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解文义《三字经讲记》随学人之初五

别解文义《三字经讲记》随学人之初五

岂止是教之道贵以专,学之道也贵以专。所以前面所说的教,其实也是学。苟不学,性乃迁。

【别解文义】

马克思说: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只是从社会属性解释一个人,是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集体、人与单位、人与国家,人与世界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实人不仅仅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还是自然关系,以及精神关系和物质关系等等各种关系的总和。如与动物、植物、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风霜雨雪的关系,与门窗、手机、电视机的关系,与宗教神祗以及各种精神、主义、世界观、价值观的关系等等。所以在人之初中对人的理解,不能仅仅理解为父母所生的这个肉身。

人之初,性本善,往往都解释成人一生下来,本性都是善良的,是好的。一般认为,初是刚开始,善恶是好坏之义。而我们认为,人之初不是人一生下来,也不是人生刚刚开始,人之初应该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而善也不单纯是善良,或者好的意思。

【释初】

初,是一个时段概念,不是一个时点概念。起初,初始,起和始是时点概念,初是时段概念。如中国阴历,初一初二初三,一直到初十,都是初,也就是说一个月的上旬都是初。初中后,这是约时间段上的划分,而不是一件事物的起点。

那么,人之初这个阶段包括了从出生起的婴儿、儿童、少年阶段以及青年的一部分时期。这个阶段,人还没有定性,世界观、人生观也没有定型,这个阶段耳闻目染,学什么就是什么,就是性本善。在本章第一节中,我们对善恶进行了详尽的解释,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

别解文义《三字经讲记》随学人之初五

【再释善恶】

善,从羊从言,说像羊一样柔顺的话,这就是善的本意。善与恶对,恶者从心从亚,亚者第二,从心而起之第二念,是名为恶。那么第一念是什么?第一念是善么?不是,前面说了善是从口,不从心。第一念是无念,无念即无善恶。第二念一起即是恶,所以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比如一个人奋不顾身地去救一个落水的人,事后,记者采访时会问,你当时是怎么想的?这个人当时无想才会奋不顾身地救人,若有想就会有思想斗争,就会犹豫,我是救还是不救,救他我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害处?如果此念一起,多数人就会变成旁观者。

善,是随顺义,有开放与包容的意思。善哉善哉,好好好,行行行,好啊行啊,这就是善的本义。

恶,是拒绝义。有厌恶与排斥之意,不合作,不接受,拒绝,不容,都是恶的本义。

【继续别解文义】

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人,本性随顺没有分别,容易接受各种思想和观念。因为这个缘故,后面说: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性善恶论,争论来争论去,不知道有什么意义。特别是基督教天主教传入中国,人就都有了原罪,也是性恶论的一种。

性相近,此处的性与前面所言的性本善的性有所不同,前面所说的是人的随顺之性,这里的性是说空白之性。好比一张白纸,可写可画。这个时候大家都差不多,都象一张白纸。为什么说相近,而不是相同呢?因为人之初这是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人接受程度是不相同的,一个人昨天今天与明天,日日都不相同,何况不同的人呢。

所以说,在人之初这个阶段,人都很随和没有分别,如同一张白纸,大致都是差不多的状态。

习相远,习者从羽从白,如小鸟练习飞行,从不会飞到会飞,要不断地练习。在人之初这个阶段,一个人每天反复接触同一类人、同一类事物,就会积习成性,养成固定的习性。不同的人接触的环境不同,本身接受能力也不同,所以这种习性相差越来越远。就象一张白纸被用作不同的用途,画成不同的画。

别解文义《三字经讲记》随学人之初五

所以这个时候,这个阶段,不施以正确的教导,这个习性就会发生不可预期的改变。迁者,变也,如水东流,山川俱变。这个时候不教,由孩子自然发展,有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没有确定性。

苟本是一种草名,俗称狗尾巴草,其草子有刺,或沾在动物身上,或随风飘荡,生命力极强,引伸义是苟且,就是凑凑合合、得过且过、随遇而安的意思。苟,假使之意。

教之道,贵以专。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给孩子施以特别的影响,让孩子向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