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回答孩子“死是什么意思”,帮孩子不恐惧不迷信不回避的理解

怎样回答孩子“死是什么意思”,帮孩子不恐惧不迷信不回避的理解

生和死是无法挽回的,唯有享受其间的一段时光。死亡的黑暗背景对托出生命的光彩。

——桑塔亚那

死亡,是生命的最后一个句点,也有可能同时是另一个开始。孩子会问,照片上那个姥姥的妈妈哪去了?漂上水面的金鱼为什么不动了?碟子里的牛肉是谁的肉?妈妈有一天也会到照片里去,再也不出来了吗?但这并不是悲伤的话题,让孩子了解生命的开始和结束是必要的,他们也将了解生命正是因为有时间限制才更珍贵。

放养的孩子在大自然中看到更多的诞生与结束,将很顺利的接纳生命有限的观点,妈妈要做的是告诉孩子,对未知的事情心存敬畏,并满怀希望的珍惜拥有的每一天。

我妈妈家里放着我姥姥的照片,老人已经于2007年去世。宁宁问:这是谁?我说:这是太姥姥,是妈妈的姥姥,是宁宁姥姥的妈妈。宁宁问:我怎么没见过?在哪呢?我想了想说:去世了,死了,被埋在土里了。再也不能出来,不能说话,也不能吃东西了,可是太姥姥不觉得不舒服,因为那里还有太姥爷陪她。

宁宁不是很明白,于是我说:太姥姥和太姥爷都变成了天上的星星,在看着我们呢,他们还是爱我们的,只是不能和我们说话,不能和我们玩。后来我和女儿一起埋葬了一只死去的蝴蝶,埋在石榴树下。过了几天,我告诉宁宁,被埋葬的蝴蝶最后会变成泥土变成养分,石榴树会开出更美丽的花朵,结出更香甜的大石榴。

宁宁说:蝴蝶也变成了星星,在天上看着宁宁呐。我说:恩,是啊,有一天我们都会变成星星,我们还能在天上和他们见面。这是生命往何处去的感性认识。

怎样回答孩子“死是什么意思”,帮孩子不恐惧不迷信不回避的理解

后来我拣到一只小麻雀,没能养活,小麻雀死了,宁宁低着头不说话,舍不得丢掉,于是爸爸找了一个漂亮的纸盒子,装上死了的小鸟,去楼下花园埋葬。宁宁认真而郑重的帮忙挖土,还对小鸟说:小麻雀,再见,等你再出生了,我们还做朋友。我问宁宁:小鸟怎么会再出生呢?

宁宁说:小鸟死了身体埋在土里,可是真正的小鸟就飞走了,变成天上的星星,找妈妈,找妈妈,找到一个鸟妈妈,又钻到妈妈肚子里,妈妈生个蛋,孵啊孵,小鸟宝宝就出来啦,我们就可以再做朋友啦。我把小小的女儿抱在怀里,深深感动。

再后来,我们一起埋葬过死去的小狗,埋葬过枯萎的花朵,燃烧过干枯的树叶,也吹散过蒲公英的种子,生命的来来去去,是自然界最自然的现象,我想用一种平静而泰然的方式让孩子理解,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也因此,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尽情的欢乐,尽情的付出爱,给亲人,给动物,给朋友,给花花草草,因为有一天我们会失去他们,一旦失去就永远失去,直到我们自己也变成星星才会再见面。

怎样回答孩子“死是什么意思”,帮孩子不恐惧不迷信不回避的理解

生命往何处去呢?我们该如何说给孩子关于死亡的话题,如何表述才能不引起孩子的恐惧,又能让孩子足够重视生命的离去意味着什么?

我曾经给孩子讲过狐狸妈妈的故事,说的是狐狸妈妈没有奶水,为了吃点东西好有奶水喂小狐狸,不得不出门去找食物。结果狐狸妈妈被猎人的夹子打伤了,她毅然折断了腿,爬回了窝,一路都是血迹,狐狸妈妈回到窝里,小狐狸们爬过来吃奶,孩子们都吃饱了,狐狸妈妈却流血太多死去了。

宁宁听了这个故事,小手紧紧抓着我的衣服,眼睛里流出泪水。我把宁宁抱在怀里,告诉她:妈妈这样做是因为爱孩子啊,如果妈妈不回来,小狐狸就都饿死了。宁宁擦着眼泪问:狐狸爸爸呢?我说狐狸爸爸出去找食物,掉进了一个大坑,挖了几天才挖出一条路出来,爸爸回来的时候,小狐狸们都在妈妈身边睡着了,以后就是爸爸照顾孩子们了,他们一起把妈妈埋葬了,小狐狸们经常回到埋葬妈妈的地方,在妈妈的坟前放一朵漂亮的花。

我为什么不给这个故事一个大团圆的美好结局呢?为什么要让四五岁的孩子听这么伤心的故事呢?只因为孩子该到了了解生命的离去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天灾人祸,往往不是人能掌控的,有很多小孩子正是一直生活在父母给的完美世界里当着快乐王子,不知道人间疾苦,更不知道美好的反面是什么,所以当有突发事件来临时,孩子陷入惊恐无助,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好比地震之后很多孩子成了孤儿,也有些身体残疾了,又有多少人能得到持续的心理帮助呢?所以,做为父母的我们,要通过故事告诉孩子生活的种种可能,让他们尽早理解生命的价值,理解生存所需要的勇气。

怎样回答孩子“死是什么意思”,帮孩子不恐惧不迷信不回避的理解

其实孩子的理解能力大大超越我们所以为的程度。有个热播剧《我的糟糠之妻》,有段剧情是丈夫外遇,妻子坚决选择了离婚,然后他们约定暂时不告诉孩子,以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考试。也许他们的出发点是善意的,但他们忽略了孩子有知道真相的权利,同时孩子也要有勇气有能力面对生活的真相。

有得到就有失去,一切事物都是在流动变化中的,孩子知道真相可能痛苦,但痛苦是真实而暂时的,被蒙蔽的孩子并不是毫无察觉的,与其揣测忐忑狐疑着生活在恐惧里,不如真相来得泰然。

对幼儿来说,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并不会因为人际关系的复杂而痛苦,只要不威胁到孩子基本的安全感。情景喜剧《家有儿女》里三个孩子在父母的再婚家庭中,最深谋远虑的就是大女儿小雪,最无忧无虑的是最小的儿子小雨。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接纳现实,并陪伴他们度过一定的心理过渡期,然后就是让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就事论事。

怎样回答孩子“死是什么意思”,帮孩子不恐惧不迷信不回避的理解

我们都希望能陪伴孩子长大成人,但生活并不永远在自己掌控中。有些孩子从小被爷爷奶奶照顾生活,和老人的感情很好,万一老人突然去世,孩子心灵受创。如果提早进行一些生命往何处去的教育,则可以给孩子一个心理缓冲。

女儿曾经挂着我的脖子说:妈妈,你别死,宁宁不让你死。我说:妈妈是仙女。她说:那你的翅膀呢?仙女都有翅膀。我说:妈妈的翅膀是看不见的,如果有一天你再也见不到妈妈,妈妈就是打开了翅膀飞到天上去了,妈妈在天上还会爱你,还会陪伴着你。

帮孩子理解并接受死亡的真正意思,不迷信不恐惧不回避,正因为生命有终点所以更要好好珍惜拥有,享受精彩过程,更要好好相爱,过好每一天。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