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理解孔雀鱼的遗传与基因

孔雀长什么样 孔雀是怎样的

1、雄性孔雀体型较大,体长约为2米,尾屏长约1.5米,为鸡形目体型最大者。头顶颜色翠绿,羽冠为蓝绿色,尾羽为黑褐色,上方分布有颜色鲜艳的覆羽,求偶的过程中,雄孔雀就会竖起尾部,将尾屏展开,向雌性展示雄性魅力,而雌性孔雀的体型较小,羽毛多为暗褐色,杂斑较多,而且没有尾屏。

2、栖息环境: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尤其喜欢在疏林草地、河岸或地边丛林以及林间草地和林中空旷的稀疏草原或有灌木丛、竹丛的开阔地带,从平原地带到高山地带的森林、灌丛中。喜欢在靠近溪流处生活。

简单理解孔雀鱼的遗传与基因

(一)孔雀鱼的遗传与基因


孔雀鱼自从来到中国一直备受国人宠爱。很多人饲养热带鱼正是从孔雀鱼开始的,由于孔雀鱼具有活泼可爱的外部特征,让您一看就感到爱不释手。那么,大家都知道,饲养孔雀鱼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刚开始接触热带鱼的人,没有什么经验,饲养孔雀鱼是因为孔雀鱼“好养”。而另一种是对热带鱼有很深的热爱,并且对孔雀鱼是情有独钟。这种人基本的理念就是要“养好”孔雀鱼。那么,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养好”孔雀鱼的人越来越多,甚至于将自己的房子的一室变成了专门的鱼房。随着时间的推移,饲养的种类越来越多,用来饲养孔雀鱼的鱼缸也随之增加。这种人着迷孔雀鱼的地方就不再局限于“好养”“容易繁殖”,而是孔雀鱼的遗传基因。可以利用基因和遗传方面的知识自己创造出新的品种,或者最大限度发挥一个品种的长处,令孔雀鱼更加美丽,几乎达到“不可思议”的程度。那么,其实饲养动物都一样,无论是饲养信鸽的,饲养赛马的,饲养孔雀鱼的,饲养金鱼的,这些玩家到头来所玩的,所着迷的就已经不是饲养的动物本身,用玩家自己的话就是“玩基因”。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玩家所玩的都是以基因、遗传作为手段创造出更加“优质”的品种。那么想达到这种程度就需要了解大量的关于遗传学的知识。那么,我就分几批,给大家介绍一下孔雀鱼的基因、染色体方面的内容。


在研究遗传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几个概念:基因: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变异的主要物质。支配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通过复制、转录、表达,完成生命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生物体的生、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也是决定生命健康的内在因素。因此,基因具有双重属性:物质性和信息性。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遗传物质深度压缩形成的聚合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所以叫染色体(由染色质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态表现。染色体出现于分裂期。染色质出现于间期,呈丝状。其本质都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的组合(即核蛋白组成的),不均匀地分布于细胞核中 ,是遗传信息(基因)的主要载体,但不是唯一载体(如细胞质内的线粒体)。

其中染色体又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常染色体(Autosomes)又称体染色体。在基因秘密中,除了与决定性别有关的性染色体外,还有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称为常染色体 以上是染色体、基因的概念。可能看完后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那么,笔者给大家一个简单的解释就是,动物的遗传基本上由染色体和基因所决定。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组成的。而DNA是由上万个基因(遗传因子)组成的。 孔雀鱼具有23对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具有22对,就是44条,而另外一对就是孔雀鱼的性染色体。这一数量碰巧与人类相同。那么,基因存在于染色体当中,而目前科学界对孔雀鱼的研究还没有深入到基因那么细致,一般都是利用染色体对孔雀鱼的遗传进行解释。所以,也不用把这个问题分析得太难。只要您知道孔雀鱼的染色体是由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决定就可以了。


那么,下一步,我们就要研究是什么决定孔雀鱼的各种外部特征。刚刚我已经说过,孔雀鱼具有两种染色体,一种是常染色体(体染色体);一种是性染色体。这里只要您简单记住,常染色体遗传的是孔雀鱼的体型、形态(普通体、缎带、燕尾、RRE、骨骼、体型)这些身体上最基本的构成。而性染色体并不只是决定孔雀鱼的性别,很大程度上还决定孔雀鱼的体表的外部特征。由于孔雀鱼的色彩一般都是雄性比较丰富多彩,所以,自然地性染色体的遗传来自于雄性孔雀鱼的比较多。养鱼的行家有句话“公鱼头母鱼尾”。就是这个道理,公鱼遗传的都是外部特征、模样,而身体的形状、大小、体型大都来自母鱼的常染色体。虽然这不是绝对的,但是对于一般的养家是一种指引。


(二) 孔雀鱼的遗传与基因

上次对孔雀鱼的染色体和基因已经做过说明,那么,这些染色体和基因又是如何对孔雀鱼的遗传方面产生的影响呢?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孔雀鱼的遗传基因走向。 上次说过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一个DNA当中又存在着上万个遗传因子,这个遗传因子又名基因。在基因里面记载了生命的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复制给一个新的生命体,使其具有与上一代具有同样体征、相貌、体质等特质。即使是疾病也一样会复制到下一代的身体中。这种复制就是遗传。


这次集中对孔雀鱼的性染色体进行讲解。性染色体不只是决定性别孔雀鱼具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剩下的一对就是性染色体。孔雀鱼的性染色体又碰巧与人类相同,分为两种,一种为X染色体,一种Y染色体。雌性孔雀鱼只具有X染色体,就是XX,而雄性孔雀鱼的染色体为XY。这个大家应该已经比较熟悉。性染色体除了决定性别以为,对遗传方面也发挥着作用。黄金孔雀鱼,白子(RRE)孔雀鱼等基因一般都存在于孔雀鱼的常染色体上。而遗传孔雀鱼的色彩,模样等外貌特征的基因多数都存在于孔雀鱼的性染色体上。

然而,性染色体的遗传又分为限行遗传和伴随性遗传。孔雀鱼大家都知道,从观赏角度讲,公鱼是比母鱼漂亮的多。大多数的公鱼都是花枝招展,而母鱼显得格外低调。这是因为孔雀鱼的模样、花纹、颜色等身体表面的表现都来自于孔雀鱼的性染色体有关。那么,从孔雀鱼的公鱼都是丰富多彩的,而母鱼却是多数相貌平平这一点可以说明公鱼在外表上的遗传基因要强于母鱼。那么,母鱼充当载体就没有遗传基因吗?也不是,只不过公鱼与母鱼的搭配期间,由于品种的不同,遗传的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而且有的时候还会出现基因互换等情况。例如,孔雀鱼中公鱼的体表花纹、模样很多都是遗传自公鱼。这就说明,这种遗传基因隐藏于公鱼的Y染色体内,而母鱼的X染色体不具备遗传因素,或者具备遗传因素但是不是主要的遗传部分,再或者母鱼的遗传因子属于隐性遗传等等。例如:孔雀鱼的蛇王、白金、日本蓝等。这种鱼的母鱼模样不明显,都是公鱼向公鱼遗传。就是说蛇王孔雀鱼所生的小鱼,公鱼模样大多与亲鱼的公鱼类似,而母鱼基本上没有什么特殊的相貌特征。但这并不能说明母鱼就不具备遗传功能,也有的鱼的遗传是来自于母鱼的X染色体的。例如:礼服系列孔雀鱼,或者马赛克孔雀鱼和草尾孔雀鱼的母鱼身上一样具备遗传基因,如果与其他品系的孔雀鱼交配,得到的F1子代就会带有亲鱼母鱼的特征。这种,单单遗传于公鱼的Y染色体和单单遗传于母鱼X染色体的这种遗传方式就叫做限性遗传。


另一种叫做伴随性遗传。就是说子代的遗传基因来自于公鱼和母鱼的基因组合。这种基因与上面的只遗传于X染色体或者Y染色体的不同,是来自于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基因组合形成的遗传方式,叫做伴随性遗传。例如马赛克孔雀鱼和草尾孔雀鱼的遗传方式都是来自于亲鱼的公鱼和母鱼的基因组合而成的。 所以,如果将限性遗传的孔雀鱼与伴随性遗传的孔雀鱼进行交配的时候,得到的F1子代当中大部分都是身体的模样遗传于亲鱼的公鱼,而尾部的模样和形状等遗传于亲鱼的母鱼。这里面如果讲得太深笔者也有很多解释不通和很繁琐的地方,所以,如果您希望利用杂交的方式做出自己理想的孔雀鱼的话,记住上面的这个模式会非常方便。这个就跟前面文章里面的一句话“公鱼头母鱼尾”出现的重合。也都是专业养家所得出的经验之谈,大家都可以放心借鉴。


(三)理解孔雀鱼的性别走向

在养鱼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有的鱼友说“我们家的孔雀鱼怎么下的都是母(公)鱼啊?”。在自己的水族箱内出现严重的雌雄不平衡的情况。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因为孔雀鱼的性别按理论讲应该是平衡的,就是产子一次,里面的公鱼和母鱼的数量和比例应该基本一致。为什么呢?这还得从孔雀鱼的染色体开始讲解。


以前我们已经讲过孔雀鱼的性染色体,性染色体虽然存在遗传基因,但是最根本的功能还是决定孔雀鱼的性别。母鱼所持有的性染色体是“XX”,而公鱼的性染色体为“XY”。在繁殖的时候,雄鱼的精子进入雌鱼体内完成孔雀鱼的受精过程。那么,根据孟德尔的根据遗传的独立法则,这就是染色体一次重组的过程。重组之后,子代的孔雀鱼的性别就固定了。


那么,雌性孔雀鱼所携带的是“XX”染色体,而雄性孔雀鱼所携带的是“XY”染色体,染色体在分裂之后再进行重新组合,由于组合的对象是固定的(只有两种),所以,得到的子代的性别也是固定的,只有雌性和雄性,不可能出现第三种。

利用文字说明可能不是很直观,请参考下图。


但是,最近对于性别的决定也出来了一些其他的看法,例如,有人说在遗传当中,常染色体当中的某些基因由于某种原因也会对性染色体存在影响。并且也有关于这方面的部分文献,如果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阅读其内容,加以研究。


(四)提纯与复壮

一提到孔雀鱼的遗传、基因,好多鱼友就会打退堂鼓。太麻烦了,根本记不住那么多的代码。其实,作为非专业人士根本没有必要记住那么多的代码,只要记住一些简单的遗传规律就可以。

在此,笔者提出一个概念,就是“提纯与复壮”。到目前为止在养鱼界还没有人使用这个词语。但是,相信饲养过信鸽的朋友对这个词并不陌生。因为,信鸽的血统是非常重要的,有几个非常出名的信鸽品系,几乎全世界所有鸽友都在培养这几种品系的信鸽。取得成绩的也几乎就这几个品系的信鸽。这一点跟跑马里面的赛马也一样。

从上述内容可以明白,血统的纯正在孔雀鱼的饲养上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品种纯正的孔雀鱼的遗传基因稳定,所生子代的模样基本与亲鱼一致,否则,小鱼的模样无法预见,会给养鱼人,尤其是在做鱼的时候添加很多麻烦。


那么,什么叫提纯呢?

提纯就是利用同种、同亲,或者同品系的个体之间进行育种的方法。

例如,作出白子孔雀鱼的时候就是这种方法。利用普通孔雀鱼与白子孔雀鱼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代F1都是普通颜色的孔雀鱼,并不会出现白子孔雀鱼。但是这个F1当中都是具有白子基因的孔雀鱼。这时,为了得到白子孔雀鱼时就是用子代F1进行近亲繁殖。F2里面就会出现一部分白子孔雀鱼。这种方法就是一种提纯,也就是将带有白子基因的普通色孔雀鱼进行交配,利用孟德尔的独立法则将白子基因与白子基因相结合,就可以得到上述孔雀鱼的白子。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孔雀鱼的品种的纯度,简称“提纯”。

但是,经过提纯的品种由于是近亲或者种亲进行交配而得到的产物,由于血统过近,有些个体会将亲鱼双方的缺点也一样遗传过来,而成为具有先天缺陷的个体,这个就是伴随提纯行为的缺点。但是并不是说所有个体都这样,只是其中有一部分个体会出现以上问题,具体表现就是体质弱、容易得病、容易产生畸形、个体变小等等。所以,在提纯以后选种的时候必须进行严格的筛选。



其次,什么叫复壮。

复壮,顾名思义,恢复健壮的意思。如何希望做出天生健康的生物体,通过科学证明,复壮是一个良好的方法。例如,驴子具有良好的耐力,但是,由于身体较小力量方面存在不足。同时,马的力量非常出众,但是耐力方面却不强。所以,基于以上原因,人们对马和驴进行了杂交,得到骡子。骡子同时具备马的力量和驴的耐力,用于农耕方面非常实用。

那么,基于以上的理论,杂交可以产生良好的个体。这也就是网上好多鱼友说的,串串比较强,好久不换水也没有问题的根源所在。

但是,与提纯一样,复壮的同时也会伴随着一些问题。例如,复壮(杂交)得到的孔雀鱼,由于基因不是很稳定所以不适合作为种鱼。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串串便宜的道理。品种纯正的孔雀鱼的遗传稳定,F1子代里面一般不会出现与上一代完全不同的模样,所有玩家手里的孔雀鱼都是品种纯正的孔雀鱼占多数。因为,如果具有品种纯正的孔雀鱼就可以随便作出自己想要的孔雀鱼,哪条鱼与哪条鱼进行交配,所得到的子代F1的模样基本上心理也有数。所以,品系孔雀鱼的售价比较高。

提纯与复壮的方法不同,目的也不同,但是提纯与复壮却经常同时出现在一个过程当中。


例如,如果希望得到红尾蛇王孔雀的时候,方法大家都知道,就是利用一条红雌性的红尾孔雀配上一条雄性蛇王孔雀。必须是这种组合,如果性别相反就很难达到目的,具体原因是由于蛇王孔雀属于性染色体遗传,是雄性遗传雄性,这一点在以前的文章有过论述,在这里就不进行说明。以上为第一步,属于“复壮”的范畴,方法是杂交。得到的F1当中,公鱼基本上都是身上带有纹路的小鱼。但是,尾巴并不是完美的红色,基本上尾巴偏红但是都具有纹路。这是途中的鱼,很正常。下一步就是如何将尾巴上的纹路覆盖的问题。此时,可以用F1里面遗传雄性亲鱼纹路较好的公鱼与亲鱼的红尾母鱼再次进行交配。这种行为就是“提纯”,可以将红尾的遗传因子再次进行遗传,得到的子代里面基本就是红尾蛇王了。

通过以上内容,就可以知道,这个过程当中同时存在“提纯”与“复壮”。当然,以上只是个例子,并不是所有孔雀鱼都是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如果希望做出不同品种的孔雀鱼就要理解每个品种的遗传方式和基因走向。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理想的孔雀鱼。

还有一种相对容易的复壮的方法。就是利用同品系但是相对血统较远的孔雀鱼进行交配所得到的孔雀鱼,同时具备“提纯”和“复壮”的因素,这也是很多玩家经常利用的手法。

例如,自己手中的红尾蛇王孔雀鱼基本都是一脉相传,所以,经过数代的交配,也就是说经过数代“提纯”,所产出的子代效果会越来越不理想,并且会出现大量的畸形或者体质较弱的孔雀鱼,并且个体会越来越小。此时,多数玩家都会到其他鱼友的地方购买或者索取同品系的孔雀鱼,与自己孔雀鱼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代相对会好很多。因为,其他鱼友手中的孔雀鱼即使品系相同,但是由于出身不同,所以某种程度上可以达到“复壮”的目的。

但是,无论如何,如果真的希望得到高品质的白子孔雀鱼的话,还是利用普通孔雀自己做出的方法是最好的。


(五)简单理解孔雀鱼的遗传与基因

为了方便鱼友能够做出自己心爱的孔雀鱼,笔者查找了一些资料,得到以下这个表。相信可以给大家以参考。但是,很多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如果希望做出自己理想的孔雀鱼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尤其是利用两种不同品系的孔雀鱼之间的杂交的过程可以说是漫长的,但是,无论如何,只要思路正确,最终还是可以达到目的的。敬请参考以下内容。


(六)白子孔雀鱼(RRE)的做出

目前在中国的孔雀鱼市场,高级、高品质、高价格的孔雀鱼几乎都是白子(RRE)孔雀鱼占主流。礼服系白子孔雀鱼,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蓝礼服白子孔雀鱼,几乎家喻户晓。尤其是今年,在蓝礼服白子的基础上又出来好多品种,如缎带、燕尾、大C、蝶翼等等。除了蓝礼服白子孔雀鱼以外,还有各种著名的品系,例如:黄礼服白子、红蕾丝白子、蓝蕾丝白子、全红白子、蓝草尾白子,这些都是今年相对人气比较高的系列。还有很多其他系列的白子,金属蕾丝白子、金属蓝草白子,比较稀少的黑金蕾丝白子等等、所有品种的孔雀鱼都可以培养出白子,而且风格各异,都能够体现出一种高贵的“美”。

笔者就曾经看到过鱼友自作的墨兰孔雀鱼的白子(RRE),虽然跟蓝礼服白子有明显不同,但是,从品相上、从颜色上、从形态上都符合各种审美的判断。非常漂亮。


各种孔雀鱼都有白子,但是,白子(RRE)孔雀鱼又存在弊端。例如,白子(RRE)孔雀鱼与白子(RRE)孔雀鱼所出的子鱼一定是白子(RRE),但是,白子(RRE)孔雀鱼由于基因方面的问题,容易出现畸形、产卵、或者先天条件不足导致体质较弱等问题发生,所以,为了维系白子孔雀鱼的品系,对白子孔雀鱼进行“回血”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对利用白子孔雀鱼与同品系的普通孔雀鱼进行交配,然后重新做出白子(RRE)孔雀鱼的方法。


利用普通孔雀鱼和白子孔雀鱼进行交配的话,得到的孔雀鱼(F1)就全是普通色系的孔雀鱼。例如,用蓝礼服孔雀鱼与蓝礼服白子孔雀鱼进行交配,得到的F1就全部都是蓝礼服孔雀鱼。不会出现一条白子孔雀鱼,全部是野生色,其他品系也一样。

这个是由于野生色孔雀鱼的遗传基因要强于白子(RRE)孔雀鱼的遗传基因所导致。这个理论来自于孟德尔遗传定律其中的显性法则。如下图所示,如果亲鱼中有一条是野生色,一条是白子(RRE),那么,野生色的遗传基因要强于白子的遗传基因,处于“优先”地位,所以,这两种基因在一起重组的时候,野生色的遗传基因就表现为“显性”,同时,白子的基因并不是不复存在了,而是相对于野生色呈现为“隐性”,所以,得到的F1子代里面全会是野生色的孔雀鱼。


然后,对F1进行交配,就是说虽然是野生色的孔雀鱼,F1的体内又都具备“隐性”的白子基因,所以,在F2当中,理论上会出现30%的白子孔雀鱼。此时出现的白子孔雀鱼作为亲鱼再去繁殖后代,相对于其他繁殖过N代的白子孔雀鱼会强很多。各种表现和出子鱼的各种条件都会优于白子间做出的RRE白子孔雀鱼。

这也正是,饲养白子孔雀鱼的真正玩家的家里都具有相对应品系孔雀鱼的野生色的原因所在。所以,对于孔雀鱼的饲养方面,不能只是一味地交配产子,为了保证子代的质量,需要从源头对其进行管控。管控好了,久盛不衰,管控不好就可能带来一些“不愉快”或者“失败”。有些鱼友经常抱怨自己家的孔雀鱼经常得病,不好养,相信除了日常水族箱的维护以外,很多人都忽略了以上“回血”的内容。


(七)全红孔雀鱼的维系方法

随着养家的培养,全红孔雀现在除了野生、黄化、白子RRE,还出现了各种形态上的品种。例如缎带、大C、燕尾等。


但是,在饲养全红孔雀鱼的同时,多数养家也都遇到了同样的难点—如何维系全红孔雀鱼。很多养家在饲养全红孔雀鱼后都会发现,颜色会越来越淡,甚至于有的鱼会从红色变成粉色。这里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下全红孔雀鱼的维系方法。

以前的文章也给大家介绍了笔者所提出的“提纯与复壮”的理论。但是,全红孔雀鱼由于子鱼的基因要同时来自于亲鱼的雌雄双方,所以,利用其它品系的孔雀鱼进行杂交做出方式会使整个过程过于繁琐,周期过长。而且做出的孔雀鱼还会出现红色部位不完全等特征,导致大量的经历浪费。所以,这里在维系全红孔雀鱼的时候,笔者建议使用同品系的孔雀鱼。例如野生全红和黄化全红。这也正是很多饲养全红孔雀鱼的养家都会饲养野生和黄化全红孔雀鱼的理由所在。



为了维系RRE全红孔雀鱼白子的基因,就必须与黄化全红进行“提纯与复壮”。当利用全红白子RRE孔雀鱼与黄化全红孔雀鱼进行交配所做出的F1里面几乎都是野生色孔雀鱼。这是由于白子孔雀鱼的遗传基因相对于黄化全红孔雀鱼的基因呈劣势,所以,根据孟德尔法则里面所说的“独立原则”,所有子代里面所出的全红都会回归野生色。

第二步,利用F1的野生色孔雀鱼之间进行交配就可以得到全红白子RRE孔雀鱼。但是数量相对很少,这是由于在F1相互进行交配的时候,根据孟德尔法则的减数原则,F1所携带的各种基因之间进行重组,会出现四种孔雀鱼。一种是野生色全红孔雀鱼,一种是黄化全红,第三种是全红白子RRE,而第四种就是黄化全红白子RRE孔雀鱼。理论上相对比例应该为9:3:3:1的比例。利用以上内容,您可以去对自己的全红孔雀鱼进行重做和改良。



目前,对全红孔雀鱼的颜色进行进一步提升,市面上又出来了称之为“血红”的孔雀鱼。它也是全红孔雀鱼的一种,相对颜色会比较红,而且鲜艳。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自己心怡的孔雀鱼了。


(八) 缎带孔雀鱼的基因与遗传

孔雀鱼的普通体以外,最近缎带孔雀鱼越来越得到大家的推崇,几乎每个系列的孔雀鱼都有缎带体。


缎带孔雀鱼的基本特征是底鳍、背鳍、胸鳍等出现延伸状况,看上去比普通体的孔雀鱼更漂亮、飘逸。随着全世界的养家的不断努力,今年更为人气的还有一种叫做“大C”的缎带孔雀鱼。就是背鳍和臀鳍都同时出现延伸,背鳍的上缘延伸出很长,与臀鳍出现呼应,从侧面看背鳍和臀鳍构成的形状就像英文字母“C”一样,所以叫做“大C”。随着这种“C”所发展的形状的不同,现在有出现了所谓的“小C”。无论如何变幻,这都能够说明的就是缎带孔雀鱼是深受人们宠爱的。

缎带孔雀鱼在“大C”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蝶翼大C”,属于缎带孔雀鱼中的“极品”。甚至可以超越孔雀鱼的最高端品系的燕尾孔雀。如果自己手中能够有一对真正的“蝶翼大C”孔雀,相信养家应该也是“心满意足”了。

那么,缎带孔雀鱼是如何遗传给下一代的呢?

笔者在以前的文章中就已经针对于“缎带孔雀鱼”和“燕尾孔雀鱼”做过介绍。“缎带孔雀鱼”的遗传属于显性遗传。可以直接遗传给下一代。但是,雄性缎带孔雀鱼由于生殖器部位会出现延长,导致生殖能力会减弱甚至丧失。很多人说段带体的雄性孔雀鱼就没有繁殖能力,其实也不是这么绝对。所以,一般的养家都是利用缎带孔雀鱼的雌性与普通体的雄性进行交配,就可以得到缎带孔雀鱼的子代F1,而且在F1之中的比例也基本是缎带与非缎带的数量比基本是1:1,从以上这两点就可以判断,缎带孔雀鱼的遗传基因属于显性遗传,并且遗传基因存在于体染色体当中。

缎带孔雀鱼虽然在形态上与燕尾孔雀鱼非常接近,但是,他们的遗传方式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点请各位鱼友一定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燕尾孔雀鱼的雌性与普通体雄性进行交配后,F1里面是不会出现燕尾孔雀鱼的,如果再利用F1之间进行交配,在F2里面也只不过会出现20%几率的燕尾孔雀鱼。所以,燕尾孔雀鱼的基因维系、品种维系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难度。而缎带孔雀鱼的作出就简单得多。


(九)-- 燕尾孔雀鱼的遗传与做出

孔雀鱼的美来自于活泼的性格、美丽的身躯和绚丽的色彩。在各个品系的孔雀鱼当中,最为“高贵”、“高端”,并且几乎所有饲养孔雀鱼的鱼友们都向往饲养的无疑是燕尾孔雀鱼。很多鱼友都不惜重金购入,但是饲养一段时间后发现燕尾孔雀鱼的系统维系、品种基因的稳定难度非常大,如有不慎甚至会“断子绝孙”,这些问题都来源于燕尾孔雀鱼的遗传基因方面—隐性遗传。以前笔者曾经发出过文章对缎带和燕尾孔雀鱼进行过介绍。


由于缎带孔雀鱼和燕尾孔雀鱼的外观存在相似,所以,有很多鱼友认为它们的遗传方式也一样,导致走了不少弯路,结果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例如,有的鱼友干脆将燕尾孔雀鱼与缎带孔雀鱼放在同一个水族箱内,但是无论如何也培养不出燕尾孔雀鱼。如果幸运的话,偶尔会出现燕尾,但是又不知其缘由,无法持续做出。当我们去查找资料的时候,书中又会写出大量的字母和定义,例如, “Kal”、“Sup”的基因符号,同时还有“抑制性遗传”等不容易理解的内容。让人感到熟读百遍仍然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感觉。


其实,燕尾孔雀鱼的基因简单说就是导致鱼鳍出现延长的“Kal”遗传基因与劣性基因的“Sup”相结合时才会出现。属于一种隐形遗传范畴。如果用燕尾孔雀鱼的雌鱼与普通尾的雄性孔雀鱼交配后,所得到的子代F1里面是不会出现燕尾的。但是,利用同窝的子代F1之间进行交配的话,在子代F2当中就会出现20%的燕尾孔雀鱼。这种属于隔代遗传,是典型的“隐性遗传”的表现。所以,最为便捷、最为直接的做出方法就是利用燕尾孔雀鱼的雌性与燕基孔雀鱼的雄性相交配,得到的孔雀鱼只有两种,一种是燕尾,一种是燕基,基本比例应该是1:3左右。同时,同窝的燕基之间进行交配又可以进一步得到子代的燕尾孔雀鱼。但是,一直这么近亲繁殖的情况下,小鱼的先天条件就会变得越来越弱,容易得病、容易畸形等。


所以,在做出的同时建议加入新鲜的“血液”以达到“复壮”的效果。在市面上,燕尾孔雀鱼由于做出比较难,所以售价一直高居不下。如果可信度高的话,笔者建议您可以购入两对燕基回去繁殖,相对价格要便宜得多,同时这也是培养燕尾孔雀鱼的很不错、有效的方法。

(十)孔雀鱼的遗传基因的固定

饲养孔雀鱼作为我个人的一个业余爱好,从小学到现在,陆陆续续也有很多个年头了。直到现在仍然会有鱼友问我一个问题:“都是孔雀鱼为什么有的很便宜,甚至几毛钱一条,而有的却很贵,价格甚至于成百上千呢?”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孔雀鱼的价格其实很大一部分是由孔雀鱼的遗传基因所决定。遗传基因纯正的就会贵一些,遗传基因不纯正的就便宜一些。例如,最近很多人都喜欢蓝礼服白子,那么这种孔雀鱼就需要纯正的遗传基因,不然,孔雀鱼的身体是很难达到这么美丽的天蓝色的。而且,它所繁衍出来的后代从体型、畸形、尾型、大小上也都会与亲鱼差不多,这种鱼才能说是遗传基因纯正的品系孔雀鱼。这种品系纯正的孔雀鱼可以品系内繁殖,也可以利用它的基因对其他孔雀鱼进行改造,最终达到形成自己品系的目的,这就是品系纯正孔雀鱼的真正价值所在。所以,品系纯正的孔雀鱼的价格也会偏高。置于成百可以理解,上千就应该是大家所炒作的结果了。那么品系不纯正的孔雀鱼相对价格会低一些。因为它们的价值只局限于观赏。因为这种孔雀鱼的基因还不够稳定,模样根本无法确定。也就是说下一代的模样是无法预期的。不过,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孔雀鱼的用途,也不见得这种孔雀鱼就完全没有价值。另外孔雀鱼的基因是否稳定方面其实还存在其他问题,饲养中需要进行注意。


一 子代的颜色与亲鱼的颜色不一样也不见得就是因为基因不稳定。纯种孔雀鱼也会出现上述情况的。大家都知道生物在繁殖的过程中,有一种情况叫做“返祖”现象。这一点,不只是孔雀鱼,包括所有的动植物都会出现返祖现象,甚至于包括我们人类。这里面我可以举两个例子。第一个就是蓝礼服白子孔雀鱼,由于做出的过程中使用了黄色系的孔雀鱼,所以,无论多么品系纯正的蓝白孔雀鱼,在繁殖的子代中都会出现跑黄的现象。这并不是不正常,也不是基因不稳定所导致。而且通过笔者的比较,感觉出现跑黄鱼的颜色越黄,同窝的蓝色越厚重。所以,出现跑黄鱼也不见得一定就是坏事。还有一个典型的就是蓝草孔雀鱼。据说蓝草孔雀鱼最开始是利用霓虹蓝礼服与草尾孔雀鱼杂交做出的。所以,理论上,蓝草孔雀鱼的子代会出现三种,一种是蓝草,一般在一窝小鱼中的比例在50%左右,这是品系纯正时的比例。另外50%当中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红草一种是野生色。这也不能说就是基因不稳定,而正是由于基因稳定,上述的两种孔雀鱼才会出现以上情况。


二 孔雀鱼的模样发生变化也不能说明基因不稳定。随着孔雀鱼的长大,身体的模样出现变化,甚至与当初的模样完全不同也不能说这一定就是由于基因不稳定。例如,马赛克孔雀鱼,尾巴的模样会随着身体和尾巴的成长出现变化。所以,饲养马赛克孔雀鱼的鱼友,最难的问题就是在什么阶段挑选什么样尾巴的鱼为种鱼最合适。而这一点其实也正是很多养家饲养马赛克孔雀鱼的理由所在,随着孔雀鱼的成长得到不同的视觉感受。另外,在做出自我品系的孔雀鱼时,由于基本手法都是利用杂交而出的,所以,要利用品相与自己所预期的模样最为相近的小鱼之间进行最少3代的提出,一般说这种鱼的基因也就基本固定了。但是,在选择交配的种鱼时,一定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千万要保持一种“宁缺毋滥”的态度,“绝不妥协”的精神,否则就会容易导致孔雀鱼的基因不稳定,和子代问题较多等诸多难解决的问题。这个过程可以说在精神上、体验上都是非常“痛苦”的。不过一旦成功,做出者所得到的“成功的喜悦”也应该是无以伦比的。以上是笔者在饲养孔雀鱼当中得到的经验,但也都是个例。一般来讲,品系纯正的孔雀鱼所出的子代都是可以预期并且与亲鱼相似的。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