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屠刀下,哪些开国功臣家族能成功活过洪武朝?(百家讲坛明太祖朱元璋全集)

前言:明太祖朱元璋,被认为是历史上少有的大肆屠杀开国功臣的皇帝。事实上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开国功臣或是死于战阵,或是自然死亡,并没有死在屠刀之下。但是这其中又有一部分人死后或被打成胡党,或被打成蓝党,他们的爵位就此失传。今天笔者就结合史料来看一看,有多少开国功臣成功地把爵位熬过了太祖的洪武朝。

一、魏国公家:大明第一家族

  • 首封魏国公徐达

徐达,凤阳人,太祖朱元璋老乡,实际意义上的大明王朝开国第一元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受封魏国公,食禄五千石(大明第一高薪),子孙世袭。朱元璋在赐给徐达的铁券中称赞其“勤劳既久,立功最多。”徐达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朱元璋第四子成祖文皇帝朱棣、第十三子代简王朱桂、第二十二子安惠王朱楹。一家出了三个王妃,在整个大明王朝也是独一份的。

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屠刀下,哪些开国功臣家族能成功活过洪武朝?

魏国公徐达

洪武十八年(1385年)二月二十八日,徐达去世,享年54岁。有野史说徐达是吃了朱元璋赐的烧鹅毒死,完全是胡扯。老朱要杀人,需要动这种小动作么?那么多开国悍将,说杀就杀了,你看老朱皱过眉头么?更何况徐达如果死因暧昧的话,魏国公的爵位根本不可能传下来。朱元璋一直都是把事做绝的人物,人杀了爵位还留着?不可能的事,这辈子都不可能。徐达死后第二天,朱元璋对群臣表示自己因为徐达的去世一个晚上辗转反侧,流泪不已(“朕夜来竟夕不寐,欷歔流涕,思尽心国家为社稷之重,安得复有斯人?”)。对于一向铁石心肠的老朱,真的是破例了。

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屠刀下,哪些开国功臣家族能成功活过洪武朝?

辟谣假新闻

明太祖对徐达的评价:

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十三》)

徐达去世后的待遇:

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赐葬钟山之阴,仍命诸王遣官致祭。又塑像,岁时祭于功臣庙。...其葬也,上亲书“偃兵息民,混一区夏,奠安神人之功”,立碑墓道。(《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七十一》)

  • 嗣封魏国公徐辉祖

徐辉祖,原名徐允恭,徐达长子,袭封魏国公。朱允炆册为皇太孙之后,以避讳改名辉祖。

(洪武二十一年十月)丙寅,命中山武宁王徐达子允恭袭封魏国公。(《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九十四》)

徐辉祖本人“长八尺五寸,有才气”,身材高大,文武双全。朱元璋也把对于徐达的信任延续到了徐辉祖身上。洪武二十二年,徐辉祖奉命与各公侯一起在湖广练兵备边。洪武二十四年,又奉旨往陕西等处防边。洪武二十六年,奉旨到北平告诫燕王朱棣收捕北元降将阿鲁帖木儿。

元将阿鲁帖木儿隶燕府,有异志,捕诛之。还领中军都督府。(《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十三》)

总之,在洪武朝的后十年,魏国公徐辉祖是太祖朱元璋重点培养的对象之一。可惜的是这样一柄利刃在靖难的时候始终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建文帝朱允炆识人不明,可见一斑。

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屠刀下,哪些开国功臣家族能成功活过洪武朝?

徐辉祖的姐姐徐皇后

朱棣称帝之后恨于徐辉祖始终不肯归附自己,下旨将其“削爵幽之私第”。同时追封徐辉祖之弟徐增寿为定国公,并在永乐二年六月命徐增寿之子徐景昌袭封定国公,食禄二千五百石,子孙世袭。

(永乐二年六月)是月,命徐景昌袭父爵为钦承祖业推城效义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定国公。岁禄二千五百石,子孙世袭赐诰券。景昌,徐增寿之子也。(《明太宗实录卷三十二》)

永乐五年七月四日,皇后徐氏去世。不知道徐皇后临终前是否对朱棣有所交代,月底的时候朱棣命徐辉祖之子徐钦袭封魏国公。至于徐辉祖本人,《明实录》称其“以罪免归第卒”,卒于哪一年,没有写。《明史》则称其“永乐五年卒”。到底是因为徐辉祖的死造成了徐皇后的去世,抑或是徐皇后的去世导致了徐辉祖的死,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无论如何,徐家一门两公:魏国公、定国公,一南一北,与明朝共始共终,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二、曹国公家:自作孽不可活

  • 首封曹国公李文忠

李文忠,泗州盱眙人,明太祖朱元璋外甥。因元末天下大乱,蒙元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的时候跟着其父李贞投奔到舅舅朱元璋这里。朱元璋感念姐姐和姐夫当年对自己的恩义,对李文忠视若己出,一度将其改名为朱文忠。

李文忠成年以后迅速展现了其超凡的军事才能,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洪武三年奇袭应昌那一战,将北元嗣君爱猷识里达腊打得狼狈而逃,一举俘获其子买的立八剌暨后妃、宫人、诸王、将相官属数百人。

洪武三年,李文忠受封曹国公,食禄三千石,子孙世袭。朱元璋在赐给李文忠的铁券中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朕于尔亲则甥舅,较尔前后之功,当与勋臣同列。”

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屠刀下,哪些开国功臣家族能成功活过洪武朝?

悲痛欲绝的朱元璋

洪武十六年冬天的时候李文忠染疾不起,朱元璋先是让皇太子朱标去曹国公府探望表哥,随即又亲自登门探视。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三月一日,李文忠去世,享年46岁。

薨之日,上痛悼不已,辍朝三日,亲为文遣使致祭。追封岐阳王,谥武靖,赐葬钟山之阴。(《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六十》)

当然也有野史说李文忠也是朱元璋偷偷害死的,还是那句话,老朱杀人不会用偷偷摸摸的手段。李文忠如果真的是朱元璋下手所杀,那么就不会追封其为岐阳王。

  • 嗣封曹国公李景隆

李景隆,李文忠长子。按照《明史》的说法,李景隆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帅哥,深得朱元璋的喜爱。

景隆,小字九江。读书通典故。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太祖数目属之。(《明史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四》)

和魏国公徐辉祖一样,李景隆也在朱元璋生前得到了大力的培养,不但在湖广、陕西各地练兵备边,甚至还亲自镇守甘肃长达四年。而且李景隆洪武十九年袭封曹国公,到朱元璋去世一共十二年,期间经历了胡蓝之狱,看到了无数勋贵人头落地。这样一个人物,应该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很成熟才对,他在靖难战争中谜一样的表现确实令人费解。

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屠刀下,哪些开国功臣家族能成功活过洪武朝?

曹国公李景隆

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李景隆是朱棣的内奸,所以战后非但没有受到清算,反而位居靖难功臣之上,成为朝堂上的第一人。到了永乐二年,李景隆受到了来自朝野上下史无前例的疯狂弹劾。上至朱棣的亲兄弟周王朱橚,成国公朱能、刑部尚书郑赐、吏部尚书蹇义等朝廷亲贵高官,下到六科给事中张信等言官,一轮又一轮的炮火终于把李景隆从“削勋号,绝朝请,以公归第,奉长公主祀。”一直到“夺景隆爵,并增枝及妻子数十人锢私第,没其财产。”

对于来自朱棣的攻击,李景隆曾经用绝食来进行抗议。其实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李景隆死于永乐末年,正统十三年明英宗下旨恢复李家人的人生自由。此时距离李景隆全家被囚禁已经过去了40多年。

(正统十三年春正月)癸巳,敕南京守备、丰城侯李贤,参赞机务、兵部侍郎徐琦等:已废曹国公李景隆家属增枝等男、妇大小三十八名,拘系年久,人情不堪。兹特推恩,悉加宽释,令于所居闲住,听其出入生理。其男女听与军民结婚嫁娶,薪米之类,悉皆住给。 (《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六十二》)

弘治初年,明孝宗下旨封李景隆曾孙李璇为南京锦衣卫世袭指挥使。嘉靖十一年,明世宗封李璇之孙性为临淮侯,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经过一番波折,李文忠的后人终于也以侯爵的身份和明朝共存亡。

三、西平侯家:永镇云南的沐氏家族

  • 首封西平侯沐英

沐英,定远人,为太祖朱元璋和孝慈高皇后马氏收为义子。沐英和李文忠一样也具有极高的军事才能,同样为大明开国立下不世战功。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受封西平侯,食禄二千五百石,子孙世袭。此后又以副将身份随傅友德征云南,云南平定后朱元璋命傅友德等班师,而留沐英镇守其地。

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屠刀下,哪些开国功臣家族能成功活过洪武朝?

沐英画像

洪武二十五年,沐英在听说皇太子朱标的死讯之后悲伤过度,于六月十七日不幸去世,享年48岁。朱元璋曾经对沐英在云南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使吾无西南之忧者,英之功也。”沐英在云南威信极高,其去世的时候当地人民也是极其悲痛,按《明史》的记载是“军民巷哭,远夷皆为流涕。”消息传到南京,刚刚经受丧子之痛的朱元璋更是再次饱受打击。

讣闻,上哭之恸,辍朝,遣祭。命其子春迎丧还葬,诏所过军民官致祭。冬十月八日,春奉柩至京师,遣中使临祭。后十三日,诏追封黔宁王,谥昭靖。(《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十八》)

  • 嗣封西平侯沐春

沐春,沐英长子,洪武二十五年十月袭封西平侯,出镇云南。朱元璋在赐给沐春的诰文之中再次动情回忆了自己和沐英之间的感情,希望沐春能挑起其父留下的担子,在云南干出一片天地来。

呜呼!朕视尔父犹子。思昔提携,犹动首育之心。尔当思尔父相从之幸,毋忘释难之恩。忠诚为国,梦寐存心。则鬼神有鉴,福禄永昌矣!敬哉!(《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二十二》)

沐春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待,他在镇守云南的七年时间里讨平越州叛寇阿资、麓川叛酋刀干孟,同时灌溉良田,开展屯种,同样深得云南人民的爱戴。洪武三十一年九月,沐春去世。因无子,由其弟沐晟嗣西平侯。沐晟后来以讨伐安南的功劳受封黔国公,此后沐氏家族就以公爵的身份世镇云南,直到明朝灭亡的最后一刻。

四、长兴侯家:满门忠烈,大明忠臣

  • 首封长兴侯耿炳文

耿炳文,凤阳人。其父耿君用是跟随朱元璋渡江的元老,战死之后耿炳文袭职。当朱元璋与张士诚争雄的时候,耿炳文镇守长兴十年,使张士诚不能进一步,可谓功大。此后朱元璋更是以长兴为其爵名,可见其功。洪武三年受封长兴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子孙世袭。

长兴为士诚必争地,炳文拒守凡十年,以寡御众,大小数十战,战无不胜,士诚迄不得逞。(《明史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十八》)

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屠刀下,哪些开国功臣家族能成功活过洪武朝?

耿炳文画像

皇太孙册立之后朱元璋对功臣集团举起屠刀,但耿炳文因为既和皇子们没有联姻关系,又一直忠诚谨慎。不但躲过了朱元璋的屠刀,还被委以重任。洪武二十七年十二月,耿炳文之子耿璇娶懿文皇太子朱标长女江都郡主为妻。朱允炆登基之后,江都郡主就是公主,耿璇就是驸马,可见耿炳文就是留给朱允炆保驾护航的重臣。

及洪武末年,诸公、侯且尽,存者惟炳文及武定侯郭英二人;而炳文以元功宿将,为朝廷所倚重。(《明史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十八》)

朱棣起兵之后,耿炳文率军与其在真定展开激战,最后战败,被李景隆所顶替。根据《明史》的记载,耿炳文在永乐元年因被弹劾“僭妄不道”而畏罪自杀。其长子耿璇“永东初,杜门称疾,坐罪死”。次子耿瓛任后军都督佥事,在辽东多次与朱棣交战。后与其弟尚宝司卿耿瑄“皆坐罪死。”长兴侯一爵就此废除。

耿家为了对抗反贼朱棣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证明朱元璋的眼光没有错。现在更有学者考证耿炳文其实战死于真定,根本没有后来屈膝投降朱棣那回事,那更加证明耿家是满门忠烈。

五、江阴侯家:熬过了朱元璋,没熬过朱棣

  • 首封江阴侯吴良

吴良,定远人,跟随太祖朱元璋起兵的元老,水上功夫了得。朱元璋与张士诚争雄的时候,吴良镇守江阴,立下大功。他和耿炳文一样,也是以自己军事生涯光芒最耀眼之处为爵名。洪武三年受封江阴侯,食禄一千五百石,子孙世袭。

当是时,太祖数自将争江、楚上流,与陈友谅角,大军屡出,金陵空虚。士诚不敢北出侵尺寸地,以良在江阴为屏蔽也。(《明史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十八》)

洪武十二年,朱元璋准备让自己第七子齐王朱榑和吴良的女儿联姻,因此让吴良赴青州监督齐王府的修建。但是吴良在青州两年呕心沥血,因为积劳成疾不幸去世,享年58岁。

洪武十二年十一月丙午,敕江阴侯吴良曰:...前以第七子榑封为齐王,与卿结姻,就命卿如齐肇造工宇。今逼新年,遣使赍酒醴劳卿。齐王尚幼,未有所知,亦能遣人行礼,卿可体朕父子之心而自爱重焉。(《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二十七》)

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屠刀下,哪些开国功臣家族能成功活过洪武朝?

青州齐王府

但是令人懵圈的是,吴良死后,齐王竟然改娶了安陆侯吴复的女儿为齐王妃。笔者查了一下,《明史》上没说齐王妃是谁家的女儿,《明太祖实录》和《明史吴良传》里都提到齐王要娶的是江阴侯的女儿。这要么是《明太祖实录》有误,要么是吴良死后其女要守孝,所以改娶了安陆侯吴复的女儿。毕竟吴良在洪武十四年十一月去世,齐王是在洪武十五年二月娶妻,中间才三个月,感觉是有些不太合理。

洪武十四年十一月丁未,江阴侯吴良卒。齐王受封青州,良董工营建宫室,留青州二年。得疾而卒,年五十八。 讣闻,上为辍朝二日。 赠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中军都督府右都督,追封江国公,谥襄烈。(《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

洪武十五年二月壬申,册安陆侯吴复女为齐王榑妃。(《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二》)

  • 嗣封江阴侯吴高

吴高,吴良长子,洪武十七年五月袭封江阴侯。吴高袭封之后多次随同征战,表现也是不错的。

子高嗣侯,屡出山西、北平、河南练兵,从北征,帅蕃军讨百夷。(《明史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十八》)

靖难战争中吴高在辽东对抗朱棣,被朱棣设反间计成功,结果让建文帝把吴高贬到广西。朱允炆如此昏庸,他不失败谁失败?

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屠刀下,哪些开国功臣家族能成功活过洪武朝?

朱棣

朱棣登基之后不计前嫌,重新启用吴高,将其派到河南、陕西整肃兵备,抚安军民。此后又镇守大同,为稳定边疆做出了贡献。可惜吴高在永乐八年朱棣第一次北伐班师的时候“称疾不朝”,得罪了朱棣。终于在永乐十二年的时候因言官弹劾,被除爵免为民。

(永乐十二年十月)丙申,江阴侯吴高以罪免。初高领兵守大同,多不法。及上北征班师至兴和,高称疾不朝。被召回京,纵家人给驿,及私役有司车牛。 又擅以守边官军千百户镇抚张玉等百二十余人随行,所过骚扰,为御史成务等所劾,遂免为民。(《明太宗实录卷一百五十七》)

六、安陆侯家:没想到在建文年间失爵

  • 首封安陆侯吴复

吴复,合肥人,虽然不少太祖同乡,但也是第一批从龙的元老之臣。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的时候,吴复的功劳还不够,没能封爵。但是吴复终于在洪武十二年凭借建国以后扎实的功劳,受封安陆侯,食禄二千石,子孙世袭。

洪武十四年随傅友德一起征讨云南,吴复打仗的时候勇于冲锋,身上常常受伤,终于在洪武十六年十月的时候旧伤复发,于云南普定去世。

复临阵奋发,冲犯矢石,体无完肤。(《明史卷一百三十·列传第十八》)

吴复死后,朱元璋派人将其遗体运回南京安葬。并追封其为黔国公,谥威毅。

  • 嗣封安陆侯吴杰

吴杰,吴良长子,洪武十九年四月袭封安陆侯。和吴复一样,吴杰作为二代,在洪武朝也经历过全面的锻炼。洪武二十八年,二人还曾一同出征龙州土官赵宗寿以赎罪。

(洪武二十八年八月),丙子命右军都督府遣人谕总兵官、征南将军左都督杨文令调南宁卫兵千人,江阴侯吴高领之。柳州卫兵千人,安陆侯吴杰领之。皆令从征。先是,高等以事获罪,故俾征讨建功以自赎。(《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

朱棣起兵之后,吴杰领军与之在白沟河大战中失利,结果被建文帝夺爵,贬为南宁卫指挥使。朱棣登基之后,吴杰之子吴璟请求袭爵,不许。一直到弘治十八年,孝宗才下旨让吴复的后代世袭千户。开国功臣,后代如此下场,也是令人唏嘘。

七、武定侯家:公报私仇,险些失爵

  • 首封武定侯郭英

在笔者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对武定侯郭英做过介绍,本文只做简单介绍。

郭英,凤阳临淮人,明太祖朱元璋的老乡。洪武十七年以平定云南的功劳受封武定侯,食禄二千五百石,子孙世袭。长子郭镇为驸马都尉,娶朱元璋第十二女永嘉公主。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太祖第十五子辽王朱植,另一个嫁给了第二十四子郢王朱栋。孙女则是仁宗朱高炽的贵妃。

郭英因为“忠诚”和“谨慎”被朱元璋选为辅佐太孙朱允炆的重臣,此后在靖难战争中与朱棣多次交战,因而结仇。朱棣登基后,郭英“罢归第”,不久即去世。此后武定侯的爵位空缺了二十年,直到仁宗登基才在郭贵妃的斡旋下重新恢复。

结语:虽然明太祖朱元璋确实处死了不少功臣,也有不少功臣虽然善终,爵位却没能流传。但通过笔者的梳理,至少还有七家勋贵成功的熬到了建文朝。当然到了朱棣手上再次大浪淘沙,终于只剩下魏国公和西平侯两家,此乃后话。

参考资料:《明史》、《明太祖实录》、《明太宗实录》、《明英宗实录》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