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人为啥爱去苏州?你可知阜阳与苏州有2500年缘分

苏州人说起苏州城的历史,基本都是从伍子胥奔吴开始。伍子胥本是楚国贵族,按照正常情况,他应该会从一个衣食无忧的公子,顺畅地长成一名位高权重的老爷,不出意外的话,还会是一员楚国大将。但就是有了意外的情况,他不得不从楚国奔逃至吴,在吴国潜心砥砺,协助吴王阖闾建立了不朽的功业,并受命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起了至今仍保留着基本框架的阖闾大城。

伍子胥奔吴

伍子胥并不是一开始就直奔吴国而去的,因为他家与吴地有千里之遥。伍氏家族从参公起,世代繁衍于兹的封邑椒,位于今天的安徽阜阳。他先去了宋国,他想追随的太子建在那里。可是恰巧碰上宋国内乱,无法安居,只好再与太子一起奔郑。在郑国,报仇心切的太子办了件作死的事,反而丢了性命。伍子胥在郑国也待不住了,只能带着太子建的儿子潜行到了吴国。后来的故事就苏州人皆知了。伍子胥助吴王阖闾夺得大位后出任相国,向阖闾提出了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四点建议,最主要的就是筑城,因为要聚民生产、防御备攻,必须有个坚实的大后方。阖闾采纳了伍子胥的意见,这才有了阖闾大城的建造。阖闾大城又称吴大城,也即今天苏州城的雏形,在规模上超过当时各诸侯国的国都。而后来伍子胥因谗言被杀,被吴地的百姓们同情,还给苏州留下了端午祭祀伍子胥的独特风俗传统。苏州还有一条水道,叫胥江;有一个古镇,叫胥口;有一座山峰,叫胥王山……伍子胥这位阜阳人,在苏州留下的印迹无处不在。那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主角吕蒙的故事,和伍子胥很像,都是离开家乡阜阳,效力于吴国君王(当然,是两个不同时期的吴国)。吕蒙的家乡在今天的阜阳市阜南县吕家岗,当时叫汝南富陂。他年少时有大志,因为想摆脱贫贱的日子,便不顾母亲的阻拦去参军作战;后来辗转追随了孙策,又在孙权接掌江东大权之后,获得了孙权的重用,为东吴屡立奇功。最激人奋进的,就是他在吴主孙权的劝说下,折节读书,得到了鲁肃对他非吴下阿蒙的赞叹。还有姜子牙,关于他的许多传说中,有一种是说他的故里在今天的阜阳一带。另一种传说则流传在苏州,说常熟尚湖的得名,就是这位先贤为了躲避纣王而曾隐居在这里钓鱼。有趣的是,我所翻到的阜阳与苏州之关联的这三则正史或野说,竟然都跟军事人才有关。他们或者积极入世为吴地的建设立下汗马功劳,或者隐逸避世归于吴地的山水。

吴地吸引力

纵观从吴地到苏州的发展,不管是在唐代被划分的雄州,还是元代被马可·波罗标志的地城,抑或是明代唐寅赞叹的世间乐土、清代曹雪芹笔下的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乃至当下被称为最强地级市,从来都离不开外来人口和人才的涌入。前有泰伯奔吴,带来中原地区的文明;再有衣冠南渡,带来中原地区的文明和财富;接着是元、明、清运河的疏浚,让苏州汇聚了四方的商贾、货物、文化、财富;如今则得益于上海的辐射和对长三角乃至全国人才的吸引力。发展中的吴地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吸引着更多人的加入。那些行万里路者、眷慕风雅者、功成名就者、急流勇退者、仕途失意者、淡泊名利者,纷纷在江南情结的感召下定居于此,他们不仅带来经济的发展,更促进吴文化的井喷。谈到吴文化,肯定绕不过潘氏。当年的贵潘富潘两家,几乎占据了半座苏州城,尤其是贵潘,一个家族百年间,就出了一名状元、两名探花、九个进士(包括前面三人)、36名举人、21名贡生、142名秀才,即使苏州是以文脉厚重著称,潘家的成就也耀眼。贵潘、富潘不是一个潘,但都是明清时期从安徽迁居到苏州的。而要深入谈科举,一定要说的另一家则是归氏。长洲归氏在唐代时,短短36年间,先后出了归仁绍、归仁泽、归黯、归佾、归系等五名状元,而且还是兄弟状元父子状元祖孙状元,号称天下状元第一家,谁敢不服?到了后来,还有归有光这样的天下名士,谁不仰慕?很有可能,归家来自阜阳。《百家姓》溯源归氏的来历,提出其中一个源流:归姓起源于尧舜时代的后夔,其后裔子孙后来遭到商王武丁的讨伐,大部分归姓族人整族向南迁移。其中一支归族人迁居于颍州汝阴胡地,即今安徽阜阳,在这里建立了胡国。西周初期,归姓胡国被敕封为子爵,故而之后又称胡子国。后来,楚昭王灭了归姓胡子国,又在汝阴西北建立了胡城,辖地仍在今安徽阜阳地区,因此绝大多数的归姓,其郡望都可以溯源到阜阳。当然,不能仅靠姓氏的溯源,就确定归家的郡望,不过根据溯源,确定归氏并不是世代绵延的苏州人,倒是可以的。

加速一体化

所以我们掰掰手指头,阜阳和苏州虽然远隔千里,但有着奇妙的缘分。2500年前的建城,离不开阜阳人;2500年苏州的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也离不开阜阳人——最近,我还在单位隔壁的早餐铺里,吃了一碗阜阳格拉条。阜阳源源不断地向包括苏州在内的四面八方输送人才、人手、人力,从古至今皆如此。但这种输送却不是单向的,譬如当年对苏州人影响极深远的洪武赶散,以苏州为核心的吴地富户,被大量迁移到苏北一带。除了苏北,另一个重要的赶散迁入地,就是朱元璋的老家凤阳。明朝时,阜阳叫作颍州,颍州隶属凤阳府。赶散过去的富户,和当时作为张士诚幕府被流放去凤阳的大量知识分子,同样为颍州带去了文化的影响和资金的输入。单向的输入是输送,双向的则是交流。在2500年的缘分中,阜阳和苏州的交流从未停止过。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今天,这种缘分进一步被双方的相互喊话描摹得浓墨重彩。阜阳市政府的官网上,有这么一句话:站在新的更高起点,承东启西的阜阳,务实、精准、高效,践行新思想,拥抱新时代,展现新气象。那么,作为一名有缘人,苏州人表示,阜阳的承东启西,承续的不仅是横向的空间,更期待能延展出双方纵深的未来。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曹立媛

来源:作者:余嘉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