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儿子

乾隆皇帝的儿子

乾隆,作为古往今来中原王朝最长寿的皇帝,一共有17个儿子,可他最终选了第十五子永琰为继位人,这个永琰,怎么就突然脱颖而出了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因为乾隆实在没人了。

乾隆这17个儿子,看似很多,但从数量上已经明显比康熙的35个儿子少了一半还多,而且这17人中,真正活过30岁的其实只有6个。清朝晚期,紫禁城内连续半个世纪没有婴儿啼哭,其实已经从乾隆那会儿就看出了征兆了。

熟悉《明史》的同学都应该知道,明朝嘉靖皇帝有一个困扰他晚年的魔咒,那就是二龙不相见,意思是,只要嘉靖皇帝立了某个儿子为太子,那么这个太子马上就要死掉了,最后逼得老皇帝一直不敢和朱载垕见面,有时候想儿子想得发疯了,找人去太子府画了像,拿回西苑,当时西苑的道观中,青灯下,老皇帝看着儿子的画像悄悄抹眼泪。。。

其实乾隆这里也是这样,弘历我们都知道,自恋狂一个,自认为是历史上最NB的皇帝,那么事事都要求完美。他即位时,清朝入关已经百年,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再加上自己的自恋,所以一定要遵循嫡长子制度。

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就立皇次子永琏为皇储,永琏虽是次子,但为孝贤皇后富察氏所生,所以为乾隆帝嫡长子,当时是循用皇考成式,亲书密旨,照前收藏,还特意召集总理王大臣和九卿等大臣,来宣布此事,并且还将此密旨放置在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额之后,等于是小范围的宣布了自己立储。

但是,魔咒从此时开始出现,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永琏病故,年仅9岁。乾隆将藏在正大光明匾后面的秘旨公布天下,并且下令以皇太子的规格为永琏办理丧事,谥端慧,这是清朝唯一一位以皇太子身份下葬的皇子。

乾隆皇帝的儿子

《雍正王朝》中的胤礽

曾经有一种说法是康熙的废太子胤礽,死于雍正二年(1724年),说他是依皇太子的规格下葬的。其实这是谣言,用着这个人心胸不大,不可能给二哥这么高的规格,实际上胤礽是按照和硕亲王的规格下葬的。

永琏死后,乾隆等着皇后再次怀孕,因此没再考虑立储。乾隆十一年(1746年),孝贤皇后富察氏又生皇七子永琮,这个永琮是嫡次子,但因为永琏早死,所以其实就是嫡长子。乾隆当时就认为这个孩子就是天生的太子,是第二个继承人人选。

未曾想,永琮福薄,2岁就夭折了。乾隆大受打击,富察皇后也悲伤过度,很快就病逝了。当然按照《延禧攻略》的说法,是被宫女给气死的。

乾隆皇帝的儿子

《延禧攻略》中的富察皇后

富察皇后的病逝,让乾隆非常伤心,而且迁怒于别人,他认为,皇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在皇后葬礼上没有哭得那么悲痛,于是大怒,公开说这俩人没有人伦,永璜受到训斥后两年就被吓死了,永璋则永远失去了立为储君的资格。

再多说一句,看到乾隆的两个嫡子的名字,琏和琮,有没有觉得眼熟?没错,很容易让人想到《红楼梦》里的贾琏和贾琮,当然这就是题外话了,不多说了。

乾隆十五年(1750年),富察皇后病逝后两年后,乾隆立那拉氏为皇后,是他的第二位皇后。两年后的乾隆十七年(1752年),皇十二子永璂(qí)出生,因为生母那拉氏当时已经是皇后,所以这个永璂也是嫡子,从乾隆给他取名就可以看出,第一个嫡子永琏,琏字为承宗器之意,第二个嫡子永琮,琮字取宗社之意,第三个嫡子永璂,璂字亦有永固基业之意,由此可见,这时乾隆心里已经把永璂默认为太子。

乾隆皇帝的儿子

《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因为小燕子的横空出世,和皇后闹将起来。乾隆三十年(1765年),南巡途中,皇后那拉氏剪发,惹得乾隆大怒,被打入冷宫,虽然没明着废后,但实际上已经废了,因此永璂也就不是嫡子了,各方面又不突出,只好作罢。

乾隆皇帝的儿子

《还珠格格》中的皇后

而接连三次嫡子的立储不成功,让乾隆深感失望,不得不换个思路,开始将目光投向那些其他的皇子们。

这时,和小燕子打得眉来眼去的皇五子永琪进入了乾隆的视线。这个永琪,年轻轻地比较优秀,无论是写诗作文还是骑射摔跤,都是几个皇子中比较出色的,而且精通蒙语和满语,更对现代数学有些研究,算是个能文能武的全才。

乾隆皇帝的儿子

《还珠格格》中的永琪

可惜的是,永琪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病逝,终年26岁。死前不久,乾隆特意加封永琪为和硕荣亲王,是乾隆皇子中唯一一个生前就获得王爵身份的人,乾隆一方面是想冲喜,另一方面也是对永琪身份的肯定。

永琪死后,直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才秘立皇十五子永琰为储君,这个永琰的妈,就是《还珠格格》里面的令妃,《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

乾隆皇帝的儿子

《还珠格格》中的令妃

乾隆皇帝的儿子

《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帝的儿子夭折的夭折,早死的早死,只剩下7位皇子,分别是:皇四子永珹、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

其中皇十二子永璂因为母亲那拉氏的缘故,已经彻底出局。

皇四子永珹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被过继为乾隆帝的十二叔履亲王胤裪为嗣孙,降袭履郡王;皇六子永瑢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被过继到乾隆帝二十一叔慎郡王胤禧为嗣孙。因此他们名义上不再是乾隆的儿子,所以也失去了资格。

这时候只剩下四位了,分别是皇八子、皇十一子和皇十五子和皇十七子,有意思的是,他们分别是两位母亲生的,贵妃金佳氏生八和十一,皇贵妃魏佳氏生十五和十七。

这四个人中,岁数最大的皇八子永璇有点类似他的五叔弘昼,是个出名的不靠谱,办事荒唐,举止轻浮,乾隆一向不喜欢他,所以自然不可能成为储君。

皇十一子永瑆是个文化人,但是骑射很差,而且为人小气吝啬,当时曾经有一个故事,他的王府中死了一匹马,本来按照惯例应该埋了,可是永瑆下令将马肉煮了,然后当成一天的伙食,在宗室圈中成为笑柄,因此也失去了希望。

皇十七子永璘,当时才8岁,尚未成年,也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各方面都很差,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这样就只有皇十五子永琰了,矬子里拔将军,按照一些后世拍马屁的说法,永琰聪明力学,颇有人望,不过就算不选他也实在没人了,而且他足够命硬,居然坚持活到了即位。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退位前,下旨追封皇贵妃魏佳氏为皇后,给了当时35岁的永琰嫡子的身份,也算是让85岁高龄的乾隆可以摸着胡子老头儿乐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