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鼓,满族的戏曲艺术形式

  八角鼓是满族的一种民间乐器,因为鼓的形状是八角形的,所以它才被叫做八角鼓,演奏方式也比较简单,通常以敲击和手搓鼓面为主。
  那么,满族文化中的八角鼓是如何发展的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八角鼓,满族的戏曲艺术形式

  八角鼓的由来
  关于八角鼓的由来,传说它形似八角,此以象征着满族“八旗”,“八旗”是满族驻防军营中的一种称谓,它以不同颜色的旗帜,代表着不同军民的驻防地。八角中的7个面,穿插着7组21个铜钹,是代表和象征着八旗20个“旗佐”官和一个“空纛旗”鼓的下面拴着一对穗铀子,代表着八旗中的左右“两翼”,铀子下面坠着的长流苏穗线,是代表着各旗下的军民人丁。八角鼓虽经历代兴衰,但是它的基本演奏形式、民间称谓以及演变和发展从未改变。

  八角鼓戏的特色


  八角鼓作为一种民间曲艺艺术,有单唱、拆唱、坐唱、群唱等四种演唱形式。八角鼓与岔曲、单弦、牌子曲关系密切,同为一体。岔曲、牌子曲是八角鼓演唱时所采用的曲调,单弦是八角鼓的一种演唱形式,而八角鼓又是唱岔曲、牌子曲和单弦时必备的伴奏乐器。做为满族民间艺术形式的八角鼓曲,是从岔曲、牌子曲中演变过来的,传至今日大约有两路唱调,一种正调的,一种越调。

  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八角鼓戏在与地方上的剧种交流学习,很自然地在唱腔格调中有了不同套路套路,这就给其演唱形式、唱腔、格调等带来相应的变化。唱腔上也大体分为两种类型,可以说出现了两种流派。一类是以多种唱腔、多重曲牌和乐器组成的联奏联唱,并有场次、布景、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造型。

  近年来,八角鼓戏曲发展速度缓慢。许多剧目、曲目濒临失传,亟待挖掘、整理与保护。八角鼓戏曲曲调悠扬婉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戏曲艺术不可多得的戏种,对于研究我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您可能也喜欢:
  满族民间文化:妙趣横生的满族补绣
  侗族大歌:震惊世界的艺术瑰宝
  传统民族文化:牛魂节文化
  壮族文化:莫一大王节的传说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