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风水(黄帝陵的风水布局)

阳春时节,又一年清明将至。清明公祭黄帝活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盛事,己亥(2019)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将于4月5日(清明节)在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隆重举行。

如今,华夏始祖的安寝圣地——黄帝陵,正以庄严、古朴的全新形象现于神州大地。若探寻其背后原因,竟离不开一条神秘的"风水线"。而这条"风水线"的发现,离不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支专家教授团队的艰辛付出。

《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这是黄帝陵在史书上的最早记载,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千百年来,黄帝陵多次损毁,也多次修复。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建设,导致了山体水土流失,建筑物杂乱无章,陵冢与周边环境破坏严重。1990年4月,相关领导在看到黄帝陵的现状后,神情沉重地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将黄陵修复、保护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后代"。自此,重新修复黄帝陵的重要任务被提上日程。

同年5月,陕西省成立了修复黄帝陵专门机构,拉开了历史上最大规模、最高规格修复皇帝陵的序幕——整修黄帝陵具有凝聚民族情感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双重意义,是亿万海内外华人共同瞩目的大事。为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专门成立了整修黄帝陵规划设计小组,时任校长何保康亲自挂帅,时任校党委书记李峰荫全面负责后勤,建筑学院打前阵。专家教授兵分两路,一路翻阅文献资料,构画蓝图;一路深入桥山,考察踏勘。

黄帝陵包括山前区、庙宇区、陵冢区,整个陵区又与四周的山川河流交织在一起。新的整修规划设计,如何从大的空间环境着眼,使山、水、景、观、陵域有机协调成一个整体,烘托出桥山的山川之灵气。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专家教授们需要找到能够将山、水、景观、陵域串联起来的灵魂。为此,考察人员连续十多天,顶着艳阳,冒着酷暑,跋涉于桥山周围50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川河流,从宏观上把握,对主要景点、关键地段一次次踏勘测量,竭力寻觅打开黄帝陵景区奥妙的钥匙。

1990年8月的一天下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的张缙学、赵立瀛几位老教授在桥山之南的印台山盘桓观测,但见北向桥山之巅莽莽苍苍的林海中,桥山巅峰之下,海拔994米处的黄帝陵冢,犹如一把座椅,背靠海拔1021米的桥山主峰,左牵东湾"青龙",右携西湾"白虎",沮水东、南、西三面环绕,面迎平展若几的印台山,这一幅宏大的画面,与山脚下的庙区建筑群串联,形成一条桥山陵区、庙区、沮水、印台山既有机联系,又若隐若现的黄帝陵轴线。这样的轴线,在学术上称为"风水线"。

不知谁惊叫一声:"快看,风水线!"众人急忙聚目北眺,仔细查看桥山北麓。眼前的风水线,完全符合我国古代风水学中关于陵墓建筑的要求。抓住了黄帝陵风水景观的轴线,就等于发现了黄帝陵修复的灵魂与纲领,从而更易从大区域环境中把握黄帝陵间各部的联系。

经过激烈论证,专家教授达成共识:以"风水线"为中轴线,在桥山到印台山之间的平原中重现当年的轩辕湖,恢复历史上桥山八景中的"桥山夜月",在湖中架一座轩辕桥。这样,湖水既可以把桥山与印台山连成整体,又可以烘托出山势的雄伟。在桥山陵冢至印台山的轴线上建一座功德坛,此坛东临庙区,西望县城,南对印台山,北接神道,加强了桥山陵冢与印台山的呼应。庙区采用一进三院的方案:前院为古柏区,二院为碑石区,三院为祭祀区。从庙侧直接上陵,从功德坛修神道,采用曲不离直、形断意连的办法,直达陵冢处。陵冢以古朴庄严风格修复,与整个规划做到和谐统一。

规划组将黄帝陵修复方案落实到模拟沙盘。以西安建大张缙学、赵立瀛、吕仁义等教授为代表的规划组带着沙盘,进京汇报了黄帝陵规划最终方案。那时,从中央领导到专家学者,都对这样的设计规划连连称叹,更称赞其为"华夏儿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惊世杰作"。

1991年11月,国家正式宣布黄帝陵修复规划通过,投资6000万元,工程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建筑设计院负责设计并正式动工;1993年7月,陕西省政府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审定批准,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规划设计组编制的《整修黄帝陵规划设计大纲》作为黄帝陵整修和保护建筑的指导性文件。尔后,又经过近十年时间,让海内外华夏子孙魂牵梦绕的黄帝陵一期、二期工程基本竣工。

如今,放眼望去,黄帝陵一带川塬相接,古柏森森。轩辕庙傍山中,古朴凝重;黄帝陵冢隐于八万多株古柏之中,更显得悠奥深邃。这象征着华夏文明发源的风水宝地,也正延续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与文化血脉,成为了全球华人精神永驻的圣地。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