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永寿县姓氏人口结构分析[姓氏系列3]

一直想根据咸阳地区姓氏情况对关中内部居民结构进行系统、全面分析。最近忙里偷闲,抽空略作小结。不少人总喜欢用西安附近人员流动、方言变异代表全关中,因为西安市区近千年来的居民结构剧变,妄言全关中盆地唐代以来已换血n次,早已失去汉唐风骨,这种言论实在经不起推敲,事实上,关中渭北很多地区,隋唐以来居民变动极为有限,除了之前说到的东府同、华二州,咸阳北五县亦保留诸多土著老民,笔者选择永寿着重分析。

前三大姓依次为李张王,唐代关中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皇室子嗣多聚于此,根据之前推算,京畿道唐代第一大姓很可能是李,而永寿恰好如此。在唐代关内道的进士姓氏分布中,李、王、李、杨、赵分列前五,与关中出土的秦简姓氏差异仅在五大姓的位次。介于李(陇西李)、杨(弘农杨)的郡望加成,唐代两姓实际人数可能并未达到进士姓氏所对应位次。

第四名赵姓是关中西部秦以来便偏高的特征姓氏,天水赵氏曾是本姓第二大郡望,永寿赵与之吻合。

第五名杨姓也是战国以来便在关中发迹的郡姓,华阴杨氏曾是关陇八大家族之一,而杨多于刘姓,也成为判断关中土著存留度的重要指标。虽然刘氏西汉建都关中,但刘作为后起的超级大姓,在隋唐及以前的关中并不多见。

第八名樊姓亦是关中早期爆发的土著大姓,其两大起源皆与长安南郊神禾塬畔的古樊国有关,至于樊哙封于樊川,实际上并非巧合,正是因为樊姓源于此地,汉高祖才将这片宝地授予他,大有认祖归根、荣归故土之意。

前十守门员豆姓有两种来源,两汉望族扶风窦氏讹写以及慕容鲜卑豆卢氏简化,复旦大学严实曾测过当地豆氏父系,据信第二种可能性更大,纵然是鲜卑南下汉化后裔 也是当地一千五百年以上土著,唐代宰相豆卢钦望便是京兆长安人,其死后陪葬乾陵,家族也有多人葬于今咸阳北部沿山,附近豆姓极可能同出一脉。

十三名严姓,在当地超三千人,整个北方地区严都是绝对小姓,只有关陇地区隋唐先后出现天水严、华阴严两大望族,也令关中成为北方严姓最高频区。严姓也成为关中区别于山西、河南等其它北方省份一大标杆姓氏。

第十六来姓,相信多数陕西人对来姓的大部分认知来自曾家喻户晓、风靡一时的咸阳505创始人来辉武先生。隋唐之际,关中来氏名人辈出,其中永寿来姓直系先祖便是唐代大将来曜、来瑱父子,来氏父子故里永寿马坊乡来家村,至今仍有始建于唐广德二年(764年)、歌颂其赫赫功绩的大照壁。虽然唐末关中来氏南下者众多,在杭州滨江区形成现今来氏第一大聚居区,但来曜父子后裔依旧坚守故土、不曾远离,成为传唱至今的佳话。

第十九长孙姓也是永寿一大特色姓氏,因为他们都是长孙无忌守墓者后裔,相传长孙无忌被刺杀后,其子载父尸体一路北上,行至永寿,以金头玉身下葬,从此隐居于此。该墓位于永寿县渠子乡永寿坊村,村内大多居民复姓长孙,坚信自己就是长孙无忌直系后裔。墓冢真伪待查,但村民始居本村至迟也在明代之前,世代为永寿老户。

陕西永寿县姓氏人口结构分析[姓氏系列3]

除了以上列举姓氏外,蒙、白、苟、仇等姓,似乎也是当地早期定居土著后裔。其中蒙、苟、仇可能与东汉末年进入关中的氐羌民族密切相关,白则是秦国老姓,秦灭六国后,虽部分迁居太原形成望族,留居本地者也必然不在少数。

讲完永寿姓氏,顺道略提咸阳最北部、陕甘交界的重镇长武,长武与永寿前四名类似,李位居第一,赵居第四,唯一区别是张、王二姓换位。再往后看,会发现第七名尚姓颇为扎眼,这一姓氏在陇东平凉也高频分布,很可能是陇西望族上官氏简化而来。紧随尚姓位居第八的鱼则尤为神秘,鱼姓在全国也只有三万余人,且过半居于陕西,长武便能占七分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长武鱼姓测出三例父系Y染色体单倍群皆为N-M1819,这一支系在关中地区仰韶遗址便有发现,极可能是关中豫西晋南地区六千年土著居民。

陕西永寿县姓氏人口结构分析[姓氏系列3]
陕西永寿县姓氏人口结构分析[姓氏系列3]

随着现代生物基因学分析的不断深入,彪炳千秋的永寿古邑定会绽放新的璀璨焰火。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