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为什么要回娘家大年初二回娘家有哪些意义(为什么过年初二要回娘家)

为什么大年初二要回娘家?

正月初二谓之“开年”,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带着三牲、糍粑、煎堆等礼品,走亲访友。韶关沙田一带杀生鸡开年,取生气十足的意思。正月初二,是女儿女婿回娘家的日子,即是女婿给岳父母拜年,俗称“迎婿日”。民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在初一这天不能回门,回门会把娘家吃穷,只有在年初二以后才能回娘家。

在台湾有这样的民谚:“有父有母初二、三,无父无母门担担。”意思是说有父母的女儿,在年初二以后,娘家人必然来接回去团圆,只有无父无母的女儿,没有亲人想念,娘家也就不派人来接了。

国内人最亲密的是血缘关系,姑爷有“半子之劳”,俗话说“一个姑爷半个儿”。大年初二,姑爷带着贵重的礼物去看望老丈人、丈母娘,正是一年一度作为“半个儿”见“亲娘”的机会,以慰问“二老”。有的地方称新女婿为“娇客”。对于“娇客”拜年,岳父母家无不盛情款待。

初二回娘家的习俗有哪些意义?

初二回娘家蕴涵男女平等观念

农历正月初二,国内很多地方都有回娘家的习俗,嫁出去的女儿要带上礼品回自己的父母家。这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国内古代有男尊女卑的讲究,妇女地位很低,出嫁从夫,民间还有谚语“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意思就是指出嫁的女人不得无故回娘家,更多的时间是要伺候公婆和丈夫。

过年时女方必须在婆家过,这是规矩。如果女儿想给自己父母过年,只能等到初六以后。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女平等观念的萌芽,女方初一待在婆家,初二就要马上回娘家拜年,这反映了女性地位的上升。

回娘家有很多讲究,比如带礼物一定要带双数,不能带单数,一般是四份,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回娘家只吃中午饭,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女儿回到娘家,如果家中有侄儿,当姑姑的必须要给侄儿红包。

回娘家并不只是在大年初二,也有一些地方定在正月初三。在国内陕西、河南等一些地方,甚至有六月六回娘家的习俗,是与收麦打场的季节相关,俗谣云:“收了麦,打罢场,谁家的闺女不看娘。”

初二回娘家的迷信观念

1.迷信观念认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从天上回家享受供奉;2.已婚女人被认为是“外人”;3.老祖宗如果看到家里有“外人”,就不愿进家了;4.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里过除夕、初一。

5.老祖宗享用供奉后,在初一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女儿就可以回家了。这个规矩在旧社会特别是农村是很严格的,违反了就是大不敬。新社会我们虽然不相信鬼神,但仍是比较严格地遵守着。如果由于某种特别的原因,已婚女儿在家里过年,那可能父母、家人都会十分的不高兴。这也是一种沿袭已久,而且可能还要执行很长时间的文化现象。

6.“回娘家”又称“归宁”。过去新妇的回门有许多禁忌,不过是指新妇在回娘家方面的禁忌事项。新妇回门后,身份已经变了,是人家的人了,因而娘家也时常“防着她”。最后民俗专家认为,“迎婿日”是一种“黏合剂”,促进了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有一定积极意义。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