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被中国认可的原因(佛教为何能在中国盛行)

今天为大家介绍关于佛教被中国认可的原因和佛教为何能在隋唐时期兴盛发展的相关看法,希望可以给你带来帮助。

本文目录:
  • 佛教被中国认可的原因
  • 佛教为何能在隋唐时期兴盛发展
  • 一、佛教被中国认可的原因

    佛教怎么成为中国的三大文化主流,在我们普通说三教九流,三教就是指的是儒家,道家跟佛家,这个“教”不是宗教的教,是教化的教,一个外来的宗教成为中国文化的三个大主流,这几个原因,

    主要是我们先有儒家跟道家的好根基,所以佛教进入中国以后非常容易就被我们接受,我们接受的不是他的宗教,而是他的宗理,

    佛家说的就是释迦牟尼,他认为我们人生没有主宰,这跟其他的宗教完全不同,没有主宰我们的生死,也没有个主宰我们的祸福,一切都是因缘所造,同时释迦牟尼说人人皆有佛性,不但人人皆有佛性连众生都有佛性,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佛,这跟其他宗教完全不同,所以这一些思想非常适合中国人本来的思想,所以很快就被接受。接受的不是小乘佛教是大乘的佛教、大乘的佛法。

    道家老庄的论说早就深入到人心,谈得最多是有跟无的道理,佛家道理说是大乘的妙有,所以佛家的真空妙有正适合于老子的无,儒家跟道家奠定的基础,是佛家传入中国一个非常好的途径,使我们很容易的就接受了这个佛家的理论。

    我们现在读佛经是有学问的人翻译出来的,翻译的标准用很多的名词都是引用道家的,因为介绍佛家的人都有很多是道家的,因此佛教传入中国后成中国一个特有的佛法。

    二、佛教为何能在隋唐时期兴盛发展

    佛教为何能在隋唐时期兴盛发展呢?

    佛教相对于本土道教来说到达时间相对晚一些,但是其思想理念深受民间以及当政者的推崇,佛教因此在进入中国后势力日渐强盛,上至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下至村野山民走卒商贩都对其信赖有加,那么佛教又是从何时兴起,为什么隋唐时期的佛教文化备受推崇呢?

    一、佛教历史,源远流长

    佛教最早起源于印度,而中国古代最早记录佛教存在的王朝为汉明帝时期,传说汉明帝夜晚在睡梦之中梦见一个体型高大,发出阵阵金光的人像,此人像正对西方,汉明帝不解,遂问众臣,众臣不解,博士傅毅见多识广,向皇帝谏言,这是西方神像,当地人称其为佛,汉明帝一听是神像,顿时大喜,认为吉兆无疑,立即安排人手前往西域收集佛书,佛法,并兴建佛寺白马寺,这是佛教首次传入中国,以官方形式进入。

    汉末三国魏晋时期,天下大乱,各地军阀群起互攻,民生凋敝,百姓生活在死亡线上,或沦为盗贼,或沦为黄巾军,或成为军阀的资源,或成为刀下之鬼,瘟疫横行,民心动荡,佛教在此时得到了天下认可,大量人民将希望寄托于佛教,成为百姓的精神支柱,大量士人开启了避世之风,佛教成为其精神的避风港

    南北朝时期佛教迎来了高光时刻,南朝主要为宋齐梁陈四朝,这一时期统治者和文人墨客对于佛学大力推崇,宋文帝亲自理佛,对佛教感悟颇多,深有自己的见解与体会,甚至安排僧人入朝为官,协助自己处理政务,开创此前未有之先例,萧齐帝对佛教诗经收集与撰写数量庞大,越有十六帙、一百十六卷,为后世佛学宣扬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梁武帝可谓是南朝佛教君王的集大成者,其他几位君王对佛教再喜爱,也只是当做爱好,而梁武帝对于佛教的喜爱超越了皇位,曾四次出家,甘愿为僧,在这种风气影响下南梁时期佛寺数量极多。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绝不是对南朝寺院夸张描写,反而是诗人笔下留情。

    据记载南朝佛教鼎盛时期为梁代其有寺院有不下2846座,而其寺庙的僧人达82700余人,接近十万之众

    而北朝时期寺院数量也非常庞大,甚至超过了南朝,但是北朝僧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开始恶化,为统治者所忌惮。

    520年,这一年北方佛教发生了巨大变动,整个北方有除少数民族政权外有两大主要王朝,其一为北周,其二为北齐,宇文家和高家,此时北方佛教势力庞大,仅北周一地佛寺数量竟然高达上万座,僧人更是数百万占据整个国家十分之一青壮年,此时佛寺僧人开始大量圈占土地,严重影响了王朝统治根基,为此周武帝宇文邕下令灭佛,大约有4万座寺院被拆毁,强迫僧尼还俗数量达300万之巨,这些僧人回归土地后,成为了劳动力,回归军队后,成为了北周统一北方的利器,而幸免于难的寺庙和僧众基本上都是底子干净,有着一定佛法的僧众,数量的减少反而使僧人质量上大幅度提高,而随着宇文邕的离世,大周不就便成为了大隋,隋文帝杨坚将继承宇文邕的衣钵开启统一天下之路。

    二、大隋盛世,佛教兴起

    581年,杨坚扫清了全部的敌对势力,夺取了外孙子北周静帝的皇位,开启了隋王朝的天下,在夺取皇位后不久,杨坚派遣杨广,杨俊,杨素分兵三路大军51万讨伐南陈,摧枯拉朽之势下,南陈崩溃,大军很顺利的就完成了统一,杨坚夺取的不仅仅是南北各地的城池,人口,粮草,钱财,其中也包括了北周流下来的佛寺僧众以及刚刚统一的南方寺院和僧众,相比于宇文邕,杨坚并没有佛教寺院僧人众多带来的压力,同时也不需要他去灭佛承担恶名,相反天下统一了,四海归附了,不需要大规模战争了,人民也该放松放松了,生理上的困难,分配土地可以解决,心理上的问题佛教会是很好的宣扬地,为此隋文帝杨坚大力发展佛教,传播佛教思想,收集佛教经书。

    杨坚在位期间大量兴建寺庙据记载一共造寺达3792所,收集和抄写的经书达四十六藏,112816卷,数量之庞杂,记载之细腻,古之罕建,足可见杨坚的重视程度,同时为了向世人宣扬自己对佛教的重视,竟然于开皇九年公开在清禅寺立舍利塔并受戒,宣称自己既是皇帝也是佛教徒,在大一统而且还是开国之君中,杨坚可谓是头一份,而关于杨坚的传说中也有他小时候刚出生被养在寺庙,因受佛法洗礼,最终才统一天下成为一代帝王,传说固然不可信,但是这个传说的出处自然离不开杨坚对于佛教的喜爱,勾起人们对其身世的揣摩。

    不仅杨坚对佛教喜爱,其妻子,历史上著名的皇后独孤氏也是佛教的追随者,其名字为

    独孤伽罗,该名字取自佛教梵语香木的意思,皇帝皇后都如此深信其中,所以整个隋王朝上下风气可见一般。

    而帝王始终都是帝王,杨坚喜爱佛教虽然有个人因素在其中,但最主要的还是政治因素的考虑,杨坚夺取北周天下的手段过于难看,欺负孤儿寡母,一直为后世所诟病,而在当时虽然民间没有爆发出什么激烈反抗,但是民间和官员之间对于杨坚的得位手段一直心中不忿,不符合他们心目中要么你是天选之子世代传承,如嬴政,汉文帝,汉武帝都行,要么你是底层靠着打拼夺取天下,如刘邦,刘秀,刘备,为什么汉王朝被后人敬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三位是实打实的靠战争和谋略生存打下了属于自己的江山,没有以臣谋主,更没有欺负孤儿寡母,那么杨坚如此做法与司马家何异?

    所以为了确定自身的合法性,借助神话色彩来淡化自己不光彩的一面,佛教其实沦为了杨坚个人为了正名的工具,但因为由于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青睐,隋朝时期的佛教迎来了高峰,为后世王朝的佛教的兴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大唐王朝,佛教兴盛

    隋朝末期,因隋炀帝长期的征发劳役以及对外战争频繁,导致民怨沸腾,爆发了大规模民间起义,与此同时李渊在关陇贵族集团支持下在太原起兵,最终统一天下,李渊,李世民时期的大唐王朝包容性极强,这也是为什么大唐会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但是国家已经确立,宗教信仰不能不确立,唐王朝为李姓王朝,为此确立了道家李耳为正统,李耳就是人所众知的太上老君,道家的老子。

    虽然宗教领域确立了道教,但是佛教的影响力和实用力被统治者看在了眼重,佛家主张轮回说,上辈子做尽好事,下辈子就可以当大官或者当富人,上辈子恶贯满盈,这辈子就是可怜人,这辈子享受不到的福报,下辈子可以享受,这种思想可以让百姓逆来顺受,方便统治者管理,因此,佛教并没有因为唐王朝提升道教而遭到打压。

    而导致佛教在唐王朝时期发扬光大的原因,竟然是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武媚娘,武则天。

    武则天曾因为服侍过李世民,在李世民死后,和其他大部分没有子嗣的妃嫔一样成为了寺院的尼姑,但是出家的这段期间,武则天一直和唐高宗李治联系,二人关系亲密,事情很快公开,不久武则天正式又被纳入后宫。

    在后宫的博弈中胜出的武则天,其野心越来越大,最终谋夺了帝位,成为了大唐乃至中国古代唯一的一位女皇,称帝后的武则天面临的问题很多,一方面是李姓宗室力量庞大遍及全国,地方上的豪族贵胄不认自己,而另一方面则是,李家树立起的宗教信仰如同一根刺扎在武则天的心口,前者还可以靠军事打击,武力威慑,科举制度进行削弱和瓦解掉,后者则需要建立一个新的信仰。

    那么这个新的信仰首先要不能太弱,其次要自己了解,有助于自己掌控,因为武则天曾经当过尼姑,对佛教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佛教地位不比道教差,其理念又与自己吻合,因此提升佛教打压道教就成为了很正常的事情。

    另一个原因则是“偶像效应”,唐朝事情伟大的僧人数量很多,例如,玄奘,鉴真,法藏、神秀、慧能,他们要么身处天竺进行学习,带回了大量珍贵经书,要么前往他国,将佛法传扬于海外,将大唐的盛名传播于四方,要么阐述自己对于佛法的理解建立自己的另一支佛学教派,例如著名的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佛教在此时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佛教新思想不断产生,不断进步,佛教受众群体更是遍及全国各行各业,哪怕是乱世佛教依旧兴盛不衰。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