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内蒙古出土一血红棺材(2003年内蒙古高考人数)

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通辽市,有一座吐尔基山,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在2003年,吐尔基山上的采石场中,发现了一座辽代古墓。

因为地处偏远,这座古墓的发现,也引来了一批批盗墓贼的觊觎,当地政府在保护发掘古墓时也有一段惊心动魄的过程。

当古墓最终由国家文物保护人员打开后,印入眼帘的,是一具血红色的棺材,而在棺盖上还画着一只金色凤凰,见多识广的在场专家们,也都没见过如此华丽漂亮的棺材。

而等到打开棺盖时,里面是一具头戴着神秘金箍,全身被多层衣服所笼罩的女尸,而当揭开这句神秘女尸的面纱时,警惕的专家马上意识到了危险。

这具女尸身上藏着怎样的秘密,又是什么让专家感到如此危险呢?一切都要从吐尔基山的采石场开始。

采石场的神秘古墓

在内蒙古通辽地区,吐尔基山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名山,当地也流传着很多关于吐尔基山的神话传说,还有一首以吐尔基山为名的蒙古语民歌广为传唱。

吐尔基山周围的平原上,有着充沛的水资源,有着大量适合农耕的土地,在蒙古草原上是一块难得的宝地,风景秀美。

而到了现代,吐尔基山一带因为出产优质的石头,采石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原本平静的山丘,也变成了热火朝天的采石场。

而谁也没想到的是,吐尔基山的采石矿下,竟埋藏着一座历经千年的辽代古墓,而这座古墓的发现也引来了不法分子的觊觎。

在2002年夏天时,吐尔基山采石矿的坑道中,工人们用推土机施工时,发现了一个3米多宽的石头堆,如此多的石头堆放在一起虽然有些特异,但因为这些石头和采石矿中的其他石头看上去也没什么区别,工人们也都没有放在心上,依然正常施工采石。

直到过了大半年,到了2003年的3月份,大家才发现这片石头堆中另有乾坤,当时在这片石头堆中挑拣时,有人突然发现其中有石头是淡红色的,和吐尔基山的石头有很大的区别。

在场有细心的工人,就沿着淡红色的石头抠下几块,这才发现里面的石头是整齐排列的,明显是人为的,更特异的是,石块与石块中间用黑色胶泥粘合着,就像造房子一样,而有些石块上还有着黑色墨水写上去的记号。

这样的发现也让坑道里的工人们议论纷纷,大家七嘴八舌的猜测起来,有些人甚至因为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占领过吐尔基山,而怀疑这是那时候修建的火药库。

吐尔基山采石场地处偏远,周围还活动着一些不法分子,到处寻找着古墓和宝藏,采石场的坑道里发现了神秘石堆的消息还没来得及向上级政府部门报告,就被这些不法分子打听到了。

采石场很快就来了好几批的人,这些人鬼鬼祟祟的在周边探察以后,发现进入坑道必须要经过采石矿的工作区域,就找到矿长商量,想花笔买路钱让他们可以进到里面挖掘,有些人甚至提出来要跟矿长分成。

矿长意识到不到,没有答应这些人的要求,而是立刻向公安局报告了情况,让他们派人来看看。

通辽市公安局接到矿长的举报电话后,马上又通知了通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派了一辆警车一同前往吐尔基山采石矿。

当时虽然已经3月了,但在内蒙古依然是十分严寒的季节,天上还飘着雪花,公路上也有薄冰,但飞驰在公路上的警车丝毫没有减速,车里的民警和文物保护人员心里都是一片火热,希望尽快见到那个神秘的石堆,里面也许藏着惊人的宝藏。

到了采石矿,矿长已经等了大家很久,此时天色已经黑了下来,而雪也越下越大,但大家都顾不上休息,让矿长带着大家赶紧去现场看一看。

采石场在山上,一路上没有路灯这样的照明设备,大家拿着工人们用的手电筒,勉强照亮脚下的山路,深一脚浅一脚地踏着厚厚的雪向山上走去。

好容易走到坑道里,大家身上的衣服都已被雨雪所浸湿,脚上的鞋也都沾满了泥泞,但此时大家都没有顾得上这些,抓紧时间进入坑道,去看看那座神秘的石堆。

这座石堆已经被采石矿上的工人们保护起来了,通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连忙上前,用随身携带的简陋工具进行了勘察。

经过专业人士的初步勘察,这应该是一座古代留下来的墓葬,因为在坑道里东边的侧面上,留着清晰的填土印迹,这是古代墓道的施工痕迹,虽然还没有正式发掘,但考古专家们凭经验认定,这应该是一座辽代古墓。

通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们来得匆忙,没有随身带皮尺,无法精准测量墓的大小,但根据现场目测,整个墓道应该长度超过了30米,而墓葬埋藏的深度在10米左右,是座规模不小的古墓。

采石工人们发现的红色石头,就是墓室西墙的红色砂岩条石,因为坑道施工而被挖出来裸露在外,而石条与石条之间,留下的黑色胶泥,也是当时修建古墓用来粘合的。

墓室天井处的部分石墙暴露在外,就像一个乱石堆,而墓道的西壁北侧仅存少部分与石墙相接,南面的大部分已被推土机挖没了,留下的只有墓道中的回填土。

整个墓室十分完整,而除了采石矿的施工,这一带也没有过以前被发掘过的痕迹,这个发现一下子让现场的专家们提起了精神。

考古学界的人都知道,辽代的墓葬被盗挖十分严重,一直有辽墓十墓九空的说法,虽然当时还无法断定,这个古墓早期也没有被盗挖过,但它完整保存至今的可能性是十分大的。

而且这座古墓的规模属于中型偏大的,应当是辽代的贵族墓葬,假如没有被盗挖过,里面陪葬的文物应该十分珍贵,有着很大的考古价值。

大家从坑道里出来,回到采石矿的工棚喷头后,马上安排了后续工作,通辽市公安局的干警们在矿上工人的配合下,把整个坑道保护起来。

因为矿长报告情况时说过,附近已经有人来探查过,还想收买他来私自挖掘,公安干警们也十分警惕,他们通知了附近镇上的派出所,让他们做好准备:

今晚不许睡觉,备好武器,随时待命,一有情况,马上出警。

博物院的工作人员们,则连夜赶回通辽,向上级汇报现场情况,尽快组织保护性挖掘。

当晚,听取完汇报的通辽市博物馆领导,就决定成立发掘小组,第二天到吐尔基山进行抢救性的清理发掘,此时距离发现石堆中的红色石块,才刚刚过去了三天。

而在挖掘小组进驻的的第二个晚上,就有人在古墓周边出没,早有准备的保护人员们马上出动,那人受到惊吓跑远了,只能看到隐隐约约的背影,而现场则发现了挖土的痕迹,要不是矿长报告及时,挖掘小组保护得力,这座辽代古墓也逃不出被盗墓贼光顾的命运。

就这样,在惊心动魄的几昼夜之后,吐尔基山的辽代古墓在发现后被迅速有效的保护起来,它其中埋藏的文物也交到国家和人民的手中。

华丽棺材中潜藏着的危险

在挖掘工作开始时,工作十分辛苦,挖掘古墓需要先清理墓道回填土,工作量很大,而三月的蒙古高原,天寒地冻,尤其是大雪过后的通辽天气,寒风刺骨,工程进展缓慢。

采石矿场的条件也十分简陋,在夜里,考古工作人员们七八个人挤在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地窨子中,为了提防盗墓贼,他们每隔一个小时还要去现场巡查一次,根本无法入睡。

在艰苦的环境下,挖掘工作依然顺利进行着,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整个墓道都被清理出来,里面的回填土和碎石也全部被运走了。

此时,露在大家面前的是一条甬道,而甬道的尽头,是一块巨大的石门,在甬道的墙壁上,有着一些斑驳难辨的壁画,其中还有一些看似文字的奇怪符号。

这些文字符号据考古学家们的鉴定,应该是古代的契丹文字,但这些文字到底讲述了什么,至今依然没有破译。

打开石门后,并没有马上看到墓室,而是又有一道木门挡在大家面前,而木门上,还悬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铜锁。

看到这把铜锁,反而让考古学家们放下心来,完好无损的铜锁和木门,说明这座辽代古墓还没有被人盗挖过,里面的文物应该完整的保存下来了。

再打开木门后,墓穴终于重现天日了,只见正中央,是一个红色的棺椁,而棺椁上有一只华丽的金色凤凰,仿佛从远方飞来刚刚停在棺椁上。

现场的考古专家们无不屏住了呼吸,这么多年的考古生涯,他们也从来没见过画的这么漂亮的彩色木棺。

在整个墓室中,除了这个彩色木棺,并没有太多其他的物品,整个墓穴长宽都不到4米,高也不过3米多,摆下正中央的木棺后,也没有多少多余的空间了。

简陋的墓穴,豪华的木棺,一切都显得很不协调,尤其是整个墓葬中,除了木棺,不但没有其他多余的陪葬物,整个墓室也修建的十分粗糙。

外面的墓道修的并不规整,而建造墓室的石头,也不是辽代古墓常用的规则青砖,而是不规则的乱石,这些都让考古学家们推测,这个墓室是仓促建造下葬的。

最终,考古学家们的眼光,都聚集到墓穴正中那座血红的彩绘木棺上,它长达2.31米,宽1.3米,高1.05米,以红色为主色调,内有内棺及棺床,极为华丽漂亮。

这样不同寻常的木棺中,沉睡的墓主人到底是何方神圣呢?神情专注的专家们,慢慢推开棺盖,而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具千年女尸。

这具千年女尸浑身被一层又一层的衣物包裹着,后来清理时才发现,她下葬时身上足足穿了十一层的华服。

而当时在现场的专家们,还来不及顾及女尸身上的衣服,就被棺盖里各式各样陪葬的装饰品所吸引了。

在彩绘木棺四周就悬挂着铃铛,而棺中女尸的膝盖和脚边,也都挂着铜铃,而在陪葬品中,还发现了银制的号角,如此之多的铃铛和号角,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墓主人的左脚边上,还缠着一圈又一圈非常规整的绳子,缠着绳子在古代是一种刑罚,尤其是专家辨认后,认为这绳子很可能是鞭子,但看这墓主人的身份,又不太可能是带着刑罚入葬的。

在墓主人的随身陪葬物品中,还有很多带着流苏的鎏金银牌饰,而在墓主人的肩上,还找到了一块罕见的,带着日月图案的圆形金银牌。

这块金牌上面有着三足乌的图案,象征日,而银牌上有玉兔、桂树图案,象征月,在墓室的壁画中,也有着日月图案,正与这块圆形金银牌上的日月图案遥相辉映。

最后,还是墓主人特异的黄金头饰,帮助专家们确定了她的职业。

墓主人头戴着棉帽,棉帽内罩十字梁金圈帽,帽圈下与金下颌托相连,这样的装扮在古代中国十分罕见,但在中东国家出土的文物中,曾有类似的发现。

在阿富汗西伯尔罕的黄金之丘六号墓中,就出土过金头箍与金下颌托组合的头饰,而那个头饰的墓主人也是一名中年女子,她的身份是一位祭司。

创立辽国的契丹是游牧民族,与中东国家的交流十分频繁,受中东地区风俗文化的影响也很深,从这相同的头饰看来,吐尔基山辽墓的墓主人很可能也是一名神职人员。

当时辽国将神职人员称为萨满,而如铃铛和号角、脚边缠绳子的特殊装扮、日月图案等,也都是萨满教中的装饰元素。

结合这些分析,考古专家们断定,墓中的女主人,她应该是一位女萨满,而要揭开她的进一步身份,则要检查尸体看看有没有其他发现。

而危险也就在不经意间降临了,正当专家们揭开女尸的面纱,打算进一步探查时,一位专家突然提醒大家有危险。

现场的专家们都身经百战,见过无数古墓,听到危险当然都知道要赶紧撤离,于是都从木棺边散开,先到安全的地方避开,再看要不要撤出古墓,有些人还以为是不是触动了墓里的机关。

而提醒大家快撤的那位专家,随后就解释给大家听,大家这才知道,原来这具古尸体内,有着大量的水银。

水银,又被成为汞,在古代常常用来保护达官贵人的尸体不会腐烂,对活人来说,水银则无异于剧毒。

这座木棺内古尸的水银含量,远比普通的尸体要高,专家担心大家没有注意到剧毒的水银,不小心中毒了,才连忙提醒大家危险。

最后,专家们准备了万全的保护措施,才重新开始考察这具女尸。

如此之多的水银在女尸体内,也让人怀疑她是否是服毒而死的,墓主人下葬时年龄应该在30至35岁左右,已经是一个十足的成年女性,但这座墓葬却是一座单人墓,不是夫妻合葬,难道墓主人一直没有成婚吗?

这些疑点,也都为吐尔基山辽代古墓女主人的真正身份,带来了层层谜团。

至今难以确定的真实身份

吐尔基山古墓主人的真实身份,考古学界至今众说纷纭,有着不同的看法。

最开始,有不少考古学家将吐尔基山的墓主人锁定为耶律质古公主,她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与皇后述律平的嫡公主,身份尊贵,并且她也是一名女萨满。

从身份和职业来看,耶律质古公主与墓主人十分吻合,但依然有着一个巨大的疑点没法解决,那就是墓主人的年龄。

根据《辽史》记载:辽太祖一女,名质古,未封而卒。

也就是说耶律质古公主在20岁左右便去世了,而这与考古学家对墓主人年龄30至35岁的鉴定相违背了。

后来,又有历史学家推测,这座古墓的主人,是耶律阿保机的妹妹余庐睹姑公主。

并推测余庐睹姑公主嫁给了辽国权臣箫室鲁,而箫室鲁后来起兵反叛,失败后自杀,余庐睹姑公主在丈夫兵败后也选择了服毒自杀,这样也符合尸体含有大量水银,墓穴仓促建造的考古发现。

这样的推测看似合情合理,但因为余庐睹姑公主在辽史中只有只言片语的记载,无法进行充分的验证,只能留待以后考古学界的更多发现来证明了。

虽然对于墓主人的身份依旧存疑,但是吐尔基山辽墓出土的文物,被妥善的保管在博物馆内,等待人们驻足观看。

2020年,有附近慕名去看这些文物的人表示,这些文物,精细中带着粗狂,而且富有满满的历史沉淀,是难得的佳品,令人十分向往。

隔着橱窗,这些出土文物在展示着自己的光芒,让人感受岁月洗礼所带来的美好。

2021年的冬天,内蒙古的冬天飘起了雪,皑皑的白雪覆盖了草原,但吐尔基山辽墓一直矗在原地,等待着专家们去破解秘密。

辞旧岁,迎新春,伴随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响声,2022年的新节气到来,吐尔基山附近,一篇祥和安静,而这一切,是新的开始,也是对旧日时光的告别。

参考文献:

《吐尔基山辽墓的发现、保护和发掘始末》,《人民政协报》,2017年3月23日第05版

《内蒙古通辽市吐尔基山辽代墓葬》,《考古》,2004年7月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