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古八景或是最早的城市八景(惠州西湖八景图绘画)

所谓“天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自明代以来就不少文人墨客将惠湖与杭湖拿来比较,其中有一个观点是惠湖是杭湖的“翻版”,有些景点的命名与杭湖雷同。比如民国《惠州西湖志》的纂修者张友仁就认为惠湖有9处景点是效仿杭湖,包括古惠阳八景中的“雁塔斜晖”,也点评说“有因袭比拟‘雷峰夕照’之嫌”。

虽然说杭州西湖的名气确实比惠州西湖大出不少,但是让惠湖背上“因袭比拟”的模仿之名,作为土生土长的笔者又实在心有不甘。于是考证了一番,看看“雁塔斜晖”和“雷峰夕照”到底哪个出现更早。

惠州西湖古八景或是最早的城市八景

“天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 东江图片社供图

首先看看杭州人自己怎么说。乾隆《杭州府志》对“西湖十景”的由来是这么解释的:“自‘潇湘八景’载于《梦溪笔谈》,好事者传为图画以后,山水园亭,莫不张皇柯叶,标列涧岩。至明人地理之书,几于州县皆有八景矣。‘西湖十景’仿自宋人,山色湖光,与其名相副,岂可与后来之强分题品者俪论哉?”也就是说,自从“潇湘八景”出现后,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八景”命名之风,杭州的“西湖十景”也是“仿自宋人”。

这个“宋人”,指的就是宋代“潇湘八景”的创始人——宋迪。

据《中国美术家大辞典》:宋迪,字复古,河南洛阳人,以进士擢第为司封郎。他嗜古好作山水,尤工平远,远思高妙,笔墨清润,禽鸟亦妙。其《潇湘八景》初未尝命名,后人乃以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鱼邨落照等目之。

到底是哪个“后人”给“潇湘八景”冠上这么富有想象力且文雅的名称呢?答案正是前文所说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

《梦溪笔谈》成书于11世纪末,一般认为是1086年至1093年间。书中对“宋迪”一事是这么记述的:“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看来这个给“潇湘八景”命名的果然就是沈括。

由此,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特有的“八景文化”,肇始于宋迪,而形成于沈括。自宋迪和沈括之后,“潇湘八景”衍生为诗画母题,几个世纪延绵不绝远播海内外,产生了丰富的造境抒情和广阔的文学创意空间,不断再生,到了明清时期,全国上下任何一个角落,可能都有“八景”了,这或许是中国独有的文化。就拿惠州来说,前些年笔者到惠阳新圩去采风,路过一个叫“产径”的行政村,该村居然也有“产径八景”,而且每处景点还有旧人赋诗!

陈偁是第一个将西湖纳入旅游风景区范畴的惠州官员

那么,古代惠州的“惠阳八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又是由谁提炼出来的呢?

答案是北宋惠州太守陈偁。

北宋治平三年(1066),仕途正处在上升阶段的陈偁从蔡州通判升任惠州知州。他对惠州做过最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大力整治西湖(那时候还不叫西湖,叫丰湖)。

他发现惠州城西有一个大湖泊堤废水涸,但民众仍要交纳鱼税,负担确实很重。于是,他“领经画,筑堤截水”,“东起中廊,西抵天庆观(今元妙观),延袤数里”,还在堤上“中置水门备潦,叠石为桥于其上”。不仅如此,陈偁还在堤两旁“植竹为径二百丈”以固堤。这条堤,就是平湖堤;那座桥,就是拱北桥。

一旦拱北水闸闭合,横槎、新村、水帘、天螺诸泉水就汇合成湖。由于湖面扩大许多,西湖堪称“广袤十里”,自此,“湖之润溉田数百顷,苇藕蒲鱼之利,岁数万。民之取之于湖者,其施已丰”。“丰湖”一名由此而得,后来因为“湖之浸以负郭西”,才被苏轼称之为西湖。

鲜为人知的是,陈偁是第一个将西湖纳入旅游风景区范畴的惠州官员。他前无古人地提出了至今仍广为人知的“惠阳八景”(今称西湖古八景)。据明嘉靖丙辰本《惠州府志·地理志》,陈偁明确提出“鹤峰晴照、雁塔斜晖、桃园日暖、荔浦风清、丰湖渔唱、半径樵归、山寺岚烟、水帘飞瀑”的景观概念。

陈偁也有可能是中国第一个将城市景观归纳为“八景”的地方主官。因为宋迪在长沙时的身份是“转运判官尚书都官员外郎”,更是以画家的个人身份创作《潇湘八景图》。另外,“潇湘”不是一个城市的概念,而是涵盖湘江中下游流域。

巧合的是,陈偁提出“惠阳八景”的时间,与宋迪做潇湘八景图差不多。据嘉靖《长沙府志》记载:“八景台,在府城西,宋嘉祐中筑。宋迪因作八景图,僧慧洪赋诗更名八境。”

“宋嘉祐中”大约是1056-1063年,比陈偁治惠的时间(1066-1068)稍早几年。1000年前的宋代,没有电话和社交软件可用,等沈括将“潇湘八景”写进《梦溪笔谈》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二三十年了。

因此,最早出现在文献典籍中,对“八景”有准确记载的城市,惠州极有可能是第一座。由此也可证明,惠州“雁塔斜晖”比之杭州的“雷峰夕照”,是要早出许多的,不存在模仿抄袭的问题。

(严艺超)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