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意识和觉知之间的关系

大部分人对思想和意识,意识和觉知两组词语看作同一个概念,主要是很多人都没有认真仔细的研究过它们之间的差异。从小到大,我们被知识、思想体系给全覆盖着,而这些知识主要通过我们有限的感官而获得。同时,意识是觉知的聚焦和放大镜,更高级的知识是通过有意识的觉知和感受而获得。从出生到现在的所有经历形成了当下的自我认知体系,虽然我们能够在社会上生存着甚至过得更好,但是烦恼和痛苦总是不断的干扰着我们,想利用自己的认知体系去解决这些问题,都无法究竟。我们都受困于有限的感官带来的局限中,从未思考如何突破这个局限,也不知道如何去突破。

社会上每一段时期都会有一些思想体系的形成,这些文字化的思想成果,主要是根据一段时期内的社会实践后总结和凝练出来的,这些思想能够让后人更快速的把握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思想体系的形成是意识+觉知的产物,意识是对过去记忆和逻辑判断的结果,这个结果直接影响觉知的视角和深度,而觉知的视角对思想的形成,或者说高级思想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当高级思想形成以后,就会产生行为,一系列行为就会产生力量,从而改变世界。

所以,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提升意识维度,让高维意识去引导觉知体系,发现那些还未成形的能量。佛学的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悲智双运(慈悲、空性智慧)、四念处(观身、观感受、观心、观心物和心法)、安般守意法、四外加行(人生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五加行(皈依佛法僧、发菩提心、曼扎拉、金刚萨埵、上师瑜伽)等等都是提升意识的善知识和方便的法门。当然,所有的知识、法门、思想都不过是为了提升意识的善巧的工具而已,真正能够让意识提升是要靠自己的心,只要发心足够善,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能够成就,当然走高速和羊肠小道确实不一样。过程感受也不一样,那就看自己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当发心足够善、心也不被外境迷幻,自然会选择更好的路。

提升了意识,觉知也就跟着意识去觉察当下,就能够看到大多数人看不到的层面。这个时候,如何把握看到的境界与立足的点?有时候,眼高了脚却无处落下,这是最大的问题。对于已经看到的境界要学会从高处落回脚底,形成闭环,逻辑上要无缝衔接,接地气。对各层面的觉受都要考虑到。同时,不能心急,不能因一点外境的变化而扰乱自己的内心,保持觉知但不轻易做出评判,摒弃我执法执,一切以发心为原点,有利于利益更多的人就去做,不利于更多的人就放弃。

当我的生命结束的时候,我能够提升自己的意识,让自己更接近于那个没有染污,本自具足的心性时,我便没有白来这一趟,人生的意义也就达成了。因此,利益众生的行为是从思想中产生,好的思想是从更高维意识和觉知中产生,高维意识是从好的发心中产生,好的发心是从那本自具足的自性本心中产生。找到那个自性本自具足的心性,就是这一辈子甚至更多世修行的目的,抓住作为人身的这个机会,精进不断吧.......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