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意味着什么?是经济危机么?(2022年对于我们杭州而言用英语怎么写)

有朋友私信我问2022年会不会发生经济危机,其实“经济危机”的外在表现不一定是经济泡沫破裂,狼藉满地,到处是贫困和饥饿。

“经济危机”的本质我在前面几篇文章中都讲过,说白了就是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没有经济基础的可能不好理解这俩词,也可以简要理解为贫富分化加剧,穷人太穷了,买不起社会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

举个例子,假设穷人群体手里的钱供能消化5千个面包,但是社会上实际生产了1万个,富人手里的钱很多,但是人数少,即使他们超量享受,顶多消化1千个面包,最终社会产能还是会过剩4千个,这就是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

在古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经济危机的体现,所有的社会财富和土地都在上层阶级手里,底层人民都被饿死了。

我们现在当然不是这种情况,但是需求下滑,消费力萎缩是很显而易见的,人们负债高企,手里的钱已经无法完全消化现有的产能了。

比如说现在的房地产行业,一些三四线小城的现有库存就够消化好几年的,甚至一些强二线城市,因为前些年的楼市行情火热,地方上供地没有节制,开发商手里存了好多地,现有的项目库存很高不说,还不停的有新地块入市,而需求端早就跟不上了。

其实这个产能过剩问题呢,不仅在房地产领域,其他经济领域也会结构性,间接性爆发。

经济危机一直在,只不过没有到大萧条,失业遍地,路有冻死骨这种状态的恐怖程度,而且这种过剩是结构性过剩,多数时候,被其他一些经济增长点的繁荣景象给掩盖了。

比如说前些年,中国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出口的那段时间,经济增长的外部依附性十分严重,当其他国家消费力波动或者世界上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出来之后,中国国内产业就会产能过剩。

我们当时的解决方式是激活内需,打通经济内循环,从农民消费力着手,搞家电下乡,原先国家补贴国外的那些钱补给了农民,吸引他们拿出存款,把家电类过剩产能给消化了,避免了一大批家电组装和零件生产工厂的倒闭,避免了危机的蔓延扩大。

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问,这就算是经济危机啊,不是正常的市场波动么?企业本就应该优胜劣汰,因为供需总有不对等的时候,这都叫危机有点耸人听闻了吧?

还真不是什么耸人听闻,那次搞家电下乡的起因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中国那时候主要的产品都是往美国出口的,而且那个次贷危机产生并波及全球的原理我之前也讲过,就是美国一些资本机构把国内次贷打包变成各种基金又卖给了世界各国资本机构,最后全球资本都跟美国绑定了,美国一爆,全世界跟着爆。

我们那时候外贸是拉动经济的主力,主客户美国不行了不说,其他国家也受牵连了,咱们国家这么大体量,当时的产品过剩是非常严重的。

而且,由于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一类产品过剩,都会影响中国境内连续的多个产业链,其波及范围是超出我们想象的。

我举个打火机的例子吧,这个例子来自头条大V大刘说说,他把国内经济产业之间的联系讲的特别透彻:

“一次性打火机,成本三毛左右,售价一元人民币。

全世界几乎所有的这种打火机都是中国产的,每年的产量一百五十亿个,足以保证全世界人手两个。但是就这么个简单廉价的小玩意儿,全世界能够独立生产的国家不超过二十个。你不要觉得惊讶,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国家是连这个小小的打火机都造不出来的。

想要造出这个打火机,你需要有石油化工,塑料注塑,金属,机械加工,电子产业等等,几十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产业,涉及到上下游几百个产业链。

举打火机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的制造业是一个高效配合的整体。

这个打火机,外壳用的塑料,打火机厂家是不会自己生产的,而是买塑料原料再注塑。甚至有的小厂家连注塑都没有,直接采购外壳。这里边用的燃料丁烷,是采购的。压电陶瓷片,采购的。甚至压电打火下面的一个小小的缓冲垫片,都是采购的。

这是一个一个连续的产业链,各个不同的厂家合作,最终才能生产出来成本两三毛钱的打火机。

就像一条路,中间有几十座桥梁,任何一个桥梁坍塌,这条路你就走不到终点。”

大家看明白了吧,一个小小的打火机牵扯到的产业影响都有数十种,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各个产业都是一环扣一环的。

美国当时是整个消费力崩塌了,世界其他各国也都受影响,中国那时候的外贸占比应该是70%上下,那得多少类产业受影响?所以,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铺天盖地般的浪潮侵袭,非常巨大。

为了消化那次过剩产能,中国只有转向内循环了,也就是释放新的有效需求,好在当时国内的居民杠杆没有现在这么高,中国农民也有存钱的爱好,所以国家补贴这么一刺激,加上各种宣传口号,才把这波过剩产能给消化完。

08年之后没过几年又出现了楼市产能过剩,咋解决的?

增加有效需求呗,让居民有钱花,有钱了就能买得起房子了,这一招也被称为“消灭贫困”,主要是俩动作:

第一个是以工代赈,也就是政府出面在国内搞基建,通过基础建设给工人群体提供更多的岗位,相当于国家发债(国家借钱)转移支付给工人阶级,工人们挣了钱拿去花,这个时候花到哪里呢?

当然是房子最划算,因为基建一搞上去,房子跟着就升值了,这个好理解吧?基础建设里的交通,医院,学校,公园等一建设好,周边的房子就值钱了,房子一有升值预期,大家伙儿买房的动力就有了。

第二个是银行放贷,让人们把未来的钱提前贷出来,这样大家就有钱了,有效需求不就有了吗,当时还配合着货币化棚改,也就是拆迁的时候不给房子了直接给钱,让人们拿着拆迁的钱到市场上消化过剩的商品房。

总的来讲就是国家出政策,银行降息,刺激人们加大杠杆提前消费,才把过剩的房子去化掉了。

那一波操作带动房价蹭蹭地上涨,最后地方上卖地卖得更快了,价格卖得更高了,开发商拿地也更猛了,开启高负债高周转模式,疯狂的抢夺市场·····

这些现象的本质原因就是“风来了”,所谓的“风”其实就是政府通过各项政策集中释放的有效需求,趁着需求大增,谁不去抢谁才傻子呢,看,资本的贪婪性出来了吧。

结果呢,玩到现在,玩脱了!

大家都看到了,开发商加杠杆把自己加崩了,房子再一次过剩了,中国人均住房面积高达50平方米,都超一些发达国家了,仅是剩余的库存就够中国内部再消化两年的了。

所以一些城市又开始货币化棚改了,全国银行降息又启动了,国家大规模发债搞基建又开始了,为的都是增加“有效需求”。

那我们现在的情况就只是楼市产能过剩么?

当然不是,对于我们目前的经济情况国家给予了非常精准的概况,那就是:“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

所谓的需求收缩,也就是产能过剩下的有效需求不足,摆在我们面前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工业化社会的经济历史周期,从经济发展周期律的角度来理解一下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以后,世界经济开始飞速增长,人们的生活得以改善,这个时候过剩产能还没来得及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又爆发了,带来了新的经济循环系统,新的就业岗位被创造了出来,继续带动经济增长。

举个例子来讲,假设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为这个社会带来了面包,人们开始进行面包生产和财富分配,这一切还没到失衡的时候呢,二次工业革命又带来了汉堡包,更多的财富被创造出来,社会上所有的人口又开始瓜分新一轮的财富。

巧的是,这两次工业革命和大航海发现新大陆的时间段重合了,新大陆那边更多的人类(有效需求),加入到整个社会经济大循环中,每当出现产能过剩,资本方就开始“海外倾销”,也就是说把多余的面包和汉堡包卖到新大陆去,因为那边也有大量的“有效需求”。

后来欧洲各国都发现新大陆的用处,他们既可以从新大陆弄到更低成本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还可以利用那边的人口去化国内过剩产能,消化掉经济危机,于是这些列强们开始靠实力说话,瓜分这些新大陆,也就是各自划分了殖民地范围。

可是二次工业革命的红利也是有限的,资本家疯狂制造汉堡包,人们从资本家那里挣了钱疯狂的消费汉堡包,直到汉堡包制造的速度又一次超过了人们消费的速度,产能过剩出现了。

可是这时候没有新大陆了,上哪里找新的有效需求呢,也没能突破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鸡腿之类的新财富,人们的财富分化开始加剧失衡,穷人群体拿着很少的钱,有些人开始吃不起汉堡包了,企业挣不到钱之后进一步压榨穷人端的财富来保障汉堡包的利润,这又导致更多的穷人吃不起汉堡包,恶性循环开始了。

这可咋办?

德国是这么干的——发动战争抢夺殖民地,抢劫其他国家的钱!

德国疯狂地屠杀犹太人抢夺他们的财富,把抢来的黄金啥的存到瑞士银行,不仅德国这么干,后来全世界多数国家都加入了战争之中,一次世界大战就这么爆发了。

通过战争,过剩的产能被炸毁的炸毁,消耗的消耗,有些国家还顺便撸了很多新羊毛开始在国内创新升级,这又创造了一些新的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点。

然后没过多少年,又严重过剩了,经济危机再次席卷而来,二次大战又开始了······

这个时候大家可能会疑惑,就一定非得战争么?多不人道啊!

大家想想咱们古代,一个朝代刚开始的时候,是不是人口少,荒田多,大家快快乐乐地开始垦荒种田,慢慢的国家开始走向富裕,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运转,土地逐渐集中到地主阶层手里,贫民阶级又开始没有生产资料了,贫困和饥饿又一次席卷整个王朝。

那么为啥社会所有的生产资料和财富,最终都会集中到上层阶级手里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上层阶层执政,他们代表着自身阶层的利益,在政策制定上,会不自觉地维护自身利益,并掠夺其他阶层的财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分配会越来越多的向上集中,最终出现失衡。

接下来呢,就是新一轮的起义,战乱,直至政权更迭,王朝更新,人口减少,新的荒田出现,财富重新分配,社会重现稳定······

德国发动二战前,情况和我们古代王朝的末期差不多,大家吃不起面包,汉堡包和鸡腿,总不能饿死吧,人群非常躁动,为了生存,为了填饱肚子,到处爆发动乱。

德国能怎么选?

只有对外战争转移矛盾,并通过战争消耗过剩产能,掠夺他国财富·····这和我们的古代王朝更迭历史,其实是一样的路数。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消失了大量人口,全世界的工厂,土地被炸得稀巴烂,新的“荒田”出现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开始了。

可是工业化经济社会不比农业经济社会,工业化的生产效率太高了,产能过剩很短时间内就会重复出现,总不能次次出现次次打仗吧,这是人类自己要把自己玩死呢,而且前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留下的心理创伤和苦难太沉重了。

必须寻求其他相对人道的方式解决产能过剩,消化经济危机!

后来就出现了譬如加深全球化,深度挖掘各国的潜在需求,让供需之间更加匹配,还有就是在科技创新上加大发力,终于迎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次革命和全球化的红利一直吃到今天······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最后一个浪花,就是近些年的移动互联网,由于市场规模,人口因素,政策扶持等原因,移动互联网红利的主要赢家就是美国和中国,欧洲国家吃得红利相对有限。

所以我们的生活和10年前相比,真的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归根结底都是移动互联网的新技术塑造的。

凡事都有尽头,到了今天,“二战”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红利差不多被消化完了。

大家也都看到了,世界又开始躁动了,因为没有新的技术出现,没有新的工业革命带来新型财富创造点供社会重新分配。

于是全世界的人们都走向内卷,开始产生普遍性焦虑。

叠加上疫情的影响,我们现在的日子越来越难了。

甚至于逆全球化也开始了。

难道只是疫情导致的原因?

当然不是!

这是全世界人群大内卷之下,各国在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呢,譬如说中国这么多的人口,都去买国外产品了,中国的过剩产能找谁去消化,放着自己的大市场不用,到海外“竞争红海”里抢有效需求?太不划算了!

所以,我国提出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辅助(以前是内外双循环协作)。

前几天,中共中央,国务院这样最高级别的单位提出要加紧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为的就是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破除城市间贸易壁垒,从成本端着手改善,提高国内企业成本优势,避免一些企业为了保障产品利润,而短视的加大压榨劳动力,最终使得有效需求进一步收缩。

除此之外,通过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还可以打造出一批极具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靠着这些企业抢占海外市场。

美国为啥要和中国打贸易战,就是想要和中国争夺他们的国内有效需求,美国为啥要生产制造业回流,因为国内高端产能过剩,基础就业岗位不够用了呗,那就回流低端产能,增加就业岗位,新的财富循环和分配不就有了?

但是这些举措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化过剩产能,却无法像新技术出现一样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全世界都开始在新能源、碳减排等领域内赛跑,为的就是抢跑新技术,提前发力新的经济领域增长点。

经济增长遇到瓶颈,叠加上疫情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愈发艰难,现在还只是起点,疫情仍在反复,它对经济的影响还未完全显现出来。

关于以后可能遇到的困难,俄乌危机给我们打了个样儿。

战火一响,黄金万两,战争国家的大量财富被毁灭了,欧洲那边的资本仓惶地逃窜到更加安全的“美帝”怀抱,这何尝不是一种财富掠夺?

美国吞占阿富汗的70亿美元外汇储备,欧美等列强没收俄罗斯富豪的游艇和私人财富,这不都是抢钱?

战火中一些中东国家粮食危机爆发,饥饿导致的死亡又会带走很多人口,新的“荒田”规模会一天比一天大。

受俄乌战争的影响,战败国德国已经开始增加军费,试图摆脱二战后军事废柴的角色,日本开始要求核共享,并透漏出修改日本宪法的意图,他想要修改的条款是“放弃发动战争的权利。”

这些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国,挣扎着想要逃出囚笼了!

除此之外,美国对宝岛的动作,韩国亲美尹锡悦上台,尼泊尔与美国签订的丧权辱国条款,巴基斯坦政权动乱,南海,蒙古,某港等这两年的躁动·····

在中美争锋的大背景下,国际气候的大动荡,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小气候。

比如说美国制裁中概股,多少中国股民一夜回到解放前,多少互联网大厂员工失业,他们的房子面临着断供,多少餐馆受需求端影响闭门关店,多少工厂停工,老板破产,妻离子散,甚至一些人熬不下去而自杀的新闻时见报端,让人不忍细看,类似的新闻举不胜举,时代真的很艰难。

这些事实存在着的困难,就是我们的2022年。

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一份子,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可以预料的是,当国际大环境持续恶化,类似的困难可能会加剧或成为常态。

我们习惯了经济高速增长,习惯了岁月静好,以至于现在稍有苦难就觉得天塌了,可能2022之后的苦日子还长着呢,我们需要学会珍惜,学会习惯,这倒不是劝大家麻痹自我,而是时代如此,我们总要坚强的活着,因为这个世界从来不缺灾难。

历史一直在循环前进,我们也从未摆脱过那个轮回,愿你我珍惜当前,但也不畏苦难!

分享完,感谢阅读,欢迎关注@观众席上的阿景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