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能小看风水之术,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术数

风水又称堪舆、图宅、青囊、山水之术等,是我国古代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术数类别。

千万不能小看风水之术,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术数

风水是一门古老的环境学和场态学,是研究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学问。古代风水学所依据的理论体系是“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融洽和谐。这种哲学观念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形成了中华民族崇尚自然的风尚。

千万不能小看风水之术,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术数

中国风水学的形成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风水一词最早出于伏羲时代,太昊伏羲根据自己研究创立的简易图,推理出地球有过一段是风与水的时期。

《简易经》里记载:一雾水,二风水,三山水,四丘水,五泽水,六地水,七少水,八缺水,九无水。

这里所指的“风水”应是风水的原义。

千万不能小看风水之术,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术数

人类进入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后,就对居住地周边环境的要求有所提高了。早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选择地方建设房屋,是以安全、避寒、防热为主要前提的,所以多选择在地势较高、隐蔽,不易受洪水、猛兽袭击的地方居住生存。

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们为了免受风雨、寒冷的侵袭,学会了观察山川江河的姿态、树木土石的变化以及风雨气象的转变,选择了风力向阳的地方居住,这些是先人们的生活经验积累。

后人渐渐地把这些生活经验与阴阳五行、八卦九星结合在一起,历经千年流传、修正,一步步地完善。并在风水应用实践中,经过长期的、地域广阔的验证,使风水的理论和实践应用,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迷信到科学,由宗教到美学的过程,逐步演变成一门玄妙精深的专门学问。

在原始择地经验的长期积累上,到先秦已发展为相地术。相地术以后,发展为风水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的规划布局和设计施工。风水术起源在官方,后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千万不能小看风水之术,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术数

相地术影响风水术,又称堪舆术,是中国古代流行的一种有关相宅相墓的方法,指导人们如何去选择住宅和坟墓的位置、朝向,以及确定营造的时间。

堪舆除称相地、风水外,还有许多别称,如青乌、青囊、地理、相宅、卜地、卜宅、图宅、图墓、葬术等。

堪舆家以风和水这两大要素概括这个理论,使后世风水成为堪舆的俗称。

千万不能小看风水之术,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术数

古代的洗骨葬已经证明古人确有“风水”的认识。如东南沿海的百越民族,人死后须葬埋两次,第一次只将尸体简单埋下,叫作凶葬。待若干年尸体腐烂,再拣出其骨洗净,装入陶缸内,择地选吉日再次入葬,叫作吉葬。

基于这种对气的认识,古人选择居处和葬处,必择生气旺盛之地。这种地方的生气与地脉、地形有关,又因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而与风与水的关系最大。藏风得水,藏风聚气,生气才能旺盛。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