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记忆之四十四、贡村与南漪湖

宣城记忆之四十四、贡村与南漪湖

四十四、贡村与南漪湖

邢少山

位于宣州区洪林镇的 南漪湖畔,有一个古老的村落叫贡村。贡村村里至今还留下一块巨石,上面嵌刻着一个巨大的贡字。人们说,整亇村庄的地形也像一亇贡字,而且这亇村的人绝大部都姓贡。贡,贡,贡,这些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南漪湖与这湖边的贡村究竟有多大关系,今天我就来说说这个事。

南漪湖有一部分, 位于宣州和郎溪交界处,东纳郎川河、华桥河诸水,西注水阳江。整亇湖是三面环山,有九嘴十三湾,是皖南第一大淡水湖泊,总面积189平方公里,丰水期总水面积可达32万亩,富航运、灌溉、养殖之利,南漪湖自古有日产斗金,夜生斗银的美誉。简称南湖、漪湖。然而它的本名原来叫北漪湖。

宣城记忆之四十四、贡村与南漪湖

这是奇怪了?按理说,南 与北是两个不同的方位,这怎么会错位呢,这不有点南辕北辙了吗?我弄不懂;刚才你有终,简称漪湖,这个漪字又是什么意恩?要回答这两个问题,一是要弄清南漪湖的水质情况;二是还有一段历史故事,这亇历史故事就发生在湖边的贡村。而且连南漪湖这个名字与贡村有关。

贡村,它在古代是一个大村落,人们习惯称为 大贡村。大贡村的祖先是孔子七十二门生之一的子贡。据《史记》记载,端木氏源自黄帝,帝有二子,长子少昊,次子昌意……传至20世生子端木赐,字子贡。贡姓历史上有三公,即春秋黎阳侯、孔子之徒端木赐子贡;西汉御史大夫贡禹;南宋武德大夫贡祖文。

宣城记忆之四十四、贡村与南漪湖

靖康时(1126年),贡祖文和岳飞合力抗金,扈从康王(即赵构,宋徽宗的九子)南渡。从济州(山东巨野)到应天(河南商丘)至康王登基,史称高宗。因贡祖文护驾有功,被高宗封为都总军将,与岳飞成皇帝的重臣。金兵追赶高宗至建康(南京),贡祖文一路护驾随从。最后无奈,高宗被迫舟航东海,金兀术追至海也,鞭长莫及,只能望海兴叹。金兵欲要退往镇江,时韩世忠力在黄天荡(镇江金山寺南岸口)与金兵交战,打得金兵逃串。金兀术逃至建康时,又遇镇守秣陵要冲的贡祖文率兵迎击,并与宜兴赶来的岳飞相会合,在新城(今江苏江宁)把金兵打得狼狼大败。因贡公战功显赫,被高宗任为秣陵总镇,嘉封为武德大夫。

宣城记忆之四十四、贡村与南漪湖

此后,贡祖文在江南游弋,他看中了宣城南漪湖畔的一块风水宝地。这里,物产丰饶,交通便利,气候宜人。贡祖文便将他的家安顿在这里,即现今的宣州区洪林镇的这块地方。后来人口繁延越来越多。到了元至治年间,贡氏七世孙贡奎获赠翰林直学士。至正十五年(1355)其子贡师泰也当上了礼部尚书,户部尚书,贡氏后族逐渐兴旺起来。第六代贡士峻就开始大力营造庄园,贡村成了一个风雅的园林别墅。园林有9堂、8亭、5斋轩;4楼、4祠、4园院;还有桥、坊、池、场几十处。各取名为濯缨楼、独坐园、退息斋、淡然轩、秀野堂、云林书屋、南湖道院、解元坊、流觞台、鸥波桥、鹅池,名字极其雅致。贡家为纪念先祖子贡,后裔还建立了子贡园。人们现仍然能在贡村看到的流觞台。

宣城记忆之四十四、贡村与南漪湖

然而,在很早以前,这里就有一个两面环村的一个湖泊,坐落在村的东北面。贡家为纪念祖先子贡,取忆字名,将这个湖取名忆湖。但此湖风值水而漪生,日薄山而岚出,水质清纯,激水不漪 ,漪就是这么个含意,贡家人叫它叫它漪湖了,根据当时湖的方位,又唤它为北漪湖,加个方位词北字。

然而,贡家对于南宋王朝的感情刻骨铭心,他们认为这个北字恶心。贡家有人提议,为纪念南宋王朝,干脆把北漪湖 改名为南漪湖,这是情感词,是爱国的政治感情所致,从此这个湖泊就叫南漪湖了,而亲切地简称南湖。关于这个说法在《山水》一书中均有记载:南湖在宅东北,本名北漪湖,吾检院南漪湖府君宋人也,历元之世,隐居不仕,志在南宋,遂易湖名,而因以自号。故 北漪湖 叫南漪湖 ,简称南湖 了。

宣城记忆之四十四、贡村与南漪湖

有一次,我们去这亇村庄采风,我们走进贡村,在贡村实地探访,并在湖边真正看到了的南漪湖的秀丽场景。那是一亇深秋,这里仍天水一色,青山绿水美得让人心醉,让人们恍惚走入了梦境。浩淼的湖面,水平静如镜,这座古老的村庄就这么静静地嵌镶在湖边。我们放眼远望:平静的湖面被阳光一照,如镜里跳动起无数耀眼的光斑,并抖动着那地映出的蓝天,白云,红的花,绿的树;湖好像也是活动的,微风吹过,又泛起层层鳞波,碎银似的跳跃着,牵动着我们的心。忽而,又波纹道道,我觉得,它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远处,有飘泊的小船作业:忽而,我们的眼前,又传来隆隆机声,一艘机动船在湖面上急驰而来,驶过我的眼前,它的身后开出了一条白色的浪花。浪花漫游开来,掀起层层细浪,一层一层地慢悠悠拍打着堤岸,产生优美的旋律,仿佛在亲吻着贡村。岸边的垂柳被轻风吹佛,不断点头,好像也在欢迎他们的到来。忽然,村庄的半空中出现人字形的群雁,它们整齐的飞翔,不久落入湖中,忽儿在湖中转圈,忽上忽下,一会儿排成人形;一会儿又排成一字形,好像航空的集体表演。此时,我不禁想起宣城十景之一的《南湖落雁》的诗句来:字写遥天不乱涂,如何肃肃集南湖?时人漫说湖中景,书递麻姑有雁奴。如今,此景不仍然可见么!这里的景色太美了。

宣城记忆之四十四、贡村与南漪湖

我们感到,贡村这座村庄就像一艘巨大的船舶停靠在南漪湖边,我们走在村中的林荫路上,秋日斑斓的光影仿佛是从远处湖面跳上来的一尾尾鱼,在你的周围游动。家家户户门户大开,院屋里人们各自在忙碌着,有老人在晒太阳,小孩嬉戏。拐过几道弯,一株参天银杏耸立我们眼前,树前立有一块铭牌,上面写着安徽省一级古树,并署树名白果树和树年龄800年作了说明。

宣城记忆之四十四、贡村与南漪湖

啊,我们知道,宣城古代是白果之乡啊,白果树只生长在山区,怎么跑到湖边上来,令人惊奇。啊,它是要真正记明宣城是白果之乡。这,宣城已有确实证据了呀。在宋代年间,梅圣俞把家乡的特产银杏寄给欧阳修,欧有诗曰: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问予得之谁,太老远且贫。霜野摘林实,京师寄时新。封包虽甚微,采掇皆躬亲。物贱以人贵,人贤弃而沦。开缄重嗟惜,诗以报慇勤。我们看那银杏树,它高高地耸立在天空,枝繁叶茂。我们看那宽大的银叶,好像留下道金色印记;那群舞的枝干,好像把树干扩展。它们在阳光下轻快的摇曳、欢歌。那银杏果,在一场秋风里,它的果实如约而至,那发亮的银白在金色的秋阳下辉映篮天。它带着绚丽,带着微笑。忽然,一阵秋风从湖面上吹来,它们散落在地上,向我们吟唱生命的接力赞歌。又仿彿在向人们述说这里古老的历史。

宣城记忆之四十四、贡村与南漪湖

接着,我们拐过几戶人家,便看到了有三块石材组成流觞台。石面上凿有篆书贡字纹的u形流水槽沟,上面有精美的图案。流殇台整体长约2.7米、宽约2米、厚约0.65米。据贡氏后代说,流觞台中的贡字上端是开口的,这端在当时是与花园里的水池相连的。文人骚客们相约围站在流觞台前,随着流觞的停走而开怀畅饮、吟诗作赋。看着这流觞石,我们不禁想起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绘过的场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那是古代文人借助于自然流淌的曲水品酒拈韵、即兴遣怀的雅事。像这样用巨石凿制成的流觞台,委实不多。由此也可想见当年的富华和盛况。流殇台是千年古村落尚存的历史遗迹之一。在我国,目前发现仅此一件,特别珍贵。

宣城记忆之四十四、贡村与南漪湖

是啊,这三块古老的石头,终生享受闪烁,以贡字来命名,入了贡氏家族。没有拥抱,没有亲吻,只有留存。他们一直蜷缩着,用灰尘蒙住自已的脸,用淤泥藏着自己的身。他们载着一部厚厚的家族史,他们珍视永恒,他们不离不弃,时刻商量着三人共同背负的使命,讲述着贡家的历史与辉煌,海枯石烂不变心。他们还等待一亇新时代的到来。今天,它们终于等到了,人们把它们视为珍宝,作为留存。一年到头,多少人来朝拜,多少人来赞颂。它们今天不只贡氏宝贝,它们变成了宣城乃至中华民族的新宠。

宣城记忆之四十四、贡村与南漪湖

我们又在村中转悠,还发现一些陈年的老房遗址及散落的精工雕琢的古磉墩、残碑、断石柱等碎片。这些足以说明贡村过去辉煌。那几尊栩栩如生的石狮子竟然躲进了院墙里,寻找到保存下来的空间。不然,有可能早被人们另作他用了。据村民们说,修路时还发现的许多精美大石雕,依然被埋回土里了,等需要的时候再挖出来。这是一种奇妙的有着本士特色的保存文物的方法,不能不赞叹贡村人对文物的热爱与贡献。据了解,现在政府及是这里的文物非常重视,已来了几次来考察、测量、监管。现在已经在做方案,怎样把振兴乡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

宣城记忆之四十四、贡村与南漪湖

贡村与南漪湖,现在人们很重视这一历史文化遗存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久将推出旅游+观光+休闲+置业的项目,使南漪湖充分呈现出本土的独质;把贡村作为文化与爱国主义教材来运用,作为研学基地,探讨千年古村落贡村与南湖的人文历史等等。这些举措,无凝对宣城人民继承文化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都是有益的。我市是文化大市,也是山水生态大市,政府对文化与生态坚持保护利用,加强对优秀传统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很重视,将生态文化的软实力,将贡村与南湖的契合,为民族立魂,为生态文化兴市作出贡献,一定要在贡字上的做文章,做好文章,为宣城的发展作出最深沉,最持久的贡献!

宣城记忆之四十四、贡村与南漪湖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