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新宇什么意思(新字取名的含义是什么)

1949年开国大典后一个星期,毛岸英和刘思齐在中南海丰泽园举办了婚礼,作为毛岸英的爸爸,毛泽东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向来不善于饮酒的他倒了满满一杯酒,走到张文秋面前笑着说:“亲家!谢谢你教育了思齐这个好孩子。”

张文秋听到毛主席的这几话,手忙脚乱地也倒了一杯酒说:“主席啊主席,您说的哪里话,是您培养了一个好儿子,使我的女儿成为了你的儿媳妇!哈哈哈。”张文秋笑得合不拢嘴。

图 | 毛岸英和刘思齐结婚照

毛泽东没有想到,日后,自己的另一个儿子毛岸青,也娶了张文秋的女儿,张少华。对于张文秋来说更是如此,一个女儿可以成为毛主席的儿媳妇已经是天大的喜事,她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另一个女儿,居然也成了毛主席的儿媳妇。

实际上,毛泽东和张文秋,以及张文秋的丈夫刘谦初都是老战友了,张文秋在早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尽管当时白色恐怖的笼罩愈加浓密,但张文秋还是和丈夫非常恩爱,在孩子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刘谦初就给孩子起名“思齐”,“齐”就是山东齐鲁大地的意思。

然而,刘谦初没有机会见到自己的孩子,刘思齐还没有出生,他在1931年便不幸被捕,很快被敌人残忍杀害。刘思齐对自己亲生父亲的印象,也都是从妈妈嘴中得知的。刘谦初被杀害后,张文秋辗转来到了延安,当时刘思齐还小,为了让刘思齐得到父亲,张文秋和陈振亚结婚。

图 | 刘谦初烈士

1938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了,并取名陈安云,也就是邵华。

这一年陈振亚调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后方留守处政治部主任、八路军荣军学校政治部主任。再一次晚会上,毛泽东正好看到了刘思齐出演的话剧,感动不已,演出结束后,毛泽东主动问这个小演员,你叫什么呀,你是谁?

得知她是张文秋的女儿,毛泽东当即就想起来了,陈振亚告诉毛泽东,这是烈士刘谦初的女儿,他和张文秋刚生了一个孩子,也是女儿。毛泽东高兴不已,开玩笑地说道:“你两个女儿,我两个儿子,以后咱们就能结成亲家了。”

没有想到,这句话,居然在以后成了真事。

图 | 青年时期的刘思齐和邵华

毛岸英和毛岸青的感情,似乎难以用语言诉说,建国后毛岸英在观看《三毛流浪记》时突然崩溃而落泪,因为他觉得里面三毛的经历,和当年他和弟弟毛岸青在上海的流浪生活,实在是太像了!

杨开慧牺牲的时候,毛岸英才8岁,两个幼年的孩子在上海街头流浪,再加上当时敌人在到处找他们的下落,想想也是艰难无比。两个孩子先是在一家铺子里当学徒。人生地不熟,再加上旧社会师承关系的不平等,两个无父无母的孩子受尽了欺辱。后来他们掏出来,靠着卖报纸、捡破烂、帮忙推人力车维持生计。毛岸青的心理创伤,就是在那个时期一点点形成的。后来在1936年,组织上找到了他们,并把他们送到了苏联。

图 | 杨开慧与两个儿子

刘思齐结婚的时候,邵华还小,只有和姐姐一起去看望毛主席的时候才会见到毛岸青,知道毛岸青心里伤心,便主动去安慰,并叫毛岸青为“二哥”。毛泽东也十分喜爱这个好学的小姑娘,问她平时都看些什么书。邵华逐一地说出来,并且还说了说自己的读书感悟。毛泽东告诉邵华,读书不能读死书,要一边思考一边读才能更有收获。

说实话,毛岸青也喜欢读书,在苏联的时候,毛泽东就把很多书都寄给他和毛岸英,并多次写信督促他们读书。在父亲的影响下,毛岸青从莫斯科东方大学毕业,他的俄文功底十分好。因此回国后,他从事马列主义著作的编译。

由于在苏联呆的时间长,二哥毛岸青在和邵华闲聊的时候,时不时地会冒出一两句俄语,时常逗得邵华哈哈大笑。在邵华的眼里,毛岸青只是个大自己15岁的哥哥,和毛岸青在一起,也只是哥哥一般的温暖,当时还没有爱情的萌芽。

图 | 毛岸英和毛岸青

欢声笑语中,两个人年轻人频繁地接触,感情也渐渐深厚,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1950年,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消息传到毛岸青的耳朵里时,毛岸青痛不欲生,一病不起,那是他最爱的大哥。因为病情加重,毛泽东把毛岸青送到苏联治病。

毛岸青和邵华的最频繁的写信,是毛岸青回国后的事情,1959年,邵华考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她一起考入北大的还有毛泽东的小女儿李讷,当时李讷考入了北京大学历史系,李讷经常去看望邵华。

李讷是毛泽东的小女儿,在考大学之前,她常常会回家看望爸爸,但大学以后,她便住在了女生宿舍,这样和邵华的姐妹情也越来越深。在李讷的记忆中,一次她在未名湖畔的读书,正好遇到了邵华,邵华手里正好拿着一封情书,大概就是毛岸青写来的。

图 | 毛泽东与邵华

在毛岸青和邵华正式谈恋爱之前,毛泽东曾问过毛岸青,是不是对一个小护士有意思,毛岸青摇摇头说:那个小护士和我不合适,很多方面都不合适。实际上,毛泽东作为开国领袖,他子女的婚事,他最为发愁,由于自己家庭的特殊,孩子们谈恋爱并不是很方便。毛泽东说:你要放低姿态,哪有什么不合适的,对人家好点。

而这次毛岸青给邵华写情书,并不是偶然,1960年1月,寒假的闲暇时光里,邵华随同母亲一同去了大连,在南山宾馆,终于见到了阔别几年的毛岸青,邵华在大连住了十天之久,和毛岸青的慢慢有了感情,加上之前的情谊,很快他们感情升温。

李讷问邵华:“信是岸青哥哥写来的?”

“是的。”邵华有点不好意思。

“那多好呀,为什么我看到你有点心神不宁的?”李讷又问。

“我不知道该不该回信,我也只是把他当哥哥而已。”

“哎呀!”李讷坐在邵华的身边,笑着说:“他给你写信,你给他回信,来来回回,周而复始,就熟悉了,一对男女相爱了,一个小家庭就出现了,这是好事,爸爸一直盼望着这一天呢!”

经过李讷的劝说,邵华整理一下自己的状态,认认真真地给毛岸青写了一封回信,由于毛岸青在大连养病,为了可以多多照顾毛岸青,邵华向学校申请,把自己学籍从北京转到大连,最后邵华被安排到辽宁师范学院继续学习。

图 | 邵华

1960年4月中旬,刘思齐带着妹妹邵华到中南海看望毛泽东,并提出要去大连看望在那休养的毛岸青,毛泽东得知后高兴极了。

李银桥听说这件事后,就告诉韩桂馨,韩桂馨出于自己李银桥谈恋爱的经验,对李银桥说,邵华有可能要和毛岸青处对象,李银桥高兴地把妻子的想法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一听高兴地点点头:“思齐很懂事,邵华也是个好孩子,希望他们好!”

在大连的时候,邵华对毛岸青的照顾无微不至,邵华很少吃海参和就食,对那些东西也不感兴趣。一天下午放学一个“海碰子”缠上了她,推销说海参、就鱼是刚捞上来的,又好吃又有营养,是天然补品。听说是新鲜的高级补品,邵华就想买点儿给岸青补身子。(“海碰子”是辽东一带的方言 。"海碰子"多是指海边的捕捞高手,推销他们的带来的东西。)

邵华掏出2元钱买了几个带回来。岸青房内有一个熬中药的小电炉,邵华用瓷盆把海参煮熟了。因为没有作料。海参还发出淡淡的腥味。岸青在苏联生活时间长,只爱吃奶油面包,任凭邵华怎么说也不吃。邵华哄劝说:“尝尝呀,这可是专门为你买的。”

两个人的亲昵行为经常被院长看到,他认为他们俩的情感发展已经成熟,摄合在一起有利于岸青的身体康复,也可了结毛主席一桩心事。趁陪岸青去海边散步的机会,院长向毛岸青把话挑明:“岸青同志,你与邵华同志结婚吧,婚后照顾起来更方便,这样你爸爸和组织上都放心了。”岸青出奇爽快地答应了,现出少有的兴奋。

毛岸青也问了邵华的意见,邵华羞羞地点了点头。事情传到中南海,毛泽东得知这个消息高兴不已,决定马上为毛岸青和邵华举办婚礼。

图 | 毛岸青和邵华举办婚礼

毛岸青和邵华的婚礼在大连的一个宾馆举行,他们的婚礼由大连市委主办,疗养院院长担任司仪。婚礼上,司仪也非常高兴,这对新人是他主持过最高兴的一场。

毛泽东身为父亲,得知他们婚礼圆满结束,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市委书记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福词,代表大连市委向他们表示衷心的祝福,祝他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大道上,携手共进、创造出更大的成绩。婚礼很简朴,无论是大连市委,还是宾客,每个人只发了一块喜糖。

邵华和毛岸青结婚后,生活的非常幸福,但时间长了,邵华内心不免升起了伤感的情愫,于是将情况以及内心的想法,写信告诉了父亲毛泽东。

彼时的毛泽东正在南下视察的过程中,收到儿媳的信之后,他立刻给邵华写了一封很特别的家书:

你要养好身体,立志奔前程,女儿气要少些,加一点男儿气,为社会做一番事业,企予望之。《上邪》一篇,要多读。余不尽。

父亲

三月六日

尽管这封家书很短,但邵华却可以体会出爸爸的心情,希望他们的爱情忠贞不渝。毛泽东提到的《上邪》,是汉代民间歌谣,其中就有“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句子。1962年春,邵华和丈夫回了北京。接下来的4年,邵华继续在北大读书。

图 | 毛岸青和邵华

时光匆匆,轻描淡写。

1969年,毛岸青46岁,是和邵华结婚的第9个年头,可邵华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毛岸青觉得没什么,但是要当爷爷的毛泽东可是着急了。毛泽东不知道当年自己出生的时候,他的爷爷是怎么期盼,但他对邵华怀孕的期盼却苦苦地体验了。

看到邵华肚子一直没有动静,有时候毛泽东便会吩咐工作人员,把岸青找来,和岸青谈谈话。实际上,毛泽东把毛岸青叫来谈话不是一次两次了。没不久,邵华怀孕的消息传来了,毛泽东高兴坏了,他说,我终于要当爷爷啦。

毛泽东沉浸在即将添丁入户的喜悦中,工作人员问毛主席,问他对毛岸青还有什么嘱咐,毛泽东一直强调,让毛岸青照顾好邵华。工作人员又问,让邵华住在哪个医院比较好?毛主席生气地说:“为什么非要住医院呢?”工作人员说照顾起来方便。毛主席摆摆头:“哪有怀孕就要住医院的道理,还是和普通孕妇一样就行。”

图 | 毛泽东与毛岸青邵华夫妇

虽然身为一国领袖,但对待子女,他依旧不让搞特殊。在对待邵华怀孕的问题上,毛泽东还是担心的。遥想当年自己的父亲与母亲连失二子后正当盛年,来日方长有的是时间和机会,人过中年的毛岸青哪有那样的条件?因此,毛泽东在为儿子、媳妇感到庆幸的同时,又多了几分担心,担心孙子能不能在母腹中茁壮成长。

幼年丧父的邵华,是从毛泽东一家这里,逐渐找回了家庭的温暖。毛泽东犹如亲生父亲一样,给予了她浓浓的父爱,让邵华久久不能忘怀。

1970年,邵华和毛岸青的儿子出生,毛泽东为其取名为“新宇”,字面意思是一片新天地。意指毛新宇要如昆仑山崩绝壁,又恰似台风扫环宇的理想实现后建立新的世界!

儿子的到来,让这个小家又多了几分欢乐。毛岸青不想儿子的童年也如他那般缺少父爱,他对毛新宇可谓用心至极,从未吼过他一声。

图 | 毛岸青邵华一家

在毛新宇的记忆中,他说爷爷很伟大,很和蔼。然而,毛新宇6岁的时候,爷爷便去世了。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毛岸青得知父亲去世后,痛哭不已,执意要去送他最后一程。

毛岸青的妈妈是杨开慧,在那段日子里,毛岸青心情十分沉重,父亲对他的教导,他永远无法忘记,邵华十分懂事,她提出和丈夫合作,一起创作了一部有关杨开慧的文艺作品。邵华说,自从毛主席逝世,他就十分思念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好在毛新宇的陪伴,让毛岸青没有那么的悲伤。1988年毛新宇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毛岸青看到儿子长大了,心里也放心了。

1990年,毛岸青回到湖南旧居,他坐在杨开慧墓前,含着眼泪,仔细地拂去墓碑上的尘土。临走前,他在签名登记簿上,郑重其事地写下“杨岸青”三个字。每每邵华上前安慰他,他都会轻声说一句:我想妈妈。临终前,毛岸青与邵华商量,死后一定将他与母亲同葬。

图 | 晚年时期的毛岸青、邵华

即使多年以后,回想起过往的岁月,邵华依旧有着“黄鹤已去楼依旧,睹物思人泪无声”的想法。尤其在毛泽东去世后,中文专业的邵华,一直在整理、书写与毛泽东、杨开慧相关的著作。后来邵华出版了《毛泽东之路:追寻父亲的足迹》一书。在邵华看来,文字是纪念父亲最好的办法。

2007年,毛岸青因病去世,一年后,妻子邵华随他而去。或许,有人会说,作为毛主席的儿子,毛岸青过于“平凡”,他没有如父亲般万人景仰,也没有如母亲般垂名青史,更没有如兄长般留下光辉事迹,或许,对于毛岸青和邵华来说,他们也只是一个普通人。

图 | 邵华与儿子毛新宇,儿媳刘滨,孙子毛东东

2008年12月21日,毛新宇带着父母的骨灰,来到祖母杨开慧的烈士陵墓前,把骨灰安安静静地放在了这里,也就在这一刻,毛岸青终于到了母亲身边。

父母去世后,毛新宇一直铭记着父母和爷爷的教训,虚心做人,为了纪念爷爷,他长期从事研究毛泽东的工作,也为爷爷写了很多文章。每年到了清明节,毛泽东诞辰纪念日,毛新宇也会去毛主席纪念堂,献上一束花,轻轻说一句:爷爷,我来看你了。来到韶山,他也会站在墓前,轻轻呼唤一声:爸爸妈妈,我来看你们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