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俄亥俄州列车出轨导致有毒物质泄露的原因与影响

美国当地时间2023年2月3日晚,俄亥俄州一列火车脱轨并引发火灾,大量的有毒可燃化学物泄露,附近居民紧急撤离 。泄露的有毒物质究竟有多毒?这次事故泄露的有毒化学物主要成分是氯乙烯。氯乙烯又名乙烯基氯,化学式是C2H3Cl。

主要用于制作聚氯乙烯,就是塑料的一种。

氯乙烯沸点为-13.4℃,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引燃温度为472℃,和纸的燃点差不多,但是由于它常温下是气体,所以它极易燃烧并且发生爆炸。

氯乙烯因为密度比空气大,往往会在低处扩散,其影响范围较大。

氯乙烯容易与空气混合形成易燃易爆的混合物,遇热源或明火极易发生爆炸氯乙烯的中毒主要可以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皮肤接触中毒3种。

急性中毒时,轻度中毒者往往表现为眩晕、胸闷、嗜睡等。

而严重中毒则表现为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慢性中毒时,中毒者会出现神经衰弱、肝功能损伤、消化功能损害等症状。

皮肤接触中毒时,往往会造成中毒者红斑、湿疹、水肿甚至肢体坏死。

并且它属于1类致癌物,即便在以后浓度下降了,毒性减弱了,仍然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此外,由于其严重的毒性,氯乙烯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造成动植物大量死亡,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

氯乙烯化学图事故的原因?这次列车脱轨的原因还在调查中,不过已经有许多消息透露出来。

设备老化严重、长期没有进行维护、铁路工人疏忽大意、超长列车影响列车性能等等。

归根到底,就是资本的原因。

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一点点来说。

首先就是美国的铁路问题,许多美国铁路公司并未在维护和更新铁路设施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这也就导致了铁路设施老化、磨损、腐蚀和其他损坏问题的出现,从而增加了火车脱轨的风险。

二是超长列车的安全隐患,美国铁路协会发现,美国的大多数列车在过去的十年里增加了约2700英尺,即每列火车增加了26节车厢。

而货运的列车也变得越来越长,有些甚至接近3英里(约4.8公里),火车变得更长了之后,制动性和其它操作也可能变得更复杂,或者影响制动性能,增加脱轨的可能性。

三是追求“降本增效”,为了压缩成本,增加利润,自2015年以来,美国铁路行业削减了30%的一级员工。

随着工人减少,检查车厢的时间也缩短了2/3,从原来的2分钟降到了40秒左右,几十秒的时间要检查完整列火车,怎么可能会检查的仔细呢?而在追求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同时,只可能会牺牲安全性。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铁路公司可能会因缩减列车维修和保养的开支,或者使用不合格的维修工具和设备,这些做法可能会导致列车出现技术故障,增加火车脱轨的风险。

这么做总结来说就是为了一个目的——降低成本。

但是降低成本带来的必定是增加风险。

纵观过去10年,美国每天约发生3.4次火车脱轨事件,其中1.8次是带有危险品的。

而据美国交通部部长表示,美国每年会发生约1000起列车脱轨事故。

所以这个事件发生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事件发生过后,美国方面是如何处理的?粗暴“除毒”当地2月5日晚上,救援人员发现装有氯乙烯的车厢有潜在爆炸风险,决定释放氯乙烯并点燃。

就是在铁轨旁边挖个引流沟,然后主动点火,把氯乙烯烧掉,这也就是2月6日,很多媒体看到的现场燃烧的照片。

这次事故泄露的有毒化学物主要成分氯乙烯燃烧会产生氧气、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

前面三个大家都很熟悉,第四个氯化氢在中学化学也能学到,它的水溶液就是我们熟悉的盐酸,但是它的气态物质我们却很少接触。

氯化氢气体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会出现头痛、头昏、恶心、眼痛、咳嗽、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

重者发生肺炎、肺水肿、肺不张。

眼角膜可见溃疡或混浊。

皮肤直接接触可出现大量粟粒样红色小丘疹而呈潮红痛热。

长期较高浓度接触,慢性影响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胃肠功能障碍及牙齿酸蚀症。

然而这也是最理想的完全燃烧的情况,氯化氢在燃烧不充分的时候甚至会产生二噁英,是一种毒性更强的致癌物。

它还有个别称被称是“世纪之毒”,可想它的毒性有多强。

也就是说他们为了掩盖氯乙烯所产生的影响,粗暴地把它转化为另一种仍然有毒的气体氯化氢,这种掩耳盗铃的方法真的能让人认可吗?而且本身氯乙烯就是一种无色易燃气体,一旦发生更大的泄露根本不容易察觉,用点燃的方式来处理,增加了发生爆炸的风险,这种处理方式真的没有问题吗?起火的列车隐瞒事件这个事件的发生事件是2月3日,然而在10天过后的2月13日这个事件才登上微博头条,为什么?因为美国政府选择隐瞒事件。

我们来看看3号到13号之间美国做了啥大事,没错,就是在“打气球”。

2月3日,美军方称发现疑似“中国间谍气球”漂浮在美国蒙大拿州比林斯市上空,此气球早在2月1日就进入了美国领土上空。

2月4日,美国F-22战机以“响尾蛇”9X导弹将中国大陆的高空气球全面击落。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