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养老如何看好“钱袋子”(如何下载安心养老)

安心养老如何看好“钱袋子”

  5月24日,亳州高新区第一社区管理中心菊花园社区联合希夷派出所在双拥公园向老年人宣传防范诈骗知识。通讯员 李方 周琳娜 摄

  盯上“钱袋子”老人屡受骗

  “老爷子,看您贵气逼人、财神转世啊!我未来的创业合伙人,不就是您嘛! ”面对这样的花言巧语,能有多少老年人招架得住?

  近日,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破获一起专骗老人“养老钱”的非法集资案,涉案金额650余万元,被骗老年人有110余人。

  今年4月,合肥市高新分局陆续接到群众报警,称在某公司投资墓地被骗数万元不等。受案后,民警立即开展走访调查。

  经查,程某、季某招募人员在菜市场、超市门口通过摆设展台、散发传单等方式向老年人推荐“墓地销售”及“墓园投资”项目。程某等人向老年人鼓吹墓地投资利润丰厚,并公开宣称“投资年化利率高达18%至30%不等”。

  一些老人面对程某等人的巧舌如簧,失去了理智,相信“墓地投资”可以稳赚不赔,纷纷把多年积攒的养老钱交给程某。一开始,参与“投资”的老人们还可以每月领取利息,但半年后,程某等人就无法兑现承诺。一些投资人感觉情况不对,随后开始报案。

  犯罪嫌疑人程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通过“投资墓地”非法集资的犯罪事实。原来,程某在外地某农村经营一小型墓地,因位置偏僻,墓地销售业绩惨淡。于是,程某便打起了让老年人来投资墓地的歪主意。然而,程某许诺的“投资回报”很快就无以为继。

  据办案民警介绍,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渴望健康、认知较弱等特点,骗取老年人钱财,给老年人带来了严重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

  5月23日,无为市人民法院通过远程庭审系统,公开宣判一起被告人谎称“代买”养老保险诈骗案。这也是芜湖市宣判的首例养老诈骗案件。

  在该案中,被告人宣某某多次以代办职工养老保险名义,对多名涉养老需求的群众实施诈骗,骗取钱财用于个人玩乐挥霍。法院判决宣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追缴被告人宣某某的非法所得135.44万元,发还被害人。

  办案法官提醒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在办理社保相关业务前,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了解有关参保政策,多和子女家人商量,保持必要的警惕性,谨防落入陷阱。

  骗局花招多 老人需警惕

  “在不法分子眼中,老年人属于易受骗群体,他们时常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包治百病、免费旅游、以房养老……这些都是养老诈骗的惯用话术。 ”据办案民警介绍,“养老诈骗,不仅损害老年人养老生活的财产保障,还会危及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张大妈是一位退休老人,子女常年在外工作,长期独居。一次,她和邻居们聊天时认识了一个年轻人小王。小王自称是外国留学回来的高材生,对老人们特别热情,很快大家就熟悉了。

  自那以后,小王常常陪张大妈聊天、去公园散步,逢年过节还会给老人们送一些保健品。起初张大妈不敢要,但是小王说自己的妈妈也在吃,而邻居们吃了也没什么问题,她才勉强收下。渐渐地,张大妈发现小王不仅待人接物有礼貌,而且看起来很关心她。

  后来,小王说他的公司有个专门为老年人开放的理财项目,收益还可以,让张大妈也尝试一下。一开始张大妈拒绝了,但看到有些邻居也参加了这个项目,而且真的赚了些钱。她想着养老金放在银行也没多少利息,要不就稍微投一点,赚了的话,也能给儿女减轻点负担。一段时间后,定期收到的回报让张大妈对小王彻底放下了戒心。

  再后来,小王说很多跟张大妈一样自己住的老人都办理了“以房养老”,把自己的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由他们每月提供养老金。于是,在小王的帮助下,张大妈和他们公司签订了“以房养老”协议。没想到,协议签好以后,张大妈却再也联系不上小王了。

  “这是一起养老诈骗的典型案例,骗子们正是利用老年人渴望陪伴、容易跟风等心理特点和希望自食其力,为子女减轻负担的美好愿望,精心策划了一系列骗局。 ”一位政法部门的相关专家介绍说,现在,针对老年人的骗术五花八门。有关部门通过对具体案件的梳理,发现目前的骗局主要包括社保与养老金类骗局、投资理财项目骗局、提供养老服务骗局、销售保健产品骗局、“黄昏恋”骗局等等。这些骗局令人防不胜防,需要高度警惕。

安心养老如何看好“钱袋子”

  5月24日,滁州市南谯区法制志愿者在万桥新苑小区为老年人宣传讲解防范诈骗知识。通讯员 董超 戴方姣 摄

  防打相结合 营造好环境

  “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手段虽然五花八门,但是通过切实有效的防范,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的。万一不能有效预防而被骗,也可以尽可能减少损失。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全省各地针对涉老年人诈骗等犯罪行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防范宣传活动。以黄山市为例,连日来,该市各地政法干警深入基层,以“口诀防骗法”“智能拦截法”“公开致信法”“麻雀解剖法”等实招密织老年人防骗宣传“安全网”。

  5月11日上午,屯溪区人民检察院开展了 “防范养老诈骗 护好群众养老钱”主题普法宣传活动。 “你想别人利息,别人想你本金”“养老诈骗不难防,不贪不给不上当”……活动现场,检察干警重点通过传授防范口诀的方式,向群众介绍了养老诈骗常见的类型、犯罪分子惯用的作案手段以及识别、防范的技巧。

  “有人叫我提供短信验证码,我怀疑是骗子,你们能过来帮我看一下吗? ”5月4日下午,休宁县源芳乡李大娘电话报警,称有人以拓宽商品销售渠道为由,要求其填写个人信息,并提供短信验证码。她想起之前民警上门进行反诈宣传时说过,无论何时都不要向陌生人透露手机验证码,遂电话报警咨询。民警到达现场后指导李大娘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及时阻止了一起可能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件。

  5月12日上午,在黟县宏村镇龙江村会议室内,借助集中解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机会,当地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向在座的中老年人群发放“一封信”,告知养老诈骗线索举报方式。截至目前,该镇已累计发放“一封信”6000余份。

  5月11日下午,祁门县祁山镇综治办、司法所到三里街社区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传专项工作》活动。祁山司法所所长方威结合养老诈骗十个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社区群众讲解诈骗惯用手段,叮嘱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轻信、不盲目、不转账,提高防骗能力,守好“养老钱”。

  针对养老诈骗违法犯罪,我省专门部署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突出精准打击、强化法治思维、严格依法办案、突出行业监管、开展整治规范。专项行动扎实有效开展,为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记者 李晓群)

  ·得失谈·

织牢涉老诈骗“亲情防护网”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时有发生。相关部门发布的涉老诈骗典型案例中,受害老人不仅经济蒙受损失,身心也受到很大伤害。防范老年人上当受骗已不仅是老年人自己的责任,更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尤其需要老年人子女主动作为积极行动,筑牢“亲情防护网”。

  在涉老诈骗案中,很多骗局其实并不高明,之所以能屡屡得逞,关键在于骗子摸准了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把老年人缺乏子女亲情呵护作为实施诈骗的突破口。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老年人也不例外。他们不仅关注身体健康,还包括情感交流在内的心理健康。在物质上,由于养老金是他们大多数人唯一的收入来源,其增值问题他们尤为关注。然而,他们获得相关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有时还笃信道听途说、未经证实的说法,这就给骗子以可乘之机。骗子往往以嘘寒问暖、体贴入微的手段接触老人,口口声声“把您当作父母”“有个好消息您必须知道”,通过拉近与老人的心理距离,打消他们的疑虑并获取信任,为行骗做好充分铺垫。

  防范涉老诈骗,固然需要多部门形成合力,但更离不开子女的“亲情防护”。由于工作繁忙,有些子女平常没能常回家看看,没有及时了解父母需求。久而久之,老人感到得不到应有的关心,自己渴望了解的信息无法及时与子女沟通交流,有时还会深感孤独无助。这时遇到貌似热心体贴的骗子,就抵挡不住他们的甜言蜜语,容易上当受骗。即便骗子露馅,有的老人甚至仍然对他们深信不疑,为他们辩解。因此,子女应常回家看看,通过多陪伴、多交流化解他们的心结,构筑“亲情防护网”,帮助父母找到获取相关信息的正确途径,增强识破并抵制骗子诱惑的能力。

  “常回家看看”,让老年人得到更多的亲情慰藉,让骗子的“情感攻击”无处着力,把防范涉老诈骗网织密织牢。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从这点看,子女应该经常探望老人、满足老人的心理需求,社会有关方面也应该为子女经常探望老人创造必要条件,大家合力以亲情、温情、真情挤压行骗空间,让老人在安全、安心的环境里安享老年幸福生活。(殷 骁)

  ·面对面·

记者对话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和高校专家——

合力守护“养老钱”

对话人:省民政厅副厅长 耿学梅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 王云飞

  记者: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有何背景?

  耿学梅: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各种手段设置陷阱,骗取钱财,给老年人造成经济损失、带来精神痛苦,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影响社会稳定大局。开展这次专项行动既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也是人民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体的迫切愿望。

  王云飞: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对养老需求逐年增加。老人为了提高生活品质,对各种养老产品需求越来越多。然而,目前的养老领域存在的养老诈骗花样众多,一些不法投资人以开发养老项目等形式,在养老领域进行诈骗。这些诈骗行为,往往会非法吸纳社会资金,不仅扰乱了金融秩序,还增加了社会运行的成本,任其发展更会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和问题。因而,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正是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

  记者:为什么老年人容易陷入“养老骗局”?

  耿学梅:由于当前养老服务诈骗套路较多、手法多变,诸如提供虚假养老服务、投资虚假养老项目、销售虚假养老产品、开展虚假养老帮扶等形式。骗子往往利用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的热情高、金融知识不足、辨识能力不强等特点,通过各种“亲情式”的话术赢得老年人信任,进而引其“上钩”。

  王云飞:老年人对现代的骗术缺乏判断力,并且有一种从众心理,容易轻信、跟风,容易上当受骗。随着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不少老年人子女为工作奔波在外,无论农村还是城市的老年人都非常孤独。这给那些“情感式”诈骗的骗子有可乘之机。

  记者:守住老年人“养老钱”,还需要采取哪些举措?

  耿学梅: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省民政厅抽调专门力量组建专班,迅速动员部署,宣传发动,排查整治,为铲除养老诈骗滋生土壤、为守护好老人的“养老钱”贡献民政力量。首先,通过实施覆盖网络、社区、机构、家庭的全覆盖式宣传动员,及时推送养老服务非法集资、诈骗风险提示,并广泛宣传公开宣判的典型案例,向全社会揭露养老服务诈骗“套路”手法,帮助老年人增强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其次,全面开展摸排复查并建立精准管理风险管控名单,并在民政网站、公众号、宣传材料上公布国家举报平台、二维码和各级举报电话,畅通养老诈骗举报渠道。启动新一轮防范化解养老服务诈骗问题专项摸排复查工作,并对摸排发现的问题隐患进行综合评估,逐一研究确定养老服务机构、场所涉诈问题,建立风险隐患等级从高到低的“红橙黄绿”风险管控名单。另外,以“排查全覆责、处置硬措施、风险软着陆”为目标,对纳入“红橙黄”风险管控名单的养老服务机构和场所依法分级分类处置。以此次专项行动为契机,民政部门将加快贯彻落实养老机构备案管理、预付费管理等相关政策制度,进一步健全与相关部门的信息联动机制,实现数据共享互通。

  王云飞:社区作为老年人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要加强养老诈骗宣传,通过印发宣传册、张贴标语等形式,让老人对可能到来的养老诈骗有所警惕。同时,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志愿服务队等力量,常态化对老年人开展“点对点”式的防诈骗宣传和日常生活关爱,让老年人对各种骗术做到“心中有术”。老年人的子女,需要加强对家中老人关爱,常回家看看,常和父母沟通,防范老人陷入骗子的“亲情陷阱”。(记者 李明杰)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