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鬘经》中的“如来藏”思想及其发展

  《胜鬾经》中的“如来藏”思想及其发展

  杨东

  如来藏思想是在继龙树、提婆的初期大乘佛学之后的中期大乘佛学阶段开始兴起的。那时候陆续出了一系列与如来藏思想有关的大乘经,如《大方等如来藏经》、《大般涅槃经》、《法鼓经》、《胜鬾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不增不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等。其中尤以《大般涅槃经》、《胜鬾经》和《楞伽经》最为重要。《大般涅槃经》肯定了佛身是常,指出佛涅槃不同于一般人的死亡,佛身就是法身,常恒不变,并且具有“常、乐、我、净”的性质。凡夫于世间执着分别“常、乐、我、净”,因而形成四颠倒,小乘虽无四颠倒,却不了佛身“常、乐、我、净”之德。而之所以佛身是常则是由于佛性本来清净恒常的缘故,但是为烦恼所缠,处于隐伏状态。《大般涅槃经》提出了一切众生均有佛性,佛性就是如来藏的观点。《胜鬾经》则进一步对如来藏的性质特点进行了具体的解说,是阐释如来藏思想的重要经典。全经部头较小,重点突出,下面就经中的如来藏思想做几点概述,并略加叙述其后思想的发展。

  一、 如来藏与圣谛

  “圣谛者,说甚深义,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何以故?此说甚深如来之藏”。圣谛所依乃是如来藏,也是如来之所出。圣谛微细难知,是凡夫、二乘甚至菩萨也难以完全了达的。在说如来藏之前,经文先阐明了声闻缘觉的圣谛智并非佛之圣谛智。声闻缘觉之圣谛叫做“初圣谛智”,并非第一义智,因为声闻缘觉的初圣谛智,只能断四住地,不能断无明住地。 另外,声闻缘觉的初圣谛智是“四智渐至” 和“四缘渐至”的,先生苦谛智,再生集谛智、灭谛智、道谛智。也就是断烦恼,证谛理,都是渐次的,而不像如来所得出世间上上智,是“无渐至法”,也就是一剎那证得究竟智慧。尽管二乘也能断四住烦恼,于四谛能知断证修,但不是究竟智,不能断无明住地,也就于圣谛义不能了达。第一义智是不思议空智,能断一切烦恼藏。这种空智,也就是法性空的般若智慧,只有佛能具备,不是一切凡夫、二乘甚至菩萨所能思议的境界,它能去除无明住地的烦恼。而声闻缘觉的初圣谛智仅仅是“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智”,亦即能渐次证得圣谛,断四住地,并非究竟智。之所以称二乘为圣,那是因为二乘亦能成就少部分功德,有量的功德,但并不俱足一切功德。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