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面相学名家及著作

传统面相学流派众多,如以地域划分,则有徽、粤、川、陕、鲁等之分,各地相法不一,大体崇尚《麻衣神相》和《柳庄相法》,所谓派别秘传则大体是在一些具体细节上有所深入而已。

历代相学名家中,有史可查者甚多。其中提出了完整的相学理论的,以汉代许负为最早。许负本为一妇人,以善于相人而被汉高祖封为雌亭侯。据说,许负著有《德器歌》《五官杂论》《听声相行》等著作,直至现在,很多相书中还提到《许负相耳法》。

《三国志》记载了很多相学家,如管辂、朱建平、柳无景等。

到了隋唐,相学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期,《隋书》记载有韦鼎、来和等名家;唐代袁天罡、龙复本、夏荣、丁重、刘思礼、袁客师等,在正史和野史中更是享有崇高的名声。

宋代相学也相当发达,影响较大的相学家有陈抟、麻衣道者、僧妙应、妙方等,宋代文人苏东坡、黄庭坚等也好相学。

明代的相学名家很多,并且出现大量的相书。相学家主要有刘伯温、僧如兰、张田、袁珙、袁忠彻父子,其中以袁家父子最为著名。相学史上脍炙人口的《永乐百问》,就是来自于明成祖与袁家父子的对问。袁珙有《柳庄相法》收入《永乐大典》,袁忠彻还有《人相大成》。后来流传甚广的《柳庄相法》便与袁家父子有关。中国传统相学发展到明代的集大成之作《神相全篇》虽托名陈抟秘传,但注明为袁忠彻订正。

清代在相法和相学著作的整理上有了很大发展。相学著作方面,《铁关刀》《金较剪》最为简明扼要,《水镜集》《相理衡真》则较为精到全面,是继《神相全篇》之后的集大成者。而此时最负盛名的相术著作是曾国藩的《冰鉴》,这部著作是适用于选举才能的面相学经典之作,也深刻体现在了曾国藩的实际选人用人中,并为后世大力推崇。

民国时期则在相学的传布方面有了一定进展,这时期出现了很多比较通俗易懂的相书,其中以《平园相法》和《公笃相法》最为著名。

除中国之外,印度、埃及等东方古国和西方国家都有自己的相学理论。例如曾经对犯罪学理论有过重大影响的西方颅相学,就与中国的骨相学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一理论认为,人的种种“心能”分别对应于头盖骨上的某个区域,一种心理机能的过度发展是脑内相应区域增大的结果。人的各种精神特质都在大脑中占有一定位置,并可在颅骨外形上反应出来。当然,西方相学以统计学和遗传学为基础,其在理论体系上与中国传统相学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摘录自《相术》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