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祥纳福之民间俗神

  故宫里的神殿佛堂,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齐全,堪称“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毕集,神势浩大,蔚为壮观。其中,我国传统的一些民间俗神也都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传达了皇宫贵族们希冀各方神灵保佑,以求大吉大利的愿望。

  城隍 故宫内西北角有一座城隍庙,清雍正四年(1726年)奉敕建庙。清朝时祀紫禁城城隍之神,每年以万寿节和秋季的第二个月派遣官员致祭。每年3月、9月、12月供玉堂春富贵花一对,朔望(农历初一、十五)供素菜。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该庙道场活动停止。今建筑完好,作办公室用。

  关帝 《明宫史》记载,宫内宝善门、思善门、乾清门、仁德门、平台的西室及皇城各门,皆供关帝像。清代御花园中钦安殿、万春亭等处亦皆供有关帝像。关帝信仰在我国最普遍,庙祀也最多。明清时北京城内外有关帝庙200余座,居各类寺庙之首。

  药王 明代在今故宫文渊阁址有圣济殿,供奉三皇历代名医;清朝时在乾清宫东庑御药房内设药王堂,亦称药王殿,供奉药王。我国历史上药王很多,如伏羲、神农、黄帝被称为“药皇”,其后最著名的药王是孙思邈,此外还有华陀、扁鹊、邳彤、三韦氏、吕洞宾、李时珍等。清同治、光绪帝常诣药王堂行礼。今药王堂为青铜器馆一隅。

  门神 门神是我国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鬼辟邪,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道教因袭这种信仰,将门神纳入神系,加以祀奉。明清宫中各门多贴门神。明代时,宫内每年秋季的第一个月都会遣守门内官于午门前西角楼祭祀门神。祭祀门神为明朝时的“五祀”之一,属“小祀”。

  灶神 明朝时,宫内每年夏季的第一个月派遣内官祭祀灶神于内府大庖厨(位传心殿后)前中道,亦为明朝时的“五祀”之一。宫中各膳房都有灶君牌位,今坤宁宫神厨东墙上尚供有“东厨司命灶君之位”木牌一面,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日,皇帝于灶君神牌前行三叩礼。

  井神 故宫传心殿前有大庖井,味甘美,有“玉泉第一,大庖井第二”之说。明宫中每年冬季的第一个月遣内官祭祀井神于井前,亦为明“五祀”之一。清朝时每年10月在此祭祀井神。井上有亭,为宫中最大之井亭。今建筑完好。

  马神 故宫明东华门内迤北有马神庙,城隍庙东有祀马神所,亦称马神房。明代时每年2月祭祀马神,为明朝的“小祀”之一。清乾隆帝定每年春秋两次祀马神,派官员致祭。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