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土葬火葬,那你知道树葬吗?带你了解近现代的5种树葬方法(取消火葬恢复土葬)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的历史中,葬礼可谓是比较隆重的一种仪式,上至帝王皇室,下至黎民百姓,都是非常重视葬礼的,要知道古代的帝王身死之后,在下葬之时都是千万人跟着一起,墓室也是非常的大,而且还是华丽无比,而古代帝王之中,大多数帝王都还兴起陪葬的礼仪,那就是用活人了陪葬,也导致了大多数人纷纷死于非命,手段也是极其残忍。

你知道土葬火葬,那你知道树葬吗?带你了解近现代的5种树葬方法 从这也能看出古代对葬礼的隆重形式了,比如秦始皇嬴政就曾用8000多个兵马俑来陪葬,也是寓意着到了死亡后的世界,还能继续再征战等等。

葬礼可谓是我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人们都会办得很庄严沉重,哪怕是黎明百姓,在古时没钱置办葬礼的,都会有卖身葬父这个说法,用来以表达自己的孝心,也表示这入土为安。

你知道土葬火葬,那你知道树葬吗?带你了解近现代的5种树葬方法

历史上的树葬

说起葬礼,想必大家都知道的有土葬、火葬等等,甚至有些地方还有水葬,也流传着比较丰富的葬礼古法,但是你知道树葬吗?如果不知道的话我们一起来看下。

所谓树葬,就是把亡者的尸体置于野外的大树之上,或者是放到自己特制的木架之上,等到尸体完全腐烂只剩白骨之时,才会埋骨二次下葬,树葬的说法也是源于如此。

你知道土葬火葬,那你知道树葬吗?带你了解近现代的5种树葬方法 但有些民族不一样,因为有些民族是把棺椁放在树上之后,是要依靠鸟类来啄食尸体肉的,所以也有的民族称之为天葬,或者是鸟葬,而有些则是不一样,他们依靠风干尸体,所以也会叫做风葬。

对于树葬来说,它的起源也是很久远的,主要流行的区域在东北或者是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之中,哪怕是到了今天,还有人会选择这个树葬,但已经很少了,在我国家提倡火葬之时,其他的葬礼习俗也慢慢的减少了。

你知道土葬火葬,那你知道树葬吗?带你了解近现代的5种树葬方法 树葬这个习俗,根据文献的记载,在东汉时期,在嫩江流域附近居住的失韦人就开始有了树葬的习俗了,失韦国的父母死,男女聚哭三年,尸则置于树林之上这个说法也能知道了他们的丧葬方式,不止这个葬法,北朝时期的男室韦人也会在露天搭建木架,以这种方式进行树葬。

你知道土葬火葬,那你知道树葬吗?带你了解近现代的5种树葬方法

近现代五种树葬方法

那么知道古代树葬之后,大家都更为好奇了,近现代的树葬是什么样的呢?有几种葬法呢?

在我国的的近现代之中,还有着许多的民族进行着树葬,从这些民族的树葬的葬式和结构来看的话,基本可以分成五种,即树架式、树桩式、地架式、树挂式和树屋式这几种类型,那它们有何区别呢?我们一一详解。

你知道土葬火葬,那你知道树葬吗?带你了解近现代的5种树葬方法 其一则是树架式葬礼:

这种类型的葬法,一般都是在一棵树或者是好几棵树之间的树杈上,加上木棍或者是横木,把这些搭建成一个一个平台,在平台上加装和安置好棺椁或者尸体,除此之外,还会用绳子在大树之间吊起棺椁,让其悬空挂着。

你知道土葬火葬,那你知道树葬吗?带你了解近现代的5种树葬方法 其二树桩式葬礼:

树桩式的葬法和树架式的有所不同,树桩式葬法是要去山中寻找合适并且相邻的几棵大树,把大树的树顶砍掉,留下差不多有一丈多高左右的树桩,然后在这树桩上面用树枝搭建一个合适的平台,再把已经准备好的棺椁放上去,这就是树桩式葬法。

你知道土葬火葬,那你知道树葬吗?带你了解近现代的5种树葬方法 其三地架式葬礼:

地架式树葬的话,就是如名字那般,指的就是在野地之上用树木搭建架子,然后在架子之上建立一个安全的,并且悬空的平台,建立好之后,再把死者的尸体放置在搭好的架子之上,这样形式的即是地架式葬礼。

你知道土葬火葬,那你知道树葬吗?带你了解近现代的5种树葬方法 其四树挂式葬礼:

树挂式就是顾名思义的了,那就是指把尸体装在棺椁或者其他的葬具之中,然后把他悬挂在大树之上,这种方式的话在广西的茶山瑶中还有留存,不过这种方式对他们来说,是用来安葬夭折的小孩的,而且大多数都是用破布或者棕树皮将小孩尸体包裹好之后,请道公开完路之后才会把小孩悬挂上去。

你知道土葬火葬,那你知道树葬吗?带你了解近现代的5种树葬方法 其五树屋式树葬:

树屋式可谓是这几种葬法最为豪华的了,树屋式的葬法就是在山林之中,寻找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利用大树分叉出来的树枝,再加上一些木板或者木头等搭建成一个平台,然后再用剩下的木料和树枝在平台的上方加盖一个小棚子,这个小棚子可以为棚子下的棺椁遮风挡雨,所以才说这是最豪华的藏式了。

你知道土葬火葬,那你知道树葬吗?带你了解近现代的5种树葬方法

结语

而除了这种树葬,大家恐怕最熟悉的就是悬棺葬了,我国的民族众多,所以葬法也是各有不同之处,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其中的意思都是想表达亲人们的一路安好之意,或者是希望亲人能安逸的长眠而不被打扰之意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