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十大皖药”的故事之霍山石斛!

霍山石斛产地哪个省 霍山石斛的形态特征

1、霍山石斛是一种植物,主产于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霍山县。

2、霍山石斛茎直立,肉质,长3-9厘米,从基部上方向上逐渐变细,基部上方粗3-18毫米,不分枝,具3-7节,节间长3-8毫米,淡黄绿色,有时带淡紫红色斑点,干后淡黄色。叶革质,2-3枚互生于茎的上部,斜出,舌状长圆形,长9-21厘米,宽5-7毫米,先端钝并且微凹,基部具抱茎的鞘;叶鞘膜质,宿存,总状花序1-3个,从落了叶的老茎上部发出,具1-2朵花;花序柄长2-3毫米,基部被1-2枚鞘;鞘纸质,卵状披针形,长3-4毫米,先端锐尖;花苞片浅白色带栗色,卵形,长3-4毫米,先端锐尖;花梗和子房浅黄绿色,长2-2.7厘米;花淡黄绿色,开展;中萼片卵状披针形,长12-14毫米,宽4-5毫米,先端钝,具5条脉;侧萼片镰状披针形,长12-14毫米,宽5-7毫米,先端钝,基部歪斜;萼囊近矩形,长5-7毫米,末端近圆形,花瓣卵状长圆形,通常长12-15毫米,宽6-7毫米,先端钝,具5条脉;唇瓣近菱形,长和宽约相等,1-1.5厘米、基部楔形并且具1个胼胝体,上部稍3裂,两侧裂片之间密生短毛,近基部处密生长白毛;中裂片半圆状三角形,先端近钝尖,基部密生长白毛并且具1个黄色横椭圆形的斑块;蕊柱淡绿色,长约4毫米,具长7毫米的蕊柱足;蕊柱足基部黄色,密生长白毛,两侧偶然具齿突;药帽绿白色,近半球形,长1.5毫米,顶端微凹。花期5月。

安徽“十大皖药”的故事之霍山石斛!

安徽是中医药资源大省,在国内素有“北华佗、南新安”之称,省卫计委12月15日公布了全省“十大皖药”品种——霍山石斛、灵芝、亳白芍、茯苓、宣木瓜、菊花、断血流和桔梗。“十大皖药”的公布更奠定了安徽在中国的中医药地位。从今天开始,在此平台,我们每天推送一种名药的介绍故事,揭开药物的神秘面纱。

霍山石斛

【来源】霍山石斛,俗称米斛、龙头凤尾草、皇帝草,为兰科石斛属的草本植物,是石斛中的极品,也是安徽省霍山县特有的品种。霍山石斛一名,最早见载于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距今有200多年历史。该书记载称:“霍石斛出江淮霍山,形似钗斛细小,色黄而形曲不直,有成球者,彼土人以代茶茗,霍石斛嚼之微有浆、黏齿、味甘、微咸,形缩为真”。

霍山石斛生长缓慢,对环境要求苛刻,产量稀少,大多生长在云雾缭绕的山谷溪边潮湿之地,多簇生。目前野生霍山石斛已很难看到,市面上基本都是野生种源移植。霍山县人工种植石斛遍布全县山区,人工种植主要有米斛、铁皮石斛、铜皮石斛,不知情者常把产于霍山的各种石斛都理解为霍山石斛,确切的说霍山石斛专指霍山米斛。

霍山石斛植株矮小犹如米粒故称米斛,茎丛生、直立、蜡质透明玉感,长3~9cm,从基部上方向上逐渐变细,不分枝、具3~7节,淡黄绿色,有时带淡紫红色斑点,干后淡黄色。叶革质。人工米斛瓶苗较细长。霍山石斛外形特别矮小,茎下粗上细,呈圆锥状,唇瓣近半圆状菱形,形似米粒;霍山石斛没有被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它与被收载的石斛、铁皮石斛分属不同物种。

【功效】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润肺止咳、明目强身等功效。

【现状】霍山石斛历史上一直是皇室权贵专用的养生保健佳品,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救命仙草”,现代人称为“中华仙草之最”、“健康软黄金”,用霍山石斛加工的饮品——枫斗,被称为“枫斗之王”。霍斛富含多糖、氨基酸、石斛碱、石斛胺等多种成分,能大幅提高人体内抗衰老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对经常熬夜、用脑、烟酒过度,体虚乏力的人群,可代茶茗冲饮经常服用,如西洋参石斛茶,有明目作用,也能调和阴阳、壮阳补肾、养颜驻容,从而达到保健益寿的功效。霍斛也可作为食材,用来制作石斛米粥、石斛倒扣草炖猪瘦肉汤等。

【发展】2007年,霍山石斛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批,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之一,其独特的枫斗炮制工艺已经成为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霍山石斛已经实现规模化种植,产量、产值得到大幅提高,霍斛开始走进百姓家,并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霍山石斛的市场正在日益发展和壮大。

来源:安徽省中医院 (药学部 孟楣)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