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北的丧葬文化

作为一个滨州人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对老了人(死不能说死要说老了)的葬礼有着特殊的记忆。父亲是村里公认的文化人,出丧用的挽联、告丧牌、祭单、等等都是毛笔书写,所以里面的一些礼节我耳闻目染的知道了一些。今天写出来看看是不是和您们那里的风俗一样。死者临死前家属会喊邻居去帮忙,等咽下那口气立马换送老的衣裳,如果是男死者刮胡子剃光头,穿戴整齐就会放到由秫秸搭成的灵床上。这时候家人是不能哭的,因为家人哭的时候死者的亡灵走不开。一切准备妥当帮忙的妇女就制作倒头饭,就是用小米蒸半熟放到死者头前的香案上,摆上祭品点上蜡烛香炉里面插一根香。下一环节是由死者的长子或者长孙为亡灵之路了,拿一把椅子面向西南大声喊 娘啊娘 西方大路 好处安身 库里使钱 连喊三声,这才是葬礼拉开序幕。全家的孝子贤孙指完路才可以嚎啕大哭。哭完了如果死者有姑娘已经出嫁,那就安排人拉着姑娘回婆家告丧,告诉婆家人哪天下葬,啥时候来吊孝,这一路上都是哭着走完的,叫哭道。邻居这时候会帮死者家属下通知,叫送信。上午去世的一般下午两点多开丧,有主事的会在搭建好的灵棚里大喊一声 开丧喽!这时候死者的晚辈就开始趴灵棚不能出来了,有来吊丧的就可以祭拜了。一般是姑娘的婆家人会派出代表拿着黄表纸先来吊丧,然后是街坊四邻的男人开始吊丧。女人吊丧则不同于男人,她们手拿着黄表纸是哭着吊 ,俗称 哀吊。陆续完成后就等着傍晚的告庙了,第一晚的告庙也称舍小牢,孝子孝女们什么东西也不用带,相对应的明晚还有个舍大牢。告庙的意思也容易理解,就是去当地的土地庙去告诉神灵有新的亡者来报道了,给您知会一声。告庙的时候前头有一人拿着一支香前面引路,其次是打灯笼的人,我小时候就愿意打灯笼,再后面是孝子们拍成的长队。浩浩荡荡的去土地庙磕头 ,去的时候是孙子辈在前 也就是辈分越低的越靠前。现在估计很多村里没有庙了,我们这里也就是到原先的老庙址那里。路过邻居家的时候邻居会点一把火,一来是为了避避晦气晦气二来呢也是为了照明相当于红楼梦里面的路祭。在庙里祝祷完毕原路返回继续回灵棚大哭一场。第一天也就结束了,晚上吃完饭要守灵一夜不能睡,及时更换蜡烛和香,香是不能灭的。帮忙主事的会安排明天的事项,买菜的做饭的都安排妥当。写字写的眼发花,暂且告一段落,明天继续给大家写第二天的流程,给个关注不要迷路!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