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治国推崇黄老之术、堪当治国神策:后世怎么就不能用了

文/减水书生 图/来源网络 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起品读历史、感悟思辨。 秦始皇之所以能灭六国、打遍整个已知世界,是因为奋六世之余烈。 始皇帝的霸气来自于关中秦国的百年积累。 汉武不让秦皇,北伐匈奴、南征百越、左破朝鲜、右胁西域。 他也是打遍了整个已知世界的。 而且这个已知世界比秦始皇时期的还要辽阔、还要难打。 那么,汉武帝的霸气,来自哪里?

堪为立汉之本、堪当治国神策:黄老之术在后世怎么就不能用了

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 打仗要靠霸气,但更靠钱、靠粮、靠马匹、靠钢铁,就是靠家底。 汉兴七十年来的家底,支持了武帝的霸气和嚣张。 而这些家底是怎么来的? 武帝前的刘姓皇帝们是怎么攒下了这么雄厚的家底? 就是黄老之术。 怎样理解黄老之术 我们的认知逻辑往往都是这样: 概念,它是什么? 背景,怎么来的? 功能,能干什么? 结果,有啥实用? 影响,意义何在? 而古人的讲述可不是这么条理清晰地给你归总好了。 所以,就有了汗牛充栋的各类论文。 不要说写得对与不对、清不清楚,就是写对了、写清楚了,你也不见得去看。因为太枯燥。 所以,与其纠结于官僚化的认知,倒不如拿出奥卡姆的剪刀,精简认知。 因为越精简的认知越是清楚、越是有用。 首先,明确黄老之术,不是道而是术。 啥意思? 就是不要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认识它,因为它没有那么高深。 即便高深,施用起来也不会那么高深。

堪为立汉之本、堪当治国神策:黄老之术在后世怎么就不能用了

原因就是汉初的那些统治者比你文化还低,太高深的东西他们自己也玩不了。 如果非要纠结于“道”的层面,那就去看《汉书•艺文志》的“黄帝四经”。 如果非要给黄老之术下个定义,那就取《论六家要指》的道家定义: 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 如果非要纠结黄老之术的来源背景,那就取《史记•乐毅列传》的说法: (乐毅后人)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曹参)师 。 其次,黄老之术是什么术? 没必要看理论著述,因为著述的理论家都不见得知道自己写得是什么。 就看汉初具体史实国策和执政态度。 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予民。 刘邦时期的这几条国策,基本上就贯穿于汉初70年。

堪为立汉之本、堪当治国神策:黄老之术在后世怎么就不能用了

其他皇帝,基本上就是在这个政策圈里小修小补。 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虽然“约法省禁”、“轻田租”,让天下百姓、特别是让农民放开了手脚,但汉承秦制,所以对商人的管控还是比较严格。 而到了孝惠和吕后时期,汉帝国也放开了商人的手脚,你们随便干。 统治阶级都是“法律主义者”,所以法律总是越来越多,他们总是在做加法。 即便废除一部法律,也要新修立一部法律,必须要彰显自己的存在。 而汉初的统治者们,却是一直在法律上做减法。 高后时期,废除了三族罪、妖言令和挟书律。

堪为立汉之本、堪当治国神策:黄老之术在后世怎么就不能用了

汉文帝时期,废除连坐法,改肉刑为笞刑和杖刑。 同时,文帝还废除了过关传用制度,也就是过关卡不再盘查证件,老百姓可以自由出入。 汉文帝还放开山泽之禁,即“弛山泽之禁”。 以前的山泽之利,那是归少府、归皇家的,现在都开放给老百姓,想挖矿的就去挖矿、想煮盐的就去煮盐。 甚至,直接废除了盗铸钱令,也就是把铸币权交给老百姓,国家规定货币样式,然后有本事的就去铸钱。 到了汉景帝,基本上已经没啥更“无为”的空间留给他发挥了。 所以,景帝时期,也就是继续重视农业、继续减轻赋税、继续“约法省禁”。 但景帝时期的“有为”政治,已露端倪。 比如,打了一场内战,平定七国之乱,而后中央从地方收回了很多权力。 再比如,对匈奴虽然继续奉行和亲,但该不客气的时候也强硬了起来。 帝国中央主动推行马政,就是政府大规模养马,同时鼓励民间积极养马。 此外,还推行卖爵令、“黩罪之法”以及徙民实边,以加强边地建设。 这基本上就有点儿备战干匈奴的架势了。 黄老之术下: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汉初推行黄老之术,有两个比较重要的人物。 第一个是陆贾,陆贾虽然号称儒生,但却是道家的做派。

堪为立汉之本、堪当治国神策:黄老之术在后世怎么就不能用了

他虽然强调儒家“仁义”,但在施行“仁义”的理念上,却坚持“无为”的做法。 道家的“无为”是个人层面和哲学思辨上的“无为”。 至于社会和国家,“无为”就是无为的态度,也就是漠不关心。 就如庄子所言,我就要做一只在泥塘中嬉戏的乌龟,不愿意出仕为官,而为世俗所累。 而陆贾却把“无为”比附到政府与老百姓、与社会的关系上,政府就是啥也别管,让老百姓做泥塘中的乌龟、自己玩。 第二个是曹参,萧何不能算。 萧何又是修法律,又是筑城长安、又是造豪华宫殿,所以不能说萧相国有“无为”的境界。

堪为立汉之本、堪当治国神策:黄老之术在后世怎么就不能用了

曹参做齐相,首先是问政于民:你们齐人说,我们这些当官的应该怎么治理你们。于是,盖公就传曹参黄老无为之术。按照盖公的方法,曹参把齐国治理的很好。 等萧何死了,曹参就当了大汉帝国的丞相,于是继续秉持“无为”的理念,当真就是啥也不干。 所以,陆贾和曹参基本上就定了大汉帝国的执政基调,或者说完成了治国理念的顶层设计。 以后,高后时期、文帝时期以及景帝时期,大体上就按照这个基调来执政了。 从民之欲,而不扰乱,是以衣食滋殖,刑罚用稀。 这句话精准概括了汉初政府与百姓的“无为”关系,即“从民之欲”;也切实说明了“无为”的果效,“衣食滋殖,刑罚用稀”。 那么,汉初政府与社会、与老百姓是一个什么关系呢? 小政府大社会。 可以说,汉初政府就干两件事,一个是收税、一个是边地。其他事情,它啥也不管,老百姓自己玩。 首先是政府自己足够克制、足够节俭、足够无为。 官僚规模,控制,“量吏禄,度官用,以赋於民”,养官得花钱,为了不花钱、为了少收税、为了赋税与民,所以“漕转山东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帝国中央的的官僚体系,一年也就消耗几十万石粮食。即便按照100万石算,汉帝国一年也就拿出八百分之一的粮食产出,来养活整个官僚体系。 皇室花费,节俭,文帝要建露台,算了一下需要百金之费,相当于十户百姓的家产,于是就不建了。从天子到有封地汤沐邑的列侯贵胄,就不要从国家领钱,就花自己封地的税赋。汉初七十年,也就萧何建了一座豪华未央宫,还被刘邦骂了一顿。其他时候,都是怎么省钱怎么来。

堪为立汉之本、堪当治国神策:黄老之术在后世怎么就不能用了

汉文帝

对外邦交,忍着,打不过匈奴,那就不打了,咱们和亲。从吕后、到文帝、再到景帝,基本上就是政治上和亲、经济上关市。即便有冲突,甚至战事冲突很大,也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战争。 其次是百姓社会要足够自由、足够宽松、足够任其所欲。 农民种地,鼓励,十五税一而后三十税一,再之后干脆就不收农业税了。 商人经商,不管,“复弛商贾之律”,除了商人子弟不能为官,其他都一样,但后来连这一条也可有可无了,因为后世已经有了很多大商人当了大官。 社会治理,随便,咱们是怎么简单就怎么来。关中秦地,百年秦法秦制,所以你们就继续这么治理。关外六国,郡国因俗而治,适应不了秦法,那就建立封国,你们自己治理自己。 市场流通,放任,这种放任已经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那就是政府连铸币权都不要了,你们自己铸币、老百姓自己选着用。所以,邓通钱和吴王钱,因为质地优良,所以大家都喜欢用,于是便流通天下。 自由经济的开创者亚当•斯密,主张政府要小而简单,社会要宽松和自由。

堪为立汉之本、堪当治国神策:黄老之术在后世怎么就不能用了

亚当•斯密

也就是要形成所谓的小政府和大社会的关系。 但是掌握了权力的政府,很难做到这一点,即便是近代的西方国家,也很难做到。 然而,在两千年前的汉初,遵循黄老之术的汉帝国却做到了。 政府连铸币权都不要了,还有什么比这再宽松。 皇帝吝惜十户之家的财产,还有什么比这更节约的财政开支。 能赚钱的行业,冶铁、煮盐都给了社会,还有什么比这更让利于民的。 黄老之术之于中原帝国 黄老之术的治理效果是巨大的,它堪称治国神策。 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农业社会,汉初的老百姓,如不是遇到水旱之战,他们都能做到人给家足,自己不会挨饿,养家也不成问题。 既是战略物资,又是物质财富,还是交通工具的的马匹,在普通百姓的街巷都能见到,阡陌之中则是成群奔驰。 少年聚会,谁要是骑匹母马,不仅被看不起,而且直接就不让参加。 简单说,就是你要开辆“日本车”,都抬不起头来,大家也不会跟你玩。

堪为立汉之本、堪当治国神策:黄老之术在后世怎么就不能用了

司马迁

地方政府的粮仓都是满的,府衙之中也有余财可用;中央太仓更是粮食太多以致溢露于外而腐败不能食,京师的钱财更是多的难以统计,因为长期不用,串钱的绳子都朽坏了。 就是说,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实现了财政盈余,而且有得是钱、有得是粮食。 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绌耻辱焉。 市井中的普通人也能吃上膏粱肥肉。基层小吏因为长期任职,于是就以官职为姓号。人人奉公守法而爱惜名节,当真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对于儒释道三家,南怀瑾先生有一个非常精妙的比喻。

堪为立汉之本、堪当治国神策:黄老之术在后世怎么就不能用了

南怀瑾故居塑像

他说儒家是粮食店,佛家是百货公司,而道家则是药店。 当国家和社会生病了,道家就要发挥作用。 秦末战火之后的中原大地,就是生了一场大病。 而道家的无为就是治病的,而且非常有效果。中原王朝从奄奄一息,变得健康而强壮了。 但是,只有在汉初这七十年,道家的这副药——黄老无为之术,才最得奇效。之后的乱世余生,道家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效果都不够理想。 乱世之后,道家总要登场,无为总会应用,都是一派休养生息的场景。 但黄老之术,却未如汉初这般淋漓;小政府大社会,也不如汉初这般尽致。 究其原因就是:药未尽其力而术未得圆满。 首先,自武帝收回铸币权,民间便再无铸币之能,而财政问题很多时候就是货币问题。 其次,盐铁专营使得最赚钱的行业被收归国有,重农抑商使得工商业无法复兴,于是社会便始终羸弱而难以做强。 第三,官僚系统恣意膨胀、皇室靡费不得克制,于是只能不断开源、不断加税,竭泽而渔的社会也就无法再有活力、再去支撑政府的存在。 而总其原因,就是权力一旦生长膨胀,便难以再被克制,小政府大社会的关系也就无从形成。 于是,政府越来越强势,而社会越来越羸弱。当羸弱的社会无法支撑庞大政府之时,中原帝国也就只能再大病一场,再从头收拾一遍碎山河。 汉初七十年为什么能形成这种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呢? 是刘邦及其一众统治者的高瞻远瞩? 是陆贾、曹参及继任者的英明神武? 还是法儒残破而道家茁壮? 都不是,可能就是一场偶然吧。 首先是权力尚未成熟,或者说还没成长到可以放任的地步。 “百代皆行秦政制”,但汉初之时,秦政秦制以及统一帝国,在当时还未形成共识。

堪为立汉之本、堪当治国神策:黄老之术在后世怎么就不能用了

秦始皇

当时的社会和老百姓,不仅不知道皇帝是什么,而且都不能理解统一的帝国是什么。 他们还在留恋过去的士大夫和诸侯王时代。 齐地之民,只知有齐王,而不知有皇帝。其他列国也是如此。 吴王刘濞领导七国叛乱,七国的百姓就跟着自己的王去打仗,管你皇帝不皇帝。 主父偃游学四十余年,他首先想得是在家乡齐地谋个出身,实在不行再去燕地、赵地和中山看看。逼不得已,才想到要去帝都长安走上一走。 中央集权下的权力还在生长之中。 所以,社会的自我生长也就有了可能。 其次是汉初统治者当真是质朴非常,他们是一群“质胜文”的“野人”。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先学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做官而后学礼乐的,是贵族。孔夫子说,如果让我选择,那我就选择那些先进的平民野人。

堪为立汉之本、堪当治国神策:黄老之术在后世怎么就不能用了

孔子

我们可以把这里的礼乐换成实践经历、换成民间生活、换成基层阅历。 大汉帝国的一众朝堂精英,他们不知道儒家视野下的权力设计、也不知道法家视野下的权力势术,更不知道从前的贵族和执政们是怎么摆弄权力。 但是,他们最懂普通百姓、最懂民间社会、最懂现实该当如何。因为他们本就是老百姓。 所以,他们可以设身处地的感知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政府,也知道政府并不是无所不能的,还知道让老百姓自己去玩、他们会玩得很好。 再者,一路妥协而来的大汉帝国不可能自由而任性地摆弄权力。 刘邦是妥协的艺术家,汉帝国就是一个相互妥协的产物。

堪为立汉之本、堪当治国神策:黄老之术在后世怎么就不能用了

刘邦与群臣

帝国建立之时,庙堂之高有异性诸侯王、有军功大臣、有外戚世家,所以起初的皇帝们都不敢任性。 而江湖之远呢?并非是编户齐民的社会,三代以降的族群形态还在延续,所以政府面对的不是一个个的老百姓,而是一个个的大家族。所以,政府也不敢任性。 皇帝不敢任性、政府不敢任性,所以社会也就有了自由发展的可能。 最后,就是以儒家为本位的大一统意识形态尚未形成。 不仅统治者的思想很自由,而且老百姓的思想也很自由。 所以,在儒家和法家之外,还有很多路可以走。 所以,走上一条黄老无为之路,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后世呢,儒家的意识形态已经形成,法家的权力手段也已成熟,虽然很稳定、很明确,但少了选择的自由。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