。

  申三、结过失

  由是因缘,虽于涅槃,深心愿乐,然心于彼不能趣入。

  第三科「结过失」。由于上面他这个我慢的形相,这一段文就是形容这个我慢在你用功修行的时候,有我慢在里边共同的行动,就是这样子。前面这一段文正好这么解释,说明这件事。「由是因缘,虽于涅槃,深心愿乐」,这个人虽然是深心愿乐,好乐涅槃。「然心于彼,不能趣入」,他现在这个修行的境界,他不能够契入到涅槃。因为他执着有我,执着有我呢,就有我慢,就是这么回事。

  《披寻记》一一○八页:

  能障现观粗品我慢等者:谓于趣入涅槃作意中,或有间、或无间我相随转。当知是名粗品我慢。以于诸行非我执我,长时串习为因缘故,起此我慢。趣现观时,任运现行,不自觉知,故能为障。由是亦说心于涅槃不能趣入。

  「能障现观粗品我慢等者:谓于趣入涅槃作意中,或有间、或无间我相随转」,说是我相随着转,随转的时间,或者是长,或者是短。间、无间呢,就是你在修学圣道的作意,有时「间」,被间隔了,有时候没有被间隔,就是这样意思。「当知是名粗品我慢」,这是一个很粗品的我慢,很粗的、很明显的是我慢。「以于诸行非我执我」你在这么多的修行里边,都是没有我的,我不可得,但是就执着我,我流转生死,实在来用圣道的智慧观察,流转生死的众生里面,都是没有我,不管你有没有修行,都是无我的。凡夫也是无我,圣人也是无我,你还说:我曾流转生死,我将来流转生死,这就是错误了嘛!这下面所有的观苦、集、灭、道,这都是无我的境界,偏说我能观苦,我能观灭,这样子。「非我执我,长时串习」,他长时间、不间断地习惯了,老是这样子的思想。「为因缘故,起此我慢」,他就生出来这个我慢的心情,他是这样子。这可见修无我观,还是非常重要的。

  「趣现观时,任运现行」,说这位修行人,他在未到地定里边修这个圣道,是向于圣人的无分别智那里去,向那里去的时候,「任运现行」,他这个我慢不自觉的就出来了。「任运现行」。「不自觉知」我慢现出来了,他自己还不知道,不知道这里边这是个错误。「故能为障」,所以这个我慢就障碍你不能成就现观,你不能够趣入涅槃,不能证净,也不能够安住一境,这样子。「由是亦说心于涅槃不能趣入」。所以你有这个我慢,所以就不能趣入涅槃。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