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太和海安故乡旧事——抬屋

海安头条南通头条

抬屋,就是将房屋整体抬起,从甲地搬移到乙地。我曾数次目睹过抬屋的过程,觉得应该记述一下。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农业学大寨一年大干,二年大变,三年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中,苏中农村大搞田园方整化,土地成片,居住成线。多数农户都要从老庄子上搬到新住宅地,条件好的人家拆旧建新,条件差的人家就将旧房子整体搬移抬走,俗称抬屋。

程太和海安故乡旧事——抬屋

抬屋是由村里(当时称大队)统一安排的。过去农村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茅草房,传统的屋架是五架梁三架建,四周夯土筑墙,留出门和简易的窗户。搬迁抬屋时,只要去掉土墙(老土墙是很好的农家肥,队里以后会安排人运到农田的),用粗壮的杂木、毛竹、铅丝、绳子等将房屋结构固定好,然后七八十人或百余人就可以将房屋抬起缓缓行走了。老住宅离新址有远有近,远的差不多一里多路,近的也有二三百米,抬屋经过的地方事先要填平沟坎,以便方便抬屋的人行走。

记得那年我们生产队集中抬屋的时间是10月份,抬屋要经过的田地有一片棉花田,生产队就组织部分劳力先把棉田里的棉花秆拔了,小墒沟也填平了。抬屋时,被抬房子的山头处,房主要插上一杆红旗,梁上要贴几张小红纸,旧俗说,这样沿途可以避邪。抬屋时,参加抬屋的人很多。

那么多人抬着一栋房子在地里缓缓移动,一定有一个总指挥来协调动作,总指挥一般是木匠师傅。被抬房屋的主人家对于人工是不花钱的,所有参与抬屋的人均由生产队记工分。当然,被抬房屋的主人家为了表达谢意,会分发一些糖块、香烟给抬屋的人。房子的地基是事先按照老房子地基的尺寸准备好了的,房子到了新址一落地,一小串鞭炮放一下就算落成。

程太和海安故乡旧事——抬屋

旧址搬新居,总共就是一顿饭的工夫。当然,随后生产队还要安排几个男劳力帮这户人家打土墙。一般是两个人过来挖些熟土,两个人和泥。和好了泥,众人一起赤脚踩泥,不时还要翻动一下,把下面的泥翻到表层上来不断地踩踏,等到泥土踩踏得很熟很熟了,才算可以。准备工作完成后,便开始打土墙了。

两人站在屋内,两人站在屋外,轮流用直齿锹(像钉耙齿攀直了的样子)把踩好了的泥垒起来,垒一层,拍打一遍,直到垒到屋檐为止。然后等到土墙风干了,再用直齿锹慢慢地将墙面铲光了。这样整个抬屋搬迁的工程就算完工了。

农村抬屋都是抬的草房子,参加工作后我有幸也看到街上抬的瓦房子,不过这时瓦房上的旺砖、小瓦都卸掉了,只剩下一个木架子而已。

程太和海安故乡旧事——抬屋

我看到的海安街上抬的房子是原海安交通旅社的一座文保房屋。那房屋是楠木结构,在1995年海安旧城改造时,为拓宽宁海北路,县政府决定将交通旅社周边房屋拆迁,并将楠木厅整体搬移至韩国钧故居西侧,且将楠木厅作为规划中的紫石园一景。

当年8月上旬,200多名民工在抬屋总指挥的指令下合力将楠木厅主体结构抬起,在六七十米的搬移行程中,从宁海北路西侧向东侧缓缓移动,其场面之壮观实属罕见。8月21日,《江海晚报》刊登《抬屋记》作专题报道。1998年11月南通市人民政府行文,将海安楠木厅公布为南通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的房屋都是砖混或现浇混凝土结构,抬屋式的搬迁不可能再出现了。但记住那段历史,也是蛮有意思的。

————来源:南通发布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