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译注集注-困

卦四十七兑上坎下

【原文】《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今注】困:卦名。在此有穷困,窘迫之意。

【今译】困:亨通,占问大人则吉,无灾咎。困境中虽有言相说而人皆不信有罪的人无法申辩清楚

《困卦》象征困顿:亨通;占卜结果表明,神通广大的大人物可以获得吉祥,

没有灾祸;此时许下的诺言很难令人相信。

【周易正义】

47坎下兑上。困:亨。

[注]困必通也。处穷而不能自通者,小人也。

[疏]正义曰:困者,穷厄委顿之名,道穷力竭,不能自济,故名为困。亨者,卦德也。小人遭困,则穷斯滥矣。君子遇之,则不改其操。君子处困而不失,其自通之道,故曰困,亨也。

贞,大人吉,无咎。

[注]处困而得无咎,吉乃免也。

[疏]正义曰:处困而能自通,必是履正体大之人,能济於困,然后得吉而无咎,故曰:贞,大人吉,无咎也。

有言不信。

[疏]正义曰:处困求济,在於正身脩德。若巧言能辞,人所不信,则其道弥穷,故诫之以有言不信也。

【集解】困:亨,郑玄曰:坎为月。互体离,离为日。兑为暗昧,日所入也。今上掩日月之明,犹君子处乱代,为小人所不容故谓之困也。君子虽困,居险能悦,是以通而无咎也。

虞翻曰:否二之上,乾坤交,故通也。

贞大人吉,无咎。虞翻曰,贞大人吉,谓五也。在困无应,宜静则无咎。故贞大人吉,无咎。

有言不信。虞翻曰:震为言,折入兑,故有言不信,尚口乃穷。

【朱熹注】坎下,兑上。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困者,穷而不能自振之义。坎刚,为兑柔所掩,九二,为二阴所掩,四五,为上六所掩,所以为困。坎险、兑说,处险而说,是身虽困而道则亨也。二五刚中,又有大人之象,占者处困能亨,则得其正矣。非大人其孰能之?故曰贞。又曰大人者,明不正之小人不能当也。有言不信,又戒以当务晦默,不可尚口,益取困穷。

【原文】《彖》曰:「困」,刚掩也。险以说,因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贞大人吉」,以刚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今注】此释《困》卦卦名及卦辞之义。刚掩:指《困》卦阳刚被阴柔所掩,其有两层含义:1,《困》卦下坎上兑,坎为刚,兑为柔,坎刚被兑柔所掩。2,《困》九二被六二所掩,九三、九四为上六所掩。曰二五为阴所掩也,亦可备一说。有掩蔽之义。险以说:《困》下坎为险上兑为说。困而不失其所:《困》阳被阴所掩故曰困,但《困》上兑悦,下坎为通,故不失其所,即亨。如《系辞》所言:困,穷而通。其,大概。唯,犹是。刚中:《困》二五居中。尚口乃穷:《困》上兑为口,但兑一阴居上,故曰穷,穷,穷尽。《礼记·檀弓》充充如有穷。郑注:事尽理曲为穷。

【今译】《彖传》说:困,阳刚被阴柔掩蔽。虽处危险之中而乐观喜悦,穷困而不失其道,故亨通。这恐怕只有君子才能做到吧。占问大人吉祥,因内外卦皆以阳刚居中。虽有方相劝而不相信,崇尚空口无凭,必遭穷困。

【周易正义】《彖》曰:困,刚揜也。

[注]刚则揜於柔也。

[疏]正义曰:此就二体以释卦名,兑阴卦为柔,坎阳卦为刚,坎在兑下,是刚见揜於柔也。刚应升进,今被柔揜,施之於人,其犹君子为小人所蔽以为困穷矣。

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

[注]处险而不改其说,困而不失其所亨也。

[疏]正义曰:此又就二体名训以释亨德也。坎险而兑说,所以困而能亨者,良由君子遇困,安其所遇,虽居险困之世,不失畅说之心,故曰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也。

其唯君子乎?贞,大人吉,以刚中也。

[注]处困而用刚,不失其中,履正而能体大者也。能正而不能大博,未能说困者也,故曰贞,大人吉也。

[疏]正义曰:其唯君子乎者,结叹处困能通,非小人之事,唯君子能然也。贞,大人吉,以刚中者,此就二五之爻,释贞,大人之义。刚则正直,所以为贞,中而不偏,所以能大。若正而不大,未能济困,处困能济,济乃得吉而无咎也,故曰贞,大人吉,以刚中也。

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注]处困而言,不见信之时也。非行言之时,而欲用言以免,必穷宅也。其吉在於贞、大人,口何为乎?

[疏]正义曰:处困求通,在於修德非用言以免困。徒尚口说,更致困穷,故曰尚口乃穷也。

【子夏注】刚则困,见揜于柔也。险而能说,虽困而通也。君子之行,存乎素也。困而自辨,而不责于人,修齐其德以自济也。五为众之归焉。刚而能干,中而得当,大人之正也。亨困而吉,何咎之有乎。困而尚口,斯穷之矣,何所信乎,故君子饰行以亨困,而不以言也。

【集解】《彖》曰:困,刚弇也。荀爽曰:谓二五为阴所弇也。

险以说,荀爽曰:此本否卦。阳降为险,阴升为说也。

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荀爽曰:谓二虽弇阴陷险,犹不失中,与正阴合,故通也。喻君子虽陷险中,不失中和之行也。

贞大人吉,以刚中也。荀爽曰:谓五虽弇于阴,近无所据,远无所应,体刚得中,正居五位,则吉无咎也。

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虞翻曰:兑为口,上变口灭,故尚口乃穷。荀爽曰:阴从二升上六,成兑。为有言。失中,为不信。动而乘阳,故曰尚口乃穷也。

【朱熹注】《彖》曰:「困」,刚掩也。以卦体释卦名。

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贞,大人吉」,以刚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以卦德、卦体释卦辞。

【原文】《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今注】此释《困》卦卦爻之象。泽无水:《困》卦下坎上兑,坎为水在下,兑为泽在上,水在泽下而泽上枯,故泽无水。致,犹援。遂sui,行。

【今译】《象传》说:水在泽下而泽上无水,《困》卦之象。君子效此当舍弃生命以实现志向。

《困卦》的卦象是,坎水下兑泽上,为泽中无水之表象,象征困顿;作为君子应该身处穷困而不气馁,为实现自己的志向,不惜牺牲生命。

【周易正义】《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注]泽无水,则水在泽下,水在泽下,困之象也。处困而屈其志者,小人也。君子固穷,道可忘乎?

[疏]正义曰:泽无水,困者,谓水在泽下,则泽上枯槁,万物皆困,故曰泽无水困也。君子以致命遂志者,君子之人,守道而死,虽遭困厄之世,期於致命丧身,必当遂其高志,不屈挠而移改也,故曰致命遂志也。

【子夏注】泽无水,涸而无润也。夫积行以成其德,虽致命,终遂其道。君子之志,刚而不可拔也,故能致困而不可失其道也。

【集解】《象》曰:泽无水,困。王弼曰:泽无水,则水在泽下也。水在泽下,困之象也。处困而屈其志者,小人也。君子固穷,道可忘乎?

君子以致命遂志。虞翻曰:君子谓三,伏阳也。否坤为致,巽为命,坎为志,三入阴中,故致命遂志也。

【朱熹注】《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水下漏,则泽上枯,故曰泽无水。致命,犹言授命,言持以与人而不之有也。能如是,则虽困而亨矣。

【原文】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

《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今注】株,先儒有解为枯木者,或为根者,或为树干者。由爻意观之,似树干为胜。岁,年。觌di,见。幽不明:初六为阴柔而居最下,故曰幽,幽即不明,先儒有谓不明是释经文中幽字者。

【今译】初六:困坐在树干上,在幽暗的山谷中,三年不能与人见面。

屁股卡在木桩上坐立不安,退隐到幽深的山谷里,三年不与外人相见。

臀部挨了刑杖打,被关进牢房,三年不见外界天日。

《象传》说:进入幽暗峡谷幽暗不明。

入于幽谷,就是进入荒僻阴暗不见天日的地方,比喻处境极其困难,看不到一线希望。

【周易正义】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

[注]最处底下,沈滞卑困,居无所安,故曰臀困于株木也。欲之其应,二隔其路,居则困于株木,进不获拯,必隐遯者也,故曰:入于幽谷也。困之为道,不过数岁者也。以困而藏,困解乃出,故曰三岁不觌也。

[疏]初六臀困于株至三岁不觌。正义曰:臀困于株木者,初六处困之时,以阴爻最居穷下,沈滞卑困,居不获安,若臀之困于株木,故曰臀困於株木也。入于幽谷者,有应在四,而二隔之,居则困株,进不获拯,势必隐遯者也,故曰入于幽谷也。三岁不觌者,困之为道,不过数岁,困穷乃出,故曰三岁不觌也。

《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注]言幽者,不明之辞也。入于不明,以自藏也。

[疏]正义曰:幽不明者,《象》辞惟释幽字,言幽者,正是不明之辞,所以入不明,以自藏而避困也。释株者,初不谓之株也。

【子夏注】能济困者,刚直也。初以柔弱居于困穷,而不安其所也。而欲上应于二,为二所吝,幽于坎底,以至于三岁而无所见,不明之至也。

【集解】初六:臀困于株木。《九家易》曰:臀谓四。株木,三也。三体为木。泽中无水,兑金伤木,故枯为株也。初者四应,欲进之四,四困于三,故曰臀困于株木。

干宝曰:兑为孔坎,坎为隐伏。隐伏在下,而漏孔穴,臀之象也。

入于幽谷,三岁不觌。《九家易》曰:幽谷,二也。此本否卦。谓阳来入坎,与初同体,故曰入幽谷。三者阳数。谓阳陷险中,为阴所弇,终不得见。故曰三岁不觌也。

《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荀爽曰:为阴所弇,故不明。

【朱熹注】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臀,物之底也。困于株木,伤而不能安也。初六以阴柔处困之底,居暗之甚,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原文】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象》曰:「困于酒食」,中有庆也。

【今注】朱绂fu,一曰宗庙祭服;一曰君王之服,古时天子三公九卿朱绂,诸侯赤绂。中有庆:九二居中而有中德,故中有庆。

【今译】九二:被酒食所困酒醉饭饱,红色祭服刚被送来。正好用一祭祀。此爻出征则有凶。但无咎害。

为醇酒美食所困扰而穷于应付,高官厚禄就将来到,应当用丰美的酒食祭祀神灵;出兵征战即使遇到凶险,也不会受到伤害。

《象传》说:醉于酒食,守中道而有福庆。

为醇酒美食所困扰而穷于应付,并不是很可怕的事,只要内心坚持中道,纯正而有主见,就会有喜庆之事到来。

【周易正义】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注]以阳居阴,尚谦者也。居困之时,处得其中。体夫刚质,而用中履谦,应不在一,心无所私,盛莫先焉。夫谦以待物,物之所归;刚以处险,难之所济。履中则不失其宜,无应则心无私恃,以斯处困,物莫不至,不胜丰衍,故曰困于酒食,美之至矣。坎,北方之卦也。朱绂,南方之物也。处困以斯,能招异方者也,故曰朱绂方来也。丰衍盈盛,故利用享祀。盈而又进,倾之道也。以此而征,凶谁咎乎?故曰征凶无咎。

[疏]九二困于酒食至无咎。正义曰:困于酒食者,九二体刚居阴,处中无应。体刚则健,能济险也。居阴则谦,物所归也。处中则不失其宜,无应则心无私党。处困以斯,物莫不至,不胜丰衍,故曰困于酒食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者,绂,祭服也。坎,北方之卦也。绂,南方之物。处困用谦,能招异方者也。故曰朱绂方来也。举异方者,明物无不至,酒食丰盈,异方归向,祭则受福,故曰利用享祀。征凶无咎者,盈而又进,倾败之道,以征必凶,故曰征凶。自进致凶,无所怨咎,故曰无咎也。

《象》曰:困于酒食,中有庆也。

[疏]正义曰:中有庆者,言二以中德被物,物之所赖,故曰有庆也。

【子夏注】刚而得中,为初三之附,丰于所资,困酒食者矣。酒食困,有位而得其民,则受其命服,而朱绂来矣。夫以位卑而有民利,洁敬以奉上,恃权而凌征之凶也。卑以自守,得无咎矣。

【集解】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案:二本阴位,中馈之职。坎为酒食,上为宗庙,今二阴升上,则酒食入庙。故困于酒食也。上九降二,故朱绂方来。朱绂,宗庙之服。乾为大赤,朱绂之象也。

利用享祀,征凶。无咎。荀爽曰:二升在庙,五亲奉之,故利用享祀。阴动而上,失中乘阳;阳下而陷,为阴所弇,故曰征凶。阳降来二,虽位不正,得中有实;阴虽去中,上得居正,而皆免咎,故曰无咎也。

《象》曰:困于酒食,中有庆也。翟元曰:阳从上来,居中得位,富有二阴,故中有庆也。

【朱熹注】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亨祀,征凶,无咎。困于酒食,厌饫苦恼之意。酒食,人之所欲,然醉饱过宜,则是反为所困矣。朱绂方来,上应之也。九二有刚中之德,以处困时,虽无凶害,而反困于得其所欲之多,故其象如此。而其占利以享祀,若征行则非其时,故凶,而于义为无咎也。

《象》曰:「困于酒食」,中有庆也。

【原文】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象》曰:「据于蒺藜」,乘刚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祥也。

【今注】困于石,指乱石挡道。据,占据。宫,宫室。乘刚:六三乘凌九二之刚。不详:一本作不详,详、详通。三是位不为天所佑,故不祥之兆。即《系辞》所谓死期将至。详,善。有人训为详审,可备一说。

【今译】六三:乱石挡道,又有蒺藜jili据于其上,入于宫室而看不到妻子。凶。

困在石头下面,站在蒺藜之上;刚刚回到家中,又不见了自家妻室,凶险接二连三来到身边。

被捆在嘉石上示众,又被关在四周有蒺藜的牢里,释放回到家里,妻子却不在了,凶险。

《象传》说:蒺藜据其上,阴柔乘凌九二阳刚,进入宫室而见不到其妻,乃不祥之兆。

据于蒺藜,就是说阴柔凌驾在阳刚之上,情形就像是站在刺人的蒺藜上面,十分困窘。入于其宫,不见其妻,说明祸不单行,已经饱受各种困扰,家门又惨遭不幸,实在是不吉祥的兆头。

【周易正义】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注]石之为物,坚而不纳者也,谓四也。三以阴居阳,志武者也。四自纳初,不受已者。二非所据,刚非所乘。上比困石,下据蒺藜,无应而入,焉得配偶?在困处斯,凶其宜也。

[疏]六三困于石至不见其妻凶。正义曰:困于石,据于蒺藜者,石之为物,坚刚而不可入也。蒺藜之草,有剌而不可践也。六三以阴居阳,志怀刚武,己又无应,欲上附於四,四自纳於初,不受己者也,故曰困于石也。下欲比二,二又刚阳,非己所据,故曰据于蒺藜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者,无应而入,难得配偶,譬於入宫,不见其妻,处困以斯,凶其宜也,故曰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也。

《象》曰:据于蒺藜,乘刚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祥也。

[疏]正义曰:乘刚者,明二为蒺藜也。不祥也者,祥,善也、吉也。不吉,必有凶也。

【子夏注】柔以居困,力不堪也。欲其往而困于四坚于石也。欲其安而据于二难于蒺藜也。进退无可安所存乎,以至于失位而殒身也。位之不当,不足亨,困不祥之至也。

【集解】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虞翻曰:二变正时,三在艮山下,故困于石。蒺藜,木名。坎为蒺藜。二变艮手,据坎。故据蒺藜者也。

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虞翻曰:巽为入。二动艮为宫,兑为妻,谓上无应也。三在阴下,离象毁坏,隐在坤中,死其将至,故不见其妻,凶也。

《象》曰:据于蒺藜,乘刚也。案:三居坎上,坎为藂棘而木多心,蒺藜之象。

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祥也。《九家易》曰:此本否卦,二四同功为艮。艮为门阙,宫之象也。六三居困,而位不正,上困于民,内无仁恩,亲戚叛逆,诛将加身。入宫无妻,非常之困,故曰不祥也。

【朱熹注】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阴柔而不中正,故有此象,而其占则凶。石,指四,蒺藜,指二,宫,谓三,而妻则六也。其义则《系辞》备矣。

《象》曰:「据于蒺藜」,乘刚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祥也。

【原文】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象》曰:「来徐徐」,志在下也。虽不当位,有与也。

【今注】徐徐,缓缓安行之状。志在下:九四之阳与初六之阴相应,故九四之志在于应下之初六。虽不当位,有与也:九四以阳居阴为不当位,但九四与初六相应,故曰有与。有与,即有援助。

【今译】九四:缓缓安行而来,困窘于金车遇险,虽有吝难,却有好的结果。

慢腾腾姗姗来迟,原来是被一辆豪华金车所困而不能脱身,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最终会有好的结局。

犯人被关在囚车里,慢慢走来。这很不幸,但最后被释放了。

《象传》说:缓缓而来,其志在于应下之初六。虽不当位,却有援助。

来徐徐,表明没有飞黄腾达的奢望,一心想着屈尊下士来摆脱困境;虽然所处地位不妥当,不能胜任职务,却能得到志同道合者的支持。

【周易正义】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注]金车,谓二也。二刚以载者也,故谓之金车。徐徐者,疑惧之辞也。志在於初而隔於二,履不当位,威令不行。弃之则不能,欲往则畏二,故曰来徐徐,困于金车也。有应而不能济之,故曰吝也。然以阳居阴,履谦之道,量力而处,不与二争,虽不当位,物终与之,故曰有终也。

[疏]九四来徐徐至有终。正义曰:何氏云:九二以刚德胜,故曰‘金车’也。徐徐者,疑惧之辞。九四有应於初而碍於九二,故曰困于金车。欲弃之,惜其配偶疑惧,而行不敢疾速,故来徐徐也。有应而不敢往,可耻可恨,故曰吝也。以阳居阴,不失谦道,为物之所与,故曰有终也。

《象》曰:来徐徐,志在下也。

[注]下谓初也。

虽不当位,有与也。

[疏]正义曰有与者,位虽不当,执谦之故,物所与也。

【子夏注】初为之,应二刚困之,故迟迟而来,以待其间也。位之不当,不足亨,困可惜也。虽困于二,终归其应,金车刚而能载也。

【集解】九四:来荼荼,困于金车,吝,有终。虞翻曰:来欲之初。荼荼,舒迟也。见险,故来荼荼。否乾为金,乾为舆。之应历险,故困于金,车易位得正,故吝,有终矣。

《象》曰:来荼荼,志在下也。王弼曰:下谓初。

虽不当位,有与也。崔觐曰:位虽不当,故吝也。有与于援,故有终也。

【朱熹注】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初六、九四之正应。九四,处位不当,不能济物,而初六方困于下,又为九二所隔,故其象如此。然邪不胜正,故其占虽为可吝,而必有终也。金车为九二,象未详。疑坎有轮象也。

《象》曰:「来徐徐」,志在下也。虽不当位,有与也。

【原文】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说」,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今注】劓刖yiyue,是古代割鼻断足之刑。又有人训劓刖为不安貌。赤绂chifu解见上。乃,于是。徐,缓慢。说即脱。志未得:九五与九二无应,又被上六之阴所掩,故其志未得行。以中直:九五以阳居中得正,故曰中直。直,犹正。《文言》:直其正也。受福:祭祀享受福。

【今译】九五:割鼻断足之刑,困窘因赤绂而起,于是徐徐脱下赤绂,宜于祭祀。

用割鼻子剁脚的酷刑治理天下,就会被自身所处的尊贵地位所困扰;但慢慢地又会走出困境,应当虔诚地祭祀神灵,才能保证前景顺利。

被穿红衣的人抓去,割掉鼻子,砍断了脚,后来逐渐逃脱,赶快祭祝求神保佑。

《象传》说:受割鼻断足之刑,其志愿未得实现。于是慢慢脱下,因有中正之德。适合于祭祀,受到福庆。

用割鼻子剁脚的酷刑治理天下,表明处在至高无上的显赫位置上,如果不恤民命,滥施酷刑,就会落得个孤家寡人,被困在众叛亲离的尊位上,摆脱困境走向亨通的志向就难以实现。慢慢地又会走困境,完全是由于坚守中庸、保持正直品德的结果;应当虔诚地祭祀神灵,才能保证前景顺利,就是说诚心敬神,可以时时接受神灵恩赐的福分,求得吉祥顺利。

【周易正义】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

[注]以阳居阳,任其壮者也。不能以谦致物,物则不附。忿物不附而用其壮猛,行其威刑,异方愈乖,遐迩愈叛。刑之欲以得,乃益所以失也,故曰劓刖,困于赤绂也。二以谦得之,五以刚失之,体在中直,能不遂迷困而徐能用其道者也。致物之功,不在於暴,故曰徐也。困而后乃徐,徐则有说矣,故曰困于赤绂,乃徐有说也。祭祀,所以受福也。履夫尊位,困而能改,不遂其迷以斯祭,祀必得福焉,故曰利用祭祀也。

[疏]九五至利用祭祀。正义曰:九五以阳居阳,用其刚壮,物不归已。见物不归,而用威刑,行其劓刖之事。既行其威刑,则异方愈乖,遐迩愈叛。兑为西方之卦,赤绂南方之物,故曰劓刖,困於赤绂也。此卦九二为以阳居阴,用其谦退,能招异方之物也。此言九五刚猛,不能感异方之物也。若但用其中正之德,招致於物,不在速暴而徐徐,则物归之而有说矣,故曰乃徐有说也。居得尊位,困而能反,不执其迷,用其祭祀,则受福也。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说,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疏]正义曰:志未得也者,由物不附己,己德未得,故曰志未得也。乃徐有说,以中直也者,居中得直,不贪不暴,终得其应,乃宽缓修其道德,则得喜说,故云乃徐有说,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者,若能不遂迷志,用其中正,则异方所归,祭则受福,故曰利用祭祀,受福也。

【子夏注】物莫能两大,二之丰则五道减矣。二以刚得众,而五怒其甚也。将欲刑之上,下敌应不能胜也,故困之免矣。夫居尊以忿失其道也。终以中直久而说矣。至诚感神,况赤绂乎。故精意乃受其佑矣。

【集解】九五:劓刖,困于赤绂,虞翻曰:割鼻曰劓。断足曰刖。四动时震为足,艮为鼻。离为兵,兑为刑。故劓刖也。赤绂谓二。否乾为朱,故赤。坤为绂,二未变应五,故困于赤绂也。

乃徐有说,虞翻曰:兑为说,坤为徐,二动应已,故乃徐有说也。

利用祭祀。崔觐曰:劓刖,刑之小者也。于困之时,不崇柔德,以刚遇刚,虽行其小刑,而失其大柄,故言劓刖也。赤绂,天子祭服之饰。所以称困者,被夺其政,唯得祭祀。若《春秋传》曰:政由宁氏,祭则寡人。故曰困于赤绂。居中以直,在困思通。初虽踅穷,终则必喜,故曰乃徐有说。所以险而能说,穷而能通者,在困于赤绂乎!故曰利用祭祀也。案:五应在二,二互体离。离为文明,赤绂之象也。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陆绩曰:无据无应,故志未得也。二言朱绂,此言赤绂。二言享祀,此言祭祀。传互言耳,无他义也。谓二困五,三困四,五初困上,斯乃迭困之义。

乃徐有说,以中直也。崔觐曰:以其居中,当位,故有悦。

利用祭祀,受福也。荀爽曰:谓五爻合同,据国当位,而主祭祀,故受福也。

【朱熹注】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劓刖者,伤于上下。上下既伤,则赤绂无所用,而反为困矣。九五当困之时,上为阴掩,下则乘刚,故有此象。然刚中而说体,故能迟久而有说也。占具象中,又利用祭祀,久当获福。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说」,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原文】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

《象》曰:「困于葛藟」,未当也。「动悔有悔」,吉行也。

【今注】葛藟lei,葛藤缠绕之草。臲卼niewu,慌惑动摇不安之貌。曰,思谋之辞。未当:上六处卦之上穷极而乘刚,故其位未当。动悔有悔:案动悔有悔,吉行也以上下文思之,以吉行释动悔似文义难通,故先儒之解,恐多有不妥。疑前悔字当作晦,晦有迟义,乃言动迟则有悔,此正与吉行之义协,故可取之。行吉:上六为困之终,知悔而能去之,而有吉。行是释征。

【今译】上六:困于草莽,慌惑不安,思谋动则悔,虽然有悔,出征则吉。

困在纷乱缠绕的葛藤中,身临摇摇欲坠的山石之间,假如说动辄zhe会后悔,那就早点行动,让悔悟快点到来,向前进军会迎来吉祥。

《象传》说:被草莽所困,其位未当,动迟而有悔,行则吉。

困在纷乱缠绕的葛藤中,说明所处位置不是十分妥当,脚下尚有难以解脱的绊索,因此困难重重。假如说动辄会后悔,那就早点行动,让悔悟快点到来,这是十分明智的举动,早些悔悟,把危险抛在身后,前途就会无比吉祥顺利。

【周易正义】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

[注]居困之极,而乘於刚,下无其应,行则愈绕者也。行则缠绕,居不获安,故曰困于葛藟于臲卼也。下句无困,因於上也。处困之极,行无通路,居无所安,困之至也。凡物穷则思变,困则谋通,处至困之地,用谋之时也。曰者,思谋之辞也。谋之所行,有隙则获,言将何以通至困乎?曰动悔,令生有悔,以征则济矣,故曰动悔有悔,征吉也。

[疏]上六困于葛藟至征吉。正义曰:葛藟,引蔓缠绕之草,臲卼,动摇不安之辞。上六处困之极,极困者也。而乘於刚,下又无应,行则缠绕,居不得安,故院困於葛藟於臲卼也。应亦言困於臲卼,困因於上,省文也。凡物穷则思变,困则谋通,处至困之地,是用谋策之时也。曰者,思谋之辞也。谋之所行,有隙则获,言将何以通至困乎?为之谋曰:必须发动其可悔之事,令其有悔可知,然后处困求通,可以行而获吉,故曰动悔,有悔,征吉。

《象》曰:困于葛藟,未当也。

[注]所处未当,故致此困也。

[疏]正义曰:未当也者,处於困极,而又乘刚,所处不当,故致此困也。

动悔,有悔,吉行也。

[疏]正义曰:吉行者,知悔而征,行必获吉也。

【子夏注】柔之为物,不能通于困,当困之终然,可征矣。居于上,而果于刚,欲其退也。为葛藟系之,欲其处也。臲卼而难据,皆不离于困也。柔弱质也,不能专断,语其治也。何哉曰动悔有悔,其处也,则征矣,乃吉行也。

【集解】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兀,虞翻曰:巽为草莽,称葛藟,谓三也。兑为刑人。故困于葛藟,于臲兀也。

曰动悔有悔,征吉。虞翻曰:乘阳,故动悔。变而失正,故有悔。三已变正,已得应之,故征吉也。

《象》曰:困于葛藟,未当也。虞翻曰:谓三未变,当位应上故也。

动悔有悔,吉行也。虞翻曰:行谓三,变乃得当位之应,故吉行者也。

【朱熹注】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以阴柔处困极,故有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之象。然物穷则变,故其占曰,若能有悔,则可以征而吉矣。

《象》曰:「困于葛藟」,未当也。「动悔有悔」,吉行也。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