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殿阎君见到李世民都礼拜,身份大有来历?看观音菩萨信中写了啥

十殿阎君见到李世民都礼拜,身份大有来历?看观音菩萨信中写了啥

四大名著《西游记》里,唐太宗李世民来到“幽冥地府鬼门关”,仙香奇异处,迎来了十殿阎王。

不论是在神话名著,还是民间传说中,十殿阎君,大家都不算陌生,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

在自己的“地盘”上,见到唐太宗李世民,十王是什么态度?

原著中写道:控背躬身,迎迓(音:yà)太宗。

“控背”就是弯腰行礼;“躬身”是古代行礼的一种礼节,将腰弯到膝盖处,以示尊重;“迓”,亦称作“讶”,迎接之意。

8个字充分说明了十王在地府,虽然是长官,但对唐太宗还是非常得躬敬礼加。

当然,唐太宗是做皇帝的人,大场面见得多,礼节上也不会少。

李世民的做法是,一番谦下礼让,不敢前行。

十王道出一句:您乃阳间人王,我等是阴间鬼王,分所当然,何须过让?

传统文化《易经》和《黄帝内经》中说: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天地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从太极图的本义可知,阳主发散,阴主吸收,阳气主尊、阴气主卑,万物皆负阴而阳。

从太极原理生克关系上来讲,尊卑有别,十殿阎君说的没错。

最后的一番谦让后,还是唐太宗在前,十王在后,进入了森罗殿,又分宾主落座。

网络中,不少读者读或看到这个细节,多多少少会有些不解:唐太宗李世民魂归地府,在地府中是普通的鬼魂,过鬼门关时,就连地狱中的李渊及生前的两个兄弟建成和元吉,看到他,就想上前揪打索命,如果不是崔判官帮忙,恐怕还不知道是何下场!

可是,“十王”为何就这么对他客客气气,甚至奉为上宗呢?这不就是明显的喧宾夺主吗?

结合民间传说和《西游记》原著,“源易缘”就来谈谈这个话题:

一、李世民被“特殊对待”,父亲兄弟却只能在“枉死城”中晃悠

按照十王的说法,天下有万国国王天禄总薄,就有万万千千的国王。如果都按照接待李世民的规格和礼遇,恐怕十殿阎君们,一年365天,都难得“清闲”,更别谈善恶有报,公正执法了。

再看《西游记》中的一个细节:枉死城中,李渊也做过皇帝,还是大唐开国皇帝,却只能在枉死城中,晃悠来晃悠去,且难以脱胎超生,进入轮回。

这说明,即使是世间的阳王,待遇也有高低尊贵和区别。一对比,更说明,李世民在地府受到特殊的对待,为何?

二、李世民受到了崔判官的特殊关照?

有读者会说,是不是唐太宗手下魏征写给崔判官的信起了作用。

崔判官的身份,姓崔名珏,字子玉,是地府的四大判官之一,专门负责掌管生死薄等职责,属于地府尊贵领导之一。

可崔判官再怎么尊贵,也大不过十殿阎君。由此可见,李世民受到了特殊关照背后,另有他因。

三、观音菩萨写给李世民的一封简贴信

《西游记》原著第12回:唐王秉诚修大会,观音显像金蝉章节中,观音菩萨在度化唐僧成为西天取经主人公,现出真身后,还丢了一份简贴信。

“源易缘”注意到,这封信不算标点符号,一共有43个字。内容如下:

“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何为“礼上”?

老子的五千言《道德经》中有去,“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上礼之君,性合而情柔……

”礼上“之意,就是最高的礼遇、最上的待遇……

身为五方五老、佛教的四大菩萨、天庭及三界尊贵的神仙之一,观音菩萨有没有必要对唐太宗李世民如此的客气客气?

四、唐太宗的前世今生,到底是谁?

有人或许还会反驳,会不会是身为西天取经的总执行人,观音菩萨有求于唐太宗李世民?

我们知道,《西游记》中唐僧的整个取经过程,就像一部戏。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似乎总有股神秘的力量在导演着,有惊无险……

网络中有观点就称,李世民之所以被特殊对待,肯定与三界的重大工程——西天取经行动有关,更与他的尊贵前世有关。

(一)是唐太宗李世民,被称“人王”。

天地人三界,也称三才,各自有皇。

民间便有了伏羲、神农、黄帝等”三皇之说“;也有天界皇帝为玉皇大帝,地界皇帝为”十殿阎君“,人间皇帝称皇上等。

有观点称,人王在世,天地平等。商朝以后,只有两位:一是《封神演义》中,亡国的商纣王帝辛;另一位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天庭封神之后,所有的君王,便只能称为“天子”。(请注意这个称呼的变化,天地之子)。

(二)李世民是紫薇大帝下凡历劫

李世民称之所以被称之为“人王”,有观点称,李世民的今生与紫薇大帝有关。

道教中,紫薇大帝,全称是——“中天北极紫微太皇大帝”。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属于道教四御之一,位居玉皇上帝之下,辅佐玉帝管理星界。

而网络中称,李世民正是紫薇大帝转世历劫而生的。

如果这个神秘的说法成立,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十殿阎君和观音菩萨,都对李世民尊敬有加了。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订阅专栏,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参考资料:《西游记》、《易经》、《中国神话民间传说》等;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