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余生,等待死亡(等待余生你出现的说说)

一个人活着,就永远有死亡的危险。由于有些人本就是半死不活的,危险就相应地减少了。(图片来自网络)

别用余生,等待死亡

1

别用余生,等待死亡

有位高中生的全职妈妈跟我吐槽孩子学习不主动,为了督促孩子学习,她全程陪读,可是孩子还是提不起干劲。

我问她:孩子学习的时候你干什么?

——我就看着他啊!

——你看着他的时候不能看些书学些东西吗?(如果她回答可以,我打算推荐她看一些与青少年沟通方面的书籍。)

——我?不行啦,太晚啦学什么都来不及啦!

我不知道她的来不及啦是针对哪个时间点来说的,如果她意识到自己说来不及的时候指的是此生或这辈子,可能会吓自己一大跳。

我当然不是指责她不求上进,事实上,全职妈妈为家庭作出了很多牺牲和奉献,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想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会越来越不愿意学习、接纳新事物?

不可否认,青年以后,人的身体机能开始走下坡路,而心理上,也不再愿意折腾,不想尝试新事物,表现得越来越成熟、稳重,甚至无欲无求。这一切心理变化的背后,都隐约藏着一个中国人最禁忌的词语:死亡。

对年轻人来说,由于死亡遥不可及,所以他们可以不断尝试,认真学习、工作、积累人脉,为未来积累资源。而当个体衰老,死亡迫近,人们转而追求当下的情感满足。——也就是说,当我们越来越临近生命终点的时候,便不再追求未来,而是更多地追求现在。

别用余生,等待死亡

别用余生,等待死亡

2

别用余生,等待死亡

我们的文化对死亡持有一种很奇怪的态度——死亡禁忌。很多楼没有4层、14层,车牌号电话号都不要带4,我见过最可笑的是,家里排行也不要带四,跟人介绍的时候老三后面直接是老五,弄得我一直以为他们家有一口人失散多年。

这种禁忌是没有道理的,好像我们不提这个字我们就不会死似的。事实上,凡人终有一死,坦然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才能让我们活在这世界上的时候更有勇气。

对死亡的禁忌是一种面对恐惧的逃避,而世界上最大的恐惧就是对于恐惧本身的的恐惧,越逃避,恐惧就越强大。耶鲁大学有一门死亡公开课(网上可免费学习),就是帮学生了解死亡。因为了解死亡,生命的可贵才能彰显。

对死亡的恐惧实际上是一个生命观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看待这不可避免的时刻。如果我们把这看做一切的终点,难免让人感到沮丧:无论我们做过什么,也不过在这个世界上短暂停留,离去后就不再复返。特别是,如果我们相信死后一切都将灰飞烟灭,不复存在,就格外令人心寒。人们愿意相信,人死之后,应该另有去处,意识应该有另外的存在形式,比如灵魂,比如天堂地狱,比如六道轮回。但是大多数人又不是彻底的相信这一点,所以他们希望无限期地推迟这一时刻。

就我而言,当然也愿意相信死后人的意识可以换一种方式存在,这么想的确令人心安,但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意味着必定有某种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来保存我们的意识,这当然是可能的,不过我对此并不乐观。

别用余生,等待死亡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几乎一切宗教都告诉我们死亡不是终点,因为长远的生命观可以给人带来平静。

也许我们害怕死亡的最大理由,是因为不知道自已到底是谁。我们相信自己有一个独立的、特殊的、个别的身份,但如果我们勇于面对它,就会发现这个身份是由一连串永无止境的元素支撑起来的:我们的姓名、我们的传记,我们的伙伴、家人、房子、工作、朋友、信用卡……

我们的安全感就建立在这些脆弱而短暂的支持之上。当这些完全被拿走的时候,我们还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吗?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生的事情你都还没弄明白呢,死你管它干什么?不过反过来说,我们惧怕死亡,可能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此生何为。

直面死亡、思考死亡,就是思考人生。

别用余生,等待死亡

3

别用余生,等待死亡

再次回顾这个问题: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会越来越不愿意学习、接纳新事物?

我学的是生命科学。按照生物学的解释,生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所有的生命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需要进行新陈代谢。生命需要不断地从外界吸纳新的物质,同时排出代谢废物。也就是吐故纳新。生命衰老的特征之一也是代谢减慢,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减弱,最后停止,走向死亡。如果按照新陈代谢的定义,对新事物拒绝接纳,不仅是衰老的后果,也是衰老的原因。我们想要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力,就更应该不断接纳新生事物,而不是将自己封闭起来。

我们经常听到中年危机这个词,人到中年,似乎在事业、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种关卡都会出现危机。实际上,中年危机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在此阶段感受到老化的威胁,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地位受到挑战,使他们感到若有所失、内心空虚,从而产生的生理上的不适应和心理上的不平衡。

身体和心灵是一体的,身体的衰退容易给人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而心理的衰老,思维、认知的固化又反过来影响身体。按照现代生物学的观点,人体的稳定靠的是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网络,最新研究显示,人的神经直接联系着全身的淋巴系统,影响着人的免疫功能,所以,保持一个积极、乐观、年轻的心态,会确实地改变我们的身体,延缓衰老的进程。

我们观察到身体和心理的衰退都不是绝对的,有人年少心情苍老,有人年老精神焕发,有二十年的朽木,也有八十年的长青树。很多老人同样充满生命活力,中国国际时装周里,王德顺老人白发苍苍却身材健硕,让观众眼前一亮。

别用余生,等待死亡

高龄创业的典型褚时健,75岁的时候承包了2400亩的荒山,种起了橙子,而橙子挂果至少得六年,实际上,褚橙首次大规模进入市场是在他种橙十年以后,那一年,他已经85岁了。所以说不怕路长,只怕心老。我们看到川普70岁才竞选美国总统,他可不会说自己年纪大了、不懂年轻人。

逝去的岁月无法逆转,曾经的青春也会燃尽。只是燃烧之后是灰烬,还是涅槃,全在自己。

别用余生,等待死亡

4

别用余生,等待死亡

事实上,很多人用衰老掩盖自己的懒惰。衰老是自然规律,懒惰是心理疾病,是心理的虚弱,是活力和创造力的衰退。

心理上的衰老使人不再愿意尝试和改变。更让人惋惜的是,有些年轻人明明应该朝气蓬勃,却以年龄大了自居,不再学习,老气横秋。人没有目标,没有动力,就好像行尸走肉。所以有些人在二十多岁就已经死了,只不过用了好多年才将自己埋葬。

衰老和死亡是一定会发生的,每天为一件一定会发生的事情担忧,就好像担忧太阳会从东方升起一样没有意义。再说,担忧也没用,只会徒增烦恼。

我们都是必死凡人。死亡,也是一种天赋(gift)。逃避对死的思考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逃避对生的思考。不敢思考死亡,说明你没有充分地意识到人生的有限性。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写道:为什么只有聋人才珍惜失而复得的听觉?只有盲人才珍惜重见天日的幸福?同样,只有意识到生命有限,才会珍惜时间,不再浪费生命,这就是向死而生吧!

正是因为人生有限,人生才会时时面对选择;正是因为有不同的选择,人生才会有不同的道路,不同的意义。

正因为我们真切地认识到了死,我们才会更好地把握当下,为了明天,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再挥霍时间,也不会迷失在那些看似重要实则无用的事情中无法自拔!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就像一位注定要踏上不归之路的旅人,我们应该珍惜有限的时光,不再蹉跎,走出最精彩的旅程。正如一首歌中所唱,让我们:

一杯敬明天

一杯敬过往

一杯敬自由

一杯敬死亡

别用余生,等待死亡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