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微博是一种病

如果情不自禁地搜集信息,但只是在搜集信息时感到高兴,等到看完这些信息后又自责的话,那么内心的想法和外在的表现就会出现冲突,容易导致神经系统受伤害
  吃饭时刷微博、睡觉前刷微博、等红灯时刷微博、工作间隙刷微博……你是否已在庞大的信息海洋里不可自拔,每次面对堆积的事务骂着自己“手欠”,却在下一刻又去转发评论?你是否发现自己很难集中注意力,原本计划好的事情总是无法及时完成?

  如果你是这样的情况,那么你得了现在的流行病:信息强迫症和拖延症。

  信息强迫症

  这属于典型的现代社会造成的问题:24小时全天候开机,隔几秒钟就看看手机有没有短信或者电话;隔几分钟就刷微博;隔几分钟就开邮箱,生怕漏掉了一些重要的邮件……

  心理专家表示,“信息强迫症”是个人面对大量信息时产生的一种不确定和不安全感,为了不错过可能有价值的信息,逼迫自己不断关注搜集所有信息,它是强迫症延伸出的一种单纯性心理疾病。

  如果真的搜集信息成瘾,而内心还很接受自己这种做法的话,那属于信息强迫现象,这种现象很容易缓解,周末的时候运动一下,或者找几个好朋友聊聊天,很容易就缓解了,不会对精神或者身体状况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

  如果自己情不自禁地搜集信息,但只是在搜集信息时感到高兴,等到看完这些信息后又自责的话,那么内心的想法和外在的表现就会出现冲突,容易导致神经系统受伤害,严重的可能导致精神分裂。专家建议,一定要注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一旦发现自己身体不适时要注意通过外力来调节自己,最好是找相关的专家来排解压力。

  拖延症

  拖延症,英文Procrastination,意为“将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拖延症大多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发展。该词最初亮相是在爱德华•霍尔出版于1542年的书里,几乎是相同的年代的中国,一位名叫钱鹤滩的学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三种基本的拖拉者:

  鼓励型:或者说找刺激型,他们盼着最后几分钟忙碌带来的快感。

  逃避型:他们回避失败的恐惧,甚至害怕成功,但实际上他们非常关心别人怎么看自己,他们更希望别人觉得他不够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

  决心型:他们没法下决心。不下决心就可以回避对应对事情的拖拉。

情景A:我经常担心事做得不够完美。但尽力做了完美主义者,可做事的效率不是很高。经常接到任务以后,心里想的是尽快完成,可总是一拖再拖。

  病名:担心引起的拖延病

  处方:总想把事情做得完美一些,但压力越大就越担心做不好事迟迟不敢付出行动。把万事的结果定为,不是成功就是失败。首先得醒悟“自找担心”是多么消极的事情,意识到完美是不存在的。

情景B:一旦接到什么任务总会担心“我一定能做好吗?做错了教授会不会责备我?”在想这些的时候时间已悄悄溜走了。

  病名:自我指责的拖延病

  处方:对过去一些失败的记忆会变成一种压力。想治好自我指责的病,不要一切问题都自己扛,这样只会让你的自信心下降。用另一种方式解释事情的失败。

  情景C:我总是没有自信,怎么努力也改不了,因为没有自信做起事也不顺利。

  病名:封闭自我印象引起的拖延病

  处方:在苦恼的边缘走不出来的人是因为被自己错误的想法封锁住了,一定要从误区的牢笼里走出来。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