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人容易患攻击性人格障碍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有一个人非常擅长做事。 我们都称他为好人。 这种人往往给人一种很随和的感觉,让你有反应,但他们总是被动地拖延或找借口,即使你在反复催促下不情愿地去做。 其实,严格来说,这类人有一种比较隐蔽的人格障碍。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是习惯以被动的方式表达其强烈的攻击倾向。 这种人在外表上总是显得被动听话,甚至是尽职尽责,但不偷偷配合,内心充满敌意和攻击性。 例如,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他们经常故意迟到,故意不接电话,故意拆除车站,使别人的工作无法进行。 性格往往表现为固执、不愿动、拖延时间、暗中破坏或阻挠他人的事情等,仇恨和攻击倾向非常强烈,常常充满怨言,但非常依赖权威。

被动攻击型人格其实是一种心理问题,属于一种比较隐蔽的人格障碍。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患者无法以恰当且有益的方式表达自己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显然有很多不满和怨恨,但他不愿意坦率大方地表达出来。 相反,他采取了一种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宣泄”方法,让事情变得更糟,以获得一些心理平衡。

被动攻击性人格障碍的形成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教育方式不当。 调查显示,父母教育不当是导致儿童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最重要原因。 比如,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管得太严,以至于孩子不敢违背父母的意愿,不敢说自己想说的话,不敢越权。雷池在行动。 在青少年时期,儿童可能会采取极端行为来对抗成年人的意志和社会规范。

2.学习成绩差。 一些青少年学习成绩不佳。 老师、家长和同伴都看不起他。 久而久之,内心就会产生抗拒情绪,在行动中容易出现不合作、破坏性、懒惰和标新立异的现象。

3.人际关系差。 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人容易形成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4.过度自卑。 过度自卑和压力过大的人往往会从被动转向攻击性,导致被动攻击性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 然而,青少年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格特征还不是很固定。 甚至人格障碍的表现也可以得到治疗和纠正。 那么,当青春期孩子出现被动攻击性人格倾向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和预防呢?

对于这样的孩子,你应该向心理学家寻求咨询。 从心理层面,让有这种性格倾向的人意识到,这种倾向会对整个人生产生负面影响。 从行为层面,让他们逐渐改变原有的行为模式。 同时提醒家长,千万不要把孩子的精神疾病当成道德问题。

如果父母将自己的异常行为视为不良品德,会使他们的内心更加不平衡,更加厌恶父母,从而产生更加激进的行为。 让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定要和孩子平等相处,才能避免孩子产生对抗的感觉,和父母对峙,以发泄心中的怨气。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