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衣制(佛教衣服叫什么名字)

今天为大家介绍关于佛教的衣制和【佛学常识】僧服的发展变迁的相关看法,希望可以给你带来帮助。

本文目录:
  • 佛教的衣制
  • 【佛学常识】僧服的发展变迁
  • 一、佛教的衣制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代印度,由于教义、风俗、气候等原因,僧服的型制只有“三衣”和“五衣”,统称为法衣。

    三衣的由来,在印度由于天气较为炎热,再加上当时风俗习惯的影响,出家人的衣服十分简单,佛在成道以后,在一年的冬季里,正是印度的隆冬,当天晚上佛陀亲自试验,初夜披一件就够了,中夜觉得冷,于是加上一件,后夜时还觉得冷,于是再加一件,就足够御寒了。因此佛陀制定比丘不得超过三衣,这就是所谓“三衣”的来源。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汉、藏、傣等民族间存在着不同的佛教系统,因此各族的僧人服装也不尽相同,汉地佛教,流传时间久远,加之汉族服装在各时代中变化很大,以致影响到汉族僧人,根据佛制“许蓄百一长物”的规定,汉地佛教在法衣之外增加了常服,因此汉地僧服的型制分为两类:一类是法衣,在佛事和法会期间穿着的服装,一类是常服,僧人日常穿着的服装,和尚和尼姑的衣服不分男女。

    僧人的法衣有:三衣、五条衣、七条衣、大衣。

    三衣:指僧人所穿的三件僧衣,总称为架缓。

    五条衣,称为僧伽梨,此云中宿衣,亦云下衣,亦云杂作衣,凡寺中执劳服役,路途出入往返,当著此衣,五衣的制法,共分五条,每条一长一短,故名五条衣,

    七条衣的制法,共分七条,每条一长一短,故名七条衣。行斋、讲、礼、诵等诸羯磨事时,必穿着此衣,故又称入众衣。

    大衣,就是僧人的披风。

    僧人的常服有:海青、衫褂、帽冠、鞋袜。

    海青”是我国僧团中主要的服装之一,腰宽袖阔,圆领方襟,比较其他衣裳肥大很多。因此,通常也把它叫做“大袍”。

    现今的海青颜色有二色,一为黑色,是一般佛弟子礼佛时所穿,另一种为黄色,是一寺方丈或法会中的主法者所穿,一般大众不得穿着。

    在中国佛教,最为严正而又神圣的衣,是将二十五条的镶金的大衣,称为“祖衣”,只有传祖接法的人,才够资格披它。

    二、【佛学常识】僧服的发展变迁

    按照佛教戒律的规定,比丘可以拥有3种僧服(三衣)、比丘尼拥有5种僧服(五衣)。

    佛陀为使僧人与外道有所区别,以及避免僧人对所穿着的衣服生起欲染心,于是规定僧衣应染成“坏色”(颜色不用上色或纯色,所有新衣必须有一处点上另一种颜色),称为“袈裟”

    此外,在制作上,僧服要由破碎衣片修补缝缀而成,所以称为“衲衣”寓意少欲知足,远离世间的荣显。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因地域文化的不同,僧众与印度僧众在着装上也有着很大差异。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僧服也在逐渐变迁。

    今天我们来了解下僧服的变迁史。

    最初的僧服

    依照佛典,除了居士供养的僧衣以外。一般的三衣来源都属于“糞扫衣”(即从垃圾堆或坟墓地上捡来的破旧衣服再缝好来穿)。这样是为了表示一者可惜福,二者除自己的贪爱之心,有益于增长道心。

    从佛教僧人服装的历史渊源来看,释迦牟尼佛初时规定僧人只能拥有三衣——安陀会、郁多罗僧和僧伽黎。这又是什么呢?让我们来追溯一下。

    三衣的由来

    “安陀会”俗称五衣,是五条布缝成的中宿衣(下衣),做务时穿。

    “郁多罗僧”俗称七衣,七条布缝成的入众衣(上衣),为入众或听讲时穿。

    “僧伽黎”俗称祖衣,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缝成的大衣,说法或托钵时穿。

    佛在成道以后的最初五、六年中,根本没有制订戒律的条文,只有一些原则性的规范,所以也谈不上衣的制度与规定。

    后来,在一年的冬季里,佛与弟子们在人间游行乞化,佛陀看见弟子们得到很多布料,有的戴在头上,有的挂在肩上,有的缠在腰际,看起来既失威仪,而且十分累赘,于是佛陀便计划衣的限制了。

    那时,正是印度的隆冬,当天晚上佛陀亲自试验:初夜披一件就够了;中夜觉得冷,于是加上一件;后夜时,还觉得冷,于是再加一件,也就足够御寒了。

    因此,佛陀制定比丘不得超过三衣,这就是所谓“三衣”的来源。也有另一种说法三衣之外加上僧只支(覆肩衣)和涅盘僧(裙子)则成五衣。这也是佛教最早正式规定与一般世俗服装不同的佛教僧侣服装。

    僧服的演变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僧服最初也是沿袭印度的传统。但是中国很多地区气候寒冷,单是三衣(或者五衣)显然不足以御寒。所以,汉传佛教援引佛制“许蓄百一物以至长物”的规定,在袈裟之外,另制小褂、中褂、长褂及大袍等其他僧服。

    这两类僧服称为“制衣”和“听衣”。《释氏要览》记载,所谓“制衣”就是佛陀制定的必须受持的僧衣(即比丘的三衣、比丘尼的五衣),只在法会佛事活动期间穿,又称为“法服”

    而所谓“听衣”,则是指长衣、百一资具,这是佛陀特许根据机缘开许听任蓄之或不蓄的僧服。出于御寒、文化、风俗等原因,对当地服饰规定了颜色,稍微改变其式样而成为僧人日常穿着的僧服,称为“常服”

    长衫

    中褂

    短褂

    概括而言,汉传佛教的僧服既有遵从戒律规定、参照古印度僧服式样的部分;同时也有为适应中国各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文化风俗等因素而创新式样的部分。

    其中法服主要采用经过改造的三衣方袍式;而常服则是南北朝至明代不断发展的结果,主要是对俗家服装略加改造,并持续至今。

    僧服色彩的演变

    僧服作为出家人的重要标识之一,在中国化过程中,颜色也逐渐演变。汉传佛教僧服与印度原始佛教僧侣服制比较起来,颜色上相差较远。

    最初,佛陀曾对僧衣的缝制、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在颜色上规定,要用“坏色”,不许用上色或纯色,佛陀教导比丘们从树根、树皮、树汁和花提炼染料,破坏衣色的整齐,以此免除对衣服的贪著。佛在世时,指出了如黄、赤、青、黑、白五大色不许着用。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汉末牟融的《理惑论》中说:“今沙门被赤布,日一食,闭六情,自毕于世。”可见当时的僧服是赤色的。可见三国时期的僧服是赤色(缁色)为主。这个时期僧人着赤色衣,此后又有黑衣(缁衣)、青衣、褐色衣等,即黑色之中带有一点红色。有一说,是受到本土道士服色的影响,因而开始称僧徒为“缁衣”。

    到了唐朝,史载武则天因为僧人重译《大云经》有功,赐他们紫袈裟,开启了帝王赐紫的先河。唐宋时期三品以上的官员的公服为紫色,五品以上则为绯色。所以有赐紫、赐绯一说,袈裟的颜色与官员的等级颜色相对应。皇帝将袈裟赐给高僧大德,从而紫色也进入了僧服的颜色系列中。

    五代至宋,帝王赐紫的范围越来越宽,蒙赐的僧人也越来越多。一时之间,僧人穿紫色衣、绯色衣蔚为风尚。

    到了明朝洪武年间,僧服色制进行了明确,唐宋以后,僧衣的色彩自由度较大。到明朝洪武初年,完善的僧侣服色制已制定完成。明太祖下诏规定各宗派僧人常服与法服的颜色,禅僧的常服是茶褐色,青色的绦子,玉色袈裟;讲僧的常服是玉色,绿色的绦子,浅红色的袈裟;教僧的常服,黑色的绦子,浅红色的袈裟。

    明朝佛教分禅(禅宗)、讲(天台、华严、法相宗)、教(也称“律”,从事丧仪、法事仪式)3个类别,朱元璋曾诏定袈裟的颜色:“禅僧,茶褐常服,青绦,玉色袈裟;讲僧,玉色常服,绿绦,浅红色袈裟;教僧,皂常服,黑绦,浅红色袈裟;僧官皆如之。唯僧录司官袈裟皆绿纹,饰以金。”

    清代以后,一般僧人常服为黄色。清代以后,没有什么官方规定,但律宗寺院自清初见月律师重兴后,一般僧人常服均为黄色。

    今天,我国汉族僧人的袈裟,祖衣是赤色,五衣、七衣一般都是黄色。我国藏传佛教各教派在袈裟的颜色上又不尽相同。

    中国特色僧服——海青

    在汉传佛教僧服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僧服——海青。“海青”是汉传佛教界缁素二众礼佛或者比较正规的场合时所穿的服饰,其特点是腰宽袖阔、圆领方襟,所以又称为“大袍”。由于江苏吴中之地将广袖之衣称为海青,而僧袍袖广所以援用其名。此外,丛林中所谓“海青”之名,又取义大海浩瀚深广、能容万物,波浪飘逸洒脱、自在无碍;而其颜色“青出于蓝”,意在鼓励僧人策进、不同凡俗。

    海青实际上是对中国古代的黄袍(隋代以后天子的袍服,衣袖宽阔,着之自在)的形式稍加修改演变而来,不过俗服是曲裙,而僧服是方裙;俗服袖窄,僧服袖宽。这在明代成为僧服的定制。海青在样式上也有很多特别之处:比如衣领是用三层布片复叠缝制而成,称为“三宝领”;斜襟部分加以割截、缝缀,表征福田、百衲之意;另外,世俗大袍的袖口是敞开的,而海青的袖口是缝合的。

    现今海青的颜色有两种:一为黑色,是一般缁素二众礼佛时所穿,已受戒的可以在海青外搭袈裟,而未受戒者则只能穿海青;一为黄色,是寺院的方丈或法会的主法者所穿,一般大众不得穿着。海青并不是按照古印度三衣的要求来制作的,只是一种正规的常服。但是汉传佛教在举行法会时都会穿海青,所以它又具有法服的意味,可以算是中国化的“法服”。

    汉传佛教僧服的演变,受到了环境、文化、习俗的影响,体现了中国佛教为适应时代、地域而作出的改变。这种改变开创出汉传佛教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也为佛教中国化提供了一种借鉴。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