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公司企业起名的绝招(三)(企业福利公司起名)

作者:罗云广直先生 起名请私信

十、自夸命名法

夸耀本公司商号历史悠久、信誉卓著、产品质量可靠、广受消费者欢迎,是业主必然会采取的做法。

为了竞争和压倒对手,在这类宣传中适度夸张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此,自夸命名法是具有竞争意识的命名者采用得最多的手段之一。

给公司企业起名的绝招(三)

自夸的作用有三:一是给自己打气,增强自信心,同时也为自己树立一个努力的目标;二是给竞争对手增加一点心理压力;三是为了吸引顾客,给人一种信任感。

自夸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1.自夸地位。

这是自夸在竞争中地位的牢固,如杭州的“天外香”食品公司,其命名的意义说自己生产的食品在竞争中地位不可动摇,因此“此味只应天上有。”

给公司企业起名的绝招(三)

2.自夸手艺高超。

如上海老城隍庙的紫砂陶瓷店“铁画杆”,因创办者戴玉屏虽是文人,但字画俱佳,又有精湛的镌刻刀功,善在陶上刻字,人称“铁画银钩”。遂将装饰语移来作店名。

3.自夸商品制造工艺高。

如上海精益眼镜公司,取名于成语“精益求精”,由于孙中山先生曾为该公司广州分店写了“精益求精”的题词,更使其名扬天下,身价倍增。

给公司企业起名的绝招(三)

4.自夸物美。

这一方法在商标上用得较多,如长命牌牙刷及解放后的永久牌自行车等。在公司名上常见于饮食及化妆品部门,如杭州的知味观菜馆、上海的美味斋饭店,生产佛手牌味精的天厨味精厂。

20世纪30年代上海生产味精的有好几家,都以“天”命名。如天一厂、天然厂、天元厂、天香厂,包括天厨厂的商标“佛手”在内,这些名称都是自夸质量高超,得之于天,连佛闻了也要伸手。

给公司企业起名的绝招(三)

5.自夸价廉。

最典型的便宜坊烤鸭店。创出这字号的是两百年前的孙子许。他在贱卖多卖上下了功夫,他制做的生鸡鸭胚和桶子鸡等,尽管货色比别家好,但卖价却比别家低廉。

日子一长,不管是王府大户,还是全城的大饭庄、大饭馆,都和孙子久的鸡鸭作坊叫便宜坊。一来二去便宜坊的名字传了出去,后来便干脆用来作了店名。

十一、标志命名法

宋代的刘家功夫针铺,其标志就是“认门前白兔儿为记”。这种做法后来发展成图画商标。
标志命名法也有以实物为标志的,例如著名的黑猴儿制帽公司就是如此。

黑猴儿制帽公司指杨小泉帽店、杨少泉帽店、田老泉帽店发展而来。其来源是这样:明末山西来了个手艺人开了家杨小泉帽店,买卖混得不错。

给公司企业起名的绝招(三)

掌柜的没有什么嗜好,只是养了一只全身黑色的猴儿陪伴在身边。日子长了来往的人们虽然不知道他姓什么、名叫什么,但只要一提那个“黑猴儿的”,就知道指的是他。

后人又买了一只黑猴儿,与死去的那只形象大小一样,以招揽生意。结果买卖很兴旺,黑猴儿的名声也就传开了。清初,由于来自关外的清朝贵族需要大量皮帽、毡帽,鞋帽,故这行生意越来越好。

于是,在杨小泉走后,又有人办起了杨少泉帽店。为了招揽生意,取得信誉,杨少泉帽店也依照杨小泉店在店门用木头做了一个黑猴儿,买卖也十分兴旺,甚至超过了杨小泉帽店。杨少泉帽店的出现使不少人看到,经营黑猴儿商品不但保险,而且有利,于是又有人开了田老泉帽店也请人在店门口用木头做了一个黑猴儿。

给公司企业起名的绝招(三)

从杨小泉帽店到田老泉帽店不仅字号上的辈分一个比一个大,就其规模来看,也一个比一个大。最后,杨小泉帽店销声匿迹了,杨少泉帽店也不景气了,田老泉黑猴儿帽店一跃成为最出名的帽店,直到发展成为黑猴儿制帽公司。

标志命名法现在在国际上已发展成了企业识别系统。

十二、原料命名法

这是以产品原料特点来命名的一种方式。例如著名的五芳斋点心店,其“五芳”即指该店生产的糕团,主要采用米、玫瑰、桂花、芝麻、粮五种原料。百年老酒家“老半斋”的命名也与原料有关。

给公司企业起名的绝招(三)

“斋”的意思是喝酒、不沾荤。而“荤”在上古指的是姜、蒜、葱等有辛臭气味的蔬菜,佛教传入后则指鸡鸭鱼肉。佛教徒又相信各种肉食中吃牛肉的罪孽最大,不吃牛肉就有了一半功德,“一生不食抵半斋”。这就是“老半斋”命名的由来,说简单点就是供应的食物中没有牛肉。

十三、别名命名法

这里的别名指的就是绰号。

这往往是企业公司有了一定的信誉后,顾客们交口称赞,主人随口取出的外号。由于外号比本名响,店主人就顺水推舟拿来作自己的招牌。北方有名的全素刘、钢刀王、烤肉季等都是如此。

给公司企业起名的绝招(三)

其中,有名的是王麻子刀剪铺。该店始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原为杂货铺。店主王姓有麻子。因该店经销的刀剪质量好,人们不约而同地称为王麻子剪铺。但直到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由王麻子后代接办,这家杂货铺才正式挂出了“三代王麻子”的招牌,以经营剪刀为主。

天津著名的狗不理包子也是如此。它原先是个小摊,主人高贵有,小名“狗子”,从制馅、捏包、上屉到出售,前前后后只有一个人。

给公司企业起名的绝招(三)

实在忙不过来,他就在摊头上放一把筷子,一摞碗,顾客要吃,就把钱放在碗里递给他,他按钱给包子,顾客吃完,放下筷子就走,自始至终他可以不说一句话。于是人们就开玩笑说:“狗不理。”后来摊子发展成食品公司,“狗不理”也就成了店招。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