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起卦,简易的蓍草起卦

用《易经》占卜,起卦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火珠林,也就是扔六个铜钱,这是汉朝时候常用的方法;

二,火珠林的简化版,扔三枚铜钱或者硬币,这是汉朝之后被简化了的火珠林;

三,邵雍先生《梅花易数》中所介绍的以时间、空间方位和就地取材临机起卦等;

今天,将要介绍的是蓍草占卜,蓍草占卜是最传统的占卜方法。周朝取代殷商之后,蓍草占卜也取代了殷商时期的龟甲占卜。

易经起卦(一),蓍草占卜

群经之首

蓍草是一种很低矮的草,它的高度大概在40-100厘米,今天主要分布在我国洛阳以及洛阳西边的地区。

我们都知道,八卦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它们分别来源于河图和洛书。

古代圣人,通过对河图和洛书的研究,得出了天地之数五十五,大衍之数五十这样的结论。为什么大衍之数会比天地之数少,在我的另一篇文章《天地大衍之数的由来》中,进行过探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一下。

蓍草占卜的开始,先准备50根蓍草,象征大衍之数。

因为人类,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全地达到大衍之数。

所以,从50根蓍草中抽出一根,装回盒子里,始终不用。这一根蓍草,象征的是天地未开之前混沌为一,也就是太极、太初。

接下来,将剩下的49根蓍草分为任意两拨。分别抓在左手和右手里,左手中的一拨象征天,右手中的一拨象征地。因为人生活在地上,所以从右手象征地的那一拨中,取出一根夹在左手的小拇指和无名指之间,象征人。

易经起卦(一),蓍草占卜

蓍草占卜

这样一来,天地人三才就齐全了。

放下右手的蓍草,用右手数左手中抓的那一拨蓍草,每四根数一次。看最后得出的余数是多少,如果整除了,那么余数就是4。然后把这个余数夹在左手无名指和中指之间,把余数之外的蓍草放到一边。但要注意不能和先前右手中放下的那一拨搞混了。

拿起先前右手放下的那一拨蓍草,同样是四根数一次。看最后得出的余数是多少,如果整除,余数也一样是四。把这个余数夹在左手中指和食指之间。把余数之外的蓍草和先前左手中余数之外、放到一边的那部分蓍草,放在一起。

不管开始的时候,49根蓍草是怎么分的,最后的余数必然是以下几种情况(左手余数在前,右手余数在后):1和3,3和1,2和2,4和4(左右手中的蓍草都整除了)。

到这里,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之间的三个指缝里,就都有了蓍草。

两个余数,再加上开始夹在小指和无名指之间的、象征人的那一根蓍草。其结果必然是5或者9,永远不会有例外情况出现。

易经起卦(一),蓍草占卜

火珠林

把得到的余数,记录在纸上。如果余数是5,就记作5;如果余数是9,就记作9。

如上,算是完成了一卦18变中的第一变。

用49减去这个余数5或者9,得到一个数字,要么是44,要么是40。

传统的蓍草占卜,一个完整的卦,需要完成18次变化。上文说完了一卦18变中的第一变。

到第一变的最后,我们会得到一个余数9或者5,然后将这个余数9或者5,记录在纸上,后面会用到。

49根蓍草,在除去余数9或者5之后,剩下40或者44。

易经起卦,蓍草占卜(二)

大衍之数

一卦18变的第二变,就从40或者44开始。第二变的方法和第一变是一样的,只是最开始的基数,从49变成了40或者44。所以,本文不再详细说明变化的方法,只做个简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上文。本号内就有。

将40或者44根蓍草,像第一变一样,分成两拨,分别握在左手和右手中。左手为天,右手为地。

从右手那拨中抽出一根蓍草,夹在左手小指和无名指之间,这一根代表人。至此,天地人三才齐备。

放下右手中的蓍草,每四根一次,数握在左手中的蓍草,得出个余数。如果整除了,余数为四。将这个余数夹在左手无名指和中指之间,余数之外的蓍草放到旁边。

然后数右手中放下的那一拨蓍草,同样是四根一次,得到个余数,整除了余数为四。这个余数夹在中指和食指之间。余数之外的蓍草,和前面左手中放下的蓍草放在一起。

这时候,分别从左手和右手得到的余数,也就是夹在无名指、中指之间和夹在中指、食指之间的蓍草,必定是如下情况:1和2,2和1,3和4,或者4和3,从不会有例外,也永不会有例外,除非数错了。

两个余数,再加上夹在小指和无名指之间的、象征人的那一根蓍草,结果只有两个:4或者8。

这两个数字和前面的9或者5一样,记录在纸上。是4就记作4,是8就记作8。

易经起卦,蓍草占卜(二)

易经占卜的分支

到这里,第二变完成了。下面开始第三变。

第一变开始的时候,基数是49,余数是5或者9,49减去5或者9,结果是40或者44;所以,第二变开始的时候,基数成了40或者44。

因为第二变的余数是4或者8,40或者44减去4或者8,结果是32或者36或者40;所以当第三变开始的时候,基数成了32、36、40三个数字中的一个。

接下来,重复前两变的步骤。分左右手,抽出一根代表人;四根数一次,得到两个余数。

这个余数和第二变是一样的:1和2,2和1,3和4或者4和3。

最后,当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之间都有了蓍草的时候,求和。结果只有两个:8或者4。这个数字,记录在纸上。

到这里,记录在纸上的数字分别是这样的:9或者5,8或者4,8或者4。

取其中任意三个:988,984,948,944,588,584,548,544。其中,9和8是多数,5和4是少数。

三个数字中,如果是两个多数,一个少数,那么这一爻就叫少阳,记作“——(连起)”;

三个数字中,如果是两个少数,一个多数,那么这一爻就叫少阴,记作“— —(断开)”;

三个数字如果都是多数,那么这一爻就叫老阴,简称交,记作“X”;

三个数字如果都是少数,那么这一爻就叫老阳,简称重,记作“O”

至此,一卦的第一爻就出来了。

易经起卦,蓍草占卜(二)

成卦例图

老阴和老阳会变,也就是变爻;少阴和少阳则不能变。

第一爻的步骤,再重复五次,一卦就完成了。其间共有18次变化,所以说一卦18变。

以上两种,着重介绍了最传统的蓍草占卜。它也是比较正统的,周朝专门从事占卜的官员“太卜”,使用的也是这种方法。但它也确实麻烦,步骤太多了,繁琐得很。一个卦,从头到尾需要完成18次变化,很不方便实际操作。

所以,在易经后来的传承中,出现了很多更为简易的起卦方法。本文将介绍其中常见的几种。

一。简易的蓍草起卦。

易经起卦(三),几种简易的占卜方法

蓍草占卜

这种方法,和前文所介绍的最传统的那种方法,区别不大。它的具体操作方法是这样的:

从象征大衍之数的50根蓍草中,抽出一根放回盒子内,一直不用。

将剩下的49根蓍草,分成两拨,分别握在左手和右手中,象征天地。

从右手中取出一根,夹在左手无名指和小指之间,象征人。

至此,天地人三才齐备。放下右手中的蓍草,每8根一次的数左手握着的蓍草(这里要注意,是每8根数一次,和前面每4根数一次是不一样的,不要搞混淆了)。这样会得到一个余数,如果整除了,没有余数,那余数就是0。

这个余数加上左手无名字和小指之间的拿一根蓍草,求和。

最终得到的两者之和,必然是从1到8之间的一个数字。

然后拿出先天八卦,按照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乾为1,兑为2,离为3,震为4,巽为5,坎为6,艮为7,坤为8这个次序。看看前面得到的那个“和”是多少,如果是1,那就是乾卦;如果是3,那就是离卦......

如上,就得到了一个三画卦,记录在纸上,它是下卦/内卦。

接下来,重复上面的动作。49根蓍草分左右,右手抽出一根象征人。放下右手的蓍草,8根一次数左手的蓍草。得到余数,把余数与1放在一起求和。拿和对应先天八卦。这样又得到一个三画卦。

易经起卦(三),几种简易的占卜方法

与下图对比,乾之姤

把这个三画卦也记录在纸上,它是上卦/外卦。

上卦和下卦叠到一起,就成了一个完整的六画卦,也就是我们想要的、最终的卦。

到这里,一个完整的卦是得到了,可它没有变爻,它是没有变化的。不变,这不符合《易经》天地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规律,所以还要找出一个变爻来。

确定变爻的方法是这样的:49根蓍草,分成两拨握在左右手里。右手中抽出一根夹在左手小指和无名指之间。

放下右手的蓍草,每6根一次,数左手的蓍草。

得到余数以后,余数与1放在一起求和,结果必然是从1到6的六个数字中的一个。

如果和为1,那么就是初爻为变爻;

如果和为2,那么就是二爻为变爻;

如果和为3,那么就是三爻为变爻......

这样排下去,直到和为6时,上爻是变爻。《易经》的爻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只要有一个爻变,卦就必然也变。

总结一下这种方法:求卦用8,求变以6。

在前面得到的那个没有变爻的卦叫本卦,后面确定了变爻之后,得到的那个新卦叫之卦。比如,乾卦初爻变,得到天风姤卦,这种情况就叫乾之姤。

占卜时,着重要用哪一卦或者哪一爻,后面应该会专门说明,这里就不赘述了。

易经起卦(三),几种简易的占卜方法

与上图对比。乾之姤

这种简易的蓍草起卦方法,到这里就说完了。实际上,它只是众多简易蓍草起卦方法中的一种,还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有兴趣的可以查阅一下。

或许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正规的蓍草起卦,也数了右手中的蓍草,但是这种简易的方法没有。岂不是说简易方法压根儿就没有用到天地人三才中的地才?不是的!当49根蓍草分开的时候,天地人三才就都用到了,只是没有数罢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