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一十二)

  为什么说大乘菩萨戒的戒体就是“孝”?

  你明白了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自然就孝,菩提心就出来了。如《广论》里讲“把累劫多生的众生都看成是自己的父母”,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把众生当下就看成是我们的父母,也可以把众生看成是成就我们的父母,也可以看成是过去、现在、未来世轮回生死中的父母。这是我们佛教讲的“大孝”。如果仅仅明白今生的父母是成就我们的身体,带给我生命的恩人,我应该孝顺父母,这是小孝。

  如上所说,其实一切的众生都是在成就我们,三宝都是在成就我们的父母,明白这个才能做到“大孝”。“大孝”就是我们发大菩提心的基础,是我们成佛的基础,也可以通达儒道两家讲的“天人合一”。

  感恩缘起之下无我

  感恩缘起,一定要从我们的身心上来观照:我们身、心的一切都离不开他们的恩德,正是因为有父母、师长、众生、三宝等这些无量的恩德才能成就我们,这就是缘起。感恩缘起之下无我。“我”在哪里?哪个是“我”?我的肉是天地给的,身体的地、水、火、风是天地给的。

  你说身上哪块皮、哪块肉是你自己的?是你自己制造出来的吗?根本就无我。我们所有的知识、技能、经验都是父母、师长教导的,连“1+1=2”这么简单的道理也离不开父母师长的教导。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父母、师长、众生……我们的身心和各种成就都是这种种的恩德所成就的。这就是感恩的缘起。感恩缘起的当下是“无我”。

  从感恩缘起来看,这个“我”是不能独立的,没有独立性,没有主宰性。对自己的身体,我们能说了算吗?不能,身体的地、水、火、风时刻都在变化,我们都思想、意识也时刻在变化,所以说“无我”、“性空”。

  因此,感恩缘起不单纯是感恩,它的利益是可以通达无我,可以通达性空,可以通达大乘的孝,可以通达发菩提心、菩萨的境界,乃至可以成佛。所以,感恩缘起是非常的妙,但与我们平常说的“感恩”“感谢”有非常大的不同。一般人说的感恩,他其实是先有一个“我”,“你给了我好处,供养了我,帮助了我,我感恩你”。他先有个“我”,“我”是承受你供养的载体,你给了“我”利益,然后“我”感恩你。

  感恩缘起,本身就从身心上破掉“我”。哪里有我?没有我。我都是天地、众生、父母等一切的恩德。一般人通常讲的感恩是先有一个“我”,先有一个“瓶子”,瓶子是“我”,谁往这个瓶子装好东西,“我”就感恩谁。但是,从感恩缘起来看,连这个瓶子都不是我,这个瓶子没有“我”,这个瓶子都是一切众生所给恩德的显现。所以,这个感恩缘起和平常一般人说的“感恩”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我们能深刻体会感恩缘起,懂得不单是我们外面所有拥有的东西,连自己的身心,一切都是父母、师长、天地、国土、三宝、众生所给的恩德,当下就通达“无我”,当下就把我们最难破的“我执”、“我见”拿掉了。虽然“无我”,但还有感恩,非常积极地、坚决地、永远地感恩,永远都是孝顺的。

  感恩缘起对我们的修持非常有帮助。如果我们不从感恩缘起上看,只是从外表看,供养我们的就感恩,“你对我有好处,我感恩你”,是先有个“我”,这样没有办法破除我见、我执。要从骨子里掏干净、洗干净“我执、我见”,明白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的恩德,“都是他们的恩德成就”,就知恩报恩了。

  我们做点事情是在使用他们的恩德,并不是我们做了什么事情,这个概念就是“使用恩德”。比如你在寺院厨房里做事,切菜、炒菜、烧火种种,“都是使用他们所有的恩德”。做事情——没有“我”在里面做,这就是感恩,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的时候非常好用。无论你是煮饭的,还是种田的,还是教书也好,任何人在任何一个岗位,都是父母、师长、三宝、众生的恩德,都是在使用他们的恩德,并没有“我”在做,“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不会不作。

原标题:传承-明向法师:《心经》的大智慧(112)

文章转自:禅宗文化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