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拜月老求姻缘怎么样?

中秋节就像春节一样,许多人会回家与家人一起过节。即使是在外的游子,不能回家,也会通过月饼、赏月亮来寄托对家乡的相思之情。过中秋节,似乎大家都喜欢吃月饼。月饼的确能感受到节日的氛围,除此之外还能从哪里去寻找中秋节的踪迹呢?接下来小编整理了中秋节的习俗,都来了解一下吧。 中秋节的习俗你知道多少“单身狗”别忘了拜月老! 1、吃月饼 据现有记载,吃月饼的习俗最早源于唐代,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其美味可想而知。 2、祭月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中秋节的习俗你知道多少“单身狗”别忘了拜月老! 3、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世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4、吉祥物兔爷(兔君) 在老北京,每逢八月十五中秋节都有拜兔爷的习惯。兔形玩具,穿人的衣服。或用泥,或用面做。《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 中秋节的习俗你知道多少“单身狗”别忘了拜月老! 5、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代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中观潮记载表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 6、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中秋节的习俗你知道多少“单身狗”别忘了拜月老! 7、饮桂花酒 屈原的《九歌》中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在中秋佳节,民间自古有饮桂花酒的习俗。中秋之夜,仰望着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 8、互赠铜镜 既然中秋节也是铜镜的节日,铜镜之上出现中秋题材的月神形象纹饰也就变得十分流行,其中最重要的形象是蟾蜍、玉兔和嫦娥。中秋赏月已是大众习俗,而秋夜赏镜,知之者不多。但凡知晓者,从见它的第一眼起,便会渐渐迷恋上渗透着亘古的气息的、如月光般明亮的铜镜。相耀生辉的明月与铜镜渊源始于盛唐时期,每到丹桂飘香的季节,铸镜师的当务之急便为铸造“双秋”镜——千秋镜、中秋镜,以供佳节之用。 中秋节的习俗你知道多少“单身狗”别忘了拜月老! 9、拜月老(单身狗注意啦) 拜月只是一统称, 事实上有分「祭月」及「拜月」, 拜月便是拜神, 也是拜月老星君(某些地区是拜太阴星君), 通常用于个人求愿,相传古时一些年轻少女, 便是在八月十五拜月老求得好姻缘。 祭祀月老是求姻缘的一种好方法。从周朝开始秋天就被视为祭祀月亮的好时候,《礼记》中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祭拜月老首先要准备好:香三只,碗一个(装满米),红布一张,没有红布用红纸也可,酒三杯,清水一盘。 先将红纸铺盖在桌子上,盆清水放置上月亮下,让月亮倒映在水中。然后用装满米的碗当香炉。 这时上清香三炷,三杯酒倒入盆中。然后默默祈祷。 拜月老时要在心中默念自己姓名、籍贯以及出生年月日,并将择偶条件说清楚,同时告诉月老,自己愿意忏悔以前的错误,愿意以后多做好事,少做坏事,愿意承担作为一个妻子或是丈夫的责任,祈求月老见证自己日后的行为是不是按照自己说的做了,如是希望月老赐下姻缘。 祈祷完毕后,将清水倒在干净的河水或井水中,如不方便也可以到在花坛之中,切不可冲到下水道等等肮脏的地方。 10、团圆(最后一条最重要) 人生中的“诗与远方”有很多,但“在路上”始终不如“在一起”。千百年来,乡愁之伤、念故之美,恰在于对团圆与厮守的渴慕。在中秋,祭拜祈福也好,相聚庆祝也罢,能穿越千百年时光而始终停留在历史“热搜榜”上的,不过“人月两圆”四字而已。这也不难理解,就像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说的,中国乡村秩序是从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开始的。此后时空流转,纵使百转千回,讨生活也好、讨理想也罢,走出去的中国人,还是会被故土的浓烈情思所牵绊。 在中国,打小一家人一张桌子一日三餐,就是镌刻进一个人一生一世的文化仪轨。此后,羽翼丰满前程璀璨,还是忘不了阖家安好的那些温柔时光。不是中国人恋家,而是家园与家国情怀,早已入心入肺而潜移默化。中秋,大概就是这么个日子,叫人停步、叫人驻足,哪怕只是心里有月光晴朗,也会倍觉周遭温暖。 在故土,在他乡,团圆才是最好的中秋。理解了这个逻辑,所谓节日文化的承续与张扬,才会有些踏踏实实的方向感。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