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系列(8)《汉书·艺文志》中的“形法”

山海经的传说

  读书笔记:《山海经》系列(8)   武廷海:《汉书·艺文志》中的“形法”   (城市设计,2016年1期)   《汉书·艺文志》共收书596家,计13269卷。在“术数”这个大类中,又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6个“小类”。《汉书·艺文志》收录“形法六家,百二十二卷”,依次为:   《山海经》十三篇;《国朝》七卷;《宫宅地形》二十卷;《相人》二十四卷;《相宝剑刀》二十卷;《相六畜》三十八卷。   可惜,这六部形法书籍如今除了《山海经》尚存传本外,其余悉已亡佚。……十分难得的是,《汉书·艺文志》有“小序”阐释“形法”知识的旨趣:   形法者,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数、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犹律有长短,而各徵其声,非有鬼神,数自然也。然形与气相首尾,亦有有其形而无其气,有其气而无其形,此精微之独异也。   根据形法序文所述,《汉书·艺文志》所收录的六部形法书籍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相地,包括《山海经》《国朝》《宫宅地形》三部书,相当于形法小序中所说的“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一类是相人相物,包括《相人》《相宝剑刀》《相六畜》三部书,相当于形法小序中所说的“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数、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在古人看来,世间万物,莫不有形。天有天象,地有地形,人有面相、手相、骨相、体相,六畜、刀剑亦各有其相。“形法”的要义就在于“相术”,即通过对世间万物有形之体的观察而求声气贵贱、吉凶。   相地和相人相物这两类书籍都被《汉书·艺文志》归为“形法”,说明两者在相术原则上具有共通性,在相术方法上具有一致性。元代吴澄(1249-1333年)即认为“相地”与“相人”属于同一种“术”,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于其形而观其法”:   或问:“相地、相人一术乎?”曰:“一术也。”吾何以知之?从《艺文志》有《宫宅地形》书二十卷、《相人》书二十四卷,并属形法家,其叙略曰“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又曰“形人骨法之度数,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然则二术实同出一原也。后之人不能兼该,遂各专其一,而析为二术尔。庐陵郭荣寿善风鉴,又喜谈地理,庶乎二术而一之者。夫二术俱谓之“形法”,何哉?盖地有形,人亦有形,是欲各于其形而观其法焉。虽然,有形之形,有不形之形,地与人皆然也。形之形可以目察,不形之形非目所能察矣。余闻诸异人云。(元·吴澄.赠郭荣寿序//李修生.全元文.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197)   鉴于相地与相人相物术的共通性与一致性,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相人相物术中“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数、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的含义,来把握相地术中“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的基本精神。……形法是一种关乎“数”的“术”,这是从相人相物术而得出的基本判断,对于我们一般认识“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的相地术,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形法”通过观察事物的“度数”“形容”等物质特性,推测现象背后隐藏的东西,而占其贵贱、吉凶,在古时看来,这是一套具有实用功效的专门技术,与人们的生产实践息息相关。   从《山海经》入手,可以一窥相地类形法书籍的基本特征。   东汉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王景(约公元30-85年)因治水功业有成,永平十二年(69年)得到皇帝赏赐的《山海经》。《后汉书·循吏列传·王景传》记载:   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乃引见景,问以理水形便。景陈其利害,应对敏给,帝善之。又以尝修浚仪,功业有成,乃赐景《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及钱帛衣物。   王景少年学《易》,广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沉深多伎艺,以能治水而知名,皇帝赐之以《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可见《山海经》应当与《河渠书》《禹贡图》类似,即在地理尺度上涉及全国或九州的范围,在内容上与人们的实际生产与生活利害攸关,王景在治水中通过“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等措施,可能与《山海经》不无关系。   今人根据传本《山海经》的研究中,唐晓峰认为《山海经》所载地理知识具有两重性,分别源自天神信仰和现实经验(唐晓峰.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北京:中华书局,2010),苏晓威认为《山海经》呈现的是一定人群对山川自然形势的经验性地理知识(苏晓威.出土文献《地典》《盖庐》的研究.九州(第五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可以说,《山海经》所载的是古人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属于“基本国情”,文字描述比较平实具体,对于立国建都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地理根据。    《山海经》系列(8)《汉书·艺文志》中的“形法”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