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可以解决世间所有问题!

您知道,堕胎是忏悔亦难灭的大罪业吗?

佛说人身稀有难得,可是现代人无视生命的宝贵,全世界每年要堕胎上千万次!每一条生命至少要牵扯男女两个人,有的甚至牵扯更多人,可以说是一人堕胎全家人都会受到这个罪业的牵连影响而堕落!

若是造了堕胎的罪业该如何忏悔补救呢?

这么多众生造此堕胎罪业,靠什么方法可以消业呢?佛陀出于慈悲,为我们事先留下了这部经典。如果能早早看到这部佛经并顶礼、受持、念诵、广为宣讲,教育自己的家人和亲朋邻里,至少可以使这上亿人做好避孕防范措施,尽量避免造此恶业!造过的人也可以通过深信忏悔好好修行佛法来避免恶果的发生。那么这部经的广为流传将救度上亿人乃至无量众生的生命,免除上亿人的罪业!

佛经上说,若有众生求免去堕胎罪业之苦,应当书写,受持读诵《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如果能供养流通,念念不忘,当得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此无上正等正觉,难以破坏,更不夭折,也不会被横死苦逼。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是佛陀留给末法时代众生的一部殊胜佛经。为了避免末法时代人们遭受最重、最多的堕胎杀业,佛陀在2500多年前就慈悲地在他那个年代提前开示了堕胎的种种罪过,为末法时代的菩萨如何救护诸童子、胎儿,如何得到长寿灭罪的种种功德,为那些造重杀业的无知父母提供了一盏从地狱走向光明解脱道的指路明灯。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里讲“尔时普光正见如来,告颠倒言:世间有五种,忏悔难灭。何等为五?一者杀父,二者杀母,三者杀胎,四者出佛身血,五者破和合僧,如此恶业,罪难消灭。”《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中讲“若为杀胎故作堕胎法。若胎死者犯不可悔。若胎不死者是中罪可悔。”所以堕胎罪业犯的是杀自己亲生骨肉的杀子罪,是比其它杀人罪要大很多的不可悔罪!

在佛经里自行杀生、劝他令杀、赞叹杀法、坏他胎藏等行为都是有罪的。《梵网经》讲:“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在堕胎过程中,男性往往做的是种下杀因并劝杀或赞同杀的角色,杀后又会如释重负。所以堕胎的罪业不单是女性一个人的问题,而是选择堕胎的男女双方共同要承担的罪业。因此,双方都需要忏悔罪业,并遵照佛教中的方法来减轻及消除无间罪业。堕胎之男女同修还应该效仿长寿经中文殊菩萨的前身颠倒女宏法利生的伟大精神,尽自己的一切努力来助印和广为流通,为他人宣讲此经。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的功德利益:

长寿经的功德无量无边,堕胎只是佛陀把五逆罪之一的堕胎拿来做例子而已,杀胎罪等同杀阿罗汉,因为胎儿还没有造业,是清净的,等同阿罗汉,实际此经功德有如下之多, 可以解决世间所有问题。

此经的功德利益全在本经的后半部分,共21种利益,把人间烦恼事物全部囊括了,千万不要把本经的殊胜利益只理解成为女人堕胎,那理解太狭隘了,堕胎只是本经众多利益中的一个举例而已,切记,切记.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适合人群:

1、有堕胎史的人,用来超度婴灵;

2、想用来消除宿业,早得贵子;

3、想消除自己以及家人的疾病,获得健康的人

4、想消除业障,获得各种事业成就的人

总而言之,要解决世间任何问题的人!

诵读《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的功德利益:

一.如果常念读,修持此经,可以得长寿乐,寿命达一百二十岁。 二.听此经一句,千世罪业得以消散

三.常修持此经,受此功德力,不入地狱,升梵天报福

四.此经功德力,能给受胎,出胎患病的婴儿去病消业

五.此经功德力,可使家境兴旺,衣食充足

六.身患怪病者,借此经功德,可得恢复

七.犯五逆重罪,如至诚忏悔,借此经功德力,可得消 业 八.修行佛法的人,常修持此经,可得金刚不坏常身

九.如一个国家有很多人修持此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十.有贪官污吏,能至诚忏悔,受此功德力,可得平安,永守天禄 十一.如有家宅不安者,借此经功德力,可得家宅安宁

十二.家不和睦,父母为子女家事烦心等,受此功德力,会姻亲和顺 十三.不孕不育的人,若能抄写,印刷,受此功德力,可得孕育,要男要女,可得随意

十四.经商不利,吃喝嫖赌者,借此经功德力,可得顺利和改去不良习气

十五.动物畜生如能听到此经一句,死后就转世人,天

十六.残疾,痴呆等人,受此经功德力,转世不在复受

十七.用此经超度亡灵,亡灵既时转世人天

十八.城市,村镇,如遇干旱等各种灾难,借此经功德力,可消灾难

十九.如得各种不治之症者,修坚此经,可得康复

二十.受持此经,可避难产,保母子平安

二十一.常念此经,可得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接引,投生佛国

愿我等众生,听受此《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功德, 千劫罪业得消散,诸病得消除,除热得清凉,众灾得消灭,衣食得充足。常遇佛法正道,常能与佛同生。以及今天所有听法者,早闻佛法,早入佛道。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