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蒙之道」第十二讲:「蒙卦」之卦辞及其彖传解读

《蒙卦》之卦辞及其彖传破解

(上承“二、象辞破解”)

三、卦辞破解

「屯蒙之道」第十二讲:「蒙卦」之卦辞及其彖传解读

卦辞曰: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一)释字(词)

童蒙

指因幼小而蒙昧无知。《朱熹本义》:“童蒙,幼稚而蒙昧。”晋·葛洪《抱朴子·正郭》:“中人犹不觉,童蒙安能知?”

筮告

指庄重、严肃地教导。“筮”是古代一种占卦的方法,指用蓍草占卦。《说文》:“筮,《易》卦用蓍也。”《诗经·卫风·氓》:“尔卜尔筮,体无咎言。”《礼记·曲礼》:“龟(占)为卜,筮(占)为筮。”古人用卜筮之法来决定重大事项,所以卜、筮表示对所问事项的重视和认真。“告”指引导 、教育。“告”的本义是指牛的鼻环,“告”字为象形字,上部为牛首,下部为鼻环。古人给牛穿鼻带环,从而驯化了牛。推牛强行,壮汉难能,牵鼻而行,小儿可矣,所以“告”引申为引导、教导、劝导的意思。

《说文》:“渎,沟也。”因沟渎阴污,故渎引申为轻慢,对人不恭敬。《易·系辞传》:“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国语·周语》:“不亦渎姓矣乎。”《易·说卦传》:“坎为沟渎。”


(二)释义

「屯蒙之道」第十二讲:「蒙卦」之卦辞及其彖传解读

《蒙卦》是由《观卦》变化而来的。《观卦》先变为《蒙卦》,然後《蒙卦》再变为《解卦》。《蒙卦》讲启蒙、教育。教育分施教者和受教者。这里把施教者称为“我”,把受教育称为“童蒙”。《易》以阳为刚大者,以阴为柔小者,故刚大者为“我”,柔小者为“童蒙”。《观卦》整体看是一个按2倍比例放大的一个艮体,“艮为山”,于人体五官为鼻,古人常指鼻称“我”,故鼻指代“我”。艮体以阳爻为主爻,故《观卦》上面的两个阳爻为“我”,其它阴爻为“童蒙”者。《观卦》变《蒙卦》时,《观卦》九五与六二互换了位置,二位是家室位,六二就是家中孩童。卦变後,《观卦》六二成为了《蒙卦》六五,故《蒙卦》六五爻辞曰:“童蒙,吉。”儿童戏于至尊之位,虽不合尊卑体统,却“萌萌哒”,故卦名曰“蒙”。“蒙”在这里就是蒙昧呆萌的意思。

《蒙卦》讲教育、幼稚蒙昧者接受教育,就会有利于成长,故曰“蒙、亨”。《蒙卦》之“亨”,乃童蒙者之亨,非“我”之亨也。

《蒙卦》上九为“我”,六五为“童蒙”。《蒙卦》六五与上九并不是君臣关系,而是长幼关系,上九长而六五幼,幼者求教于长者,故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就反映了教育的一个原则,那就是师道尊严。

《蒙卦》是由《观卦》变化而来的。《观卦》是消息卦,阳消阴息,根据消息卦特点可知,《观卦》及其所变之卦的上面,其刚消去的为一个阳爻。《蒙卦》六五与上九以及刚消去的阳爻组成一个巽体。“巽为木”,泛指草木,这里特取象为蓍草。又《蒙卦》六五在艮体中,“艮为门阙”,《易》常特以艮为“庙”,这里同样特取象为“庙”,在宗庙里用蓍草,就是筮占之象,故曰“筮”。又《蒙卦》六五在坤体,“坤为牛”;《蒙卦》六五还在艮体,“艮为鼻”;《蒙卦》六五还是隐巽体主爻,“巽为绳直”,这里取象为牵牛用的绳,故《蒙卦》六五有用绳牵牛鼻之象。古人驯牛,以环穿牛鼻,系绳而牵之,无不顺从,故这里曰“告”。“告”的本义就是牛的鼻环,引申为动词就是牵引、引导、教导的意思。这里取教导义。《蒙卦》是《观卦》初变而成,故曰“初”。

《观卦》初变为《蒙卦》,再变为《解卦》。《解卦》六五在坎体,且乘于九四阳刚之上,“坎为沟渎”,故曰“渎”。《蒙卦》变为《解卦》,《蒙卦》六五所在的坤体、艮体以及隐巽体全都消失不见了,以绳牵牛鼻之象也没有了,故曰“不告”。《观卦》再变而为《解卦》,再变後见“渎”,故曰“再三渎”;见“渎”而不见“告”,故曰“渎则不告”。

《蒙卦》讲教育,教育是长久之事,故“利贞”。


四、彖传破解

「屯蒙之道」第十二讲:「蒙卦」之卦辞及其彖传解读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一)释字(词):

蒙以养正

指从童年时起,就要适时地教养。“正”就是适时。在《易》中,适时曰正,适度曰中,适位曰当。教育的时效性极强,所以要适时而教,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养成了不良习惯,再纠正就难了。从小适时教养,乃是培养圣人的功业。周文王乃为圣人,当其尚在腹中,其母太任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心慎所感,以为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人谓之能以胎教。

《三字经》开篇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里必须强调,“善”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善恶之“善”。恶与美相对,“善”指先天性的东西,即天真自然的东西。“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下来之後,由于还没有接受後天的培养和薰陶,所以其本性都体现为先天性的东西,这些先天性的东西是天真自然的,都出于本能,比如饿了会争着吃奶,不舒服了会哭闹等等。“性相近,习相远”的意思是,人先天性的东西都差不多,但随着外部环境的感染,随着接受教育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会越来越大。感于美则美,感于恶则恶,後天的教育将彻底改变一个人。儿童的教育,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特点,错过某个阶段的最佳时机,再想纠正就很难了,所以教育最首要的就是要适时,这就是所谓“蒙以养正”。只有在每个阶段都能适时而教,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圣人。


(二)释义:

「屯蒙之道」第十二讲:「蒙卦」之卦辞及其彖传解读

本《彖传》共分六句来解释卦辞。

第一句“‘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这一句解释卦辞中的卦名——蒙。《蒙卦》上艮下坎,“艮为山,为止”,“坎为险”,故曰“山下有险,险而止”。高山之下是深渊,故险;见险而能止,不犯傻也。从小教育孩子戒惧谨慎,规避危险,这就是启蒙,故曰“蒙”。启蒙教育最基本的作用就是让孩子知道有危险的存在,懂得有所行止。山下有险,掉下去会摔死,但小孩不知,所以要教育孩子不要从高处往下跳。初生牛犊不畏虎,不是勇敢而是无知,所以要教育牛犊不要招引老虎。

第二句“‘蒙,享’,以亨行,时中也。”这一句解释卦辞“蒙,亨”。教育就是要使童蒙者通达,故曰“蒙,亨”。《蒙卦》是由《观卦》变化而来的,天时在季秋之月,黄昏之时。季秋之月,草木衰落,万物敛藏,象征人生的老年阶段。季秋之月,草木的子实,禽兽的雏崽却在成长阶段,逐步独立。季秋之月,我们常常看到植物的种子正在纷纷脱离母本,用特有的遗传本领四处去安家,候鸟带领着一群群的雏鸟习飞,砺练迁飞的本领,食肉动物在父母的带领下砺练其爪牙和捕猎技巧,食草动物则在父母的带领下砺练其蹄脚和逃生的本领。人至老年,积攒了一生的经验和智慧,也需要用教育的方式把这些经验和智慧传下去。教育启蒙发智,培养下代的生存本领,使下一代更加茁壮成长,故亨。从卦变上讲,《蒙卦》是由《观卦》变化而来的,卦变时,柔者上而刚者下,柔者上行而得中,上行则“亨”,柔者上符合《观卦》阳消阴息,刚退柔进的天时,故曰“时中也”。“以亨行,时中也”,说明教育要适时。

第三句“‘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这一句用“志应也”解释了卦辞“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蒙卦》是由《观卦》变化而来的。在《观卦》中,九五为我,为尊长,六二为童蒙,为天真幼小者。卑小者求尊长,故曰“童蒙求我”。《观卦》变为《蒙卦》时,《观卦》九五与六二交换了位置,尊长屈尊处下而童蒙则处尊居上,这就是《蒙卦》的状况,故《蒙卦》六五为“童蒙”而九二为“包蒙”。虽然卦变後,“我”下而“童蒙”上,这并不代表“我求童蒙”,而是“我”有意识地让童蒙出去经受磨练。童蒙天真无知,心里并无尊卑长幼的观念,教育的本质并非“我求童蒙”,而是童蒙向我求知,故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观卦》九五与六二为正应关系,卦变後,《蒙卦》六五与九二仍为正应关系,这样,说明教育是一种互动而应的关系,故《彖传》解卦辞“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曰:“志应也”。

「屯蒙之道」第十二讲:「蒙卦」之卦辞及其彖传解读

第四句“‘初筮告’以刚中也。”这一句以“刚中也”来解释卦辞“初筮告”。“初筮告”体现了尊长者对童蒙的殷切之情,体现在卦变上就是《观卦》九五下行而成为《蒙卦》九二,而把“童蒙”者捧于至尊之位,五位是至刚至中之位,说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达到至高无上的地步。故释曰“以刚中也”。

第五句“‘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这一句用“渎蒙也”来解释卦辞“再三渎,渎则不告”。《蒙卦》是由《观卦》变为《解卦》的中间卦。《观卦》初变而为《蒙卦》,再变而为《解卦》。故“初筮告”之象在《蒙卦》中,而“再三渎,渎则不告”之象在《解卦》中。《蒙卦》六五为“童蒙”,且《蒙卦》六五分别在坤体、艮体、巽体,“坤为牛”、“艮为鼻”、“巽为绳”,故有以绳牵牛鼻之象。古人驯牛,穿鼻环以牵牛鼻,故曰“告”。“告”的本义就是牛的鼻环,引申为约束、引导的意思。《蒙卦》变为《解卦》後,六五所在的坤体、艮体、巽体全部消失,故曰“不告”。而《解卦》六五却在坎体,“坎为沟渎”,这里曰“渎”。《解卦》是由《观卦》再变而来,一而再,再而三,故曰“再三渎”。告而不从,再三为渎,渎则不告,这是教育的原则。童蒙的求知欲发自内心,不是强迫的,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童蒙对知识达不到渴求的程度,就不去启发他,而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教育、启发他,而他却置若罔闻,这就是对教育的一种亵渎。故《彖传》释曰“‘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

第六句“蒙以养正,圣功也。”这一句解释卦辞“利贞”。“利贞”就是适宜坚持。教育是终生的事业,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需要不同的教育,尤其是启蒙教育阶段,必须适时教育。错过了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机,人的不良习惯就养成了,以後会很难改变。故曰“蒙以养正”。“蒙以养正”的意思就是启蒙教育必须要适时。适时进行启蒙教育,就会使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以後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蒙以养正”者,可以做圣胚胎,“蒙以养正”,是培养圣贤之人的功业,故曰“蒙以养正,圣功也”。“利贞”在这里就是坚持“蒙以养正”的教育理念,努力做好培养圣贤之人的教育工作。

「屯蒙之道」第十二讲:「蒙卦」之卦辞及其彖传解读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